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脸检测是人脸识别的一项重要任务.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abor滤波特征和一类分类器的正面人脸检测方法.算法首先利用了Gabor滤波器的良好的空间位置与方向的选择特性,采用了四种方向的Gabor滤波器提取人脸样本图像特征并用PCA方法对特征降维,然后用已降维的特征训练支持向量机分类器.最后应用一类分类器分类检测人脸.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是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人脸图像标准化算法.该算法先利用改进的人脸图像的垂直灰度积分投影确定脸的左右边界,再根据人脸图像的水平灰度投影曲线来确定眼睛的大致高度.利用由上述方法得到的参数对人脸进行第一次裁剪,然后对人眼精确定位,最后对图像进行旋转、剪切和缩放,获得人脸的标准图像.采用ORL人脸数据库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消除了背景、头发等干扰,保留了人脸识别所需的主要信息,有利于后续的特征提取与识别.  相似文献   

3.
针对人脸图像,双树复小波变换具有良好的方向选择性、近似平移不变性,并且能够进行局部多尺度描述.本文利用双树复小波变换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人脸特征表示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DT-CWT捕获人脸图像不同尺度和方向的局部特征并形成人脸特征表示,然后结合最大散度差鉴别分析提取有助于分类的鉴别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人脸分类是有效和鲁棒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局部三元模式提取到的人脸特征通常具有较高的维数,导致特征的紧致度不高,提出一种新的局部人脸特征提取方法——LTP子模式,并结合线性鉴别分析获得最佳的人脸局部纹理紧致特征的分类投影轴.本文在ORL和AR两个标准人脸库上测试,LTP-SP提取到的人脸特征维数不到原LTP特征的30%,但是识别性能却优于原始算法,因此算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基于MatLab整体线性分形插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整体线性分形插值原理,利用曲线上的有限个插值点,选取适当的垂直比例因子,可以近似地构造出原曲线,在此逼近计算的过程中,给出了一种易实现的分形插值误差计算方法,并基于MatLab说明了整体线性分形插值的实现过程。同时提出了粒子群优化算法寻最优垂直比例因子的可能性。最后讨论了分形插值中的一些问题及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6.
颜色是在复杂背景下物体检测早期阶段一个强大的基本线索。这篇文章分析了九种色度空间在二维静止图象中人脸自动检测和定位这个特别问题中的表现。对每个空间 ,我们以一种肤色模型用阀值从背景中分割出人脸 ,在分割图象中充分利用转换、刻度、和平面旋转矩实现特征抽取 ,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7.
一幅彩色图像中的人脸被分割出来后,便可检测出图像中的人头数,并可根据此图像中的人头数进行智能控制,如控制教室中电灯、风扇和空调或判断汽车是否超载等。此文首先使用HSV和RGB混合肤色模型进行肤色分割,提取原始图像中的类肤色区域;采用数学形态学运算和人脸结构特征去除类肤色区域中的非人脸区域,得到候选人脸区域;与其他方法不同的是;此文接着利用头发的颜色、形状与人脸的关系,来确认人脸区域,最后通过头发的个数、候选人脸的个数及被确认的人脸个数三者关系来统计出图像中的人头数。  相似文献   

8.
具有真实感的三维人脸动画是计算机图形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如何在三维人脸模型上实时地模拟人脸的运动,产生具有真实感的人脸表情和动作,是其中的一个难点。该文在MPEG-4的三维人脸动画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MPEG-4的、适宜于任意拓扑结构模型的三维人脸动画实现方法。该方法能够在FAP帧的驱动下实现真实感较强的三维人脸动画。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模式识别是视觉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是指用生物特征比如人脸信息来识别和辨认某个人类个体.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技术把样本维数降低,同时利用模糊聚类算法进行粗分,然后用ORL标准人脸数据库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大幅度提高了人脸识别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新的人脸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采用DCT对人脸图像进行降维和去噪,并通过KDA提取人脸特征。基于该特征,采用NN分类器,对ORL人脸库进行分类识别,仅用28个特征平均识别率就达到97.3%,“留一法”识别率为99.5%。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滤除了人脸图像中的高频干扰信息,明显增强了特征的辨别能力,同时显著地降低了特征维数和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11.
在讨论人脸识别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的人脸识别技术,进而分析了其原理,确定了多项式的核,并利用人脸数据对多项式核的SVM进行训练,根据训练结果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SVM与传统方法比较,对人脸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2.
人面像岩画是指那些看起来类似人面或是可以联想到人面的岩画图形。中国的人面像岩画分布呈线形,东线即东部沿海一带,北线横贯内蒙古,西线即从内蒙古到宁夏。人面像岩画的创作者很可能是原居于江苏、山东的从事原始农耕的东夷人,人面像岩画因东夷人的迁徙而发生长时间及长距离的传播,给人一种规模宏大的假象。人面像岩画是人的思维在人的形象上的体现,是中国原始艺术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3.
自适应阵列处理能提高通信雷达等电子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许多重要的高速实时自适应阵列处理算法均需要采用一系列Givens旋转处理将输入数据矩阵变成三角阵。标准的Givens旋转包含开方运算,该运算是限制有关算法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坐标旋转计算机技术的无开方Givens旋转处理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自适应算法的处理速度,并给出了这一方法的推导、Givens处理节点运算式和采用,这种方法的QR分解自适应阵并行处理算法的计算机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回转体碎片特征提取精度不高问题,提出了一种回转体碎片旋转轴估算方法。通过计算主方向的方向 矢量,得到纬圆上主方向的方向矢量;通过计算若干对任意2点纬圆主方向上方向矢量的外积,去除粗大误差得到旋转 轴矢量的方向范围;然后根据垂直于旋转轴的平面与回转面相交交线是一个圆的几何准则,利用蛮力搜索算法得到回转 体点云碎片的旋转轴,通过模式搜索对旋转轴进行了优化。最终得到了一个比较理想的旋转轴。文中提出的算法通过 大量实验论证鲁棒性好,并且在保证效率的基础上,提取出的轴精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面子”的文化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际中共建文化定格和话语定位的目的是传递信息,理解别人和被别人理解,并随时保全自己及其话语参与者的"面子"。"面子"可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不同文化的成员在处理礼貌"面子"关系时,会采用不同的方式。在交际中,人们都得采取理性行为保留自己的双方面"面子",同时仔细地突出我们自己的"面子",尊重另外参与者的"面子"权利。  相似文献   

16.
针对数控皮革裁床在进行样片排版时,容易出现由于样片扩展轮廓错误而引起样片间隙过小,导致刀具过切的 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即将旋转法和直线过渡法结合以解决样片的扩展轮廓描述。用平移和旋转法将样片轮廓的 每个非光滑转接处的复杂情形简化为几类一般的情形,并把样片的二维扩展轮廓算法归纳为直线接直线、直线接圆弧、 圆弧接圆弧3大类。通过对各外扩图元之间的转接情况进行几何分析并对各转接点位置进行精确计算,以实现样片扩 展轮廓的正确描述。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可靠,所得样片扩展轮廓准确无误。该算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PCA的人脸识别改进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主成分分析PCA算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小波变换对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PCA提取图像特征,最近邻法分类的人脸识别改进方法.基于ORL、YALE数据库的相关实验表明,这样的系统能够降低数据维数和克服角度、位移变化对算法的影响,能够取得比传统PCA更好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面子获得对消费者冲动购买影响的机制,采用情景实验的方法,验证面子获得是否对冲动购买具有影响,情绪对这种关系的中介作用,以及面子观和自尊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当人们获得面子后,产生积极的情绪,会导致冲动性购买;高面子观的消费者产生更为积极的情绪,低自尊的消费者在面子获得后更容易冲动购买。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向传播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向传播网络适于模式分类的特性,提出了基于对向传播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同时,为了克服对向传播网络在训练过程中的不稳定性,改进了对向传播网络的学习算法,并且以国际通用的ORL人脸库为对象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参数,就可以达到理想的识别效果。证明了基于对向传播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