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存在两种推论相反的理论观点:区域趋同理论与区域趋异理论。区域趋同理论主要有输出基础理论和新古典增长理论,区域趋异理论主要有累积因果关系理论、增长极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两种理论差异的根源在于假定条件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中国区域经济趋同与差异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增长与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评述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据此讨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扩大问题。得出以下结论:一、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区域间经济差异的扩大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二、忽视区域间经济差异扩大的可能性,消极地等待经济差异扩大幅度的自然缩小,于国于民乃至于地区经济发展均为不利;三、靠牺牲整体利益或发达地区利益去换取区域间经济差异的缩小也是不可取的;四、可取的战略应该是以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为首要目标,尽量将差异的扩大限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区域经济增长趋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区域经济增长的δ趋同和β趋同这两种形式为基础,根据1990-2006年江苏省13市的人均GDP数据,主要采用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增长是否存在趋同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整个时间区域整体上不存在δ趋同和绝对β趋同,但在加入一定控制变量后存在条件β趋同,在某些时间阶段存在δ趋同和绝对β趋同,并根据这一变化规律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古典模型认为,由于没有技术的持续改善,人均产出增长最终将会停止,国与国之间具有趋同趋势.而内生增长模型却得出了由于知识等要素的递增收益的作用将导致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的结论.经验研究表明,世界上只有局部趋同而没有全球范围内的趋同,一旦对不同的要素变量加以控制,将出现条件趋同.根据趋同理论,我们应注重导致趋同的政策研究,结合本国实际制定赶超战略以达到趋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由于外商直接投资相对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使东部地区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而在东部发达地区内部,FDI流入较早且规模较大的省份经济增长率相对较高。无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地区,其经济增长率同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新古典模型认为:由于没有技术的持续改善,人均产出增长最终将会停止,国与国之间具有趋同趋势。而内生增长模型却得出了由于知识等递的递增收益的作用将导致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的结论。经验研究表明,世界上只有局部趋同而没有全球范围内的趋同,一旦对不同的要素变量加以控制。将出现条件趋同。根据趋同理论,我们应注意导致趋同的政策研究,结合本国实际制定赶超战略以达到趋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政府于上世纪末适时制定西部开发战略,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的迅速、综合与协调发展.但从目前来看,中国东西部经济差距越来越大.本文从人力资本的角度阐明了其在东西部经济趋同方面的作用,分析了东西部人力资本现状及人力资本流失的原因,并提出了西部增加人力资本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分清拉动中国整体与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主次因素,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有着积极的意义,而单从消费、投资和出口与GDP的比率不能充分说明问题.运用协整模型建立各因素与GDP的线性关系的方法,具体分析了各因素的变动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划分出具有说服力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次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点建议:(1)积极推动固定设备投资的同时,避免重复投资的发生;(2)完善各项社会保障措施,提高社会消费水平;(3)准确定位商品出口战略,协调好与各国的经贸关系.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趋同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有关区域经济趋同的实证研究方兴未艾,其中主要是横截面回归分析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文章重点分析评介这两种方法的基本思想和特点,目的是为进一步全面研究区域经济趋同研究方法的演化提供参考,同时也希望在经济学实证研究中正确运用区域经济趋同研究方法有所禅益。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978~2004年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分析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省际经济发展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并且,形成了以东、中、西部为界的显著“收敛俱乐部”现象。本文以新古典收敛模型为框架,对转型时期各省区的经济发展进行计量分析,得出了条件收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经济增长是否存在收敛性?相关文献主要从经验出发,利用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或面板数据等计量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但结论并不完全相同。本文通过不同角度对近期文献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探究其结论迥异的原因,以期对我国当前的理论研究和经济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广东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也在扩大,而且这种趋势至今还没有改变。从投资的角度,运用相关经济增长模型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投资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是广东区域经济失衡的一个重要因素。建议采取以下政策措施:投资项目的区域倾斜,积极引导产业转移,促进当地民营经济的发展,完善区域金融体系和金融生态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四川省1978—2005年各市州的相对人均GDP值为数据基础,通过折线图的特征将其归为向上趋同的俱乐部、水平俱乐部和向下趋同俱乐部等几类,然后分别对其分组说明,并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虽然三种方法所得的结果不尽相同,但证实了四川经济增长过程中确实存在"俱乐部收敛"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据PMG估计量分析,广东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从长期效应关系看,广东4大经济区域的金融差异对经济增长都有负效应,但在不同区域影响的效应并不相同,山区经济区对区域金融差异的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珠三角地区并不是最大的.值得关注的是东翼地区的金融发展差异对人均GDP增速的影响在不断增加.从短期效应看,珠三角经济区人均GDP的短期变化不受短期区域金融差异的影响,但东西两翼及山区,区域金融差异的变化对这3个地方的人均GDP变化有显著的负效应.在珠三角和山区5市短期抑制效应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说明在这两个区域金融业的作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97--2005年度省级面板数据为依据,运用广义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全国样本和各省区分组次样本的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科技投入对当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15,合理的科技投入结构和科技投入方式能增大科技投入的经济效果;技术创新差异带来的工业化率的差异造成了区域发展差异,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地区创新能力应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提高地区的技术引进和消化能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面板数据,对西部大开发前后陕西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不论是西部大开发之前,还是之后,陕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不存在绝对收敛特征。在投资率、人口增长率、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这些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陕西与东部各省之间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西部大开发实施后,陕西与东部各省的收敛速度明显高于西部大开发实施之前。另外,投资率、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对收敛性起到了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作为改革开放战略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自由贸易园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基于1990-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个体时间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园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发现:自由贸易园区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促进作用显著;自由贸易园区与贸易开放的互补效应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自由贸易园区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并不显著,自由贸易园区与贸易开放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自由贸易园区分布的地区间差异明显减小,设立自由贸易园区加快了东部地区经济收敛速度,且自由贸易园区与贸易开放对经济收敛速度的正向作用存在互补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