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哲学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其特殊性在于,它是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从根本上说,就是思维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问题来思考。这种思考,即思维对存在的“反思”关系,构成了人类思想的哲学维度。而后思、纯思、本质之思和批判之思是哲学反思思维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于泉蛟 《理论界》2010,(5):92-93
本文从问题开始,探讨问题与哲学的关系,主要揭示问题产生了哲学;以哲学反观问题,说明哲学对问题的反思,揭示哲学的问题表征;再以问题、哲学与人类的关系,透露哲学关注的主题,主要阐述当下哲学问题应以人类为中心,关切人类的生存、发展,实现哲学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3.
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如果我们将哲学定义为对超时空与人群的人类根本问题的系统反思,那么中国思想是含有哲学之向度的,并且中国哲学有其表达系统反思的方式.哲学的比较应以不同哲学流派所面对的问题为基础,因为先秦诸子所处理的周秦之变的问题与欧洲现代化早期问题多有重叠,所以中国先秦思想不但有哲学成分,它更是一种以现代性为关怀的政治哲学.通过对先秦思想本质的分析,我们希望重新反思现代性的内涵,以及中国传统政治的现代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在一种两极张力的思维框架中来检视和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若干问题。这既突出了哲学反思的"问题意识",又开显出哲学的"后思"之本性,同时,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所达至的一种理性的自觉。  相似文献   

5.
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的根本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存在”范畴含义的不确定性,抽象表述的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需要具体化,才能被切实理解和把握.哲学基本问题具体化表述的关键在于对存在领域的具体划分.把哲学基本问题具体表述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的依据在于把存在的范围确定为物质和精神两大领域,这是有史以来传统哲学对存在领域进行分割的一种基本模式.这一基本模式确定了传统哲学的基本论域和一般性质.哲学的根本转向在于对哲学基本问题具体表述内容的变革,其基础则是对存在领域分割模式的创新.迄今为止,人类哲学理论的发展虽然在某些研究领域中实现了研究重点和关注问题的转换,但是在其存在论与认识论的根基上却从未实现过任何根本性改变,这就是对物质和精神、主体和客体的二元对立关系的基本性承诺与具体化解读.因此,人类哲学的发展从未发生过真正意义上的根本性的理论转换.由于把信息概念作为哲学的最基本概念之一引入哲学,信息哲学阐明了一种全新的存在领域分割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具体表述方式,因此,信息哲学实现了人类哲学的第一次根本转向,并因而导致了人类哲学的全方位的根本性变革.  相似文献   

6.
思维方式的变革是哲学范式转换的重要标志之一.西方传统哲学在致思取向上表现出一种以追求观念的确定性为目标或基础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色彩.马克思哲学从批判全部旧哲学出发,确立了一种实践反思的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的确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田丰 《学术研究》2012,(11):1-7,163
以问题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基本出发点。问题观是一种世界观、一种历史观、一种认识论、一种价值观和一种方法论。问题的哲学是实践哲学;问题的哲学是反思哲学;问题的哲学是批判哲学。  相似文献   

8.
李佃来 《东岳论丛》2022,(1):119-127
人们通常认为,现代性与政治哲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事物,在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相互打通或建立起内在勾连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但事实上,近代以来所形成的各种不同的政治哲学思想,都与现代性的生成与不断展开有着或隐或显的关系.从现代性所开辟和占据的问题域中,我们至少可以梳理、概括出三种政治哲学的致思传统,它们分别是确证现代性的政治哲学、批判现代性的政治哲学、重建现代性的政治哲学.虽然这三种政治哲学代表了三种相互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和分歧的传统,但它们之间又因为现代性问题域而具有了可相互对话乃至相互借鉴的共性.这一点,不仅对于我们把握不同的政治哲学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启示,而且对于我们构建当代形态的政治哲学也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国学研究繁荣的背景下,中国传统哲学似乎也正享受着它的蜜月期。不过,这并不能掩饰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尴尬:中国传统哲学应该转换成怎样的现代形式?中国传统哲学能否开出真正的哲学问题?中国传统哲学如何兑现它对现代社会的承诺?为对这些问题进行回应,本刊特约数篇文章以示讨论。这几篇文章或从学理的角度提出中国传统哲学出场的路径,或从学科的角度提出中国传统哲学开展的方式,或对中国传统哲学出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探讨,或以现代网络为背景,探讨中国传统哲学生存发展所面对的新问题和新要求,或以儒学为案例,探讨儒学当代开展的诸种方式。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开展是一项重大而复杂的学术课题,编发这组文章,希望能引起同行与学术界的关注,以便展开更广泛、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反思:哲学的思维方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们经常用“反思”来表述哲学思维的特性,然而,究竟何谓哲学反思?哲学思维为何是反思?哲学反思的根据、对象、方式、特性与功能到底是什么?是否或能否存在非反思的哲学?现代哲学是否改变了哲学的反思的思维方式?这些关乎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特性的重大问题,是需要深入讨论的。一、反思思想的哲学维度反思,在其最直接的意义上,就是思想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也就是黑格尔所说的“对思想的思想”。这表明,反思是思维对存在的一种特殊关系,即思维把“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所构成的“思想”作为“问题”而进行“反思”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问题与主义     
陈刚 《学术界》2006,(2):138-145
劳动者“主体的黄昏”与理想和现实的背离是当代中国社会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和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这些现象的出现也许在所难免,但我们可以而且应该使其产生的阵痛少些,更为公正和人道些。为此我们应该研究问题,梳理主义,应以马克思主义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同时吸收一切合理的东西为我所用,以民主与法制来约束权力,以正义与责任来约束资本,以可持续发展观来指导政府的行为,以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来造福于民众。  相似文献   

12.
李建珊 《文史哲》2005,1(6):130-137
属人性是认识客体的最本质的规定,没有这一属性,客体同自在的存在就没有了本质的区别。“主客体之间存在同时性”,是指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在历史上同时发生,并且同时并存。科学仪器与认识主体之间的最根本区别在于,科学仪器不具备人所特有的社会历史性和自觉能动性。科学仪器根本不属于认识客体范畴,它从属于认识主体,并且是认识主体系统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在实践中,因人工生育子女所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分析其种类及原因,寻求解决的原则,可以保护人工生育子女所享有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自我调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变 化,这个问题日益突出。从刘海洋的伤害黑熊事件到马加爵的故意杀人案件无不反应了大学生心理问题 的严重性。本文结合心理学、运动心理学、体育保健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自我调试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蔡磊 《学术探索》2003,(9):44-47
基金会是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符合财团法人的法律特征,具有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在功能上与公益信托有很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6.
“污名化”的流动人口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于流动人口存在着不少"污名化"的现象,认为流动群体是问题群体,如违法犯罪率较高、计划生育超生,等等.如果分析仅停留在一些粗指标的比较上,那将掩盖问题的实质.从"人口统计事实"出发,以动态的结构视角解读统计数据,就会发现这些数据的误导性和欺骗性.对流动人口的"偏见"、"污名化"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口城市化的进程,更阻碍了农民工的城市"融合"进程.  相似文献   

17.
传媒商业化是当前中国传媒变革中的热点问题.尽管商业化成为传媒业发展的加速器,但其带来的社会负面效应也必须正视:传媒产品娱乐化、低俗化现象严重,商业炒作无处不在,主流媒体"喉舌"功能减弱等,由此造成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弱化.对于这些问题,应根据我国传媒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管制经验,找出一个适用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多媒体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的探讨,重点阐述了传统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关 系、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教学设计、教学软件库的建设、教育技术培训及多媒体教学管理等问题。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当前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概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玲惠 《学术界》2006,(4):263-267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和谐也逐渐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为了增加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使社会主义社会更加健康有序地运行,必须以关注和解决弱势群体问题为先导引领和谐社会构建。本文讨论了我国弱势群体的成因和构成,指出其存在和扩大对我国社会和谐的不利影响,提出了解决我国弱势群体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学术期刊的边缘化情形严重地削弱了我国学术期刊的主体性意识,因而也严重削弱了它的存在价值和社会地位.学术期刊是一种独立价值和公共理性,其主体性主要由独立意识、批判意识和问题意识所构成.学术期刊,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范围内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要凸显自己的主体性意识,不能不具有引导思潮的学术思想及历史责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