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史诗《埃涅阿斯纪》既体现了屋大维时期所提倡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又充满着诗人维吉尔疑虑不安的忧郁情调。主人公埃涅阿斯的英雄主义不仅表现为建功立业的民族主义精神,而且反映了他悲天悯人的宽厚胸怀。  相似文献   

2.
徐宏亮  李倩 《学术界》2015,(1):239-245
美国当代女作家厄休拉·勒·魁恩的最新小说《拉维尼亚》采用主人公第一人称的自传体叙事模式,书写了史诗《埃涅阿斯纪》中拉丁公主拉维尼亚的一生,让这个在史诗中从未说过话的女性有了自己的声音。拉维尼亚从少女到寡居的生命历程是故事主线,她与维吉尔的灵魂对话、与埃涅阿斯的婚后生活(用现在时态)是两条副线,分别用时空交叠和预叙的写作手法插入主线之中。一主两副的叙事结构从一个独特视角填充了维吉尔史诗的空白处,抒发了女性的思想和情感,突出了女主人公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勒·魁恩试图以这种方式强调男性史诗中被遗忘、被抹杀、被轻视的女性角色,让历史不再仅仅是男性的独霸天下,也让《拉维尼亚》一书具有了独立于《埃涅阿斯纪》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易中天中华史》这颗“文化原子弹”爆炸之前,本人虽未过多关注过易教授,但总体印象还不错。比如他的《一毛不拔救天下》,其中有易氏的风趣和幽默,更有可贵的人权与平等观念。因而受“文化原子弹”爆炸余波所及,本人也未能免俗地滋生出好奇之心:每季两卷,用五年到八年写完三十六卷本“史诗”《易中天中华史》,如果成了,那不仅是易教授自己“爽他一把”的事情,这部“一个人完成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史诗”,绝对应该创下什么纪录,说不定还是世界级的。  相似文献   

4.
蒋帅  刘德斌 《东岳论丛》2019,40(8):129-135
莱辛的《拉奥孔》是西方美学史和批评史上的一部比较重要的作品,作者从拉奥孔这一题材在古代雕塑和维吉尔史诗《埃涅阿斯记》中的不同表现出发,着重探讨了画与诗的界限问题。通过详细论述,莱辛严厉批判了当时在德国盛行一时的描绘体诗,指出诗比画具有优越性,由此力图打破束缚德国文学发展的桎梏,引导整个文学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体现了莱辛作为启蒙先驱的作用。莱辛提出的"自然的符号"与"人为的符号"等概念对我们今天研究和解读新媒介、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挑战都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然主义”是约翰.齐曼科学学研究的主要特征。他认为科学是一个自然种类,主张以一种自然主义的态度对科学进行描述,而要对科学进行如实的描述,则须借助“自然语言”这一必要的工具。本文分析了齐曼所主张的“自然语言”在科学学研究中的地位,并利用这一工具从侧面解析了齐曼本人所体悟的“真科学”形象。  相似文献   

6.
萧红和迟子建是东北两位杰出的女作家,对故土的眷恋与深情是她们作品的共同底色。但当以死亡作为切入点,关注黑土地上人们的生存样态时,两位作家一个更多地描述非常态的死亡,一个表现常态死亡;一个凸现了死的苦难,一个营造了死的温情;一个体现出惨烈的哀伤之美,一个彰显着超然的和谐之美。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创作主体人生经历、审美意识及时代背景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夺门之变”及于谦之死是明代历史上一个重大政治事件。然而,学界对于谦之死的深层原因———明代罢相后中央权力的结构却鲜有研究。通过对史书的文本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可以看出,“夺门之变”前后中央的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加之于谦本人的忠君思想导致的不愿作为,最终使于谦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8.
在曹雪芹的交游中,敦敏和敦诚是他的两个最熟的朋友。我们今天能够得知曹雪芹生平梗概,主要是靠敦氏兄弟供给我们的材料。本文略考敦敏教诚和曹雪芹的关系。敦敏字子明,‘爱新觉罗宗谱’作敦明,是错了的。他是清太祖努儿哈赤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的五世孙,理事官瑚玐的长子。他弟兄五人,二弟敦诚,下文详谈。三弟敦义,五岁就死了。四弟敦祺,卒年四十一岁。五弟敦舒,四岁卒。敦敏生于雍正七年,死年大约在嘉庆元年。‘宗谱’说他死于乾隆三十七年,是大错特错的。因为,直到嘉庆元年,他还给他的亡弟敦诚写了一个‘敬亭小传’。  相似文献   

9.
《周易》、《老子》都是儒道文化的元典,二书有关“道”、“器”关系的论析更是儒道文化中心的中心、关键的关键。《易》、《老》二书都是将宇宙三分的:无形之道、有形之物、人为之器。它们一个对“器”是肯定的,一个对“器”是否定的;一个主张与自然并列,另外创造一个与自然同等辉煌的世界,一个主张向自然归依,实现与自然的兀然同化。  相似文献   

10.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一首我不大喜欢的所谓哲理诗。之所以不喜欢,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其尊严,人格没有高下之别:在以人为本的观念底下,谁人虽活实死了呢?人道主义画家黄永玉在《罐斋杂记》里画了一幅小老鼠图,题曰:“我丑,但我妈喜欢。”那真正是意  相似文献   

11.
生机盎然的宪法--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读书一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这是一首我不大喜欢的所谓哲理诗.之所以不喜欢,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其尊严,人格没有高下之别:在以人为本的观念底下,谁人虽活实死了呢?人道主义画家黄永玉在<罐斋杂记>里画了一幅小老鼠图,题曰:"我丑,但我妈喜欢."那真正是意味深长呢.  相似文献   

12.
老子的名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过去,人们都理解为:“人民不怕死,怎么能用死来吓唬他们”?其实,这样的理解并不符合老子的原义。由《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可证其原来是这样的提问:人民不怕死,怎样使他们怕死呢? 一、两个提问句上的毛病 此句出于今本《老子》七十四章。毛病发生在两个提问句上: 第一个提问句即本文提及之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今本多如此。“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帛书乙本(甲本此处缺损)如此。 今本的文句显然是反诘句,意为,人民不怕死,为什么还用死来吓唬他们? 帛书的文句则是正面提问句,意为如果人民还是经常不怕死,怎样刑杀才能让他们害怕呢? 显然,二者有三点不同:(1)是“杀”而不是“死’,帛书之“杀”,指刑杀。“死”则包据自然死亡。不能等同“杀”。(2)帛书比今本多三个字:“若”(如果)“恒”(常)“且”(还是)。(3)  相似文献   

13.
儒道两家的苦乐生死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道两家都研究人的问题 ,重视人的价值。儒家对人生是积极的 ,主张“乐生” ,“修己安人” ,“修己利人”。道家对人生是顺应的 ,认为生不足喜 ,死不足悲。综合儒道两家 ,都认为人生难得 ,既生为人 ,则需尽人之责任 ,这亦是自然之理  相似文献   

14.
长篇英雄史诗《江格尔》在蒙古族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继承并发展了蒙古族古老的文学传统,把蒙古族英雄史诗推向了一个发展成熟的阶段。在这部史诗中,对于诸位英雄特别是主人公洪古尔形象的刻划,从内容到表现手法可概括为三个“神”字,即神祗般的英雄,神话般的环境、神妙的艺术之笔。由此《江格尔》塑造出了一个在蒙古族各类史诗中优秀、杰出的英雄形象———洪古尔  相似文献   

15.
黄波 《社会科学论坛》2006,(13):151-155
王国维之死,曾被称为"中国文化史世纪之谜",解读者众,以至有人还专门编了一本《王国维之死》的专著,但迄今也没有一个以足够的证据和雄辩的推理做支撑、让所有关心与讨论这一事件的人都心悦诚服的看法.不过,在20、21世纪的转换年头,蔡仲德先生连续写作了四篇文章,论定王国维之死是为了"殉清",他说:"我并不否认王国维的死因中含有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16.
李白诗歌内容丰富,几乎每篇都关涉到自然,他以自然为宗,或直接描摹自然,或寄情于自然,或以自然进行比兴。他们是一种无限纯洁的朋友关系,诗人不仅自身、而且其思维都服从于自然的法则,不能离开自然一步。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去品读李白及其诗歌,就是对人类生命、对自然的关怀。李白对于自然之崇高的领悟,以及他怀着敬畏和谦卑向自然求索智慧的精神,他通过诗歌与自然发生和谐的共鸣,都值得现代人去探索和学习。  相似文献   

17.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理论的奠基人及最大成就者,他认为诗歌是诗人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诗人以其独特的想象力描述朴实中的自然,并赋予其新奇性,同时在这一描述中表达了深沉浓烈的情感。另外,华兹华斯还通过其诗作表达了他眼中的诗歌功用,即诗人和读者获得快感之同时获得道德与情感上的纯化、升华。  相似文献   

18.
天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哲学范畴之一.因此,它也是古代思想家最为关注并投入极大热情予以研究的对象之一.他们纷纷著书立说阐释各自对天的理解.但孔子是个例外,对天的阐释不惟少,而且似乎还相互矛盾.针对这种现象,古今众说纷纭,冀以得出一个合理的解释,然至今仍然没有公认之定论.故本人不揣浅陋,冒昧提出自己的一己之见以就正于方家.笔者认为,孔子有自己明确的天道观——道德之天.这一思想是孔子在对西周原有的"意志之天"的天道观扬弃的基础上,对自然之天进一步发挥而形成的.其所以不为人所知,与他的思想体系的建构顺序有关.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自然之生死”特指人化自然之生死。当人化自然表现和确证人的本质的时候,则是“自然之生”,否则就是“自然之死”。马克思“复活”自然的呐喊本质上也是呼唤人的“复活”。造成“自然之死”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只有用“自由人的联合体”来取代资本主义的“虚假”的生产组织,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美;遵从物质变换的规律,合理调节和控制物质变换过程,在拯救劳动者的同时“复活”自然,才能实现社会的生态化发展,达到自由的生态化王国。  相似文献   

20.
死亡母题的出现是早期人类对线性时间有了认识并意识到人必有一死的"向死而思"的产物,是死亡意识的感性显现。人类对死亡的表达经历着一个从早期神话之达观到一般诗文之悲观再到以悲为美的动态过程,人与自然的异质同构形成了人面对自然的黍离之悲。在观照自然与人生中,有些意象或隐喻积淀成死亡意象或死亡原型的代名词。在"向死而在"的艺术世界中,作家从两方面进行美学建构,一是构筑一个以死亡为核心元素的死亡意境,一是以死亡作为推进情节发展的原动力。经由写作的客体、主体、载体的不断结缘与互相渗透,文学与死亡的亲缘性关系在文学接受与文学创作中被不断记忆、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