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名词动用是英语中既普遍又活跃的语法现象。动物名词动用是名词动用现象中出现频率较高且颇具特色的实例,其本质是一种隐喻化的思维过程。基于语言实例,从概念隐喻的视角研究英语动物名词动用有助于更好地揭示概念隐喻理论是阐释名词动用以及其他词类转换的重要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2.
名词“动用”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体现了人类基本的转喻思维模式。从概念转喻的视角研究英语动物名词动用的认知修辞效果,可以更好地揭示该语言现象产生的认知机制,为进一步探究词类转换的认知理据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通过大量实例,分析了动物名词翻译中的不等值现象。旨在提醒英语界同仁,在掌握词汇的同时,应多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翻译出脍炙人口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汉语名词缩略语的认知理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缩略语已经成为日常汉语交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分析汉语名词缩略语的构成机制,阐述隐藏其后的认知规律,从认知语言的角度论述了汉语缩略语产生的原因、条件、范围和机制。总结认知语言的共同性,可以扩大汉语缩略语认知规律的适用范围,为解释其他语言的缩略现象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英语幽默的语用认知及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幽默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语言交际形式。指示语指代模糊、预设、言语行为、会话含义、违反礼貌和关联原则都能引发幽默的生成,英语幽默具有不和谐性、非真诚性等语用特征,翻译时可采用直译、直译和意译兼用、注解等方法,尽量译出幽默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认知理论探究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语言隐喻的多样性,论述认知、隐喻与翻译之间的关系,通过解析人类的认知过程,发现不同文化中语言隐喻具有相似性、相同性、差异性、独特性。针对有学者提出隐喻翻译方法有七种的论断,文章就源语至目的语的翻译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以简约、明晰的翻译方法提升文化差异下的隐喻翻译技巧及翻译手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认知语言学的方法探讨认知语言学和翻译的相关性,积极借鉴认知语言学理论的相关成果,阐明了认知语言学下的翻译对传统的翻译观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语言本身作为一个功能体系,它的基本功能用于交际。由于语言是在一定的社会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研究语言一定要与人们交际的具体语言环境、社会文化联系起来。在进行翻译时,译者对于所要翻译的材料及环境应该有一个良好的认知。只有对源语语言有一个深刻的认知才能充分地理解源语的含义,有助于翻译的进行。在此对英国学者罗杰.贝尔的认知翻译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究,以此说明在认知模式下的翻译是一种以对源语进行再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从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来看,汉语动植物名词指人现象是"人是动物"和"人是植物"两个概念隐喻在汉语中的反映。至于什么样的动植物名词能够用来指人,明显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汉语指人的动植物名词的意义主要通过提取式、融合式和限制式三种语义突显方式来体现。  相似文献   

10.
隐喻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方式,植根于语言和文化中。将隐喻认知观引入到翻译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心理图像,加深对同一词在具体语境中不同含义的直观认识,从而扩大表达范围,增进表达效果;其次,隐喻是语篇组织和建构的重要手段,隐喻系统性的分析,有助于对语篇内在连贯性的理解;再次,隐喻既构成文化又传承文化,通过认知隐喻在翻译教学中导入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自觉意识和隐喻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孙凡 《云梦学刊》2003,24(4):113-115
传统语法将动词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已不足以反映动词的特性。从生成语法的角度对英汉非宾格动词进行比较之后,将有利于学习和掌握英汉互译。  相似文献   

12.
杨永和  张建明 《云梦学刊》2000,21(2):98-100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中外商家十分重视其商品的质量和名称。本文列举了中外一些著名的商品名称,从翻译的角度分析了其成功之处;也列举了一些有失偏颇的商品名称,指出了它们的不足。从英汉两种语言就某些商品名称的命名和翻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李江春  范春燕 《云梦学刊》2010,31(6):144-146
商业广告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它的翻译是一种商业活动,受到营销战略、商业规律、商业法规和文化障碍的制约,并有极强的目的性,因而更趋向于再造一条商业广告或再造一个品牌。英语广告的翻译可以根据语言经济学原理和德国学者汉斯.J.维米尔的"目的论"观点而获得较佳策略。  相似文献   

14.
李先进 《云梦学刊》2011,32(4):135-137
郭著章教授等编写的《文言英译教程》中专门有一章介绍"古典小说英译"情况,内容涉及我国四大名著英译片段及教材编者相关点评。在仔细研读原文与译文的基础上,进行汉英对比,同时对四种英译文作了平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尽管译文片段分别出自四位不同译者,而且翻译的年代也不尽相同,但他们所运用的翻译策略却基本相同,且与当代翻译理论不谋而合,称得上"殊途同归,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5.
吴静 《云梦学刊》2009,30(6):145-147
语法的发展具有高度的规律性:,通过对不同时期荚汉行走类动词向将来时发展的比较,发现英语中的“go”,汉语中的“行”和“将”等行走类动词中目的性很强的词,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具有向将来时发展的语义基础,是由其表示“行走”的本叉发展而来.并不是一种“假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邹娟娟 《云梦学刊》2004,25(5):122-124
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是两种基本翻译方法,两者各有特长。从文化层面对两种翻译法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从中得到启示,把握好在何时何地使用不同的翻译法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黄粉保 《云梦学刊》2010,31(1):138-141
在我国古典小说中,《金瓶梅》尽管名声不佳,其文学价值不可低估。在整个100回的篇幅中,诗、词、曲、赋占有一定的比例,内容涉及状物写景、社会写真、人物刻画、情爱描写等。在鲜为人知的某英译本中,诗歌的选译带有较大的随意性;所译若干首译文得失参半:语言形式方面多富有“诗意”,但在原诗意叉的传达方面则多少强差人意,且误译较多。  相似文献   

18.
从“文间性”看文化意象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平 《云梦学刊》2007,28(1):146-148,155
不同语言表达式间的“功能同构”现象揭示了语言底层意义的某些通约性,而这种通约性也反映出人类思维中的共性以及不同文化或民族对客观事物或事件属性的认知的相似性。语言的“互文”“超文”式的生成和表达方式也给翻译带来启示,“文间性”的恰当运用可提高文化意象在目标语里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9.
徐剑 《云梦学刊》2007,28(1):139-141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理论新说迭出,翻译研究经历了巨大的学科转向。西方的翻译研究转向可以分为显性转向和隐性转向两个层次,前者体现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转变上,后者则体现为研究维度的变化,以及更深层的研究范式的理性基础的转换上。翻译研究的显性转向与隐性转向并不意味着彼此间的完全消灭或替代,而是主次共存,因此同时存在着三个维度的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方坤山 《云梦学刊》2002,23(6):113-115
英汉词汇的翻译过程,必然涉及文化的介入。因此,翻译工作者掌握和熟悉两种语言及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特就英汉词汇中的词汇空缺现象、词联想、文化意向的差异以及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含义不等词现象习语与词文化内涵四个方面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