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羽戈 《社会科学论坛》2008,(11):139-153
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庄子)世间即使没有上帝,也要创造一个出来.(伏尔泰)诚然."哲学必须谨防希冀神道设教",然而与此同时,哲学所做的事,其实必然就是神道设教.(列真·施特劳斯)  相似文献   

2.
休谟的经济哲学思想是在当时启蒙主义的语境中形成的,反映了在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人的自私本性以及有限的慷慨的一面,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三个基本的正义原则:稳定占有财物的法则,根据同意转移所有物的法则,履行许诺的法则。休谟的这些思想对于近代市民社会的形成与发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对政治生活进行哲学反思的政治哲学,它始终是一种事实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理论建构。这种统一性不仅体现在政治哲学体系的整体性上,还贯穿在每一个具体的论证过程之中。柏拉图对政治合法性论证过程,其事实性与价值性维度所具有的古典范式性意义在于,先贤们为人类确定了直到今天仍然影响整个西方的政治哲学思维范式。  相似文献   

4.
本体论的价值之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本体论,学术界长期以来存在着较大的误解,以至于本体论一段时间以来为人们所疑惧。尽管如此,学术界亦开始表现出重新确立本体论的趋向。本论文试图指出,本体论并非仅仅探讨一般的物理实在或物理属性,同时它还包含价值之维——它还试图探讨事物的价值属性。宗教信仰是对本体论作出阐释的重要方式,本论文通过分析几种宗教信仰的本体论阐释,剖析了宗教信仰的本体论阐释在价值阐释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道德的认识之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善的确认,到善的选择;从知善到行善,道德认识展开于道德领域的各个方面。就道德规范而言,其形成既以价值的认定及社会伦理关系的把握为前提,同时又体现了一定的道德理想,其中蕴含着认识的内容。道德领域更内在的认识论问题,涉及对善本身的把握。认识主体的整体性或具体性以及与之相联系的认知与评价的相融、经验与体验的结合,直觉与逻辑思维的统一,构成了道德认识所以可能的基本前提。作为道德知识与价值信念的统一,道德认识在确认何者为善的同时,也要求将这种确认化为行动;就道德认识的实践趋向而言,关于当然的知识,不仅需回答“应当做什么”,而且要回答“应当如何做?”惟有如此,才能扬弃自发性与盲目性而真正赋予道德行为以合理的品格。  相似文献   

6.
广告是一种文化现象,广告创意必须在广告环境所处的某一文化语境的背景下进行,必须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因此,深入研究广告创意的文化视界,认识广告创意中的民俗与流行、传统与现代的运用及影响日益成为广告创意的必需。而珍重民俗,呼应流行,秉承传统,链接现代,正是确立崭新的广告创意文化之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李丽 《北方论丛》2007,(2):114-117
科学主义作为一种哲学的趋向指征的是一种形上的信念和原则。它是一个突出科学主义价值指归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的价值根基是认识论的基础主义,价值表征是方法论的普适主义,而价值论的扩张主义则是它的价值指归。科学主义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传入中国之后,经过了中国文化的整合和内化而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但是在价值之维上,中西方科学主义没有本质的差别,即:中国科学主义是在默认西方科学主义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弘扬科学主义的价值指归的。这种解读提供了一个理解科学主义的新维度。  相似文献   

8.
核心价值观是软实力的灵魂和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它依托一定的思想体系和价值体系,即某种意识形态来发挥作用。国家软实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是核心价值观竞争力决定的,而核心价值观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它们所依托的意识形态间的较量。考察软实力的意识形态之维,既是厘清软实力中文化和价值观两个要素的地位和作用,也是明确软实力建设工作的重点。这不但有助于在理论上更全面地理解软实力概念,而且有助于在实践中认清提升软实力最为紧迫的任务和切实的途径,即以建设更具主体性和包容性的主流意识形态,为国家软实力提供强大的价值内核。  相似文献   

9.
有个时期,我对文化学感兴趣,经常找一些文化哲学、文化史方面的书看,与朋友们讨论文化问题,还想把文化学与审美学联系起来,做一些比较、交叉研究。就这样在读书、聊天、思考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看法,把这些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一、文化即人化或人的本质力量状态化;二、文化作为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交流的中介;三、审美是文化的升华和归宿。底下试着就这三点意见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的精神哲学,构建了一个以自我自由之法权人格为核心的现代法权理论系统.自由自我人格、市民社会、国家的合理调控三位一体,和谐统一于"法权人格体"的良好社会秩序中.这为我们法治现代化理论和实践提供了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军 《理论界》2009,(10):6-8
正义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科学发展观包含了丰富的正义内涵.从正义的维度去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可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时代的实践性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征就是以伦理为核心,在这一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茶道蕴含了极其深厚的伦理精神。可以说,在中国茶道中,从具有形而上色彩的元伦理,到有着强烈实践性的规范伦理,直至与个人修养相关的美德伦理,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展现。通过对这些不同层次的伦理内涵的解析,可以看到,中国茶道可以呈现为一种正人行为,导人向善,直至上升为与终极价值密切相关的宏大体系。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中国较之西方社会不存在法律和宗教意义上的二元对立,但社会特有的另一种现实的二元对立——官方主导的意识形态,却以一种引导性的信仰体系为社会所选择。在社会转型时期,初创的法治正面临着普遍存在着的法律情感薄弱和法律信仰的缺失。因此,有必要对法治国家语境下的宗教及其角色定位做进一步探讨,从宗教的独特作用中确认其功能性定位,以发挥宗教在教育提升、完善道德规范中的作用,推动国家在构筑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法治社会时与宗教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读图时代与文学之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媒介不一定能直接消灭文学,但必定改变文学的存在方式。在一个日益视觉化且无法逆转的“读图时代”,文学如何可能?在何种方式上可能?图像与语言的关系对于文学的“可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试图从正面证明:文学的存在虽然受媒介的影响,但从来就不是由媒介决定的,文学的内在精神性才是它存在的唯一理由。  相似文献   

15.
生态伦理思想探究自然的内在价值,论证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为保护自然提供道德根据。然而,基于对人与自然整体性认识与实践的生态伦理思想,却被定性为"自然中心主义",成为牺牲人类利益与幸福的"环境法西斯主义",陷入缺失人文价值的道德责难。究其原因,生态伦理探究常常受制于或限定在"现代性"道德框架内的规范伦理范畴,无法进入超越"现代性"道德展开的人类社会发展和伦理文化传承的历史视野中考察,遮蔽了生态伦理思想原本应该具有的人文精神与幸福之维。通过对现代社会"幸福悖论"的伦理反思,并借助于生态文学、生态心理学,生态伦理沿着精神生态的价值凸显与幸福之维的内在指引,寻求以德配享幸福的伦理信念和道德实践。因之,生态伦理思想就不能止于生态价值论的外显层面,而要深入人类社会的"内部自然",唤醒或激活人与自然天然联结的"生态潜意识",探寻人对待自然的"环境美德",获得精神生态的内在平衡,逐步达到社会生活中消费适度、精神自足的生态幸福。  相似文献   

16.
《江西社会科学》2016,(8):216-221
作为对视觉中心主义研究范式的反拔,当代文化研究中正在兴起一股听觉转向的热潮。从批判"图像至上"主义的遮蔽效应,倡言听觉研究的理论合法性,到听觉文化的人类学意义,从声音与身份、权力的复杂关系到听觉文本的形态类型,从听觉文化的中国传统,到听觉批评的实践活动及话语建设诸问题,中国学界均有广泛深入的思考。听觉文化研究在中国经历了由自发而自觉的理论历程,对中国立场与中国意识的重视与强调,彰显了中国学人的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17.
绿色体育的伦理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尊重自己,保证健康,这是绿色体育之为“体育”的基本伦理底线;尊重对手,公正竞争,这是绿色体育之为“竞技运动”的应有伦理内涵;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这是绿色体育之为“绿色”的基本伦理向度。这三大价值支点构成了绿色体育的伦理精神。其中,促进健康是体育运动最根本的内容;维护公正是体育运动从个体的、非竞争的功能转化为群体的、竞技的性质之后至为关键至为看重的内容;和谐自然是绿色体育至为新颖至为根本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张能 《学术探索》2013,(12):9-12
现象学的解读之法将判断的意念与视域作为其根本的关注点,而恰恰判断的意念与视域是构成其柏拉图哲学现象学之维的核心主题。在柏拉图的《智者篇》中,相之意念由于悬置而堕入非纯粹名称视域中的某个区域,并且相之意念为“种”所规定。“种”不仅在规定“相”之余,还重新阐释了“相”。  相似文献   

19.
刑法解释的良心之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刑法调整的是公民个人的基本人权与包括犯罪人基本人权在内的全体公民基本人权之间的关系。刑法的价值就在于最大限度地保障包括犯罪人基本人权在内的全体公民的基本人权。刑法解释是适用刑法进而实现刑法价值的一个能动的过程。在这一能动的释法过程中,唯有司法者坚守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淀下来的、作为人共通部分的“常识、常情、常理”即“良心”,才能保证释法的结果不违背普通公民的意志,也才能够最终实现刑法的价值。这就是刑法解释的底限。  相似文献   

20.
杨安琪 《天府新论》2018,(2):156-160
作为现代政治社会与当代政治哲学核心命题之一的“公共”议题,在当代学术界不仅因其共时性的理论面向之复杂多变而饱受辩难,更因其历时性的观念变迁而模糊不清,全球化视野下的先发现代国家与后发发展中国家的差异与错位更为这一概念的厘清增添了困难。任剑涛教授的《公共的政治哲学》一书从政治哲学视角出发,梳理了公共理论的历史观念渊源与当代思想谱系,重新界定了被汉语学术界混同已久的“公共”与“公共性”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权力制衡、相互交叠的公共结构框架,为我们继续思考繁杂的公共生活在当代政治世界的边界敞开了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