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探索性研究,本研究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在理论层面,本研究较深入地探讨了"开放式创新"与"自主创新"的背景及内涵,并构建联系、比较异同。基于2005年以来南汽集团对罗孚公司并购及此后发展的案例,本研究深入回顾了并购全程及后续项目进展,进而讨论了本次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实践对南汽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结合案例,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企业自主创新有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发生条件是:(1)被并购方知识积累大于并购方或与并购方原知识积累形成互补;(2)并购方有能力整合来自被并购方的创意,使外部创意内化为以开发新产品为表征的内生创新力量。  相似文献   

2.
基于KMV模型的我国上市公司价值评估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基于期权定价思想的KMV估值模型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的适用性.首先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对KMV模型进行了修正,然后利用修正后的模型对我国证券市场上的部分样本公司进行实证检验.表明KMV模型适用于中国证券市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非ST公司而言,通过模型估算企业的股权资本价值和企业总价值,不仅考虑了企业资产的现时价值,还考虑了企业未来获得良好发展前景的各种机会,是一个全面动态的过程;对陷入财务困境的ST公司,传统的价值评估方法无法对这些公司的价值和较高的股价做出合理解释,这些公司依然可以在资不抵债的情况下有一个可观的公司价值,模型能够全面反映ST公司的净资产价值和虚拟价值--"壳"资源价值,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国证券市场上越是被ST的公司越被追捧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6家本土成长型企业分别被跨国公司并购进行多案例研究,从出售方的视角探索双方的"跨国联姻",揭示出一个在华跨国并购的"赘婿式"并购和"教练型"治理模式的理论框架模型。研究发现:在华跨国并购正如出售方"赘婿"而跨国公司"入赘"的过程,出售方获得收益并维持实际经营权以期获得长期回报,并购方则实现市场占有;而在并购后"教练型"治理的模式中,出售方从控制人转变为经理人,而并购方通过目标管理达到监管公司的目的。这既能实现业绩增长,又能使原有管理人员贡献自己的才能,从而实现双赢。另外,本文还探讨了结论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4.
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漠视: 前进的"瓶颈"?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我国企业并购高潮的到来,在评价潜在的并购计划时,目标公司和收购公司之间潜在的文化冲突和相伴而生的文化漠视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漠视涵盖如下几方面:(1)忽视文化差异对决定最终交易价值所产生的重大作用;(2)不重视尽职调查中的文化调查;(3)没有意识到收购公司和被收购公司文化之间的重叠性和互补性;(4)没有意识到新的公司愿景对树立新的公司文化的激励作用;(5)单纯或过于从收购企业利益的角度去建立新的公司文化,没有在两种文化的基础上去构建新的文化规范;(6)并购过程中没能形成两个不同组织体之间有效沟通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5.
对企业并购动因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传统的并购动因理论,主要从股东或者公司管理者等个体角度来解释并购的发生;二是并购浪潮理论,把企业并购和一些较为宏观的因素联系起来,试图从更大的视角来解释并购的发生。但从被并购行业的特征的角度来考虑并购动机的文献却相对较少,因此本文试图从行业的特征角度来看主并公司并购的动机。  相似文献   

6.
企业跨国并购后的整合风险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兼并与收购发生法律效力后,从法律上讲该项并购活动已经结束了。但对并购企业来说,兼并与收购最重要、最困难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普华永道国际会计公司在1992年深入调查了英国最大的100家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涉及50项并购交易超过130亿英磅的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有54%的并购被认为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后期整合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在收购兼并之前,只有不到20%的公司考虑到并购后如何将公司整合到一起;而并购后所能够产生的成本节约、销售增长则被大大地夸大了。”企业并购重组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的实…  相似文献   

7.
作为企业迅速扩张资本及企业规模的一种手段,并购已经成为行业内的一个主要话题,在我国逐渐走入并购热潮的过程中,有成功的并购,但更多的是不成功的并购。2006并购年会将"关注并购整合,提升公司价值"作为主题,可见整合已经成为并购成功关键所在。本文以此为契机,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及理论基础上,对并购前后的财务效应进行整体评价,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新环境下的并购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运用财务指标法进行并购行为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分别对总体公司、收购公司、目标公司的并购前、并购当期、并购后的绩效进行对比分析,结论表明并购行为对公司总体、收购公司以及目标公司的绩效影响不一样。  相似文献   

9.
陈玮 《经营管理者》2013,(25):194-194
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并购的方式作为规避风险、增强竞争力、扩大企业规模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意识到依靠自身力量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的重组和并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但企业并购成功案例却并不多见。据统计,企业并购的成功率仅为50%,且只有20%的公司在并购目标企业时考虑过文化整合计划。企业文化自身的特殊性和不同企业文化的差异性成为并购企业的主要风险来源。由于中国企业文化在跨国并购的弱势地位,被并购企业对中国企业文化的抵制,中国的并购企业就需要在文化整合上下大力气,要对跨国并购过程中所面临的多元文化进行分析,选择适当的文化整合策略,保证跨国并购的成功完成,实现预期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并购带来的开放式创新向自主创新能力演化路径、创新能力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及混合所有制对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机理提出理论分析框架,以广东省地方国企"瀚蓝环境"三次并购活动为案例研究对象,探究混合所有制并购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收购方具有原始创新能力、收购方与目标公司知识互补及创新环境是促使企业通过并购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提条件,立足于存量资源整合的混合所有制并购,通过融合资本与生产要素,聚焦创新能力开展并购整合,可有效解决企业价值再发现和实现途径的问题。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国有企业以混合所有制与创新能力为"二元"并购动机实施并购,能够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并购交易中的业绩对赌条款对并购后目标公司技术创新和发明者流动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未签订对赌条款的目标公司,签订业绩对赌条款的目标公司在被并购后,其创新数量和质量均发生显著的降低,这一效应随着业绩对赌所施加的业绩压力的增加而增加。进一步研究业绩对赌抑制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后发现,并购业绩对赌导致目标公司削减研发投入,并致使发明者离职人数增加和新聘人数减少,这些都削弱了企业的创新能力。有别于以往研究普遍强调业绩对赌契约对管理层的激励作用和对业绩的提升作用,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对赌契约的弊端,从而为并购双方设计更为合理的契约条款提供决策借鉴,也为监管部门通过加强并购市场监管推动企业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02-2004年深沪两市首次被ST的118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同行业且资产规模相近的118家盈利公司作为配对样本.在界定了"财务危机"的范围后,利用ST公司财务危机前1年的数据,初步选择了20个财务指标,对ST公司与配对样本的均值、标准差、T统计量和Z统计量进行分析,寻找ST公司与非ST公司在财务指标上的差异,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一步筛选财务指标.最后运用二元逻辑回归(Logit),建立起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前1年的预警模型,且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鉴于从企业文化维度分析公司并购价值创造问题的研究尚比较缺乏,本文从企业组织行为特征的角度量化收购方企业文化强度,研究了其对并购绩效的影响。通过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并购事件的实证检验,本文发现收购方企业文化强度越强,并购的长期绩效表现越差。同时,对于并购非上市公司、并购行业不相关企业或进行跨省份并购等并购双方文化融合难度更大的并购事件,企业文化强度对并购绩效的负面影响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果说明企业文化强度是能够解释并购为何不能为收购方创造价值的重要影响因素,为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角度与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并购实现扩张是企业重要的管理决策。近年来,大量学术型人才担任企业重要职位。研究管理者特征,特别是CEO学术经历,对企业并购的影响愈发重要。基于高阶理论,以2010—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CEO学术经历对企业并购行为,包括并购倾向、并购风险、并购绩效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EO拥有学术经历会增强企业并购倾向、提高并购绩效、降低并购风险。研究结论为企业管理提供了启示:企业在选聘高管时,应深层了解高管以往的学术经历,最大限度地发挥高管学术经历带来的价值;企业可以通过聘用学术型高管,提高公司治理水平;高管的学术经历具有专业性和严谨性,能够加强对并购决策的评估和控制,防止由管理层过度自信导致的非理性决策。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针对核心问题"来源国劣势下后发跨国企业如何选择并购后整合战略"展开讨论。研究将重点放在组织层面,从组织身份视角来探索来源国劣势的微观作用机制,提出"组织身份不对称"的构念,深入探索后发企业跨国并购如何选择整合战略来应对组织身份不对称和并购动机产生的"自治—协调"困境,以及双重身份管理时的"隔离—整合"难题。研究发现来源国劣势具有组织异质性,最终的"净劣势"集中体现在后发跨国公司与被收购企业组织身份不对称上。进一步,组织身份不对称会导致后发跨国公司在与海外被收购企业的二元关系中"合作伙伴合法性"缺失,给协调和学习带来压力。为解决上述压力,后发跨国公司会通过实施不同整合战略、设计安排不同的协调机制来对两种身份进行管理以应对挑战、满足并购动机。由此,本文归纳出来源国劣势与组织身份不对称,组织身份不对称、并购动机和整合战略选择之间的逻辑关系,最终得到一个整合框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高阶梯队理论,针对以往CEO更换研究的关键问题,探讨ST公司新任CEO特征、高管团队调整以及企业绩效提升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择了沪深两市2000-2010期间被ST特殊处理后更换CEO的110个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T公司新任CEO的继任年龄、受教育水平对企业短期绩效变化有显著正向影响,过去未担任过CEO的新任CEO继任后企业短期绩效的提升明显好于过去担任过CEO的,内部继任的新任CEO继任后企业长期绩效的改善明显好于外部继任的,高管团队调整对企业短期绩效变化有显著正向影响,新任CEO特征对高管团队调整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为绩效下滑企业转型战略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中国企业选择和更换CEO提供了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乐琦  蓝海林 《管理学报》2012,(2):225-232
主并企业对被并企业的控制会影响并购绩效,而企业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并购的态度即并购合法性会对并购后控制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基于123个样本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主并企业对被并企业的非正式控制程度对主并企业的并购绩效具有显著积极作用,而正式控制程度与并购绩效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并购的外部合法性对并购后正式控制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并购的内部合法性对并购后非正式控制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于中国企业的并购后决策以及如何实现并购目标具有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徐风云  赵民  肖明超  王永 《经理人》2008,(12):124-125
可让我们少走弯路汇源果汁并购案曾被舆论炒得沸沸扬扬。中国企业被外资企业并购一直争议不断,其中有部分优秀民族品牌被外资并购后已经没落。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认为被外资并购弊大于利。通过与外资公司合作,我们可以吸纳他们的新技术和资金,并吸收他们的管理经验,这对我们成为国际一流公司会起到很大作用,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相似文献   

19.
并购作为企业追求规模效益、提高经济效率、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战略,在经济转型期日益频繁地被企业采用。企业高管承担着制订和实施企业并购战略的使命,与企业并购行为能否提升其绩效有着紧密的联系。近几年来,大量女性开始进入企业高管团队,在企业管理团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207家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分析了女性高管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女性高管比例以及女性高管在其他单位兼职均与企业并购绩效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并购绩效。本研究对企业高管团队的配置和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为企业并购提供理论指导,进一步拓宽了现有高层管理团队的研究范围,对政府制定有关促进女性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同时也希望借此研究打破无形"玻璃天花板"阻碍,为女性高管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支持、重组与ST公司的"摘帽"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我国资本市场上1998-2001年四年内被实施ST的全部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地方政府和控股股东通过实施频繁的资产重组对ST公司的支持行为,旨在找到ST公司成功摘帽的决定因素,以及"摘帽"能否说明公司价值真正得到了提高.结果表明,重组次数更多、重组规模更大的公司摘帽的可能性更大,进行了资产置换的公司摘帽的机率明显增加,盈利能力更差、负债更严重的公司摘帽的机会更小.无论成功摘帽与否,ST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未得到实质性改进,"支持性重组"本质上只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