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投入—产出的分析视角出发,结合WIOD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分别从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考察了要素投入在制造业产业升级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依赖于要素结构升级。相对于资本投入和研发投入,劳动力投入是考察期内我国制造业产业内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我国制造业要实现产业升级目标,需要提升要素禀赋,增加资本尤其是人力资本的积累。鉴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论文还考察了参与国际分工与制造业产业升级间的关系,发现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有利于"干中学"效应的发挥,进而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2.
转型升级阵痛中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唯有基于人力资本"视线"实施差异化战略、推进激进式创新,才能变革成功,进而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并形成核心竞争力。以天津市各大工业园区154家中小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制造业企业创新逆驱战略转型的人力资本"视线"进行统计检验。结果显示,战略层面的"视线"有一个:外部环境竞争性、差异化战略、激进式创新与企业绩效。资源层面"视线"有两个:差异化战略、HRM系统、人力资本、渐进式创新、激进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差异化战略、HRM系统、知识共享与企业绩效。这三条"视线"为中国制造业企业指明了战略转型、创新变革的具体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一、引言在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同时,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于我国实现产业升级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创新是企业的灵魂,而人力资本是创新的源泉。随着人类社会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将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1.实证研究。付辉辉(2006)本文主要根据人力资本量、人力资本的匹配度、人力资本的互补性、人力资本的专用性4个指标对人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 2—201 9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度了地区数字经济水平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从人力资本投资、企业创新能力两个角度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利用机器学习模型研究了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溢出效应”。结论:全国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逐年上升;数字经济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存在非线性趋势。  相似文献   

5.
增长与发展是经济学的永恒主题。本文基于1978-2010年浙江省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利用卢卡斯人力资本模型研究人力资本对浙江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物质资本仍是推动浙江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且具有明显的外部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推进,数字化思维早已深深融入企业管理运作的方方面面。长期以来,制造业在我国一直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人力资本具有显著的特征。文章从资本管理的角度,通过分析制造业人力资本的特性,引入数字化管理思维,探索大数据时代制造业人力资本数字化管理的实施路径,解决制造业企业人力资本管理难题,提升企业的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7.
翁春颖  韩明华 《管理学报》2015,12(4):517-521
知识、信息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加速流动有助于我国制造业通过接受国际领先企业的知识和技术转移来提高核心能力.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从全球价值链驱动模式入手,对全球价值链下的知识转移进行了分析,认为不同价值链驱动模式下我国本土制造业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获取来自领先企业的知识存在差异,从而决定了其技术进步与升级路径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王晓文  张玉利  杨俊 《管理评论》2012,(4):76-84,93
以往关于创业者人力资本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一直没有得到一致性的结论,导致创业领域的学者们质疑创业者人力资本是否对新创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然而在创业实践中风险投资家评估项目时却十分重视创业者的人力资本。本研究基于能力视角,尝试揭示人力资本与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论证了创业能力在创业者人力资本和新创企业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采用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通过对173家新创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对理论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1)创业者人力资本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是通过创业能力的中间传导促成的,即创业能力发挥了中介作用;(2)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对不同的创业能力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二十一世纪企业经理的高级助理只有两个,一是人事老总,一是财务老总,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提出了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实行资本化管理。作者从人力资本化的理由、人力资本化的基本观点以及企业如何搞好人力资本化等几个方面,对企业人力资本化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的指标体系来评估企业数字化转型效果,但目前还没有比较规范的评价模式。文章通过研究,围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战略与组织、数字化基础、关键环节的业务应用、综合集成、生态与创新5个方面建立评估的基本框架,提出评估的原则、框架内容、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并对云南不同层次有代表性的制造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估实例验证。评估结果与案例企业现实情况基本吻合,较为科学地反映了企业数字化推进水平和转型短板,可为政府、行业组织、企业有效评估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从而进一步制定政策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数字化能力、推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中央环保督察制度作为中国环境治理领域的重大制度创新,它使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压力和挑战的同时,也为制造业企业走自主转型之路提供契机。本文在分析该制度施行过程的基础上,借助2012—2018年中国上市制造业企业年度数据,利用多期倍差法探究中央环保督察对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中央环保督察整体上通过促进市场化进程推动了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同时,随着督察批次的增加,该制度对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影响加深,其对东部地区、大规模、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的改善作用更加显著。最后针对以上结论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CEES调查数据,全面考察我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现状与路径选择。调查分析显示,我国企业转型升级整体状况是:整体绩效趋稳,结构分化明显。突出表现在转型升级绩效、全要素生产率、企业家精神、增长模式等7个特征性事实方面。据此,加快我国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应重点选择:形成面向市场的创新型企业家精神;加快从"速度盈利型模式"向"质量盈利型模式"转变;加大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以形成人力资本红利;注重技术创新能力的持续性提升。本文的政策建议是:制定加快"制度型企业家"向"创新型企业家"转型的系列政策;消除政府的"父爱主义",加快"僵尸企业"退出市场;大力发展以技能人才为基础的国家人力资源培养体系;促进多元质量信号充分供给形成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以企业创新为中介变量,向制造业中小企业家发放问卷,得到315份样本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家的战略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对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相关影响;企业家的战略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与企业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创新对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绩效只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流动人口视角,运用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并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河北省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河北各市间的创新存在空间相关性,以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为主;总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省外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省内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河北省的创新能力呈现不同程度的正向驱动作用,但空间溢出效应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一个基于科层结构的企业人力资本定价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文  李仕明 《管理学报》2005,2(5):582-585,590
科层结构作为一个关键的结构性因素应该进入人力资本定价模型,它是对人力资本实行差别定价的一个重要依据.在罗森的科层产出模型之上,通过引入人力资本能力函数建立了基于科层结构的企业生产函数,将人力资本的定价置于科层结构中研究;重点讨论了影响人力资本定价的两类因素--企业性因素和人力资本差异性因素--对人力资本定价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对不同人力资本实行差别定价的一个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贸易竞争性指数、产业比重等指标,说明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两者之间的偏差,运用简单的计量学方法对结构偏差做定量测定。在此基础上,对我国(2002~2008年)制造业的出口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偏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产业结构已经从低端的资源密集产业向高级转变,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偏差,结构升级不明显。产业创新升级能力及出口竞争力还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7.
如何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生产率,对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互补理论阐释人力资本结构提升ICT生产率效应的微观机制:高技能劳动力能有效匹配ICT应用带来的生产方式与组织结构变革,而长期雇员则提升了企业对ICT应用导致的生产柔性与分工深化的适应能力,强化ICT生产率效应。进一步地,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统计的中国120个城市共11999家企业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考察ICT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从人力资本结构角度验证中国企业突破"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的可行路径。实证研究发现,高技能员工和长期雇佣员工均与ICT形成互补效应,能够显著提升ICT的生产率效应,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并经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还发现,互补效应在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地区、程序化任务密度更强以及技术密集型行业呈现显著增强的特征,并且规模越大的企业互补效应越强。本文的研究表明,加强人力资本建设是企业能否更好地依托新兴信息技术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本文研究结论为当前中国进一步优化智能制造转型路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增长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依托一系列重大工程,通过不断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我国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在规模、效益、管理及产品的性能和质量等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综合竞争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本文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几方面对我国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发展的研究和探讨,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输变电设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鉴于创始团队关键人力资本对新创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已有研究的不足,在界定相关概念及其结构维度的基础上,遵循资源/能力-地位-绩效理论逻辑,构建基于能力视角的创始团队关键人力资本对新创服务企业战略地位优势和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海西地区的新创高技术服务企业创始团队成员为调研对象,基于182份有效问卷,运用SPSS 19.0和AMOS 17.0软件及多元层级回归方法分析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创始团队关键人力资本的3个维度均显著提升新创高技术服务企业绩效,但作用机理不同,绩效效应存在差异,服务扩展优势部分中介适应性营销能力和市场链接能力与绩效的关系,服务扩展优势和服务差异化优势同时完全中介新服务开发能力与绩效关系;适应性营销能力和市场链接能力直接和通过服务扩展优势间接产生的综合绩效效应均显著高于新服务开发能力通过服务扩展优势和服务差异化优势间接产生的综合绩效效应;服务扩展优势在服务差异化优势转化为企业绩效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新创高技术服务企业应合理配置和整合创始团队成员多样化能力,促进关键人力资本与战略地位优势的协同匹配。  相似文献   

20.
陆剑宝 《管理学报》2014,(3):396-401
基于中国和广东省2个层级的2003~2009年动态面板数据,测度了制造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在省级层面还是市级层面,制造业集聚显著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制造业集聚是导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主要因素;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不一样,并没有受累积循环因果的影响;人力资本和信息技术等知识密集型要素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