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吉林大学历史系和吉林大学学报主办的长春洋务运动学术讨论会于1980年12月16日至19日在长春举行。洋务运动问题,是中国近代史和近代经济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共同关注。六十年代初期,国内报刊曾就此问题进行过学术争鸣,由于当时左倾思潮干扰,争鸣未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兴起的洋务运动,持续时间达三十年之久。洋务运动是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但重点是“强兵”,洋务运动就是首先从军事工业搞起,而后推衍到民用工业的。在“自强”的口号下,洋务派推行了一系列军事改革,如整饬海防,建制造局,设厂造船,筹建海军,等等。在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经历了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这两次反侵略战争,就是对洋务运动“自强”目的的检验。其中,尤以甲午战争与洋务运动关系至大,它宣告了洋务运动的最后失败。因此,从甲午战争来考察洋务运动的性质及其失败,应该是洋务运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夏东元、刘学照所撰《洋务运动史研究述评》一文,在述评洋务运动兴起原因和目的时,提到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日:“洋务运动是适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需要而产生的。其目的是镇压农民起义、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它“是中国封建势力勾结外国侵略者共同镇压中国人民革命的罪恶产物。”一曰:“洋务运动是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运动发生”的,“封建主义衰败和向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向,才是洋务运动产生的基本原因”。它“不是中国封建势力与  相似文献   

4.
吉林大学在长春召开的洋务运动学术讨论会,既及时又必要,会也开得很成功。我有机会参加这次盛会,和先后参预过“笔战”而尚未见过面的老中青学者,握手言欢,当面切磋,十分兴奋!仅就下列四个问题发表一些管见,以就教于到会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洋务运动和历次对外战争的研究中形成了一种观点:中法、中日两次对外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而洋务运动的破产,又导致了对外战争的失败。有的同志还进一步得出甲午战争与洋务运动互为因果关系的结论。关于“洋务运动破产”说,已有论者捉出了异议亚作了辨析,无需赘述。本文仅就洋务运动与对外战争的关系作些重新审视,以祈教正。  相似文献   

6.
2005创新与创业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吉林大学主办,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吉林大学创业研究中心和吉林大学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承办的“2005创新与创业国际学术会议”(2005 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于2005年9月25日—26日,在吉林大学东荣大厦报告厅举行。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120人,其中特邀代表15人。吉林大学副校长王胜今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副主任张维教授出席了大会并在大会开幕式上讲话。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教授也应邀到会并任大会名誉主席。本次大会的执行主席由吉林大学书记…  相似文献   

7.
<正> 目前,从报刊上发表的有关洋务运动的文章看来,很多论者对“洋务”、“洋务派”与“洋务运动”等概念各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出现了众说纷纭的局面。为了便于洋务运动评价问题的讨论深入开展,有必要对上述名词的来源和含义作一番考察,并加以评论。  相似文献   

8.
1991年湖北省经济史学会年会于12月6日在中南财经大学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洋务运动与湖北经济”。与会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对洋务运动的下限与后期洋务运动的特点,有的学者提出了新的思考。认为“洋务运动”并不是一次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而只是一些洋务派官僚的活动。据此,似应将它改称“洋务活动”为宜。洋务活动的下限应是1911年。19世纪90年代到辛亥革命前夕这段历史时期可看作“洋务运动”的后期。在这段时期,洋务派经济活动的特点是:活动中心从沿海向内地、特别是向内地中心城市武汉推进;活动领域从工业、矿业和航运、电报向商业、金融、铁路和农业扩散;产业投资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限于军事工业、棉纺织业,而且考虑到基础工业,尤其是钢铁工业与铁路;后期追求技术的先进性特别突出;洋务派的商品经济意识提高了,开始考虑产品的国内外两个市场,工业结构中不仅有进口替代型,也出现了出口外向型。“洋务运动”后期的这些特点主要是受经济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历时30年之久的洋务运动是一次地主阶级的自强运动。尽管这场运动并没有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的主导思想却在于“求强”与“求富”。以往,人们常把“中体西用”视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这与洋务运动的主旨是不尽相符的。实际上,洋务运动是在“求强”“求富”思想指导下进行的,而“中体西用”乃是服务于这个中心思想的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10.
由吉林大学、山东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学院、吉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吉林省委党校等多家单位联合发起,吉林大学哲学系主办的“二十世纪中国哲学与文化思潮”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8月7日至11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举行,来自北京、上  相似文献   

11.
《姜铎文存》于今年(1996年)7月在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内容包括:“洋务运动”、“资本主义”、“历史人物评价”、“书评”四大部分.侧重于时代、事件、人物三大方面,计论文68篇,共60余万言.书名副标题为:《近代中国洋务运动与中国资本主义论丛》.中心是对洋务运动的研究.这是老友姜铎半生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特别是洋务运动的学术成果,对该学科的建设有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正> 为了推动全国各地洋务运动史研究的深入发展、加强本学科领域学者间的学术交流,由《历史研究》编辑部、《近代史研究》编辑部、湖北大学、中南财经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规划办公室、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葛洲坝水电学院、大冶铁矿和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共同发起主办的“第六届全国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5月5日至11日在湖北省宜昌市  相似文献   

13.
全国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于今年10月26日至30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来自22个省、市、自治区的136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对下述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一、关于洋务运动评价的标准问题。 一种意见认为,洋务派与洋务运动在“帝国主  相似文献   

14.
2004年7月13—18日,由吉林大学社会学系主办的“全球化与区域发展———振兴东北国际 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前卫校区举行。研讨会由吉林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刘少杰教授主持,来自 美国、韩国、新加坡、香港以及大陆各地的40余名社会学界著名学者出席会议,并深入探讨了 与会议  相似文献   

15.
2004年6月26-28日,由中华美学学会、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华美 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召开。100余位知名教授和近些年 来在美学领域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学者汇集长春,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美学的发  相似文献   

16.
吉林大学为纪念公木(张松如)教授诗歌创作和学术活动五十五周年,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召开了“公木创作学术讨论会”。会议由吉林大学中文系主办。应邀出席会议的有省内外来宾和代表四百余人。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和吉林大学的领导,辽宁、吉林、  相似文献   

17.
2007年7月26—29日,由《哲学研究》杂志社与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美国过程哲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哲学:基础理论与当代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召开。来自美国、澳地利、德国、澳大利亚、法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中国台湾的学者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0月11-12日,“纪念中国古文字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是由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和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100多位代表应邀出席了这次盛会。10月11日上午,会议开幕  相似文献   

19.
由吉林省委宣传部和吉林大学联合举办的“建设健康文明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讨论会”于1993年7月13~14日在吉林大学(南区)逸夫图书馆召开。出席会议的60多位代表,有来自北京、天津、上海、西北、华北和东北的从事哲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史学等领域中的一些知名教授、专家。省委宣传部部长许中田、副部长孙占国、吉林大学党委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史上的戊戌维新运动与洋务运动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有的同志认为,戊戌维新是对洋务运动的继承和发展;另有的同志认为,二者性质相反,完全对立,如果承认这两次运动同属历史的进步潮流,那当年资产阶级维新派对洋务运动的批判、否定,是受了“愚弄”,“看错人了”,“把进步势力当作封建势力去反了,而且都是以进步反进步”。还有的同志甚至断言,认为维新运动是对洋务运动的继承,就是给洋务派中的某些卖国贼翻案,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和一系列基本原理。我认为,作为一个学术问题,准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分析历史事实,搞清楚戊戌维新与洋务运动之间的关系,对于深入地研究中国近代史,是有益处的。 一 戊戌当年,维新派对洋务运动和洋务派的评价是全面的,也是比较客观的。 康有为等维新志士首先对洋务运动和某些洋务派人物作了必要的肯定。康有为等在1895年“公车上书”中说:“尝考欧洲所以骤强之由”,在于“造轮船”、“筑铁路”、“其余电线、显微镜、德律风、传声筒、轻气球、电器灯、农务机器,虽小技奇器,而皆与民生国计相关,若铁路炮械之精,更有国者所不能乏。前大学士曾国藩手定大难,考知西人自强之由,创议开机29之局。”戊戌政变后,梁启超还说:“同治初年,创巨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