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域经济合作的兴起及其发展,是商品经济中的必然现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族地区逐步打破区域、部门、行业之间的封闭,建立起了一批颇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80年代,我国共建立紧密、半紧密和松散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100多个。其中,民族  相似文献   

2.
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分析及经济效应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生产要素的跨境流动和优化配置日益增强,各国经济相互开放和融合的程度大大提高。既加入多边经济合作组织,又积极参与地区或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已成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参与经济合作的方针和实践。本文分析了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的贸易效应,并对该自由贸易区发展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应进一步加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北亚作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尚缺乏一个约束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以后,中日韩三国出现广阔的经济合作前景:东北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经济体之间互利互补,各具不同的需求和比较优势。东北亚地区初步具备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条件和可能。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整合已成为推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柱力量之一。而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则是推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试验田"。从法治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当前的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不难发现该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由于地方保护和市场壁垒等原因严重地受制于众多因素的困扰。为了切实解决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必须从法治建设入手,通过国家干预手段来建立跨行政区的有效合作机制,以确保泛珠三角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进行区域贸易合作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一个重要趋势,自90年代以来各种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区域经济合作的全面展开,带来了区域内国际贸易额的飞速发展.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资料,仅2000年一年,发生在区域贸易组织内部的的贸易额就占了世界贸易额的60%,特别是欧盟、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南方共同市场、中欧自由贸易区、安第斯共同体六大区域组织内部的贸易量就占世界贸易额的40%.因此从理论源头上重新认识区域贸易合作有着相当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也在不断的向前发展.为了促进其健康的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克服各种制约因素.本文通过有针对性的分析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国际政治、经济、东北亚各国自身存在等三方面主要制约因素,并借鉴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比较成熟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寻求新形势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趋势。在诸多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中,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且各具特色。从产生背景与构建目标入手,比较研究他们的运行机制、组织机构、立法体制与法律体系及争端解决机制,对我国构建与参加区域经济组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东亚经济合作从 2 0世纪 60年代起步 ,以其地缘优势和经济互补优势 ,已取得积极进展 ,成为 2 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区和世界经济的增长点。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大趋势下 ,面向 2 1世纪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日益显现出它的必然性。东亚经济合作是提升亚洲经济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将成为东亚经济合作的目标。本文介绍了东亚基础合作的形成机制 ,集中分析东亚经济合作的进展、现状 ,简要分析了发展前景和趋势  相似文献   

9.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全球通过地区合作谋求经济协调发展的步伐日渐活跃。区域经济的协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将大大促进全球贸易的自由化程度和世界各国的经贸交流。韩国拥有中国所需要的开发经验.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资源,日本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大量的资本。发挥各国的长处,建立东北亚经济合作体制.将推进区域合作和区域繁荣,造福于韩中日三国人民并推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区域合作国内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经济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是世界经济和贸易领域激烈竞争的产物,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加快是世界经济大趋势之一。区域合作的对策如下:确定区域协作,尤其是产业协作领域;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研究的特点:日益重视产业、企业和城市的协同竞争;强调产业协调在区域合作中的作用;强调政府的协调作用;强调中心城市在区域合作中的作用;强调市场与投资的重要性;强调区际经济关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如同两股不可逆流的洪潮,席卷世界。为适应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积极加入至经济区域合作的行列之中。事实上,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经济合作领域,特别是在东盟区域,我国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存在着诸多不足。这些不足突出地体现在法律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具体法规支撑等多个方面。对此,我们可通过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借鉴其他区域经济合作经验等措施,促进我国实践区域经济合作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亚太经合组织 (英文缩写 APEC)是我国参加的唯一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自成立以来 ,它在推动亚太经济合作上颇有建树。作为 APEC的重要成员国 ,我国与 APEC其他成员国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因此 ,采取正确的 APEC战略 ,积极地推动亚太经济合作 ,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东北亚地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开放度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能源需求的巨大潜力,促使东北亚各国正逐步建立跨国经济合作区及大力发展次区域经济合作.作为东北亚重要成员国,我国更应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导向为契机,积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4.
介绍美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理论和特点,并着重比较中、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差异性,提出我国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应注意的问题:(1)肯定政府的支持引导作用;(2)提升农民的平等、服务与合作意识;(3)多样化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15.
欧盟作为当今世界上成立最早、成效最卓著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其成立与发展有着深刻的政治、历史、文化背景和经济条件 ;其 5 0年的发展历程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利益协调的磨合性等特征 ,其独特的超国家性质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是其经济一体化顺利实施的保证。对欧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条件、主要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和思考 ,为我们顺应经济一体化趋势、促进广西与其周边区域的合作与协同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的冲突严重制约了我国区域经济的统筹发展,制定和完善区域经济横向合作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区域经济横向合作法律制度的建构要以建立区域横向合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为目标。区域经济横向合作法律制度体系的构成主要包括区域横向合作协调法律制度和区域横向合作市场培育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下,加强东北亚的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东北亚经济合作区域的条件尚不具备,因此,应以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突破点,利用振兴东北经济战略的契机,打开东北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改革3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文献分析和历史分析等方法对中国改革30年来区域经济合作进行回顾与展望,认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历程中各个阶段的合作背景、期望目标、推动力量、合作形式、合作内容、合作广度和深度以及合作格局等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从自上而下的政府、行政主导型合作到自下而上的地方、企业主导型合作;从一厢情愿的被动合作到主动出击的多足鼎立;从各自为政的行政区合作到国家战略的主体功能区分工;从有名无实的单一物质合作到全方位、多层次的全面合作;从弥补制度缺陷、打破市场分割的应急之举到放眼全球、融入世界的大国战略,风雨兼程的中国区域经济合作走过的其实是一条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官方与民间、传统与创新的长期博弈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两岸经济合作机制逐步成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核心概念与内容。经济合作机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也有功能性经济合作机制与经济整合机制(区域经济一体化)之分。两岸经济整合机制是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建构机制,是一个阶段性的发展过程,有低度经济整合机制、中度经济整合机制与高度经济整合机制,而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整合机制与模式。海峡两岸建立了不少功能性经济合作机制,但两岸经济整合机制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海峡两岸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属于优惠贸易区性质,未来在完善两岸自由贸易区基础上,建立高层次的两岸经济整合机制目标即两岸经济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村级治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社会系统学派认为组织应由共同的目标、协作的意愿和信息联系三要素构成。村级组织机构的建立 ,应以农民诉求的利益为基础。农民诉求的利益可分为个人私利最大化和公共福利最大化两种 ,所以必须建立与农民诉求利益相适应的两套组织机构 ,即农会——谋求农民福利最大化的社团法人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谋求农民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财团法人。借鉴台湾农会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 ,勾画出农会及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性质及其架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