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由何新文、路成文教授合作整理的《历代赋话校证》(附《复小斋赋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以下简称《校证》),是湖北大学何新文教授计划编辑的“历代赋话丛编”的第一种。《校证》以湖北省图书馆所藏清代乾隆五十三年复小斋刻本为底本,校以该书征引的有关文献的原文,并适当参考《携李遗书》中的《复小斋赋话》及香港何沛雄的《赋话六种》中的《历代赋话》,可以说是集众版本之精华和众家之大成。  相似文献   

2.
马继兴等先生的《敦煌医药文献辑校》以及丛春雨等先生的《敦煌中医药全书》对敦煌医药卷子的整理校勘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仍有未尽善处。今就敦煌医药卷子P.3930的校录进一步做些补正工作。  相似文献   

3.
《敦煌契约文书辑校》是目前辑录敦煌契约文书最丰富且释录精审的一部著作,是学界研究敦煌契约文书不可或缺的资料.笔者对照敦煌契约原件图版,通过文书内部互证,对《敦煌契约文书辑校》的录文进行了一些拾遗补缺的勘正工作.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郑炳林先生的《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和王仲荦先生的《敦煌石室地志残卷考释》的录文、校注,细按所涉诸地理文书原卷真迹之图片,采用对校或理校,加以考订辩驳,整理成文,主要成果共19条。  相似文献   

5.
这里所谓敦煌变文,是指《敦煌变文论文录·附录》《苏联所藏押座文及说唱佛经故事五种》》(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四月一版)。经由白化文、赵匡华、周绍良诸先生校勘,后来项楚先生又对其中《维摩碎金》一篇进行补校(见《南开学报(社科版)》一九八三年第二期五六——五九页),无疑都是付出心血、颇见功力的校勘。经过认真阅读,细心查核,笔者发现尚有当校而漏之处,已校者亦有值得商榷以求辨正的条目。今将管见陈述如下,以就教于白、赵、周、项各位先生,并望得到其他专家学者的指正。  相似文献   

6.
论敦煌佛曲     
论敦煌佛曲徐湘霖《敦煌曲子词集》中宣扬佛教的词曲占了很大的比重。任二北先生的《敦煌曲校录》所选545首曲子词,佛曲就有293首,占去一半还多①。可见,佛曲在当时社会上的流行,不仅相当普及,而且相当热闹。然而,为什么在稍后的唐宋文人词中几乎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7.
敦煌本《搜神记》是研究《搜神记》可见的本子中成书年代最早的古本,历来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但因为研究条件的限制,虽经诸家勤加校勘,仍存不少校录失误、错讹。针对这些问题比勘文例,审辨文字,对敦煌文书和其它古籍的整理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利用敦煌本《启颜录》的资料,结合史志、目录记载和《太平广记》引文对《启颜录》的作者、版本源流、成书时间等问题进行再考证,认为录作者确不为侯白,史志及目录所载多卷本是据敦煌本增删而来;并进一步考订出敦煌本结集于贞观十一年六月之后不久,多卷本《启颜录》成书不早于永昌元年。  相似文献   

9.
敦煌写本《金刚经颂》校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写本《金刚经颂》校诂褚良才佛学名典《金刚经》(梵文VajracchdiKaprajnaparamitasurtra),其全称为《金刚般苦波罗蜜经》,属经藏般若部,一般通行后秦鸠摩罗什译本。19世纪末于敦煌千佛洞藏经室发现其木刻本,卷首有释说法图,...  相似文献   

10.
为试图解决学术界聚讼较多的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序尾署年问题,笔者曾撰《李清照生年新说》一文,发表在《辽宁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上,对李清照的生年提出新的看法,认为:“李清照《后序》署年‘绍兴二年玄岁壮月朔甲寅易安室题’可信,与内容并无矛盾。‘过遽瑷知非之两岁’句证明清照时年五十二岁,据此道推,李清照的生年可确定在元丰四年(1081),以前确定的生年元丰七年(1084)是不正确的。又通过‘建中辛巳始归赵氏’一语可推知其二十一岁结婚(胡适、郑振蜂早主此说),‘十八岁结婚’是误解‘少陆机作赋之二年’含义所…  相似文献   

11.
我院任中敏教授在《敦煌曲校录》的基础上,经过二十多年的酝酿和不断增订而编著的《敦煌歌辞总编》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总编》共收敦煌卷子中的歌辞一千三百多首,分杂曲、大曲两大类,杂曲中又分云谣杂曲、只曲、普通联章、重句联章、定格联章和长篇定格联章六类。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扬州师院学报》1995年第4期所载《(方言校笺)拾补》一文的续篇,就《方言校签》三至五卷中未及校,或虽校而可补可商的20条,提出了校正意见。  相似文献   

13.
辞赋研究     
主持人语自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约达四五万卷的敦煌文献,敦煌学就成为20世纪汉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其中的辞赋遗书,也引起了赋学研究界的关注,成为赋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敦煌赋现存有28篇,包括见诸《文选》的赋篇、唐人文赋和通俗故事赋三类。就敦煌赋文献的整理而言,2  相似文献   

14.
向达等六家辑校《敦煌变文集》,给变文的校读做了开创工作,变文由此渐近于可读。也正唯是开创工作,留下来的有待于弥缝的罅漏也就不少。徐震堮先生作《敦煌变文集校记补正》、《再补》,发表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我又继徐先生加以补充,综两人所得,约一千几百条。现在把涉及训诂假借或较难通晓的条目节录于下,名之为“录略”,以备读变文和治唐五代民间语言文字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天鉴录》与《闵忠录》在《山东通志·艺文志》中著录有李希佐编《天鉴录》(又名《鉴忠录》,一卷)及李仲华编《闵忠录》(四卷)二书,它们辑录了李毓昌查账时被贪官暗害前后的有关事实和文件。李毓昌,字皋言,即墨县(今即墨市)人。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进士...  相似文献   

16.
S.543v前面残缺部分所载《和菩萨戒文》,《敦煌歌辞总编》、《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及《敦煌本<和菩萨戒文>考论》录了此文,释文内容堪称精当。但因写本甚多,参校不全,疏漏之处亦所难免。以下据《敦煌宝藏》及IDP网站所收录《和菩萨戒文》的其它写本,提出6处释文框补意见,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7.
《敦煌变文论文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所附的苏联所藏押座文及说唱佛经故事五种,曾经白化文、赵匡华、周绍良先生的合力校勘;书出之后,又得项楚、刘凯鸣、蒋礼鸿、郭在贻诸先生的补充校勘,从而使这批原来讹误满目的珍贵文献得以讽读无碍,为敦煌变文的研究带来了莫大的便利。笔者在研读这批文献的同时,发现还有若干当校而失校或校而未当之处,因就管见所及,疏陈如下,以就教于方家学者。  相似文献   

18.
拙作《唐宋词体式初探》从横的方面探讨了唐宋词词牌的组合特点,本文拟从纵的方面理清唐宋词体式发展的脉络,以阐明词的体式如何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唐五代文人词主要收集在《尊前集》、《花间集》、《全奁集》及《全唐诗》中,计有160多个词牌(失调名除外),敦煌曲子词发现以后,王重民编了《敦煌曲子词集》,任二北编了《敦煌曲校录》,合两书,共辑录了60多个词牌(失调名除外),去掉与唐五代文人词重复者(敦煌曲子词中也  相似文献   

19.
解放前,王重民先生从巴黎图书馆录出编号为伯氏二五五五的敦煌唐写卷子中七十二首诗(包括佚名诗五十九首和马云奇诗十三首),作了些整理工作,惜未定稿。1977年,舒学同志在王先生录文的基础上,参校了北京图书馆所藏缩微胶卷,以“敦煌唐人诗集残卷”的名称,首次刊布这七十二首诗于《文物资料丛刊》上。高嵩同志曾赴河西走廊,青海湖一带,进行实地踏勘和考察,对七十二首诗中一些地名位置作了探索,于1980年写成《敦煌唐人诗集残卷考释》一书。1982年出版的《全唐诗外编》又将这七十二首诗,收编入第二编里。他们校辑、流布,研究这些唐代佚诗,作出很大的努力,但也容易造成错觉,使人误以为这七  相似文献   

20.
该文通过对《藏外佛教文献(第一辑)》一书的评介,着重阐发了作者对敦煌写本文献整理应注意问题的见解,因而具有普遍意义,应该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作者指出,敦煌写本文献中的佛经具有极高的校勘价值,可以辑出一部《敦煌大藏经》;独立研究能力要培养,合作精神更应提倡,尤其在实施大型课题之时;新发现的和从未公布的敦煌卷子的校录应该随附原卷照片;用于校录的敦煌卷子底本一般应固定,没有特别优点的时候就不要频繁改换所用的底本;古今字是先后不同时代产生的异体字,校录时不可以径改古字为今字,古今字可注不可改;借音字是同音或极其相近音的字的互代,古代不认为是错字,所以校勘时也不可径改,可用加括号随文标注的方式来处理;外来译音词可有多种不同汉字形式,不应径改敦煌写本所用的汉字形式而为自认为是对的单一形式;繁简字在排版时要正确使用,繁简字切换要非常小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