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新世纪之初我国道德建设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论证了新世纪我国道德建设必须遵循的四项主要原则,指出了新世纪我国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培养 ,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教育 ,也离不开社会大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我们应从民族大义出发 ,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创造优质的环境 ,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协调互动 ,形成一个系统工程 ,把青年人的道德品质建设落到实处 ,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3.
"以德治国"思想是党中央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提出的重大的治国战略思想.本文认为,实施"以德治国"战略思想关键在于抓好政治道德建设.文章从以德治党,从严治党;以德治政,从严治政;以及以德治官,从严治官三大方面对实施"以德治国"战略思想必须注重政治道德建设论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以德治国、法德并举治国方略的实施和社会道德建设出现滑坡的不良局面 ,迫切要求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和高层次的社会道德规范 ,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应该坚持把一般性要求与特殊性要求结合起来、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把继承优良传统与坚持与时俱进结合起来 ,在理论与实践、法治与德治、道德自律与法的他律之间找到自己的最佳契合点。《领导者道德建设论》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境界.它既是对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扬弃,又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贯彻"以德治国"重要思想,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6.
跨世纪的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是目前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针对当前社会上道德失范的严重性,作者分析了原因,阐述了21世纪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道德的影响,指出道德失范并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相反21世纪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将有利于道德水平的提高。同时指出了发扬集体主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法律和道德作为两种社会治理模式 ,在人类历史上都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 ,只有法律与道德双管兼施、紧密配合 ,才能使社会步入协调稳定的发展轨道。因此 ,我们要将法律与道德有效地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两者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力求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治国之道 ,以期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8.
新技术革命对社会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开辟了社会道德建设的新领域。社会道德建设必须与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相适应。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站在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高度,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文章分析了以德治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重要意义,阐述了“法治”与“德治”的紧密关系,指出“以德治国”从根本上加强了道德建设,是人类通往共产主义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认真总结“以德治国”经验 ,是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动力源泉。科学理解德治与法治结合的基本要点 ,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思路。高筑思想道德防线 ,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中国林业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三生态”林业战略指导思想,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该成果对我国林业发展进行了准确定位,体现了现代林业发展中生态优先、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全新发展理念。21世纪中国林业发展的生态文明观,是对古今中外生态文明观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的产物,必将对中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新全球化与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世界正发生着从“旧全球化时代”向“新全球化时代”转变。由于新旧全球化在产业轴心、结构特点、内在张力、控制方式以及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决定了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独特时空结构,即处于新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发展是在全球后现代氛围中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因而既不是传统工业文明意义上的现代化,也不是如西方发达国家的“后工业文明”意义上的“后现代化”,而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现代化”。在新全球化时代,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的因素经常在同一时空中集中展现,因此,21世纪的中国发展将不可避免地陷入种种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13.
反封建主义与21世纪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未圆满完成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思想意识层面的封建主义以残余形态潜伏下来.由于历史与现实因素的影响,新中国的反封建斗争存在着以下不足把社会形态意义上的封建制度的终结等同于观念形态上的封建主义的消亡;对清除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重要性估计不足;对封建主义思想本身缺乏具体准确的如实认识;在反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问题上主次失调等失误,封建主义残余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因此,批判封建主义是21世纪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性抉择,我们必须以正确的思想方法论为指导,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进行制度性安排,加强制度性建设,加大反封建的力度.  相似文献   

14.
论21世纪的社会主义社会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的实质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社会文明的整合与竞争。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创举 ,在 2 1世纪全球化进程中 ,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将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提升 ,从而更加展示自己的生机和活力。全球化既是不同社会文明的对抗 ,也是不同社会文明的交融。作为全球化时代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必须遵循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全球化是经济、政治、文化形态的全方位交融与竞争。社会主义社会要在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建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有机统一的文明发展战略。由市场经济建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由先进文化建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由民主法制建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当代中国文明进程的三大基本要素 ,而各方面文明的推进 ,都必须以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基础和支撑。  相似文献   

15.
人与自然、人与人、理性与价值关系的失衡 ,是 2 0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刻教训。全球化、可持续性发展、信息网络化 ,将是 2 1世纪世界发展的趋势。三大趋势 ,既有着对人类价值的整体性呼唤 ,又内存着诸种矛盾和冲突。由此 ,协调与平衡是 2 1世纪人类社会实践的内源性要求。而社会的协调性发展 ,首先应确立的是整合理念和利益渡让原则。未来所有矛盾聚集的焦点 ,是主体性矛盾。对不同主体性矛盾的整合与协调 ,是推动 2 1世纪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广东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凸现出不可忽视的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为促进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省委、省政府多年来积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新世纪以来,更是作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和重大战略部署,“山洽会”和“双转移”是其中最大的两个亮点。从“山洽会”到“双转移”,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经历了苦苦探索之后的大跃升,开启了一道破解广东系列科学发展难题的大门。  相似文献   

17.
指出21世纪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原则有社会保障水平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管理体制和政策相统一的原则;政事分开和执行监督分设的原则;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原则。其发展趋势是社会保障地位将逐步提高;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将多元化;社会保障制度将法制化;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将统一化;社会保障结构将多元化;社会保障覆盖面将全面化。其发展的重点是养老保险,难点是失业保险。  相似文献   

18.
略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发展战略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新时期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务必从我国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的高度来把握这条曾经的文明、和平与开放之路,并赋予其时代内涵与价值。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促进国内经济转型发展,扩大、优化对外开放格局的动力源之一,是深化全球发展区域化,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重大战略部署,同时也是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特别要注意海上丝绸之路经贸功能、构建国际新秩序功能和文化软实力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就二十一世纪我国公共卫生学院学科课程发展策略问题进行了宏观思考。认为 :今后公共卫生学院应从拓展预防医学外延的其它公共卫生学科领域、加强传统学科以外其它预防医学学科的研究及深化预防医学传统学科的改革等三个层面推进公共卫生学院学科课程的研究、建设与发展。这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 ,也是公共卫生学院学科课程建设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师德素质框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和21世纪时代的要求与上个世纪的变化,都对21世纪师德素质框架提出新的要求。21世纪师德素质应该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所确立的师德素质框架,应包括思想品德、创新精神、健康心理、身体健康和环境教育等素质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