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韩晗 《东方论坛》2014,(6):65-70
都市文明与中国文化现代性进程息息相关,都属于"西学东渐"影响下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新产物。在科学思潮的主导下,都市文明为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进程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促使日常生活呈现出审美化的特质。这导致了都市文明在中国文化的现代进程中获得发展与完善,使得两者共同丰富了科学思潮的人文内涵,并促进科学思潮得以在人文精神的层面来影响社会的大多数。因此,科学思潮既积极地推进了中国社会、文化与城市的现代性进程,同时也为这一进程带来了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从科学思潮角度切入,可为中国文化现代性进程与都市文明两者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并不是近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浪潮的兴起而出现的社会变革现象,而是都市文明发展演变的伴生物,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中国城市化是从以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化和以市镇为核心的农村城市化两个层面展开的。在发展形态方面,经历了汉唐时期的"内聚型"城市化、宋元时期的"城乡并举型"城市化、明清时期的"市镇主导型"城市化和近代"城市主导型"城市化的演进过程,从中呈现出城、镇二元的城市化结构和城乡分离的城市化道路。就当前中国的城市化建设而言,关键在于城市文明的发展与完善、城镇体系发展和完善、农村文明的调整和社会改造三个方面。尤其是农村社会的改造,更是中国城市化最为独特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上海自1843年开埠后,在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征途中,原有的文化形态和表现形式在形成非遗的过程中,又受到了外来文明形态的浸染,以及城市五方杂处民众萌生的新文明形态的营造.这些因素共同孕育了上海都市非遗,造就了其独特的文化品位.其中在外来文明和新文明为代表的城市文明影响下形成的非遗,中西文化的融合体现得更为突出.上海都市非遗大抵出于两大源流:农耕文明与城市文明.该文将探讨重点放在城市文明非遗名录上,从上海城市文明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因及其内涵与城市个性三方面出发,探讨中西交融对上海都市非遗及文化个性的形塑.  相似文献   

4.
对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来说,现阶段是一个从乡村社会向都市社会转变的时期,这个转变的过程也成为从农业文明向都市文明转化的文化转型过程,相较于社会转型,文化转型是一个长期、隐蔽的过程。从人类学角度看待都市化过程中发生的文化转型现象,从家庭、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整合模式等较为典型的方面进行阐释,将对文化转型的研究、都市化研究及中国社会的研究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索亚的“后大都市的话语”为研究视角,从都市空间的全球化、都市空间的两极化、都市空间的领土化三个层面分析了德里罗《大都市》中“纽约版”的大都市特点和其中存在的社会问题,体现了德里罗对下层民众和贫困群体的人文关怀,也表达了他对全球化时代城市人口生存状况和城市发展趋势的担忧。  相似文献   

6.
乌托邦都市是人们针对现代都市异化的一种理想假设和实践建构。在城市化浪潮、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潮的多种合力作用下,都市异化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断裂,进而导致了都市属人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的丧失。因此,建构自由、正义、人文和和谐为内涵的乌托邦都市,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都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应秉持价值中立的立场来评判乌托邦都市在城市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湘西题材电影并不满足于对湘西奇异风光的展示,而是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寻找文化冲突的根源。现代理念与传统观念的碰撞和融合、城市文明与乡村文化的冲突和交融、物质欲望与精神追求的矛盾和平衡,均是湘西题材电影文化冲突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孙惠芬小说对社会、文化和人性进行了全方位观照。她肯定了标志着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中的农民进入城市行为,却又伤痛于他们的愚昧和落后;她肯定代表着社会进步的都市文明,却又伤痛于它对人性的扭曲和扼杀。“伤痛城市”亦“伤痛故土”是她的文化心态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9.
通过审视当代法国激进左翼哲学家斯蒂格勒对智能技术时代都市空间生产状况的独创性哲学概念的阐释,为诊断当下都市空间的生产特征、权力机制及其矛盾后果提供镜鉴,亦试图激活列斐伏尔都市社会思想在全球数码化智能化时代的价值与未来潜能。斯蒂格勒为我们阐明了大数据的算法治理成为空间生产的权力技术机制,其后果将带来世界的普遍无产阶级化、身份危机与系统化愚蠢。斯蒂格勒的解决方案和未来理想是通过“贡献型城市经济”以寻求去自动化的智能城市与负熵化的逆人类纪的可能性。智能城市问题并非一个抽象的工程设计与城市规划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都市社会差异的政治实践问题。城市生活的智能重塑,只能被合理地理解为都市新人类的新文明实践,将城市完全变成人类集体创造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与张承志都是城市文化的闯入者,在社会大变革时期,他们以独立的价值判断、独特的审美视角,再现都市文明与乡土文明在人情与道德间的冲突,完成其对民族文化人格虚构的理想。由于对乡土文明的情感和认识方式的差异,自然地形成了他俩作品不同的色彩  相似文献   

11.
城墙文化与明清城市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历史上 ,城墙作为古老的文明象征 ,在传统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从人们对城墙的强烈依赖心理 ,到对“城之役”的高度重视 ,都表明了城墙文化有着深厚的社会根基 ,而城墙建筑也处处折射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 ,城墙作为中国古老城市的标识 ,其扩建的过程也是都市空间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进城农民工家庭将越来越多,对其城市适应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调查情况看,进城农民工家庭在经济层面、社会层面、文化和心理层面都还无法全面融入城市文明中,其城市适应性具有兼容性、差异性等特点.进城农民工家庭的边缘地位及农民工家庭的子女等问题需要引起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3.
黄轶 《南都学坛》2007,27(5):57-60
京派在挤压的都市文明之外,为我们展示了淳朴的乡土风景画、风俗画、风情画,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想重构显示了京派另类"民族想象"的独异之处,表明了它与五四新文学对接中的反叛。沈从文的创作分乡土抒情、都市讽刺、民族或民间传奇的重叙三部分,他在多重文化冲突中张扬文化综合和重构,其对民族文化精神内涵的开掘标志了京派对民族性格和心理探求的深度。但对于落后的农耕文明下的乡土中国,京派呈露了不合时宜的奢侈。这也正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文化境遇。  相似文献   

14.
礼貌是东西方各社会各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人们表示礼貌的方式方法以及用以判断礼貌的标准是存在差异的,意即礼貌受文化的制约而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对汉英两种语言在礼貌实现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目的在于减少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误解和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15.
残留孤儿群体具有典型性和特殊性 ,涉及文化冲突、文化适应及再社会化等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残留孤儿群体的社会适应性研究 ,揭示出人在文化价值冲突中心理层面和生活价值及行为方式的变化 ,为文化兼容与共存提供研究积累  相似文献   

16.
城市问题是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关于城市文化以及都市文学的研究则是文学工作者迫在眉睫的任务。《都市魔方: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这本书分别从都市文学以及都市文化传播两方面入手,较为全面完整地建构对于广州城市文化研究的多面体。书中对广州都市文学如张欣、张梅、梁凤莲等重点作家的解读,对报纸副刊的考察,对广州城市化进程中都市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集以及社交网络语境下的都市镜像都做出了较为详尽的调查与分析,这样的研究对于学界了解、思考、进一步深化讨论广州城市文化以及当代城市文化研究都有特殊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中国历来是一个以农业文明为主的国家,城市文明较之西方,发展缓慢得多,其程度也很不充分,因此都市文学发展缓慢,其成就远远无法与反映农村生活的乡土文学相比。但是中国进入现代以后,随着社会生活的日趋工业化、文明化、都市化,现代都市文学毕竟逐步兴盛起来,它已拥有自己的作家群,有了自己的表现领域,赋予了独特的美学品格,成为了新文学极有特色的一部分。在当今我国开放事业蓬勃发展,都市文学日益繁荣并急需充分发展之际,如何吸取中国已有都市文学发展的经验,获取都市文学的新观念,使都市文学能适应当今都市和都市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是要认真探讨的问题。漆咏德在硕士毕业论文基础上撰写成的《现代都市小说纵横》一书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上述要求,也是中国都市文学研究不可多得的著作。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与劳伦斯在各自的作品中表现了对人类文明进程关注的文化心态。劳伦斯立足英国工业社会的文化背景,表现工业文明对人及其两性关系的异化,探索西方文明社会的出路。沈从文则主要是在半封建的或前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乡村和都市的背景中,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表达着对都市文明或直接、或间接的批判态度,试图用乡民身上充溢的生命力为老迈龙钟的民族注入活力,实现民族再造。  相似文献   

19.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的最主要部分,包括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遇到的困难以及带给城市的问题两个层面.问题出现的原因为城市体制弊端,少数民族自身人力资本缺乏以及城乡、民族之间文化冲突与文化不适应.应当正确认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要构建预警机制、寻求消减对策,强化其对城市的适应与认同.  相似文献   

20.
魏本权 《东方论坛》2008,8(1):97-100,105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中,“邹平模式”代表了梁漱溟等“乡村建设派”学者发展乡村以引发都市的路径;而为学界长期忽视的青岛乡村建设运动则采取的是发展都市以救济乡村的模式。“青岛模式”与“邹平模式”代表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各界对乡村改造与发展道路探索的两个路向:从乡村走向都市抑或从都市走向乡村。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都市与乡村的关系角度对青岛与邹平乡村建设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对于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无借鉴意义。在中国乡村现代化进程中,青岛乡村建设运动模式已经具有都市“反哺”乡村、城市文明“反哺”乡村文明的意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