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为什么说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答: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斗争中都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在解放前,历代反动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都实行了反动的民族压迫,各民族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革命过程中,为了解决民族问题提出了国内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民族压迫制度的结束,民族平等新时代的开始。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历史情况和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分布状况,制定了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能保障各少数民族自主  相似文献   

2.
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陈绍凡雷伟红邱兴旺1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新型的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合作、共...  相似文献   

3.
<正>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逐渐形成的新型的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它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诸多方面,有一个建立、巩固和发展的运动过程,平等团结、互助合作、共同繁荣作为其重要内容和主要特征,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无比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阶级本质。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民  相似文献   

4.
最近召开的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第一次委员(扩大)会议,集中讨论研究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任务,号召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逐步消灭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的事实上的不平等。这对于在民族  相似文献   

5.
编者寄语     
编者寄语《回族研究》作为党和政府民族政策与当代回族学术文化发展的结晶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42个仲春创刊问世,并以时代赋予她的顽强生命力,克服困难,数阅人间春夏秋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各民族人民确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的历史阶...  相似文献   

6.
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正确理解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切实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民委近日共同发布了《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提纲》指出,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搞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事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事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提纲》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落到实处。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群众性很强,涉及全局、关系长远的重要工作。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民族基本知识,掌握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不断增强法律政策观念,不断增强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自觉性,不断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提纲》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同我国各民族的历史,现状以及民族解放运动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成功地解决了我国复杂的民族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毛泽东同志有关我国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哲学思想,认真地学习和研究它,掌握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于我们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三大指出:“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清民族地区的特点,采取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加速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是值得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民族论坛》2011,(7X):109-112
<正>中国共产党辉煌历史90年,谱写了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跟党走,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壮丽篇章。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的团结、进步、发展、繁荣归功于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以及在该理论指导下制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民族政策;归功于全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众志成城建设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10.
最近,云南省红河、大理两个自治州颁布的自治条例都将爱民族作为全州各民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特殊要求提出来。这一提法受到了各族人民的欢迎。热爱自己的民族是各个民族所固有的民族感情,是民族心理素质的一种表现。正如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是整个中华民族感情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反映一样,各少数民族由于其所处的客观环境和文化、经济生活条件等方面的不同,必然会产生对本民族文化、语言、文字、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热爱,爱民  相似文献   

11.
在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历史转折的时候,周恩来同志所著《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这篇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终于同全国各族人民见面了。我们从事民族工作的同志必须认真学习,努力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一) 我们正在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有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发挥生气勃勃的创造力和坚持不懈的团结奋斗,才能获得成功。因此,坚持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成败和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是全党全国共同的任务。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为了顺利实现我国民族工作的历史任务,应当依  相似文献   

13.
在中央统一领导和组织下,在大力调整各民族间的经济关系中,一些工业比较发达、科学技术比较先进的省市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日益密切地开展起来,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基础上奔向四化的可喜现象。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民族政策是繁荣各民族的政策。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怎样具体地落实这一政策呢?或者说,怎样具体地帮助少数民  相似文献   

14.
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坚实基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逐步缩小,乃至最后消除各民族间历史遗留下来的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状况,是社会主义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是民族工作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各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民政工作部门一定要提高对民族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各种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价值观念多元化,使得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的同题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提出,就是针对当前我国面临的时代背景,在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所采取的一种解决方法和手段,其目的就是要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正确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政策,研究探讨保证民族政策贯彻落实的措施,有利于各族人民的平等团结,有利于民族地区的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有利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民族政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政策,本文重点讨论民族经济优惠政策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苏维埃政权年代,苏联在解决民族问题方面展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在保证各民族和部族事实上平等、加强民族间兄弟关系、对劳动群众进行族际主义教育方面,取得了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成果。但在斯大林个人迷信和停滞的年代,列宁的民族政策发生了变形,从而积累了大量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病态问题。然而,在我国的文献中,许多消极现象,其中包括强行迁移整个民族,却被忽视了。而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这一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从大流而言,我国各民族间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已经确立,并且在日益巩固和发展.但不容忽视地是,尽管国家从法律的角度规范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而且制定了具体政策加以保证,然而由于多民族的客观存在和政策失误等因素的影响,在我国的民族关系中仍然存在不安定的因素,民族间的矛盾不时在某些问题上  相似文献   

19.
辞旧迎新之交,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和批准了赵紫阳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这个报告阐明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提出了今后相当长时期的经济工作纲领——十条经济建设方针。报告在论述民族地区贯彻执行十条方针的问题时指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执行党和政府一贯的民族工作方针,继续坚持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区域自治权利,允许各民族自治地方采取适合各自经济条件和民族特点的具体政策,结合本地区的具体实际贯彻执行十条方针;要在各族人民和干部中认真地、反复地进行民族政策教育,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各民族间的团结互助,坚持民族平等,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出席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各民族人民代表衷心拥护赵紫阳总理的报告,他们在会内会外热情洋溢地纷纷表决心、谈意愿、提建议、展宏图。本刊在此选登部分代表的发言和记者的专访,与广大读者同赏共勉。让我们各族人民在新的一年里,更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为开创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章程第十三条中增加“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这一条相应地修改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宣传和协助贯彻执行国家的民族政策,反映少数民族的意见和要求,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维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增进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和维护祖国的统一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