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作为印象主义音乐的重要作曲家德彪西是西方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位重要改革者,他在继承传统音乐的基础上所开辟的独特音乐风格,直接影响了20世纪的音乐创作。在他晚年的音乐创作里,出现了偏离印象主义音乐风格、初现新古典主义音乐特征萌芽的迹象,这对后来的斯特拉文斯基真正形成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1】因此,对德彪西晚期音乐创作进行深入研究,对于研究新古典主义音乐乃至20世纪的音乐创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选择以德彪西晚期钢琴作品《白与黑》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其音乐结构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初步揭示出德彪西晚期音乐创作出现的新古典主义音乐特征。  相似文献   

2.
19世纪和20世纪西方民族乐派对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世界文化多样性等方面所做的贡献直到现在对我们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在对待民间音乐素材上,两个时期民族乐派的态度和方法是不一样的。19世纪民族乐派将民间音乐素材"规范"和改造,使其符合浪漫主义专业作曲技法的原则;20世纪民族乐派在留声机、录音机等设备帮助下,较完整地采集到原生态的民间音乐,这些民间音乐不仅被直接用于音乐创作,而且也成了20世纪现代作曲技术。  相似文献   

3.
18、19世纪是西方音乐发展最为辉煌的两个世纪。当 19世纪末浪漫主义音乐的火焰在欧洲逐渐熄灭的时候,人们似乎再也找不到创作的源泉了。20世纪西方音乐创作走上了一条较之以前不同的道路,其音乐的多元化折射出复杂多变的时代足迹。今天,怎样看待 20世纪西方音乐,它将会给以后的音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鸳鸯蝴蝶派作为影响中国电影的重要流派,在电影音乐创作上同样值得重视。鸳鸯蝴蝶派是中国电影音乐创作的主力,但在电影音乐研究中,音乐的民族性与政治性的结合,成为新中国电影音乐研究的主调,鸳鸯蝴蝶派的电影音乐创作往往被忽视甚至批判。如果将电影音乐创作者、电影音乐作品和电影音乐观众置于中国音乐发展的整体环境中考虑,就能看出鸳鸯蝴蝶派对中国电影音乐的贡献所在。20世纪20年代通俗音乐与文学的双重影响,为后来电影音乐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鸳鸯蝴蝶派小说、电影中建构起来的通俗市民主义空间,是中国电影音乐发展的重要环境。鸳鸯蝴蝶派自身音乐素养的培养与诗词曲赋的创作、发表,亦成为20世纪40年代他们投身电影音乐创作的重要准备。  相似文献   

5.
20世纪西方音乐创作呈现多元化的状态,一方面传统的创作技法与风格在延续发展,另一方面新的技法与风格不断产生,大多数作曲家都抛弃了共性的音乐语言,探索、试验个性化的音乐表达方式.很多先锋的、革新性的作品得到学术界、专业人士的重视与赞赏,然而却受到普通听众的冷落.折中主义风格的作品在现代音乐史、教科书与专业音乐教学中长期被忽视,却受到普通听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6.
20世纪诸艺术流派争鸣之际,亦是中国专业音乐创作发轫之时。作为文化交融的产物,中国专业音乐一方面在探索不同于西方音乐体系的道路,另一方面试图从中国传统音乐模式中推陈出新。在跨文化语境中,中国专业音乐成为“中国乐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世界呈现艺术自信和文化自强。这些音乐作品能够跨越不同的国家与民族,在各历史时期、多元学科中进行跨文化书写。尤其近年来专业音乐创作推进了大众文化与学院派之间的融合,凸显出当代作曲家独特的文化观念与基于跨文化对位的“文化书写”。以跨文化视角梳理当代专业音乐创作的历史背景,并提炼经典作品中人文与音乐本体对位之特征,探寻其音响空间构成的文化属性,从而彰显当代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  相似文献   

7.
18世纪至19世纪,“absolute music”(绝对音乐)曾经成为其后150年间西方音乐一个普遍性的主流观念.“绝对音乐”观念认为音乐不从属于现实社会,而有自己独立的世界和规律.但是,时至20世纪,“绝对音乐”观念却因新哲学、社会思想的冲击而逐渐淡化,直至消解.对“绝对音乐”观念造成冲击的主要思想流派包括现代语言学与符号学、马克思主义,以及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英美兴起的“新音乐学”.“绝对音乐”观念的消解使世界范围内的民族和大众音乐得到了和西方艺术音乐平等对话的机会,且为研究不同阶级、社会、文明的各种音乐提供了新的思想工具和分析方式.  相似文献   

8.
艺术歌曲起源于西方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时期,是德、奥音乐的经典体裁形式之一。中国音乐家开始尝试艺术歌曲创作的时间,大约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其作品创作与德、奥艺术歌曲有着极其深厚的渊源。研究早期中国艺术歌曲与德、奥艺术歌曲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我国近现代音乐先驱所取得的伟大艺术成就,有助于我们在先人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探寻一条适合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中西结合的道路,更有助于我们在汲取世界音乐文化精华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的钢琴音乐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的代表作曲家主要有德彪西、拉威尔、巴托克等,后期的代表作曲家主要有斯托克豪森、梅西安、凯奇等.20世纪的钢琴音乐已经成为可与古典钢琴艺术相提并论的钢琴艺术,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高师音乐院系中开设“20世纪钢琴音乐鉴赏”课,不但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了解世界音乐文化、开阔视野,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音乐创作能力,从而为他们以后的钢琴演奏及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西方20世纪音乐是西方古典音乐大树上的一个特殊的枝干,它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也是人们不断地追求"新音响"的产物.对20世纪和声技法的产生和发展,很多作曲家们的看法都是不同的,并形成了两个"派别",即,鼓励派与反对派,只有很少一部分的人认为无关紧要.但不论怎样,它无法阻挡地影响着我国音乐的发展.而对于中国,在音乐文化方面如何选择其发展的方向是我们必须冷静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此文中从哲学、美学以及文化角度出发论述西方20世纪和声及其对我国音乐创作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中,既有许多伟大的作品,又有许多苍白混乱的糟粕。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中的某些创作观念更是让人难以琢磨,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无声音乐”到底是不是音乐、“无序”与“混乱”是打破传统还是一种无奈之举、“标新立异”是为了创新还是为了成名等等。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冷静客观地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对《青年钢琴协奏曲》这部将"钢琴协奏曲"这一源自欧洲的音乐艺术形式,进行"民族化"、"中国大众化"大胆尝试的音乐艺术作品进行历史性解读,可以看出它是20世纪中国音乐创作历史中的必然产物,在创作思维理念以及音乐表现形式方面做出了特定的历史贡献。在探讨它在中西方音乐文化碰撞交融层面上的历史意义的同时,这部作品为推动中国大型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以及推广中国传统音乐方面具有独特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二胡是中国当代民族乐器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它在今天的音乐创作和音乐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作为一件有着几百年历史的乐器,直到20世纪才得以极其迅速地发展。20世纪以来,尤其是"五四"文化运动的推进,在刘天华、刘文金等人为代表的音乐家的推动下,二胡在音乐创作、音乐演奏、情感表达、社会地位等方面都获得了全方位的提升。回顾二胡在20世纪中几个阶段的改革,思考其人文内涵,对我们进一步研究二胡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近现代的音乐教育建立在西方模式上,是以“西方中心论”为基础的,因此,我国目前的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表演甚至我们的听觉音感、价值史观都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如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经成为国际音乐教育的主流,我们应该思考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如何发展具有自己本民族特色的音乐教育。从知识转型的角度来思考和审视我国目前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重心须从注重技术培养和西方音乐的传授转移到发展文化理解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15.
简约主义音乐在20世纪西方音乐发展的历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因为其材料发展极其简单并且持久地重复,注定了它一度走向了尴尬的窘境.亚当斯在继承简约主义音乐核心要素的基础上,对之进行拯救与发展,使之成为20世纪音乐文化中最具潜力的音乐创作观念之一.亚当斯因此也确立了自己独成一派的"后简约主义"音乐作曲家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西方巴洛克时期音乐与20世纪音乐的创作理念几乎完全对立,但是二者历史演变的历程中却有着极为相似的共同语言。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剧烈动荡的时代。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物质和精神文化带来前所未有的浩劫。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疾速发展,不断更新着人们的观念。社会化的大生产、经济的大萧条和迅速增长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心理和思维方式。这一切构成了20世纪音乐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并影响形成了与传统音乐完全不同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音乐究竟能否表达情感,从古至今一直有很多的争论。从声乐形态向器乐形态转变时,旋律派与和声派的产生,到20世纪新古典主义音乐和表现主义音乐的对立产生,不难看出,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对于音乐美学情感问题的追问,各种流派一直是在此消彼长、互相对立、互相依存的状态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中国主调钢琴作品的曲式、和声、织体特点的具体分析,力求对中国主调钢琴音乐创作在借鉴西方作曲技法与吸取中国传统音乐语言上的特点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0.
新古典主义音乐是当前音乐理论系统中重要的组成因素,虽然此术语继承了"新"与"古典"二字,但本质上是一次全新的定义。本论文通过对20世纪新古典主义音乐在欧洲各国的演变,以获得对该音乐流派更清晰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