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论述价值规律在国际上应用的重大变化时,马克思说:“价值规律在国际上的应用,还会由于下述情况而发生更大的变化:只要生产效率较高的国家没有因竞争而被迫把它们的商品的出售价格降低到和商品的价值相等的程度,生产效率较高的国民劳动在世界市场上也被算作强度较大的劳动。”①对这段话,相当长时间没有引起学术界的注意,有些专门解释《资本论》的著作,根本没有引述,②有些虽然引述了,只是简单地  相似文献   

2.
“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上的从属”是资本逻辑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此时,劳动是以机器体系使用为标识的社会劳动,受制资本逻辑,机器体系全面取代工人是“实际从属”特殊资本主义生产的必然结果。机器体系的社会劳动的价值形式,马克思给予了科学考察,提出了不同于“劳动时间财富尺度”的“自由时间财富尺度”。“自由时间财富尺度”体现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连续性与创新性,是对新时代生产力发展的科学总结和界定。同时,“自由时间财富尺度”也为新的生产力水平下生产关系的新形态提供了支点,此时,马克思劳动理论完成了资本逻辑批判走向劳动逻辑构建。该逻辑建构在非生产劳动统领的共同性生产中得到初步呈现。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曾多次强调,价值规律在国际上的应用,“有了重大的变化”。对此人们一般认为是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为世界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世界市场上的商品按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国际价值等价交换。这种理解仅仅把价值规律所发生的重大变化限于一种名称上的改变,是把一国经济简单放大后得出的结论。实际上,马克思所指的重大变化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 (一) 价值规律,首先是商品价值量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规律,然后才是等价交换的规律;因此,要了解价值规律在国际上的应用发生了什么变化,首先要了解商品价值量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规律在国际上的应用发生了什么变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主张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同时主张根据现实生活的发展实事求是地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此,本文论述了以下问题:一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当代遇到的挑战;二是坚持原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否定资产收益权所带来的矛盾;驳斥了所谓“非劳动生产要素创造价值”的观点,指出必须区分价值的创造与价值的分配;三是提出商业劳动也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5.
斯密和其他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虽然在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方面作了重要的科学贡献,然而他们只注意量的研究,没有研究劳动为何形成价值,因此他们的劳动价值论的一个重大缺陷是不能够指出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区别与联系。有些同志对马克思对斯密价值论的评述有着重大的误解。他们认为斯密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价值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的区别与联系,不适当地肯定了斯密提出的购买劳动概念和自然价格论。马克思说,他的劳动价值论是斯密和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我们正确认识马克思对斯密劳动价值论的评述,不但是有关正确了解古典学派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史,而且涉及到正确理解马克思对斯密劳动价值论的革命变革,因此我们有必要讨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 本文拟对马克思价值决定论的理论内容作三个层次的研究,即探讨价值决定的实质、形式、机制。在这一探讨中阐明笔者对价值决定问题上长期存在的争议的意见。一、价值决定的实质——社会劳动的时间规定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只是以历史上发展的形式表现出那种在其他一切历史社会形式内也存在的、虽然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的东西,这就是作为社会劳动力的消耗而存在的劳动的社会性。”①既然撇开了劳动的各种特殊历史形式,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劳动的社会性,便是指个别劳动的支出作为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用于社会使用价值的生产这样一种性质。这是劳动的一般社会性,对于理解价值的一般社会本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劳动价值论是以马克思经济学为基础的科学。指出正确认识劳动价值论应澄清两种误解 :第一、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即只有体力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或认为劳动价值论中排除了科技工作者的劳动 ;第二、将马克思的价值论与财富论混同。阐明科技工作同样属于生产商品和价值的生产劳动 ;论证了马克思的价值论与财富论既有统一又有区别。特别指出要结合新的现实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8.
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 (DavidRicardo)创立的比较利益 (成本 )学说自问世以来 ,一直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但由于它未能彻底地贯彻劳动价值理论 ,因而不能揭示国际贸易中的各种交换的内在原因。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并不否定比较利益原则 ,而是指出国际贸易中除了双方可以获得比较利益外 ,还存在着富国榨取贫国的不等价交换 ,双边贸易中“比较利益”总是倾斜在发达国家一方。因此 ,我们应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国际价值理论 ,借鉴比较利益学说中的合理成分 ,为我国的对外贸易服务 ,以迎接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加入WTO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剖析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揭示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但是,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现代价值理论”,试图否定或取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斯拉法体系”就是这样一种“现代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劳动本体论是贯穿于《手稿》的核心思想和理论基础。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对私有财产关系的分析和对共产主义问题的论述都是从此出发的。马克思的劳动本体论思想在思想资料上无疑是受到了黑格尔的形响,但主要是来自于他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及其现实的私有财产关系的批判研究。正是超越了把劳动仅看作财富源泉的国民经济学的劳动概念,揭示了劳动之于人类的本体性意义,马克思才客观真实地说明了“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世界历史,揭露了异化劳动是“有害的、造孽的”,证明了扬弃了异化劳动的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劳动本体论是贯穿于《手稿》的核心思想和理论基础。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对私有财产关系的分析和对共产主义问题的论述都是从此出发的。马克思的劳动本体论思想在思想资料上无疑是受到了黑格尔的形响,但主要是来自于他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及其现实的私有财产关系的批判研究。正是超越了把劳动仅看作财富源泉的国民经济学的劳动概念,揭示了劳动之于人类的本体性意义,马克思才客观真实地说明了“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世界历史,揭露了异化劳动是“有害的、造孽的”,证明了扬弃了异化劳动的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在70年代初,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P.A.Samuelson)接连发表了题为《马克思“价值”到竞争“价格”的转化》和《理解马克思的剥削概念》两篇论文,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提出批评,挑起了一场被称为当代经济学界六大争论的世界性争论。在这场争论中,西方经济学家不仅重新提起近百年来悬而未决的“世界难题”,而且还提出了一些在经济学说史上从未提出过的新问题。我们知道,马克思的《资本论》所研究的问题难度很高,它包含了马克思浩瀚的思想和深邃的哲理。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学说难度更高。古典经济学伟大的奠基者斯密就曾经因难以把劳动价值学说贯彻到底而发生动摇。其后继者李嘉图也因无法  相似文献   

1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站在经济学家和哲学家的立场上,扬弃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结合辩证法的思想来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的共同主题劳动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中所呈现出的异质,即阐释劳动异化问题的观点。引入国民经济学中“私有财产”的概念以及阐述其与劳动异化的关系来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学者经过研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形成了“异化劳动决定私有财产说”、“私有财产决定异化劳动说”和“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互为因果说”的观点。通过对三个观点的辨析,来把握住马克思异化观点的实质,并为当下市场经济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4.
价值:探讨异化范畴的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使用的“异化”范畴本质上是一个价值批判范畴,异化即价值的异化,体现与价值应当的对立。系统考察“异化”一词的渊源以及马克思著作中运用“异化”一词的情况,并从价值角度对“异化”范畴进行一番新的探讨,可以发现,马克思正是通过对“异化劳动”的价值批判,在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基础上确立起了一个全新的人文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5.
劳动生产率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学术界的意见并不一致。其争论主要在于:劳动生产率中的“劳动”,是指活劳动消耗还是指包括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在内的全部劳动的消耗?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①据此,相当多的经济学教科书和辞典、文章都认为,劳动生产率中的“劳动”,是指形成商品价值的既包括活劳动又包括物化劳动的全部劳动消耗。然而这种看法是片面的。第一,在劳动生产率的质的规定性上,联系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怎样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规定?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指导。因此,在研究中我们首先要注意理解马克思的有关论述,并深入研究我国的客观实际,在马克思的理论与我国特殊情况的结合中确定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规定。 (一) 马克思指出:“我们所说的生产劳动,是指社会地规定了的劳动”。“是从一定的历史的形式来考察。”“劳动作为生产劳动的特性只表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从一定的社会形式,从这个劳动借以实现的社会生产关系得出来的。”人类历史上存在过多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形式。这些不同的社会形式决定了其生产劳动的彼此不同  相似文献   

17.
韦奇、时珍两同志在1981年《武汉师范学院学报》第二期上发表的《关于劳动表现为价值和价值决定》一文中,提出了第二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社会总劳动时间依据社会对各种产品在数量上的确定需要按比例分割于各部门的劳动)也决定商品价值的观点。他们指出:“如果第二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价值没有决定作用,不论社会总劳动怎样在各部门分割都与价值决定无关,那就至少从价值这个角度否定了有按社会确定的需要适当分割社会总劳动的必要”。我认为韦奇、时珍两同志的观点是混淆了价值运动中的价值形成和价值实现这样两个不同的过程,否认了价值实现在商品价值运动中的重要地位。 马克思指出:商品价值的实体是人类一般劳动?形成商品价值量的也只能是生产中直接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所以,价值的形成只能是生产领域的事,和市场上的供求状况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 在马克思的早期重要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对象化”理论.在这一理论中,哲学和经济学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第一,马克思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把对象化理解为创造某种对象的劳动过程.他指出,劳动产品就是凝结在某个对象中的亦即在该对象的对象化过程中的劳动,“劳动的实现就是劳动的对象化.”(《手稿》P、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资本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尽地论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的运动规律以及它的本质,马克思说:““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表现为劳动过程转化为社会过程的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劳动过程这种社会形式表现为资本通过劳动过程的生产力来更有利地剥削劳动过程的一种方法。”H‘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资本运动的本质是劳动过程的转化,资本增值的奥秘在于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同时也指出了劳动过程转化为资本运动的必然性,‘”资本的指挥发展成为劳动过程本身的进行所必要的条件,成为实际的生产条件。(2)社会主义条件下有没有资…  相似文献   

20.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劳动、生产劳动是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的研究和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和生产劳动发生了新的变化,搞清这一新的变化,不仅涉及到坚持和发展科学劳动价值论,而且,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增加社会国民财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指导意义.本文着重研究如何准确、完整地理解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劳动的性质,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以及对价值创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