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我把男同性恋的性爱说成雅典民主政治精神的体现,多少会有些时序倒置之嫌。“民主”在我们的时代已经成了个神圣的词汇。但是在古希腊,从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几乎没有一个重要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认同民主。民主在他们那里,更像个政治病理学的词汇,是社会的一种病症。老百姓对民主意识形态可能有另外一种态度,因为偶尔有些戏剧中有赞扬民主的台词。不过总的来说,老百姓的态度还是因为文献缺乏而不足为证。从近代历史的角度看,民主这个词汇在英国和法国是1784年才出现。R.R.Palmer声称当时这个词被使用还是因为保守主义者要用它来描绘和诋毁自己的敌人。民主从一个贬义词变成褒义词,大概还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动脑筋     
马恒超 《老年人》2008,(8):45-45
“国是”就是国家的大政方针,是指国家大事。而“国事”不必特意指国家大事,也可用来指国家的一般性事务。“是”字有“法则”的意思,“国是”即有国家的政策、法规等含义。“是”也有和“事”含义相同的地方,指一般的事务、事情,但是“事”却没有“是(法则)”的会义.所以不能混淆  相似文献   

3.
《论语》中说:“出使四方,不辱君命。”这是古代对外交官“对外说话”提出的目标要求;古代威尼斯使节的训令说:“使节应该用对任何事都不承担责任的一般性词句来表达一切。”讲的是外交官即使说“伟大的废话”,也不能因语言不谨而给自己带来祸患。中外两段对外交官职责的论述,从两个侧面凸显了“语言智慧”的重要。回顾中国古代外交,一些著名的外交语言智慧,至今还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相似文献   

4.
陈苑 《现代妇女》2014,(8):57-57
近年来,作为男同性恋身后的隐性群体“同妻”日益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并成为了社会学界乃至法学界人士关注/探讨的焦点。当男同性恋为了生育子女或满足父母/社会要求与异性结婚,却在婚后追求或维持着同性关系时,作为其配偶,必然面临着无性/无爱/受冷落甚至家庭冷暴力之类的困境,由此,“同妻”权利受损的问题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5.
黎斐 《公关世界》2008,(2):28-29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早在几千年前就讲诚信,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对诚信有过精辟的论述。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韩非予说:“小信诚则大信立,故民主积于信。”孔子讲:“民无信不立。”我理解诚信的含义是:“诚”者,即真诚,真心真意;“信”者,即诚实,讲信用,不欺骗别人。  相似文献   

6.
嘘!严肃点     
需要男人一位烫着波浪发型的妇女,要求理发师把她的头发重新弄直。理发师很奇怪,问道:“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丈夫也烫了头发,我不能让家里没有一个男人。”其他事父亲对女儿的男朋友严厉地说:“年轻人,你每天只带着我的女儿看电8、进咖啡馆、打保龄球,难道就不能做点其他事情吗?”年轻人听了,又惊又喜:“您是说可以做其他事了吗?”旺季水怪我和妻子到苏格兰旅游。在尼斯湖观光时,我们和当地的一位老人聊T起来。“这湖里真的有水怪吗?”我问。“当然有,”老人说,“不过等旅游旺季一过它就会离开了。”无需口袋一位著名的…  相似文献   

7.
当一群高管们被问到“你最愿意提拔什么样的员工”时,他们中85%的人回答说:先做重要工作,做事迅速高效的员工。 大多数人每天从早到晚被各种没有意义的人、事纠缠,无法抽身去做真正重要的事,而事实上,人只有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才能够在职业生涯中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8.
希云 《现代交际》2005,(12):32-32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呢——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有人对你说:“这可是个秘密,不到时候对谁也不要讲”,“明 白我的意思了吧,千万不要对人说啊”,“现在我要跟你说的事绝对不能张扬出去”——可你随后忍不住还是将这个秘密 转述他人——为什么会这样呢?  相似文献   

9.
看到某论坛上有一篇自署为“非震区灾民”的帖子,是一个工厂的工人为自己没有捐款而感到愧疚,而自责地说:“我是不是值得鄙视?”他没有捐款的原因似乎有这样几个:一是厂门口的捐款箱无人问津,他也不愿意“出风头”,然而,“心里却一直有点疙瘩,觉得自己好像做了一件锗事,一直在受良心的谴责”;二是为了平复自己的良心,同时又不想在同事中显得“另类”,  相似文献   

10.
当今,饮食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相当一些国有单位受到市场冲击,效益滑坡,以致这些单位的离退休人员生活待遇不能落实或不能完全落实。然而,慈利县饮食服务公司却从来没有拖欠过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老人们由衷地称赞:“这全靠公司经理谭勇经营有方,他心里装着我们。”此话不假,我先说件事吧。前几年,我在这个公司办公室工作,住在办公室旁的一间单人宿舍里。一天深夜,我起床小解,发现经理室还亮着灯,推开虚掩的门一看,只见谭经理伏在办公桌上,左手托住下巴,右手拿着笔,正在苦思冥想着什么。再走近一看,啊,他正在算一笔数字…  相似文献   

11.
多走一步     
一位写小说的朋友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九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要他去一片麦地里寻找忘在那儿的水壶。那片麦地非常大,麦子又长得高,水壶却很小,朋友找了老半天,也没有发现水壶,他两手空空走了回去。父亲二话没说,自己走进了麦地,不一会儿,父亲就找到了自己的水壶,那是一只黑色的小陶罐。朋友问他父亲水壶是在哪里找到的,父亲说在西北角的草丛中。朋友告诉父亲,他起初也发现那儿有个东西,却以为是石头,没有走过去。他的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干什么事都要认真,当你对某种东西已经失望时,不要忘了再向前多走一步。” …  相似文献   

12.
吴镕 《炎黄世界》2013,(2):31-31
瑞芝同志说下农村调查要真调查,不要假调查,这是他留给世人最后的遗言。拳拳爱农之心,溢于言表。 与杜瑞芝同志相识相知,缘于农村工作。我们都一辈子献身“三农”事业。我国没有农会,一年一度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被我们戏称为中国的“农民议会”,“议长”是农口老领导杜润生同志。那时会开得很长,有讨论、辩论和争论。记得1981年农村工作会议从北京开到天津,有半个来月。会上发言的勇敢者杜瑞芝同志堪称第一。会后起草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第一个一号文件,反响特好。农民说吃了“定心丸”。胡耀邦同志说今后每年都发个一号文件讲农村、农民的事(那时还没有发明“三农”这个词)。  相似文献   

13.
缪哲 《中外书摘》2011,(6):24-26
老J:辱问京城大学里沸沸的“国学”,到底是个啥名堂,年来我闭目塞聪,对上庠的事,愧有未闻,恕不能讲得明白为歉。但可为谈资的是,我读大学时,同学们嘴边,常挂一些陈年的老词,以相笑谑;讲得阔气点,就是洋修辞称的anachronism(时代错乱)。记得当时,“国学”曾与“我大清”、  相似文献   

14.
一位老编辑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大姐跟我说:“有一回,我的心情特别苦闷,特别想找个人倾诉倾诉,可我翻遍了那本厚厚的通讯录,却一个人也没有找到。”我说那是为什么?起码你可以找我呀!她说,是可以找你,可我付不起一个小时的长途电话费。接着,她向我说明了一个人也没有找的原因,她说通讯录上的有些人,只是一种稿件往还的工作关系,人家没有义务倾听我的苦闷,我也没必要向这些人敞开我的心扉;另有些人呢,关系不错,可我估计他们对这类事没有兴趣,说不起来也就不说了;还有些人,对这类事他们根本就不懂,你跟他们说无异于自言…  相似文献   

15.
一位做律师的朋友讲了这样一件事。 那天,事务所接待了一名年轻女子,是来咨询离婚的。女子愤慨地说:“他妈妈就是我们的第三者,洗澡要儿子搓背,睡觉不允许我们关门,高兴的时候要和我们挤一张床,不高兴的时候随时进我们房间乱翻一气,没有空间没有自由,更别说什么隐私了,这样的日子,没法继续了!”  相似文献   

16.
自我形象是一个人展现在别人面前的有关自己的整体风彩。它显示出一个人的容貌、气质、修养与个性,对一个人的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段有关林肯总统的轶事就说明了这一点。林肯总统委托耶友给他推荐一名顾问,朋友满有把握地给他推荐了一位才识过人的阁员,林肯却没有接纳,问及原因,林肯说:“我不喜欢那个人的面孔。”朋友发怒了:“为什么以貌取人,他不能为自己天生的脸孔负责呀?”林肯说:”‘一个人过了四十,就该对自己的面孔负责。”这件事一方面说明了人的自我形象对自己前途的影响,同时也说明自我形象是…  相似文献   

17.
初恋的日子     
尹茗 《现代交际》2007,(1):21-21
感情是不能出让的,即使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也不行。然而我却做了一件最傻的事。那是我在大学时的事。我当时17岁,是班里年纪最小的,学长们大多都已经20岁出头,许多人都有了女朋友,看着他们一对对卿卿我我的样子,我没有一点感觉。不知道我的那些学长们跟那些叽叽喳喳的女孩子们在一起有什么快乐。  相似文献   

18.
苏岑 《女性天地》2014,(4):25-25
中国人说话爱讲“随便”,做人却绝不允许“随便”。但若真的不想让别人对你随便,你的嘴巴首先不能太随便。  相似文献   

19.
事以简为上,话以简为当。 不知从何时起,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一些领导逢会必讲,逢讲必长,似乎讲话不讲上个把小时,不足以显示出领导水平,不足以显示身份。结果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台下听得昏昏欲睡。不少干部群众抱怨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领导讲长话。”  相似文献   

20.
时间如流水一般匆匆而逝,转眼我已经是78岁的人了,有些事随着时间流逝被淡忘,有些事无论时间怎样推移都无法忘记。老伴叶翠兰是江苏人,温柔、贤惠、能干,我们结婚时条件非常艰苦,她既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家里也没有像样的家具,可她从不计较。我说:“如果你不习惯就回老家吧。”她对我坚定地说:“我永远不会离开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