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增军  杨敏 《东南学术》2013,(3):109-115
本文在建立海峡两岸产业转移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见东南学术2012年第4期),应用ANP理论构建了两岸产业转移效应网络层次评价模型,解决了两岸产业转移效应评价的不完全独立问题。对构建的模型进行了求解,确定了各因素及具体指标的局部和全局权重,并以内陆台商投资比较集中的5省市为研究对象对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对两岸产业转移的方向和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区际产业转移理论探微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产业转移分为扩张性产业转移和撤退性产业转移,具有综合性、阶段性和梯度性的特 点;在撤退产业转移中,发达区域的衰退性产业是主体,而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消长转换则是衰退 性产业空间移动的内在根源和基本动机;产业转移对欠发达区域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为要素注入 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关联带动效应、优势升级效应、结构优化效应、竞争引致效应和观念更新效 应。  相似文献   

3.
我国产业区域转移粘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小明 《北方论丛》2007,(1):140-143
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高梯度地区产业会不断地向低梯度地区转移,但是我国处于高梯度的东部地区在经历了长达20余年的发展与繁荣之后,其边际产业并没有像理论界所预期的那样,向中西部地区的大规模转移,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区域转移粘性的存在。产业区域转移粘性由劳动力成本因素、行政因素、产业集群效应、文化、技术与体制等因素形成,只有通过宏观政策、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共同努力,才能克服产业区域转移粘性,促进产业转移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2008年以来,在广东实施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的背景下,粤北山区的南雄市重新定义区位优势,建起了广东首个精细化工产业园,以相当快的速度形成了特色鲜明、成效突出的产业转移南雄模式。通过转移促升级、转移促转向、转移促聚集、转移促转化,南雄模式产生了显著的产业集聚、就业结构转化、产业技术升级等效应,其发展经验和示范作用为后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分析和总结了南雄模式的效应及经验,并对其经验进行了深度的理论思考,试图为广东双转移战略提供经验验证。  相似文献   

5.
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产业合作和产业分工体系正在形成。大陆产业发展阶段的重叠性、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经济结构的多层次性,使大陆可以承接世界上来自不同层次、不同技术水平的产业转移。随着大陆加入WTO,大陆将更加开放地参与到东亚的产业结构变动之中。台湾的产业结构调整同样离不开与大陆的合作。本文通过对海峡两岸产业分工和投资结构的时政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海峡两岸产业分工对台湾的重要性,并对台湾对大陆的投资结构变动有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关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支柱产业,制造业已成为推动经济高效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对长三角制造业的关注更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围绕着产业同构、产业竞争力以及产业分工与产业转移等三个问题,对有关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与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主要的研究成果、争论与共识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高云虹  周岩  杨晓峰 《兰州学刊》2013,(12):142-145
产业转移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形式,其效应问题也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基于对产业转移概念和区域协调发展内涵的梳理,一方面从区域系统视角综述了产业转移的转出地效应、转入地效应及区域系统协调发展效应;另一方面,立足区域协调发展的时空变化,从过程和状态视角对产业转移的效应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基于SWOT分析的郑州市会展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会展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会展业既是某一地区产业集聚的必然结果,又是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引擎.会展业具有聚集效应、名片效应、宣传效应和资源整合效应,在拉动城市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城市知名度、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城市经济与国际接轨、增加城市就业机会、增强城市文明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谢浩 《理论界》2014,(9):32-39
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12年以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分布等情况为主要指标,被识别出来的先发地区有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等地区。由产业融合深化、产业结构优化、自主创新强化和产业环境开放化4个一级指标及细化的12个二级分指标构成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基本工具,对江苏省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其最终得分为68.32分,基本处于现代产业体系的成长阶段。以此为基础,江苏等经济发展先发地区在构建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时应不断凸显区域经济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趋势;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逐步营造创新友好环境,提升产业创新效益;逐步开放产业环境,鼓励重点产业"走出去";进一步发挥扩散效应,拉动区域梯度发展。  相似文献   

10.
工业革命以来,生产要素逐渐实现了跨区域、跨国别的流动与转移,从而形成了企业群为追逐利润而在区域之间、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审视,在经济系统中,产业只有适应市场环境,才能在经济选择中被保留下来并继续发展;若产业不适应市场环境,就会在经济选择中被淘汰,这与生物界的自然选择是同一道理。产业转移从不适应旧的市场环境而迁移到新的市场环境,在经济"自然选择"中生存下来,不仅从新市场环境主体获取要素,也会给新环境的市场主体带来福利效应。产业转移引致的区域福利可以分为居民福利、企业福利和政府福利三部分,其区域福利效应是一个增量效应。基于此,可以从产业转入区和产业转出区两个方面,分析出我国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产业转移引致的双重区域福利效应。  相似文献   

11.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赋于国际产业转移新的活力 ,从而对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挑战。本文就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 ,从概念界定、经济动因、客体演化、在当代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效应、转移模式等六个方面进行回顾和述评 ,并就该理论研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对产业转移现象的研究比较早,理论研究较为丰富,值得学习借鉴的也比较多,本文首先从产业视角、企业视角以及国家视角这三方面对国外比较重要的几个产业转移理论进行了综述。国内学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基本上都是针对具体的产业转移现象进行的,本文从产业转移动因、模式、效应以及应对产业转移的策略选择这四个方面对国内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区域产业研究的理论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区域经济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本文主要从区域产业研究角度,对国内当前关于区域产业集群理论、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理论、区域产业转移理论、区域竞争力理论等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的理论前沿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台商投资大陆的重心转移:阶段、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商投资大陆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从起初试探性的秘密投资,到规模性有目的的投资,逐渐成熟。台商对大陆的投资具有以时间为主轴的阶段性特点,并在地域分异及产业布局上特征显著,同时,地域与产业成配对发展。本文对台商投资大陆的动态特征进行分析后发现,影响台商投资重心转移的因素主要有五个,即地理和区位等硬环境、政策因素等软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产业链联动转移的群聚效应以及产业链的驱动。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3,(10):54-58
近年来,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迅速,但由于在理论上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致使不少地方在具体实践中产生了一些盲目行为,从而制约着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产业集群发展和演进的一般规律,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可以分为萌芽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可从集群规模、集群结构、集群效应和集群网络四个方面构建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增长极扩散效应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别从产业、资源、企业、政府、社会、市场等角度,分析了增长极扩散效应实现与产业关联、资源要素流动、企业转移区位选择、政府行为、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市场机制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在分析了我国增长极扩散效应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增长极扩散效应实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呼和 《兰州学刊》2012,(8):132-135
文章对2011年我国经济学界对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问题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产业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绩效等三个主要方面.具体包括产业集聚、产业转移、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等热点问题,特别是梳理了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各种建议.  相似文献   

18.
梁双陆 《天府新论》2015,(1):136-143
在开放条件下,边界具有从关税减让效应扩大到市场扩展效应、资源聚合效应、资本跨境流动效应、技术跨境转移效应和毗邻两国边境地区双币流通效应等开放效应.跨境经济合作区是边界开放效应充分释放的特殊区域.亚洲跨境经济合作与欧美跨境经济合作在制度安排、组织形式和推进机制等方面存在较强的差异性.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很大的发展差异和很强的产业梯度,决定了我国陆疆的跨境经济合作区与沿海地区的跨境经济合作区有天然差别,不能以商品贸易为主,应实施以发展产业集群、形成产业关联为主的模式推进.  相似文献   

19.
产业转移的诱因分析与趋势预测——以长三角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转移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对于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对这个地区的产业转移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现状的评价,总结出引起这个地区产业转移的诱导因素;并结合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和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在确定长三角地区产业梯度高于国内其他地区的前提下,分别从产业的生命周期、产业的竞争能力和产业的集聚效果三个维度,推测出长三角地区应向外转移的产业门类.  相似文献   

20.
区际产业转移的内涵、机制、效应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产业的区域间接转移现象十分普遍 ,相关性的研究也正逐步展开。对于区际产业转移的内涵、机制、效应等基本问题本文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