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包世臣 ( 1 775~ 1 85 5 ) ,字慎伯 ,安徽泾县人 ,是清代嘉道咸间颇具盛名的经世学者。与同时期其他著名学者 ,如龚自珍、魏源相比较 ,包世臣的经世思想独具特色 :如果说龚自珍侧重于尖锐的社会批判 ,魏源侧重于当代史与域外史研究 ,包世臣则最重河、盐、漕等财政问题研究 ;如果说龚、魏开启了以“新”著称的晚清学术① ,包世臣则在实政改革思想上开风气之先。他于漕倡海运 ,于盐倡票法 ,皆是洞悉封建经济致弊根本 ,顺应时代潮流的明智选择。由于十分重视深入实践 ,善于融汇贯通 ,他的思想不仅具有“丰富”、“具体”② 的“全才”③ 特点 …  相似文献   

2.
赵载光 《船山学刊》1991,(1):173-181
晚清的经世学派,以龚自珍、魏源为旗帜,而魏氏在经世方面的建树比龚氏更大。左宗棠曾说:“道光朝讲经世学者惟默深与定庵,实则龚博而不精,不若魏之切实而有条理”。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佛学思想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佛学,于梁启超之前,已经蔚成时代风尚。或基于宗教的信仰,或出于经世的动机,或为学者的理性思考,或做哲人的哲学研究,用梁启超的话说,“晚清所谓新学家者,殆无一不与佛学有关系,”至于梁启超本人,更是推波助澜,使思想界这股伏流,奔涌而起,成为整个时代潮流的一个组成部分。他沿着魏源所开创的,以经世为用、治世为本的佛学道路,在谭嗣同经  相似文献   

4.
魏源和龚自珍同受刘逢禄《公羊春秋》学,于晚清今文经学发展史中有重要地位。魏源在谈他倡今文经学之宗旨和意义说:……且夫文质再世而必复,天道三微而成一著。今日复古之要,由训诂、声音以进于东京典章制度,此齐一变至鲁也;由典章、制度以进于西汉微言大义,贯经术...  相似文献   

5.
魏源是我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思想家。他一生“倡经世以谋富强 ,讲掌故以明国是 ,崇今文以谈变法 ,究舆地以筹边防”,不仅“兼揽众长 ,各造其极 ,且能施之于实行 ,不徒托诸空言”① ,不愧是鸦片战争后最早踏上探索民族振兴之路的中国现代化之前驱。魏源毕生著述不断 ,作品卷帙浩繁 ,“所著书未刊者尚多 ,已刊者如《圣武记》、《海国图志》、《皇朝经世文编》 ,皆风行海内”② 。与魏源同时的张维屏所列举的这三部书 ,正好是最能体现魏源思想且超越时空的畅销书。本文拟按照三部书编著出版的先后顺序分别介绍 ,以探讨魏源在鸦片战争前后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6.
《文史哲》2020,(5)
以魏源为代表的《海国图志》之世界五大洲新图像,反映了晚清以降中国"居东"图式的主流与接受倾向。廖平面对魏源及其晚明源头利玛窦的西洋新图模式,自儒家典籍旧章中,以重读"大九州"的进路而"再现邹衍",企图收编其学为"《春秋》邹氏学"。廖平一生经历的清末民初,皆在追索"孔子之学"在五大洲新世界意义再生的可能,如何将孔子之学置入世界,并且再度"居中",正是廖平萦绕一生的课题。近代视域中曾被遗忘的廖平学,重读其图像模式的经学论述,是东西方遭遇下的"五大洲与大九州"之当代课题。  相似文献   

7.
傅秋涛 《船山学刊》2022,(3):110-128
湖湘古代哲学是中国哲学的地域性学术之一,它发生于湖湘农业文明之初,在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中即已形成了“艮止之义”与“人心道心之辨”的核心命题思想的雏形,以及以图像为最高表现形态的一种独特的学术传统。以此为出发点,其间经过了传神农之言的农家学派以及道、儒、佛三教的兴衰嬗变,至晚清魏源止,显现出以时间性(现实性)为追求的价值取向、以“爱智慧”为基本特征的学术定位和以语言符号学为表现形态的三重面相,并对道、儒、禅的诞生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外聘人才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课题,由于学术界对此问题长期重视不够,因而成果甚少。本文谨就外聘人才与晚清舰艇工业近代化的关系做一初步探索。一、造舰活动的展开与外聘人才的到来在近代中国,林则徐和魏源是最早提出制造舰船以抗击侵略的人。在鸦片战争中,林则徐就指出:“即以船炮而言,本为防海必需之物,虽一时难以猝办,而为长久计,亦不得不先事筹维。……从此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似经费可以酌筹,即裨益实非浅鲜矣。”①思想家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他认为:“夷之…  相似文献   

9.
詹志和 《学术界》2006,(4):236-240
魏源在晚清诗坛独树一帜,他自称“十诗九山水”,“溺仙溺佛溺山水”。他的山水诗别创新声,在审美追求上与佛教美学多有会通,具体征象表现为错彩镂金的“绚丽美”,寓理于景的“智思美”和摇曳多变、似真似幻的“变幻美”。本文以魏源的山水诗名篇《香港岛观海市歌》《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等为范例,探讨其山水诗的“变幻美”及其在学理上和发生论意义上的佛学根源。  相似文献   

10.
礼制是维护宗法制度稳定运行的要件。谭嗣同早期宗法礼制思想以议礼为主,在“器体道用”观指导下进行的对晚清社会没落宗法与异化礼教的批判是其思想主线。从“继别为宗”结构下失衡的尊亲关系出发,他初步提出“不分嫡庶,皆称别子”的宗统设想;通过溯源“为人后”到兼祧制的历史与礼典根基,他批判晚清独子出继与兼祧引发的社会乱象。他变通的宗法观旨在提升个体的平等,“复于古”的礼观又将富民的民生问题放置于礼教之先。最终,以倡民权、兴民生为旨归的宗法礼制思想显现出“礼情并蓄”的人文色彩。  相似文献   

11.
魏源是晚清新思想萌发的代表学者,他的成就基于自身的主观努力,也离不开众多的客观因素。师友交游作为客观因素之一,长时间和多角度地影响了魏源。终其一生,幕主师友帮助其理论付诸实践,学政之交帮助其学政之思日臻完善,诗游友人促进其思想拓宽和丰富,友人对著作的帮助推动了魏源作品的完备与传播。不同类别和特点的师友对魏源产生了不同角度的作用。魏源尚交友而又善交友,居不同身份而很好地把握和发挥了师友之资,助其虽仕途挫败而成大家之名。  相似文献   

12.
<正> 晚清思想史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它的每一重要发展都与爱国主义有密切关系。爱国主义实际上是晚清思想史的主线:一方面它几乎是晚清所有先进思想家的出发点;另一方面它始终是每一时期先进思想的核心成份。本文拟从这两方面出发,对晚清思想史作一粗略考察。一、爱国主义是晚清先进的思想家的出发点如果说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首先是在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中产生的,那末,晚清鼓吹西学的先进思想家首先是在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中产生的。魏源是晚清第一位著书立说、倡导向西方学习的人。鸦片战争前,他虽主张经世致用,但并不具有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鸦片战争中,《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他十分悲愤,以为  相似文献   

13.
<正> 晚清经世学者为谋富强极倡经世,为明国是多讲掌故,推崇今文经学以谈变法,探究舆地之要以筹边防,富、强、变、宜是其经世思想的中心。理学经世派以模仿西方技术为经世济民、求富求强的途径,却忽略了欲在新的国际环境下求生存,中国传统的某些价值观念不仅必须作适应性的变革,而且要跟上世界潮流。没有新的经世理论指导的皮毛式的模仿,或可有一时之功效,但实难长久保持和发展,理学经世派殚精竭虑几十年的努力毁于甲午海战  相似文献   

14.
晚清今文经学的嬗变是与晚清政治环境、社会变迁息息相关的。其嬗变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常州学派的崛起,标志着今文经学复兴的开始;经过龚自珍、魏源等的再造,今文经学与现实政治密切结合;通过皮锡瑞、廖平等的努力,今文经学得以继续拓展和兴盛;康有为托古改制,今文经学从异彩走向异端,失去了维护封建统治制度的本来意义。  相似文献   

15.
曹虹 《文史哲》2012,(2):74-80
仪征阮元在嘉庆朝倡为"文言说",表彰《选》学,汲取扬州《文选》学积淀与汉学经诂成就,推阐文之义界,以独特方法为骈文争正统,并凭借其"主持风会五十余年,士林尊为山斗"的学坛身份,以诂经精舍与学海堂为依托,推广其独特的骈文观,重拾六朝文笔之辨,弘扬骈文正脉,在学友与后学间形成有力呼应,影响文坛历百余年,乡后辈刘师培在晚清国粹潮中成为殿军,故时人对此派又有"《文言》学"或"文笔论派"之称。  相似文献   

16.
柴敏辉 《船山学刊》2023,(4):107-120
“兼综汉宋”思潮在道咸之世兴起的同时,“经世”之学重新为学界所重视。魏源立足于常州学派今文经学的“微言大义”以“经世”,提出“以经术为治术”。由于其“微言大义”是求之“语言文字”,便失去了崇高的玄妙感,于是不得不“以天为本”,为其“经术”建构道德形上学。但魏源在建构道德形上学时,相较于“尊德性”,更倾向于“道问学”的工夫论,加之以“道”与“势”的关系来讨论“复古”与“变古”的抉择问题,最终魏源的“以天为本”吊诡地又回到了“经术”。  相似文献   

17.
魏源的“师夷长技”主张是以儒家传统的“夷夏之辨”为其思想范式,而这一主张的产生,则导源于“以夷制夷”的策略需要。在《道光洋艘征抚记》中,魏源说:“为购洋炮洋艘,练水战火战之用,尽收外国之羽翼为中国之羽翼,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富国强兵,不在一举乎?”可见,所谓西方的“长技”,在他看来,不过是用于“水战火战”之具——轮船火炮而已。魏源确实认识到了中国的刀剑戈矛决非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对手这个浅显道理,但他没有也不可能对除坚船利炮之外的西方的“长技”有更深的体认。这是因为,历史还没有赋予魏源、林则徐等“经世”派改革家以较深层次地了解西方的使命。“天朝之国”的迷梦和传统“夷夏”观念的浸润,使得魏源等人仅仅是“开眼”看世界,远谈不上“走向”世界。魏源曾有过几句赞美西方民主制度的话语,认为这种制度“可垂奕世而无弊”,  相似文献   

18.
<正> 丁日昌是晚清同、光“自强”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以办理洋务而著名,尤以其洋务军事活动富于成就,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过相当的影响。丁日昌的军事言论和实践与晚清军事近代化密切关联。从近代化的角度来考察丁日昌的军事活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他的历史地位。 一 要想有力地抵御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必须以建立近代国防为条件,近代国防又必须以近代军事工业为基础。这是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后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近代官绅对此问题的认识是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的。 通过第一次鸦片战争,魏源、林则徐  相似文献   

19.
李玉 《社会科学战线》2022,(3):101-108+282
在形形色色的晚清骗局中,假冒慈善社团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在上海,不法分子冒用或隐射善堂名义,以“行善”为名,行欺骗之实,损人利己,害公肥私。为了既方便行骗,又逃避打击,此类假冒善堂、捐局常设于监管不周地区,高悬门牌,诱人上当,还雇佣“线人”前往外地“募捐”,俾进一步扩大不当得利。不法分子利用民众乐善好施之德,竭尽“招揽”手段,以诳人财物,此举无疑严重破坏了慈善事业的信誉与功效。虽然晚清假冒善堂现象的成因复杂,但必然与清政府治理不良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0.
魏源(1794—1857),字默深,晚清时的进步思想家和著名学者,我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人物之一。他的著述种类很多,其中最负盛名的是《海国图志》,这是一部尽收世界于眼底的大书。我们之所以重视这部书,是因为它在我国近代史开端的时候,力图打破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