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典诗学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鲜明的人学取向和浓厚的人文情味。中国古典诗学的人学取向,既表现在本体论、创作上,也反映在真实观、文艺社会功能论方面。中国古典诗学以人之情志或“道”为本体,以虚心、养气、比兴、禅悟及“风格”论创作,以性情和道德之真论艺术真实,以修身养性的“成人”理想为归趣。研究这一民族特点,对今天的诗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时下,臧克家的诗学理论研究有所忽略.但其生活诗学理论,蕴含着臧克家对生活本真、作家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生活与诗歌之间艺术关系的体验与理解,包括创作论、美学论和诗歌评价等.生活诗学不仅显示出对诗歌创作本身及诗歌理论把握的准确性与学理性,尤其是在数字化媒介时代,更能昭示当代文学创作中生活本体的贫乏与缺席、文学创作的异变与症候,是当代文学理论建构的参照与标榜、文学反思的立场和准则.  相似文献   

3.
变形不仅是联缀《诗章》文本的结构形式,也是契合新柏拉图主义"一元多层"的哲学体系。诗人自己的多变人生以及从意象主义到漩涡主义现代诗学的转变历程,都为庞德《诗章》的结构"变形"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素材与文学场景。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之"万物有道"、"周行而不殆"等哲学思想也为庞德《诗章》之"变形"带来了清晰的艺术灵感。深受西方经典文学与东方古典文化影响的庞德博纳且博学,他在诗学创作中于结构"变形"有着丰富的文本呈现,尤其是《诗章》与《变形记》的互文变形技巧使得看似杂乱的诗文成了有章可循的结构文本。在艺术创作层面,庞德以他惯有的"世界文学精神"阐释《诗章》的结构变形,展现了诗文一元本体的动态恒一,洋溢着庞德诗学创作"变形而恒一"之艺术哲学之光。  相似文献   

4.
明清之际的工夫之不仅是卓有影响的思想家,又是一位伟大的艺术理论家。可以说,明清之际的古典诗学,是王夫之集其大成而使之体系忏然的。由于他在文学批评史上的如此地位,学人们对其诗学理论作了分析和阐发,这些都是多视角、多侧面的。研读王氏有关著述,可发现他在古典诗学上的贡献除了现今学者们分析、阐发的诸方面外,是实际接触到了一个重要的课题——诗创作心理学。“相值而相取,一俯一仰之际,几与为通,而勃然兴芙”——论创作心理发生根源研究诗歌创作全过程,不能否认这么一个事实;诗人不对社会生活作出心理反映,是无论如何…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中西方两种诗学传统的交汇处,提出了一个新的诗学范畴--"情象",文中不但论证了其概念内涵和交感化生的精神运演及存在形态诸问题,而且还把其视为跨文化语境中的诗学互为转换的机枢.同时还认为中国古典诗歌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在具体文体的创作中,都需要经过意象--情象--意境(本体)这样三个首尾相连的艺术环节,从而打通了中国古典诗学与西方现代诗学的隔阂,为中国现代诗学的重建提供了某种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方岩 《兰州学刊》2005,(6):288-293
中国古典诗学经过数千年的艺术积淀,已形成一套稳定而成熟的艺术形式,审美形态及具体的操作规范,进而在诗人的内在气质上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创作心态、观照视角及写作惯势.这种美学风范已形成一种潜在的艺术气质浸入历代诗人的血液.同样,古典诗学作为一种顽健的文化因素亦影响着,甚至制约着中国新诗的草创者们.因此,将"言志"与"缘情"置于意识形态/艺术本体,与外在功利宣传的载体/内在情感表达的物化形式,这两种理念上去阐释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历程,将会为梳理中国现代诗歌史提供新的观照视角.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诗学是以“情志”表现为核心的诗学。但艺术的表现要通过情景交融的审美意象来实现。因此在创作中,表现是指作家营构意象的心理能力和作用。本文拟探究作为表现论的中国古典诗学。一、从“言志”、“缘情”到“情志合一”在中国诗学理论发展史上,“诗言志”和“诗缘情”两大思潮,都源远流长,尽管这两大思潮在分流中时有相互冲撞,但终归汇合交融演变为“情志”表现说。  相似文献   

8.
"形式"本是西方文学理论的重要范畴,在中国古典诗学理论中虽无与之完伞对等的范畴,但相关的思想和论述却非常丰富.受"诗言志"、"文以载道"等传统文学观念的影响.加之有搞"形式主义"的嫌疑.研究者们多重视传统诗学内在精神的分析,而对于关涉汉语诗学本体的"形式"则有所忽略.这样,我们对中国古典诗学形式批评的本土特色和内在规律就无法作整体的把握.形式批评研究就是回归汉语诗学本体的研究,是"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观念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9.
唐是创作与评论两栖的诗人兼批评家。在九叶诗人群体中 ,唐的美学追求有着鲜明的个人风彩。作为诗人 ,他积极的从事新诗形式的试验 ,作为批评家 ,他注重审美的印象批评 ,他把批评当作“一种感情的旅行 ,一种沉思的试验。”1他既重视对自己的诗歌创作探索进行理论上的总结与提升 ,又注意观察诗坛的创作动向 ,对同时代诗人的创作活动加以审美的观照 ,由这样的艺术实践出发 ,并经由与中西方文论资源的结合 ,唐形成了自己的诗学观。一、“融合”——唐诗学观的一个基本点  唐曾说 :“诗人的最高理想该是人我不分 ,浑然一致 ,生活经…  相似文献   

10.
艺术创作需要状态,一个艺术家最佳的创作状态是他的智慧与灵性发挥到极致的表现.许多艺术工作者很难进入创作状态,或者有了一定的状态也不能好好地把握、保持住。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最佳的艺术状态,需要对艺术事业的忘我追求,需要为探索前进目标排除万难的勇气,也需要认真研究艺术本体的规律和完善艺术家自身的素质。  相似文献   

11.
袁可嘉借鉴西方现代派诗学理论,用"包含的诗"修正象征主义纯诗疏离现实的倾向,拓展了新诗的表现内容;他对人生经验与诗经验的关系、艺术的象征性、诗歌的玄学性等的论述,纠正了新诗大众化后偏离诗的本体发展的倾向.综合两股诗潮之后,他构建了一种"中国式"的现代诗学体系,即现代诗歌是现实、象征、玄学的新的综合传统.  相似文献   

12.
巴赫金站在“彻底的”和“一元论的”社会学诗学的立场上,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意识形态科学”体系,他认为:作为一门意识形态科学,文艺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作品的艺术结构,是这一结构里面的各种正在形成的意识形态因素的有机结合及其艺术功能。对于文艺学来说,这个界定具有本体意义,当下文艺学研究的视野在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思维这两个环节得到了扩展:前者把文艺学对象理解为开放的处于诸文本对话关系,而不再是孤立存在的文学作品,这样建立起文本艺术结构的历史意识,从而形成历史诗学;后者则建立起开放的和对话的思维,在文学文本的意义阐释过程中呼唤意识形态环境里其它文化种类的参与。文本界限被打破意味着跨越文本进行文化诗学研究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艾略特诗歌《荒原》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层面:诗学、宗教、文化、社会与创作.本文试图以认知诗学为研究范式,借助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原型理论、框架理论解读这首诗歌的第一章,研究第一章意象、语言结构和事件的寓意、表现力和对读者的心理作用.研究发现,认知诗学不仅挖掘该诗歌的艺术技巧和创作机制,同时也展示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诗歌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诗学观对“第三代诗人”的创作有着明显的影响,这主要反映在诗人创作所体现出来的情感上的“物态化”、艺术上的“隐喻”和“象征”、语言上的“玄言化”以及美学上的“谐谑化”倾向.透过传统诗学特征在其诗歌经验和诗歌文本中的存在状态可以看出,只有将中国传统诗学话语与西方诗学理论有机融合,让中国新诗既流淌着母体的血液,又感应着世界潮流的律动,才是中国新诗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毛正天 《江淮论坛》2006,(2):138-142
中国古代心理诗学的艺术构思论表述中,“神思”是一个极富民族特色的理论范畴,它继“虚静”而展开,通过“游心内运”到“神游象外”的创造机制,实现情与象的深层融构,完成艺术构思。其意与西方“艺术想象”相通,但中国古代心理诗学却从“神”的极度微妙内涵命名,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有智能。  相似文献   

16.
人是万物之灵,“人是创造的最终目的”。康德把人作为他全部哲学问题的归结点,这使他对艺术本体的质的规定显现出创造主体的人性特征,进而使他能很敏锐地猜测到与人的主体能动性不可分的艺术本体的诸多重要特征。而这其中,他把艺术创造主体的天才特征(想象力、独创性、表达审美意象的功能)视作艺术本体的根本特征,这个根本特征的内核即“自由”。  相似文献   

17.
屈原第一个把"气"的概念引入诗中,形成了他以"天地之美气"为形上本体、以"缭转"之"悲气"为诗歌之气的诗学本体论,蕴含着"生生之德"的生命精神.屈原提出了"作颂自救"、"赋诗自明(证)"的诗学命题,使他脱离了儒家"诗言志"的传统,走上了以诗歌创作确证自我生命价值的诗学新路.这一创作思想可以概括为:我创作,故我在.具有悲剧精神的屈原诗学是建立在其"知性"哲学理性基础上的,这与具有辩证精神的儒、道哲学异质而互补.探讨屈原诗学及其哲学理性,对于重建中国当代文论乃至发展民族精神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姜夔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诗论家.他的诗学思想深刻独到,自成体系.高妙说是其诗学思想的核心.他认为"高妙"是诗歌艺术的至境,由文而工,由悟而妙,是通向诗歌创作颠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清初著名文学家朱彝尊,是一位在诗、词、文各领域都作出实绩的杰出人物。他的创作成就为当时及后世历代人景仰,他在文学理论、特别是诗学理论一途所作的贡献,也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对他在诗歌批评方面的重要建树,向来少有人论及。为了全面地把握其诗学思想的实质,评价其对清代诗学理论建设所作的贡献,本文欲对此作一比较系统深入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钱钟书诗学研究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钟书先生是博古通今、中西融汇的一代学术大师。他在诗学研究中的成就与特点 ,突出地表现在将创作与研究相结合 ;他在充分把握诗学本身规律的基础上 ,自觉地将所掌握的一切古今中外的学识作为诗学研究的文化资源 ,使诗学与其他学科互相融汇 ,互相渗透 ,从而呈现出“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辩证统一的开放性学思 ;在诗学论著的写作上 ,钱先生又以其特有的诗性智慧 ,体现出轻松幽默、善于比喻和自然联想等独特鲜明的表达个性。这对于今天的诗学研究与写作 ,有着深刻的启迪与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