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简要地回顾和介绍了中国对苏联解体的反应、中国和前苏联的几个后继国,即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这几个中亚国家的相互关系以及中国与其新的中亚邻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2.
法、德、美、日四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制度比较与中国借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服务国防建设、参与宏观经济调控、应对突发事件、维护国家安全的功能,参照法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等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在石油储备制度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在对中国战略石油储备的需求、供应和储备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科学规划、组织体系、法制体系、财政与金融支持体系、储备主体、储备品种等方面提出了中国战略石油储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对石油的需求大幅增加,石油消费量逐年上升,而我国石油的生产与供给严重不足,国内供需缺口日益加大,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强。石油安全已成为我国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邻国俄罗斯是世界石油生产与出口大国,我国是石油消费与进口大国,中俄两国在石油方面存在很强的互补性。我国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与俄罗斯的石油合作,实现石油进口来源的多元化,以确保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确保中国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能源安全是涉及对外战略、国家安全、战略经济利益以及外交手段等多层次的战略问题。鉴于能源供应不足可能成为中国崛起的最大障碍之一,能源安全成为中国战略思考的一个重心。本文力图概述中国能源生长与消费现状及其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的定位,以此突出油气资源在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中的战略地位,剖析中国为维护能源安全采取的战略措施,并就如何确保能源安全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作者建议,中国应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建立稳定的石油安全机制;建立蛛网式能源战略通道、确保战略通道的畅通无阻;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增进整体的能源安全,降低区域内或全球范围内的能源价格,建立互利的能源安全共同体;适时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加强能源管理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海军建设,保障国家海外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5.
王竞超 《日本学刊》2023,(4):130-152
在中美博弈趋于常态化、乌克兰危机延宕不休的背景下,拜登政府加速推进本国“印太战略”的同时,力图融合美国的欧亚两大同盟体系,推动欧洲与“印太”两大地缘板块的联动,以在“印太”地区构建全方位遏华机制。在此背景下,日法作为美国这两大同盟体系的代表性盟国,双边关系不断强化,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日法将海洋安全合作作为协同推进“印太战略”的重要路径与依托,两国在海洋安全机制构建与对接、印太合作项目的制定与实施、印太海上共同训练与军演等方面的合作均取得了明显进展。日法深化合作折射了两国多重战略考量:彼此拥有的印太地缘优势是促使日法合作的现实基础;在印太各次区域安全机制方面互相“准入”、通过海洋安全合作为彼此“印太战略”提供支撑是日法合作的战略动因;应对中国海上力量崛起、维护符合西方国家利益的“自由主义”印太地区秩序则为两国合作的长远目标。尽管面临一些制约因素,日法海洋安全合作仍将对亚太乃至印太安全局势产生不可忽视的外溢影响,中国需对此给予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油安全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 ,石油不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 ,它与政治、军事、外交等紧密相连 ,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斗争的特殊武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我国的石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我国的石油安全面临的主要危险是持续性地获得足以支持我国经济能以适当比例发展的国外石油供应受到潜在的或现实的威胁。美国把我国作为最大的战略对手是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维护石油安全已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当务之急。我国必须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石油安全政策。  相似文献   

7.
印度洋海权格局对中国的远海战略通道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保卫印度洋航线安全、维持国家经济运行稳定是未来中国海权发展必须实现的基本目标,也是当前中国海权发展的现实动力。本文认为,向印度洋发展是中国海权远洋拓展的必由之路,印度是现实的战略竞争者,但双方仍有合作的空间。中国应充分考虑印度洋的现实形势,尽最大努力维持中美印海权三角关系的相对平衡。本文建议采取"精心选点、低调布局、合作为先、缓慢渗透"的策略,逐步推动中国海权向印度洋方向拓展。  相似文献   

8.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高度概括了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新型国家关系的本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为确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本质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现实可能性。坚持和丰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观是中国和平发展理论的基础。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中国实施和平发展战略的大背景: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相互依存的深度,大国关系的性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制约了霸权主义,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国际合作机制正在发展,一些新的安全观念正在形成并被广泛接受。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有利于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中国周边外交的拓展有赖于平衡安全合作与经济增长两个方面。本文首先梳理了周边外交在整个中国国际战略和外交格局中的地位,进而分别以中国亚洲贸易格局调整与企业“走出去”战略为例,论述了贸易、投资如何与安全合作、地区合作相互促进,拓展了中国的周边外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上海合作组织的制度建设快速增进了东南亚、中亚与中国的投资贸易关系,而投资贸易关系的深化又促进了中国的周边外交。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日渐均衡的相互依赖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东盟东部增长区合作是深化中国—东盟合作新的增长点,也是推动构建更加紧密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有利抓手。中国与东增区在成为合作伙伴的十余年中,双方资源上的互补极大地带动了双方的经贸往来;中国与东增区在基建交通以及人力资源方面的合作不仅改善了地区对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吸引力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增进了双方人员往来。但与此同时,双方的合作也面临着其他合作伙伴竞争、原生性发展困境束缚以及地区安全冲击的挑战。未来,双方需要通过深入对接各自的发展战略、强化双方的安全合作与人文交流、逐步完善合作的协调机制,保障中国与东增区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周士新 《创新》2010,4(2):5-9
合作安全指国家间为了共同的综合安全利益,建立安全协调与信任措施,摆脱安全困境、解决国际冲突,维护地区稳定。合作安全具有非强制性、预防性、非排他性及综合性与共同性等特点。中国与东盟在南海问题及环境保护问题上建立安全信任的措施与实践证明追求符合大多数国家利益的合作安全模式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选择。中国奉行合作安全的政策符合国际形势发展的趋势,也符合中国追求国际关系民主化与和谐世界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2.
自SARS、禽流感爆发以来,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在多次会议中频频谈及要加强公共卫生安全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公共卫生安全合作的运作实施,将对各合作成员以及区域整体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我们必须以战略的眼光来审视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的构建,创建一套科学、本土化的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朴槿惠政府上台之后,韩国对日安全合作呈现出一些新的动向,诸如安全合作与历史问题经历了由挂钩到脱钩的调整过程,合作的动力从双边转移到多边后又回到双边,安全合作更注重实质而不是形式等。这些变化与韩国对安倍内阁的历史认知的判断有关,与韩国政府对朝核问题的解决需要和对日本的军事动向的忧虑也有关联,更重要的是美国持续不断的外部施压迫使韩国政府不得不加强对日安全合作。由于韩国强化对日安全合作,中国在对韩日政治外交、周边安全环境和东北亚地区秩序塑造方面都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试论发展中国与南亚的区域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婷婷 《南亚研究》2005,(1):45-47,74
这是一篇在读硕士研究生的论文,主要论述了中国与南亚发展区域合作的意义与可能性,以及中国与印度增强政治互信对于这一合作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日本和印度交流加深,特别是在军事领域双方合作关系日益紧密。日本出于本国地缘战略、能源供应路线安全、东北亚地区主导权以及国际政治格局等多方面因素考虑,积极推动日印两国军事合作向前迈进。日印军事合作尽管尚未达到战略同盟级别,但在军官互访、联合军演、军售等方面都日趋深化,这种合作趋势对中国产生的压力值得警惕。探析日本积极强化与印度军事合作的表现及动因,对中国维护周边安全环境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外国际关系理论学者对国际相互依赖与国际合作的关系作了大量探讨。本文认为,尽管相互依赖关系为国际合作创造了多种机会,但它同时也可以是国际争端和冲突的一个直接根源。文章试从三个方面来展开这一论点:第一部分讨论需求与依赖的关系,指出相互依赖结构的主观和客观基础是相互需求;第二部分从历史和理论的角度分析以相互需求为动力基础的相互依赖引起国际冲突的可能性;第三部分讨论相互依赖关系中国际冲突的现实动力。  相似文献   

17.
"五眼联盟"历经多年发展,目前正在由以情报合作为主的"议题联盟"向共同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和大国竞争的"多边联盟"转型。"五眼联盟"的转型显著体现为联盟职能调整、联盟内容拓展和联盟机制强化,其原因在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凸显、大国竞争加剧及其安全合作机制的基础与优势。未来,该联盟有望继续强化,不乏扩员的可能性,且其合作机制会进一步增强。"五眼联盟"的转型提升了美国的国际动员能力,也导致大国竞争加剧和国际安全环境更趋复杂。不过其转型也不乏困难和不确定性,主要是情报共享与保密之间的张力、成员国内部利益分化、政府与民众之间对于情报监控的"民主赤字"。面对"五眼联盟"的转型及其未来的不确定性,中国需要做好防范和反制的准备,避免"五眼联盟"不断强化成高度一致的制衡中国的联盟。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与印度尼西亚有望在未来深化战略合作。地缘战略是两国战略关系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决定了澳大利亚始终有同印尼改善并加强战略关系的动机,并使印尼在南海争端中同澳大利亚拥有部分共同利益。中美战略竞争格局是两国战略关系发展的推动力,催生澳大利亚以海洋战略为核心的新"前线防卫"政策,并增加印尼在"独立积极"外交政策下同各方加强战略合作,甚至做出有倾向性选择的可能性。若两国在未来加强传统安全合作,将对中国周边战略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保障能源供给,政策性贷款下的能源合作正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典型代表。本文以政策性贷款为切入点,以"中俄政策性石油贷款"项目为代表,采用向量自回归的方法,深入分析了中俄石油合作的利益分配以及对两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现阶段中俄石油政策性贷款合作对中国具有短期经济发展优势,而对俄罗斯则具有长期优势。同时建议对于中俄政策性能源贷款,我国应该扩展政策性贷款在对外能源合作中的运作范围、确定合理的期限、贷款利率,强化中俄之间的石油供应机制。对于政策性贷款与对外直接投资:我国应该运用政策性贷款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资金来源,加强政策性贷款项目和对外投资东道国金融机构的合作。  相似文献   

20.
本书试图用工业化的观点,描绘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代化的历史形象。作者所以如此重视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过程,是因为他们把工业化视为近代化在经济方面的中心环节。本书的目的在于提示迄今中国近代化的历史,特别是工业化的历史,对目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制约关系,并据此展望当前工业化的现实可能性及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