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职官、目录、地理、年代”被史学家视为治史的四把钥匙。职官,旧时指主持官事的文武百官,是对军政官员的总称。古人说:“政治之原,莫大于官制”。研究历代职官,是史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我国古时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间因革损益,情况复杂。记载历代职官,是我国史学著作的一个优良传统。正史的志书,如汉书有“百官志”,晋书、旧唐书、旧五代史、宋史、明史称“职官志”,或“十通”、会要中的“职官”部分,以及各种会典,都保存着这方面的丰富材料。此外,还有各种职官表和职官年表之类,如钱实甫编的《清季重要职官表》、《清季新设职官表》,章伯锋编的《清代各地将军都统大臣等年表》,均反映了清以  相似文献   

2.
1979年,新疆吐鲁番地区高昌古城北面约3公里的阿斯塔那古墓区出土了一批十六国时期的文书,其中有关水利灌溉的内容极其重要。本文试就这些文书并结合《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一册(十六国部分)所收录的有关文书,对十六国时期高昌郡的水利灌溉管理制度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官阶封号表》《天盛律令》卷首的"颁律表"与"司次行文门",以及西夏文献款题中出现的职官与封号是了解西夏官制的比较重要的资料,但其中职官和封号之难解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本文利用《掌中珠》以及存世西夏文献中有夏、汉两种文本可资对照的款题,通过对西夏职官和封号的勘同,讨论了西夏人对这些专有名称的翻译原则,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这一原则为指导,对《官阶封号表》《天盛律令》卷首的"颁律表",以及西夏文献款题中出现的职官和封号进行了重译,希望对这些译名的勘同、翻译乃至西夏官制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2007年11月6日,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颁布教研[2007]3号文件《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批准2007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决定》,批准包括我校青年教师冯培红《敦煌归义军职官制度——唐五代藩镇官制个案研究》在内的98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与158篇提名论文。  相似文献   

5.
根据党中央加强古籍整理的指示,我校最近成立了《八旗通志》校点组,进行该书的校点工作. 《八旗通志》初集是清乾隆四年修成的官书,共十六函八十册二百五十卷,约三百万字.全书主要取材于《清实录》、《清会典》、《上谕八旗》等书,也收录了许多有关八旗的文书档案.内容包括旗分志、土田志、营建制、兵制志、职官志、学校志、典礼志、艺文志、封爵世表、世职表、八旗大臣年表、宗室王公列传、名臣传等  相似文献   

6.
辽代官制承唐仿宋,宫廷服务系统的职官亦不例外。但由于《辽史·百官志》的疏漏,对一些辽代宫廷服务系统的职官不见记载。根据钩沉出土的辽代石刻文字资料,可对辽代宫廷日常物用服务类职官、侍奉役使服务类职官、官苑畋游服务类职官以及随驾差遣服务类职官进行考证,以弥补《辽史·百官志》记载的缺漏,并有益于学者对辽代宫廷制度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楚国的官制自成体系,与中原诸国官制迥然不同,甚至职官名称都异于中原诸国。只有“司马”例外,它是为数不多且与中原诸国职官名称相同的职官之一。因此,研究楚国“司马”的设置、职掌及其属官等情况,对于深入探讨楚国的官制以及春秋战国时期中原诸国官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关于周代官制的整体研究已经取得较多成果,但是对周代的重要职官司徒研究还未深入。周代司徒的起源、职掌和地位的演变等都需要重新讨论。通过对周代司徒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探讨周代社会结构和观念的变迁,进而正确认识和评价《周礼.地官》关于“司徒”的记载。  相似文献   

9.
崔鸿《十六国春秋》是记载十六国史最系统的最早的一部专著。由于崔鸿的生活年代与十六国时期接近,能够看到十六国诸国一部分“国史”以及十六国、东晋和南北朝前期人所撰写的十六国史著作,言之有据;又由于崔鸿写作态度十分认真,虽受北魏正统思想影响,视十六国诸国为僭伪,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从“其书有与国初相涉,言多失体”来看,书之客观。因此,《十六国春秋》的史料价值很高,不论是研究中国古代通史、断代史,还是  相似文献   

10.
新近出土的唐、宋两方墓志《唐赵励墓志》、《宋故尚书刑部侍郎解公墓志铭》的释文在涉及 唐、宋官制方面有一些误读和不足,诸如对墓主和墓志起草人的官衔不予标点,将宋代本官阶和职事官混 为一谈,将唐代职官术语视为官名,未能区别唐、宋职官正称与别名之异等等,致读者对墓主的一生仕履 稀里糊涂,直接影响对出土文献的正确利用。年轻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应加强官制学养,提高释读新出土 文献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有关高句丽政治制度在《二十五史》与《三国史记》等史料中有零散的记录,因其内容既重复又不一致,故极不清晰。王钟翰先生主编的《中国民族史》对高句丽职官有稍详的记述。并且指出:“(高句丽国)职官名称和序次,诸史记载不一”,“除职官设置前后有变化的原因外,颇...  相似文献   

12.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官制最为完整,最具特色,因此,楚国官制研究一直受到学界密切关注,论者颇多。论者对楚国官制研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对于楚国官制的总体,即职官设置、职能及其特点涉猎的较少,有待进一步深化。目前,国内外关于楚国官制各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很丰富,但是仍然存在着不足。  相似文献   

13.
中央最高行政职官的演变规律是:在唐代以前官制尚未定型时,君王的贴身小官名称逐渐发展为国家的最高行政职官名称;在宋代以后官制定型后,君王为限制某些官员或官署的权力,就会另设职官或官署.地方最高行政职官的演变规律是:以皇帝名义监督和出行的中央职官常常演变为地方的最高行政职官.  相似文献   

14.
法显《佛国记》和谁最先发现新大陆祝注先东晋至十六国时代(公元317—420年)的佛门弟子法显因著有《佛国记》而闻名于世。《四库全书》独具慧眼把《佛国记》列入史部·地理类。《辞源》、《辞海》都收录了《佛国记》条目。《辞源》说它“是我国现存有关海外交通的...  相似文献   

15.
东汉蔡邕《独断》在追溯"法冠"起源时,说"秦制,执法服之",其中的"执法"实际是指掌握执法职能的职官群体,为东汉时的概念,而非秦简中出现的职官——执法.胡广"秦灭楚,以其君冠赐御史"一说则是他对秦灭六国、"兼其车服"进行理论建构的一部分,不能作为可以信据的秦代史料.但胡广此说将秦御史服法冠的记载固定化,且为汉唐官制文献所沿袭和增改,从而形成了深刻的历史记忆.东汉时期除御史作为执法职官继续服法冠外,廷尉属官也具有了佩戴法冠的资格,这反映的是汉代执法涵义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薛中离是岭南王学最主要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目前关于薛中离著作的刊印和保存情况,最细致深入的考订莫过于饶锷(其子饶宗颐补订)《潮州艺文志》。但由于此书成书已久,对部分中离著作未能收入,亦不可能涉及近年出版的大型丛书如"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存目丛书"中收录的中离著作情况,而且,该书对薛氏个别著作的考订和判断也值得进一步商榷。在《潮州艺文志》的基础上,对薛中离著作的刊印和保存情况做出详细说明,并对部分著作的情况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17.
太平天国职官制度的研究是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有机构成部分。自1991—2004年的十余年间,国内出版的有关太平天国职官制度研究的学术论著有四部,学术论文有百余篇。笔者以学术论文为主,参照部分著作,对近十年来史学界对太平天国职官制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北宋元丰五年施行新官制,秘书省恢复成为国家的图籍文献中心,其秘书监、著作郎、著作佐郎、秘书郎、校书郎、正字等职官被视为清要职位。然而入职秘书省并非平步青云,秘书省职官与其它监司的职官一样,依循年资、考核绩效而迁升,以致久历年资而迁延于秘书省。秘书省职官虽被人寄予厚望,但因品级较低而俸禄微薄,再加上宋代实行的"省陌"制和"折变"制,生活上经常处于困顿之中。尽管有升迁中的困难以及生活上的困窘,由于其养育人才的政治功能,秘书省依然成为文人们的向往之地。  相似文献   

19.
唐代中央职官在东都洛阳分设了一套职官体系,东都尚书省是唐代东都分司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东都尚书省并不全盘照搬长安官制,而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东都尚书省不设尚书令与左右仆射,以东都留守为长官.东都尚书省虽也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但六部之下所设各司往往不齐备,六部的具体工作也和长安官制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20.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是南方一个大的诸侯国,其军事力量强大,中央军事职官众多.深入探讨楚国中央军事职官的设置及其演变等情况,对于研究楚国的官制以及春秋战国时期中原诸国官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