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明生  范从来 《学术月刊》2020,(5):51-61+50
从历史和全球的视角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银行改革为主体的金融改革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绩效,金融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中国还成功经受住了历次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切实维护了金融稳定,可谓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金融改革发展道路。进入新时代,中国金融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深化金融改革,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为此,中国应立足当前经济转型的需要,根据自身金融改革的实践经验,继续走中国特色金融改革发展道路,通过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推动中国金融朝着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安全稳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实施了具有深远意义的结构改革,以提高市场机制在资源分配中的作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本文结合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实践,从分析改革前金融体制的一般特点入手,简要考察金融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展望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前景。一、金融管制的一般特点及经济影响虽然发展中国家在社会性质、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以及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等方面存在较  相似文献   

3.
包容性增长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容性增长是当前世界各国发展中越来越引起关注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这一发展模式改变了原有粗放式和集约式的发展模式划分标准。本文从包容性增长的角度理解和分析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现状,同时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金融包容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理论分析部分侧重于建立包容性增长的发展战略和金融发展和改革之间的逻辑关系,关注经济包容性需要怎样的金融改革和发展,以及在金融改革和发展中又如何体现包容性经济增长。根据理论分析,阐述金融包容的积极作用以及对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模式选择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审视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革历程我们会发现,基于"机构范式"的改革似乎已走到尽头.我们需要以"功能范式"来审视中国的国有银行改革,并以此指导下一步的金融体制改革,使其更好地促进金融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基于功能范式,我国国有银行改革的逻辑起点应该是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最大可能地实现其功能,改革应从国有银行所处的系统环境和经济目标出发,重视国有银行与外部环境间的功能耦合关系,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提高国有银行自身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加强南疆四地州政府之间的联系、信任和支持;加深对合作重要性的认识,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区域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增强地方政府在实现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中的引导作用;建立区域经济金融合作机制,加强政策传导和协调;改革金融运行体制,实行区域化的金融政策;加强区域金融服务,支持区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金融改革是整个金融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必须结合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需求,并针对当前农村干部金融存在的突出问题来统筹考虑,从根本上扭转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长期落后局面,真正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干部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7.
渐进式改革中的金融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有赖于公有经济部门的投资支撑 ,寻求这笔投资资金的来源就成为转型以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市场化改革调整了计划体制下严重扭曲的劳动力及农产品价格体系 ,增加了居民部门的金融剩余 ,在税收途径未能有效地聚集和动员这笔金融剩余的情况下 ,国家通过信用垄断、利率管制、银行信贷控制及高准备金制度等金融控制措施有效地动员了居民部门的金融剩余 ,顶托了公有经济部门的高投资。通过金融控制形成的资本形成机制对渐进式改革绩效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陈莲 《南方论刊》2012,(4):35-37
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尽管短期内我国不存在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加快金融改革步伐,理顺金融改革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从制度的建设和市场的完善上,严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尤其是2012年的风险防控重点应抓住五个重点。  相似文献   

9.
1994年,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攻坚阶段,全国性的重大改革措施陆续出台并正在实施运转。为了促进几项重大改革措施在江苏顺利实施、加快体制转轨和促进江苏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我们跟踪五大改革措施在江苏实施的具体实践,着重研究推进新矾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对策。“五大改革”或几项重大改革的具体内容,涉及财税、金融、投资、外贸、外汇、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总的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改革。我们的研究,以财税、金融等宏观层面的改革为重点,在分项专题研…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和中国市场化经济改革中向纵深发展的现实,迫切需要我们尽快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我国专业银行的改革方向和策略问题。我国目前专业银行的现有机制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化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要求,甚至成为我国经济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制约因素。因此,我国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变,作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金融体制改革却进展缓慢,金融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都需要金融发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我国金融改革必须加快步伐,解决结构中的深层次矛盾,才能促进金融发展与经济改革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正> 加强对改革内在发展规律的研究,是哲学工作者的一项重大责任。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并指出当前深化改革的任务主要是“围绕转变企业经营机制这个中心环节,分阶段地进行计划、投资、物资、财政、金融、外贸等方面体制的配套改革,逐步建立起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如何推行“全面改革”?如何使改革“配套”?应用系统方法这个全新的科学思维方式,无疑会给我们以新的启示。从系统论观点来看,赵总理讲的“分阶段”可以理解为“有序性”、“层次性”,“配套改革”实际上包含有改革应有系统整体观  相似文献   

13.
金融改革与银行思想政治工作周利平金融改革与银行思想政治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金融改革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改革这一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可以促进银行思想政治工作向深层次的发展;银行思想政治也是推进金融...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次贷危机后,美国历时两年制定出台了《美国金融稳定改革法案》,其内容大致分为8个方面:成立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创立金融研究办公室,扩大美联储新的权限,设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局与投资者顾问委员会和投资者保护办公室,重新调整银行监管机构,强化金融衍生品监管,建立破产机构接管和破产制度,对于金融机构高管薪酬进行管理。美国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给我们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一是建立系统性风险监管机构,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监管;二是在金融监管中注重对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保护;三是采取"沃尔克"规则限制银行规模和业务;四是采取多项措施解决"大而不能倒"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里,国有企业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地位、政治功能和社会作用。因此,无论在计划经济里还是在渐进式的改革过程中,我们都对国有企业给予了倾斜式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大五中全会通过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提出,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既有关我国经济增长和方式问题,也是改革问题,亦即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这一转变。本文试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金融改革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及应采取的改革措施,提出金融是市场经济的龙头产业,因此金融改革是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只有深化金融改革,使金融业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才能为增长方式的转变创造适宜的体制条件。一、金融是市场经济的龙头产业,金融改革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7.
利率改革目标模式再构的要求根据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完善金融市场,实现金融宏观调控由直接向间接转变,各金融机构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资金平衡并承担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的金融企业。利率改革应适应经济和金融改革的要求。金融市场作为生产要素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内涵来说,就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我国经济运行和金融运行总在“总量”问题上反复,膨胀和紧缩频繁交替而结构性矛盾一直得不到根本调整,这种情况表明金融调节经济迫切需要建立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金融新体制和制衡机制,以资金养素的合理配置来牵动其它生产要素的流动,达到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协调。根据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以及各种金融调控丰段的性质和功能,我们认为发挥利率制衡作用是建立金融制衡机制的基本点。一、一般分析:利率的制衡作用在宏观金融调节过程中,利率始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西方国家对国内经济问题的调整,很多情况下是通过…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金融改革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涵盖了金融领域一系列根本性和战略性的问题,反映了邓小平领导我国金融工作的主要思路。探索和研究邓小平金融改革思想所体现出来的哲学基础和思想渊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邓小平金融思想,指导我国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际经济格局下,传统金融治理体系的弊端不断暴露,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囿于国内外现实条件,中国需从"存量"和"增量"两个层面参与全球金融治理体系改革,一方面积极推进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监管框架的改革,另一方面推动建立区域多边金融机构,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并优化中资银行海外布局。面临发达国家牢牢控制国际金融机构话语权、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稳固、新型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深受内外双重压力以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等诸多障碍,中国须夯实国内经济基础、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与开放发展,提高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积极参与构建符合国际社会总体利益的新型全球金融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