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非裔女性作家享誉20世纪美国乃至世界文坛。她们植根于自身黑人文化的广袤沃土,其作品具有浓重的"黑色风格",并精湛地融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技巧,使作品在真实反映美国非裔族群生活内容、生动描写非裔特别是非裔女性心路历程的同时,有力鞭挞了美国社会种族、性别歧视的罪恶,深切表述他们追求自我和民族解放的愿望。  相似文献   

2.
非洲古老的原始图腾和神话仪式为非裔美国女作家莫里森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她巧妙地使用非洲的民谣、神话和音乐等文化仪式,作为一种叙事策略来呈现多彩的黑人文化,消解黑人民族的"缺席"和"失语",疗救黑人的精神创伤,激活长期患有"集体无意识"的黑人民族的集体记忆.莫里森以原始图腾和神话仪式的文本策略和叙事策略来表达那些"言说不出的东西",重新审视和阐释黑人文化的民族特性,建构独立的民族属性和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3.
非裔美国女作家格罗丽亚.内勒的《妈妈.戴》是一部关于美国黑人女性生活经验的代表作。在《妈妈.戴》中,内勒用细腻的笔触,运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命体验,重塑了黑人女性,特别是黑人母亲形象。母亲的坚韧和勇敢创立了完整的社区,守护着社区及家庭成员,并使得黑人文化得以弘扬和传播。  相似文献   

4.
在拉尔夫.埃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中,非裔美国神话故事“柏油娃”被作者巧妙地运用到结构当中,借助故事深刻的寓意来反映黑人不仅处在社会边缘,而且还不得不运用智慧改变被束缚、被追逐的现实生存状态,以及黑人甚至现代人面临的“无形”的困境。本文从埃里森对神话的具体运用入手来分析作品的深刻内涵,进而挖掘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盖茨认为黑人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必须依据黑人文本特性对认定的中心理论话语加以质疑、梳理、颠覆和修正.而莫里森在小说<宠儿>中对黑色命运的艺术表现手法与盖茨的文学理论建构不谋而合地颠覆了主流中心话语的权威性,弥补了西方文学理论和评判模式构建中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作为美国黑人艺术运动中成长起来的非裔女诗人,玛亚·安吉罗表达出了美国非裔黑人作家特别珍视的黑人心智的完整和人性的复杂,记录下了一位黑人女性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在美国多元文化的话语体系中对黑人文化身份的思索和探求.多层次的文化身份意识成为玛亚·安吉罗诗歌一个核心的因素,是贯穿她长达20余年诗歌创作的主线.种族意识、女性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交织和融合构建起玛亚·安吉罗诗歌中完整的文化身份意识.更为可贵的是,玛亚·安吉罗不但在诗歌中实现了自我身份的构建而且把曾经私人的、艰涩的诗歌变成了简单的、公共的话语,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位成功的入世诗人.  相似文献   

7.
《所罗门之歌》是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讲述了黑人青年奶人寻求黑人民族历史文化之根,完成自我重塑的成长过程。在小说中,莫里森以“黑人会飞”这一古老的民间传说为情节发展主线和象征核心,向读者展现了几种不同的“飞翔”,表达了以奶人为代表的非裔美国黑人族群渴望保存民族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和对自由、真实生活的热切向往。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之初,美国国内一系列重大事件改变了美国非裔文学的语境。论文对新世纪之初的美国非裔文学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新世纪之初美国文化界关于非裔文学的多次论争巩固了美国非裔文学作为民族文学和美国文学的独特部分的身份共识,美国的社会现实加强了美国非裔文学现实关怀的社会责任与文学传统。论文还认为,新世纪美国非裔文学作家身份更加丰富、当下意识更加凸显,这使得其文学结构趋向多元;在艺术方面,美国非裔作家为了建立自己的艺术个性,同时融合黑人性、美国性、世界性和当下性,与美国非裔文学传统和其他文学传统进行对话,展开了多样化的艺术创新,展现出更大的民族自信和艺术自信。  相似文献   

9.
以异质文化为研究背景,针对非裔和华裔在美国社会相似的经历和处境,以非裔文学和华裔文学中代表作家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类文学集中展现的文化身份建构问题,总结非裔和华裔在异质文化背景下影响其文化身份建构的因素,探讨白人主流文化与非裔和华裔本民族文化各自对建构文化身份的影响,提出在异质文化背景下双重性文化身份建立的必然性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异质文化为研究背景,针对非裔和华裔在美国社会相似的经历和处境,以非裔文学和华裔文学中代表作家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类文学集中展现的文化身份建构问题,总结非裔和华裔在异质文化背景下影响其文化身份建构的因素,探讨白人主流文化与非裔和华裔本民族文化各自对建构文化身份的影响,提出在异质文化背景下双重性文化身份建立的必然性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美国南部黑人奴隶制的形成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南部黑人奴隶制是在殖民地时期逐渐形成的。以种植烟草为主的切萨皮克地区为例,可以清晰地发现美国南部黑人奴隶制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最后形成种族界限严格、黑人奴隶地位格外低下的动产奴隶制。  相似文献   

12.
杨敏 《天府新论》2006,(Z1):222-223
美国的黑人文学是随着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变化而发展起来的,黑人文学中的女性人物也随着黑人文学的发展变得逐渐"丰满"起来.从美国早期黑人女作家"北美黑人文学之母"惠特莉到19世纪中期的布朗、哈泼,再到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吐默、赫斯顿等,以及二战以来的赖顿、鲍得温、艾里森、沃克等,他们在根植于传统美国黑人文化的同时,从不同角度不断地给美国黑人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注入了新鲜血液,使黑人女性形象逐渐丰满.  相似文献   

13.
浅析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黑人自 1 61 9年踏上美洲大陆这片土地以来 ,就长期受到歧视、压制与迫害。黑人问题便成为美国民主政治中长期得不到合理的解决的问题之一。虽然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 ,黑人通过重建获得了公民权和法律上的平等。但这种平等只是一种口头上的承诺 ,在现实生活中 ,黑人一直受到事实上的歧视与隔离。二战后 ,由于美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变化 ,黑人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种族意识不断觉醒 ,迫切希望获得平等权利。终于在 2 0世纪 50年代末 60年代初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黑人民权运动。黑人民权运动的兴起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也是由二战后的一些现实因素促成的。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黑人问题就是美国社会最重大的问题之一,而且两百多年来,这一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从19世纪开始,黑人的命运开始受到美国作家的关注,从早期白人女作家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到当代黑人作家阿历克斯·哈利的《根》等一大批作品,都不约而同地描写了黑人奴隶的悲惨生活和不公正的命运,揭露了美国社会无处不在的种族歧视与种族压迫,尤其是《根》发表以后,一股黑人寻根的热潮在美国崛起。到五、六十年代,美国黑人日益觉醒,他们开始为争取自由平等,反对种族歧视而斗争。这一切,为黑人文学的日趋繁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南方情结是美国著名黑人戏剧家奥古斯特·威尔逊作品中容易被忽视却又极为重要的特点之一。散见于戏剧中的场景安排、人名选择和对白设计,或隐或现地折射出剧作家本人对美国南方的特殊情感。在威尔逊看来,无论意味着痛苦还是象征着希望,美国南方是黑人作为美国人存在的历史起点,是他们审视自我、定位自我的历史坐标。因此,在戏剧创作中注入南方元素,能够帮助黑人避免历史意识的断裂,从而消除自我身份认同的困惑。  相似文献   

16.
托尼.莫里森是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非裔黑人女作家,她极其关注美国非裔黑人女性的生活状况,尤其是他们的精神世界。在此通过分析莫里森的作品《最蓝的眼睛》中波琳.布莱德拉夫、皮克拉.布莱德拉夫和美国非裔黑人女性整体的心理状况,阐释了她们作为文化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的症状和命运。文化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在作品中表现为美国非裔黑人女性对压迫她们的白人文化产生的一种扭曲的积极的感情。这种感情与她们的悲剧命运息息相关,只有爱才是抵抗白人文化侵蚀的有力盾牌。  相似文献   

17.
王淑霞 《齐鲁学刊》2007,37(2):70-73
美国内战爆发后,是军队最先触及并对黑人问题的解决进行了尝试。他们界定黑人身份,安置、教育黑人,建立处理自由民、难民事务的军事机构自由民局。军队对黑人事务的处理既是军队处理战时重建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战后军队介入南方重建事务的前奏。  相似文献   

18.
《紫色》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莉丝·沃克的代表作。它向读者展现了在种族歧视和白人价值观统治下黑人趋于畸形的伦理观、黑人社会的伦理异化以及其寻求伦理回归的历程。从文学伦理学角度对作品进行解读,剖析黑人伦理观的形成及转变过程,揭示沃克重构黑人文化,寻求黑人社会伦理回归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9.
张爱民 《理论界》2003,(4):75-76
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中期,在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和其他民权斗争组织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以威廉·黑斯蒂、查尔斯·休斯顿和瑟古德·马歇尔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的黑人律师在美国各级法院同美国白人至上论者和顽固维护种族歧视与种族隔离制的保守派分子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以为黑人争取基本的民权和政治权利。他们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美国最高法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果,使黑人所应享有的、美国第十四、十五和五修正案所规定的一些宪法权利得到确认和保护。同时,非裔美国人这些成就的取得,也同这段时期美国最高法院在黑人民权问题…  相似文献   

20.
骆洪 《学术探索》2013,(11):84-88
身份认同在文学作品中经常是学者们关注的要点之一,而在非裔美国文学中,身份认同似乎成了一个永恒的话题,作家们刻意描写的或是评论家们努力挖掘的常常都与自我探寻、身份建构有关。非裔美国女剧作家洛琳·汉丝贝莉的经典剧作《阳光下的葡萄干》反映了民权运动初期非裔美国人的身份认同观念及其行为取向,体现在作为美国人而向主流社会的认同和回归本源的非洲文化认同两个方面。身份认同的关键在于人们对待本族群“根源”的态度取向和由此产生的社会行为。人们根据时代、社会背景和自身的社会定位来做出必要的取舍,实现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