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花鸟画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花鸟画的历史悠久,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十分独特的地位.由于中国社会历史的独特进程和直接的学术文化思想的影响,中国花鸟画在再现、写实方面与西方绘画有较大的差别.中国花鸟画的笔墨情趣、人格寄托和独特的时空意识是其重要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精髓,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审美品格。在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从工具材料、笔墨趣味、技法理论以及其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语言体系。传统的水墨画如何适应当下的文化环境,如何实现自身的新的艺术语言建构,以表达当代的文化诉求,从而实现其现代性的转换。  相似文献   

3.
中国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一个重要的画科 ,它与人物画、山水画是并存发展的 ,其历史悠久 ,有着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和独特的风格。  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来说 ,要重视传统绘画基础 ,现代绘画语言 ,把现实生活基础转化为自己的创作素材。艺术来源于生活 ,绘画艺术创作 ,首先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认识 ,通过主观的概括、提炼、加工 ,选择适合于表现内容的形式及笔墨技法 ,才能完成一幅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徐悲鸿作为近现代美术史上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其所有重要的行为和言论,大都是围绕着“改良中国画”这个理想进行的,这与其所处的特定的时代密不可分。徐悲鸿从小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有着本能的民族情怀,同时又具有西方的审美心理与知识结构。他在选择运用西画合理因素改良中国绘画时,既坚持对中国画表现形式和绘画手段的改良,又有所选择地运用了西方写实手法与造型观念,并且结合本土的文化资源与民族特点,坚守民族艺术特有的笔墨语言,在绘画创作上始终体现着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与线条的不解之缘,的确源远流长,国画造型的线条,是中国传统的"线的文化"、"线的艺术",寄情于笔墨线条,是中国传统绘画一种根深蒂固的信息含量的丰富体现.  相似文献   

6.
在林风眠的绘画改革实践探索中,花鸟画艺术具有代表性,能体现其倡导的中西艺术融合理论思想与实践成果.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他强调了绘画的本质性,舍弃了元明清以来的“诗书画印”样式及笔墨效果,融合了西方现代绘画的构图方式、光影色彩,恢复了元明清以前“画中有诗”中国绘画固有特色。  相似文献   

7.
主持语:陈九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画戏曲人物也就成了他追溯笔墨文化的一种方式。在他的作品中,笔墨不仅是造型的语言,而且还是形式的语言。他以艺术通感为契机,汲取京剧艺术中的诸多不同信息片段,通过观念化的处理,从物象走向心象,实现了视觉形式上的审美追寻,也体现了他要表述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从古至今非常注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注重写意性是它区别于西方绘画的显著特点,也使中国画在世界艺术文化中独树一帜,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也是因为这一特点,中国画经过历代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传统艺术文化,成为世界艺术文化之瑰宝,令世人惊叹。文章以花鸟画的发展为例,说明中国画写意性的发展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9.
社会物质生产的巨变,深深的影响着人们对文化与艺术的不同需求,当代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和新艺术的不断涌现,使得传统绘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其表现在外在的危机和内部的困境,而摆脱困境的关键在于传统绘画的自身创新。传统绘画与当代艺术形式相互依存和发展,传统绘画是当代艺术的源与根,当代艺术则是传统绘画的一面镜子。传统绘画在当代语境下要实现从语言到题材、内容和情绪等方面的转变,才能体现其存在价值,才能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10.
钟明善的书法艺术在海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书法研究之余,亦染翰同样深刻体现传统文化思想的中国画艺术。钟明善的绘画特征与笔墨精神大体可概括为:守护传统的赤子情怀;简净清逸的文人画风;淡定儒雅的笔墨意趣;生机勃勃的生活气息;感恩人生的“大爱”境界。透过钟明善绘画作品中独特的审美境界与精神追求,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一个真学者所特有的人文高度。  相似文献   

11.
现代没骨的实验水墨与重彩重构是在传统没骨技法的撞水撞粉1中获得必要的养分与新的肌理语言。水一方面联系着传统笔墨语言,另一方面开拓着肌理语言。撞水主要为实验水墨培养墨渖肌理,撞粉更多地是为重彩重构提供构成肌理。笔限是传统笔墨概念之内的总称,非笔限是越出笔限的统称。笔墨所产生的形迹是笔限,越出笔限的形迹无法被笔限内的笔墨所定义,因之用"肌理"统称之。技不仅仅在工具运用上产生,在材料制作应用中同样存在。材料非笔限之技,并非否定工具笔限之技。相反,非笔限之技是笔限之技的跨越。当造型语言在笔墨之外出现肌理时,是不是笔墨,就只能看是否是笔墨之道了。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绘画从工具到材料,或从材料到工具,是一种必然发展阶段,都需要技的支持;第二,不同发展阶段看似否定,实是角度问题,是新角度的增加与面对。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绘画有着鲜明的民族属性和悠久的历史渊源,线条作为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构筑着延续了几千年历史的中国绘画艺术。在历代绘画形式和各种画风的衍变过程中,始终以笔墨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线的作用已远远超出了塑造形象的要求,成为画家表达思想、意念、情感的手段。中国画线条具有情趣性、书法性、时代性、节奏与韵律美等特征,这些都赋予了它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内在属性。中国画的线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独立的价值取向,承载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哲学。  相似文献   

13.
写意人物画的以形传神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写意人物画以形传神的影响因素,采用丈献调查、定性分析和历史比较等方法,认为深入观察,追求神韵和笔墨情趣、营造意境,师造化重修养是影响以形传神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实现以形传神需要解决好多方面影响因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绘画传统.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晚明画家董其昌绘画的笔墨语言的特点。他借鉴禅宗的思维方式 ,成功地实现了对传统的整合与超越 ,在对传统的融会中达到了个人画风的新变 ,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地将书法性笔墨引入绘画 ,使笔墨脱离自然而获得独立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我之为我自有我在──李波绘画艺术赏析齐永新翻开李波老师的画集,首先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的气息,一种具有不同于一般花鸟画的现代感。细细品味,几乎每幅画都是跳动活跃富有生命力的世界。可以说,他的笔墨技巧、立意构成、形式的创造、语言的运用正在日臻完善。作为...  相似文献   

16.
主持语:陈文骥不是一个以社会重大主题和文学情节表现见长的画家,而是一个专注绘画语言魅力、尊重自己的绘画性感觉的抒情画家。在他的作品中,有对油画艺术历史的尊重、有对绘画语言变化的敏感。他努力学习中国早期油画家那种广阔的文化修养,使自己的作品有  相似文献   

17.
中国花鸟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宋代是中国花鸟画的成熟和鼎盛时期。北宋前期的花鸟画主要继承传统五代画风,画法多宗"徐黄"二体,而黄体"钩勒填彩,旨趣秾艳"的富贵意绪更为后世所尚。从宋初静谧安宁、细腻秾丽的"黄家富贵"之风到崔白的清雅韶秀,体现了宋代文化特点的独有风貌;从穷工极妍、典雅秾丽的北宋画院到南宋精工严谨的新颖体貌,无不诠释了宋代院体花鸟画的演变历程。南宋院体画承续北宋院体绘画的路径,南宋院体花鸟画得到很好的发展,主导了艺术生活繁荣丰富的社会场景和雅致秀润的时代风尚。  相似文献   

18.
笔墨作为中国画写意传统的艺术语言 ,是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精神的体现 ,而传统哲学美学的发展受特定历史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制约 ,因此 ,笔墨的发展同样与时代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两宋花鸟画繁荣既得益于宋徽宗赵佶对院体花鸟画的推动和苏轼对文人花鸟画的影响,也与绘画史论著作和绘画市场的繁荣紧密相连.两宋花鸟画的繁荣,不但产生了优秀的作品,也造就了宋人的文化精神,对其后的绘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花鸟画最能体现丹青之美。但在宋代赵估统治时期,由于赵估的大力推动,北宋宫廷绘画形成了纤巧工致、典雅绮丽的新风貌。这一风貌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法度的严谨性;二是诗意的含蓄性;三是生活的真实性。这二三个特点在花鸟画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画史上称之为“宣和体”。赵佶“宣和体”作品及宣和画院花鸟画注重写生,体现格物致知精神,注重诗一般的画面意境,善于创造打动人心的情趣画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