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金永万 《中国民族》2007,(10):30-31
中国朝鲜族在1860年前后,大批从朝鲜半岛迁入我国东北定居,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史学界在研究中国朝鲜族历史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果。延边史学工作者和民族工作者参与了编写出版《朝鲜族简史》工作。它的出版发行标志着朝鲜族历史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为深入研究朝鲜族历史打下了基础。在学术研究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朝鲜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的一员,在其形成过程中有着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特殊的历史性,它是一个跨界民族。在朝鲜战争中,他们的参战对于韩国、朝鲜和中国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拟以客观的立场叙述朝鲜族迁入中国东北的历史过程,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中国延边朝鲜族投入朝鲜战争的缘由、活动和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被称为"白衣民族"的朝鲜族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少数民族,其中延边地区是其主要聚居地,朝鲜族不仅在历史上对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还与延边地区汉族一道开发、建设延边。本文特选取延边地区朝鲜族作为研究对象,追溯其历史渊源,找出朝鲜族社会现存的问题,为我国完善民族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第一部中国朝鲜族亲情大剧、30集电视连续剧《长白山下我的家》,在2011年中国·龙井延边之春苹果梨花节上正式开机。这部电视剧通过描述60年来延边朝鲜族群众生活和情感历程,浓缩了中国朝鲜族独特的民俗风情,展现了朝鲜族人民在祖国大家庭中同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情景。  相似文献   

5.
我国朝鲜族以文化发达、文明程度高而闻名于世。然而,朝鲜族在文化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是不屈不挠的朝鲜族人民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历尽险阻,付出沉重的代价换来的。朝鲜族人民从朝鲜迁入我国东北后,在异常恶劣的环境中创办民族教育,继承和发扬了民族文化。特别是日帝插手干涉我国东北地区事务后,他们在汉、满等族  相似文献   

6.
明末清初时期辽东地区出现的朝鲜人,是形成当今我国朝鲜族的最早群体,他们对东北的开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对朝鲜移民的迁入进行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从明末清初时期朝鲜移民的迁入类型进行分析,从中展现出这一时期朝鲜移民的迁入原因、概况,以及迁入后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7.
明末清初时期辽东地区出现的朝鲜人,是形成当今我国朝鲜族的最早群体,他们对东北的开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对朝鲜移民的迁入进行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从明末清初时期朝鲜移民的迁入类型进行分析,从中展现出这一时期朝鲜移民的迁入原因、概况,以及迁入后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生活在祖国东北边陲图们江畔的延边朝鲜族人民,不但能歌善舞,而且对体育运动也很感兴趣,特别是热爱足球运动。来延边作客的人们,不论是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还是在长白山麓拔海一千二百米的林海高原、偏僻山村,只要适逢假日或节日,便可看到规模颇大的足球比赛。在朝鲜族人民中,五十岁以下,不会踢足球的是极少的,就是过路的农民,只要看  相似文献   

9.
我们朝鲜族是自17世纪末以来陆续从朝鲜半岛迁入我国东北定居的一个民族。朝鲜族人民绝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水稻。我们的祖先在迁入东北初期大都是一贫如洗,衣食无着,患难交加。他们克服种种困难,辛勤劳动,开发荒芜地和低洼地,兴修水利,耕种水田。据史料记载,1921年,沈阳地区的85%、丹东地区的70%、抚顺地区的80%、吉林、黑龙江省的几乎100%的水田,都是朝鲜族开发耕种的。建国35周年时,黑龙江全省收购水稻100多亿斤,其中一半左右是朝鲜族农民提供的。我们民族还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解放  相似文献   

1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一直承认朝鲜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一员的平等和合法地位 ,并以朝鲜族的特殊历史为依据 ,制定了在朝鲜族地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一系列具体的方针、原则。其主要内容为 :保障朝鲜族人民的平等权利 ;承认朝鲜族自治权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解决朝鲜族人民的土地问题 ;积极争取和团结朝鲜族人民 ,共同进行抗日救亡运动 ;建立朝鲜族人民武装 ,共同进行抗日武装斗争 ;大力培养朝鲜族干部 ;发展朝鲜族文化教育和语言文字等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后半叶,东西方帝国主义势力纷纷侵入朝鲜。为了寻找生计,许多人不得不携眷迁往中国东北的延边地区。我国朝鲜族最早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画家、反法西斯斗士韩乐然的父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从朝鲜迁入到延边定居的。1898年,韩乐然在吉林省延吉县(今龙井市)龙井村一个贫苦的家庭里出生了。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朝鲜医药是在朝鲜族固有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中医药学的理论,结合本民族的防病治病经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本世纪二十到四十年代期间形成了延边朝鲜族“四象方”医学派。朝鲜民族医学医籍较丰富。《乡药集成方》是朝鲜民族医学第一部较完整地反映民族医学特色...  相似文献   

13.
自19世纪中叶开始,朝鲜半岛人民大批地迁入我国东北。作为迁移民族的中国朝鲜族,在音乐文化发展中,既保留了其原生态的特点,同时又不断地吸取华夏文化之养分,并在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鲜明、独特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中国朝鲜族颂歌的创作产生于战争年代,抗日战争时期是其创作和发展的开端,解放战争时期是其形成自己音乐风格特点,自我发展的重要阶段。本文阐述了1931年—1949年,中国朝鲜族颂歌的创作发展历程,着重对解放战争时期,颂歌在歌词题材、旋律创作、作曲家等方面的发展进行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对朝鲜族颂歌的研究做一个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4.
自19世纪中叶开始,朝鲜半岛人民大批地迁入我国东北.作为迁移民族的中国朝鲜族,在音乐文化发展中,既保留了其原生态的特点,同时又不断地吸取华夏文化之养分,并在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鲜明、独特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中国朝鲜族颂歌的创作产生于战争年代,抗日战争时期是其创作和发展的开端,解放战争时期是其形成自己音乐风格特点,自我发展的重要阶段.本文阐述了1931年-1949年,中国朝鲜族颂歌的创作发展历程,着重对解放战争时期,颂歌在歌词题材、旋律创作、作曲家等方面的发展进行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对朝鲜族颂歌的研究做一个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5.
朝鲜族伦理思想,系指中国朝鲜族历史上各种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总称。它在朝鲜族文化和日常礼仪、礼节及其风俗习惯中有着广泛而又生动的反映,既是朝鲜族文化和朝鲜族人民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伦理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在该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世世代代对朝鲜族人民的思想和行为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刀舞是朝鲜族文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民族的迁徒,作为人体文化的民族舞蹈也被带入中国,迁入这片土地之后,不仅传承了本民族的传统舞蹈文化,而且根据中国的社会生活、文艺方针发展了民族舞蹈,使朝鲜族舞蹈文化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发扬光大。其中朝鲜族舞蹈"刀舞",以快速敏捷、穿刺有力、细腻中有粗犷,其刚柔并济的舞式、洒脱的风格,使刀舞具有表现朝鲜族民族英勇气概的典型性,也是我国艺术文化的瑰宝。本文以朝鲜族刀舞为研究对象。对朝鲜族刀舞的由来,历史演变过程、风格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刀舞是朝鲜族文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民族的迁徒,作为人体文化的民族舞蹈也被带入中国,迁入这片土地之后,不仅传承了本民族的传统舞蹈文化,而且根据中国的社会生活、文艺方针发展了 民族舞蹈,使朝鲜族舞蹈文化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发扬光大.其中朝鲜族舞蹈"刀舞",以快速敏捷、穿刺有力、细腻中有粗犷,其刚柔并济的舞式、洒脱的风格,使刀舞具有表现朝鲜族民族英勇气概的典型性,也是我国艺术文化的瑰宝.本文以朝鲜族刀舞为研究对象.对朝鲜族刀舞的由来,历史演变过程、风格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朝鲜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绕美丽的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省份。朝鲜族是黑龙江省各兄弟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朝鲜族从十九世纪末叶开始由朝鲜和吉林、辽宁等省陆续迁入黑龙江省,和省内汉族及其他兄弟民族人民一起,用辛勤的劳动共同开发了水田,对发展黑龙江省的水田做出了贡献。全省朝鲜族约三十万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擅长种水稻,有传统的水田生产技术专长。解放前,朝鲜族人民和各族人民共同进行了反对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斗争,特别是日寇侵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日寇的侵略和压迫,进行了英勇的斗争。解放后,黑龙江省朝鲜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民族政策的  相似文献   

19.
朝鲜族服饰蕴含了朝鲜族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特征,其面料及其制作工艺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简洁明快和色彩和谐统一的朝鲜族服饰更是成为朝鲜族人民的历史文化和审美文化的统一。讲究通过物象传神韵的朝鲜族服饰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特征,简洁和谐的自然美趋势也渗透到朝鲜民族的特征之中,成为一种服饰上的独特审美情趣,演变成为朝鲜族服饰的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20.
延边第一聋哑学校1959年10月创建于吉林省龙井,原名为"龙井市东山福利院附属聋哑民族联合学校",宗旨是以延边自治州朝鲜族残疾儿童为对象,以朝鲜语言文学教法为重点,运用特殊的方式和特别设备进行教学,使残疾儿童得到必要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