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汉布林挑战的多视角回应使得当代谬误理论呈现出多样态、多形式。逻辑、辩证法、认识论和修辞学等路向的谬误理论也有形形色色的具体形式。不过,当代占主导地位的谬误理论是荷兰范爱默伦的语用—辩证法的谬误理论和加拿大沃尔顿的新辩证法的谬误理论,前者将谬误限于批判性讨论的范畴,后者把谬误的边界拓展到各种对话类型。而伍兹于新世纪创立的认知经济的谬误理论与这两种主流谬误理论相比有三大优势:突破对话框架,突出推理行为;聚焦推理主体特性,强调谬误评估的理性标准;坚持多元主义,通过深化逻辑而深化谬误理论。  相似文献   

2.
司法论证中的谬误涉及论证的语境等语用因素,因此应当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其分类进行探讨。基于司法论证分类及其类型的需要,在此将司法论证中的谬误分为形式谬误和非形式谬误两大类。形式谬误指的是违反司法三段论中的规则而产生的谬误,分为直言三段论、假言三段论与选言三段论,不同论证模式下的谬误呈现出来的类型是不一样的。非形式谬误又称实质谬误,其界定难以涵盖外延,需从其他方式来检验论证中的错误,可以通过看是否存在前提为假,或推论违背合理性要求的情形来认定非形式谬误。通过对司法论证中的谬误类型进行归纳和分析,进而为识别谬误提供帮助,从而有效减少和避免谬误。  相似文献   

3.
面向生活世界的谬误研究--黄展骥先生的谬误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展骥先生自(上一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就在香港从事自然语言的谬误和悖论研究.他的这些研究,面向生活世界,以生活世界为指向,批判香港以及整个汉语言社会流行的种种谬误;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人们习以为常的经典命题.因此他的谬误研究不局限于传统逻辑之逻辑谬误(或语形谬误),他更关注语义谬误尤其是语用谬误的研究.在他漫长的谬误研究的学术生涯之中,发现并界定了许多新的谬误类型独创性地提出了一些谬误研究模式与方法.尤其是,他基于社会批判和时代的需要,绝不盲目地"以洋为师",以西洋的尺度来衡量一切,他面对西方谬误研究的挑战,却从不盲从权威,而彰显出批判性思维的力量.自八十年代以来,黄先生又满腔热忱地投入祖国大陆逻辑学的学术研究活动.全力参与并支持祖国大陆逻辑学者推动关于谬误和悖论领域的非形式逻辑研究.他以赤子之心和笔的力量,为非形式逻辑研究、为逻辑学及其思维方法化为文化和社会批判的思想武器,而矢志不移的奋斗,可以说他为中国逻辑学面向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歧义谬误的语用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具体语用中, 谬误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 其中歧义谬误的存在最为普遍。从语用学视角出发, 我们把歧义谬误界定在动态的言语交际过程中: 在言语交际中, 如果某歧义现象成为交际双方理解的障碍, 那么该歧义现象便造成了歧义谬误。歧义谬误产生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语言自身, 而在于语言使用者———交际主体。歧义谬误就是交际主体在对交际语言、交际语境和交际方式等因素的处理过程中形成的。据此我们把歧义谬误分为语言歧义谬误、语境歧义谬误和交际方式歧义谬误等。在交际过程中, 歧义谬误的责任人可能是言语表达者, 也可能是理解者。避免歧义谬误的有效措施就是针对谬误产生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谬误通常被分为形式谬误与非形式谬误。前者属形式逻辑考察的范围,后者主要是非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虽然"谬误"并不是一个专门的逻辑术语,但它通常又主要是在逻辑意义上使用的。在逻辑上,谬误被定义为看起来令人相信但实际上并不是逻辑上可靠的论证,因此,谬误分类与论证评价密切相关,换句话说,谬误是在一定程度上违背好论证规则的结果。一个好论证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或三条标准,评价论证也有六条基本规则。谬误可区分为前提谬误、不相干谬误和推不出谬误三大类,它们各有自己的子类型。  相似文献   

6.
龙小平 《人文杂志》2002,(1):159-160
本文对黄展骥先生关于“人身攻击”可区分为合理的人身攻击与不合理的人身攻击的观点 ,提出了反驳。同时指出 ,黄先生对“人身攻击”这个概念所下的定义扩大了其原有的外延 ,他把合理的批评和指责也归为人身攻击 ,这是不合理的。黄先生的观点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看都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7.
若干新的谬误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里士多德的《辩谬篇》和《修辞学》描述和分析了 2 1个谬误模式。中世纪哲学家发现了命题推理的谬误以及涉及“指代关系”的一些谬误模式。近代谬误模式揭露与研究的重点是所谓的“关联谬误”。现代学者揭示和分析的谬误模式已达百余种。然而 ,通过对谬误的细致分析 ,黄展骥发现并描述了一些新的谬误模式。对这些新的谬误模式的分析会进一步使得具体谬误模式的刻划精确化 ,使得谬误论逐渐成为一种严格的逻辑理论  相似文献   

8.
论早期西传《道德经》的基督特性及谬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经>西传的历史表面上看是中国传统文化向西方传播的历史,令人乐现,而事实上<道德经>早期传播是被西方基督化、附庸化和殖民化的历史,其中谬误比比皆是,危害至今犹存,令人担忧,引人深思.文章着重从早期译者的身份与目的、翻译的策略、文化传播的角色方面时早期的误传加以剖析,探讨其根源,并希望以原语文化自有的话语权重新译介<道德经>等中国传统典籍.  相似文献   

9.
对语言谬误的研究是西方学术的宝贵传统。西方语言谬误分析的主要缺陷之一是不能严格区分歧义这种客观现象与歧义谬误这种人为的主观错误 ;不能落实语言谬误的责任者。黄展骥先生以“标准语义”为基础 ,对“歧义谬误”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 ,解决了歧义谬误分析存在的不少问题 ,并且揭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有的“以空为实”的谬误  相似文献   

10.
"基础概率谬误"是人们在进行主观概率判断时倾向于使用具体信息而忽略掉一般信息的现象。它可以解释很多情况下人们所做的主观概率判断和决策。它的提出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以贝叶斯定理为基础的决策理论的规范性研究方案,继而开始了决策理论的描述性研究,并提出了支持理论等重要理论成果。关于基础概率谬误产生的认知策略,主要有代表性启发策略、相关性原则、非因果基础概率原则等解释。但是,基础概率谬误并不就真的是"谬误",有时候这还是一种合理的决策方式。  相似文献   

11.
思维辩证 (法 )与辩证思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后者是对前者的认识与运用。  它们是不同层次的思维范畴 :辩证思维具有主观能动性 ,而思维辩证 (法 )则具有客观性 ;思维辩证作为一种方法论类型 ,其本身具有普遍性 ,而辩证思维作为思维的高级形式 ,只有掌握了思维辩证 (法 )才能进行辩证思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考察张五常在《经济解释》中提出的一个关于白痴的假想实验,分析表明张五常不仅在逻辑上犯了"否定前件谬误",而且还通过曲解"自然选择"来筛选其假想实验的结果,以有利于自己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静态的社会治安模式是建立在户口制度和大经济政治组织,对社会进行封闭性控制的条件下,工商企业与农村经济实体担负着政治、经济、社会甚至司法功能的基础上,公安机关只是在案件重大、疑难时才予以管辖的治安方式.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公安机关必须改变对人员和组织的封闭性控制方式,同时静态治安模式无力遏止违法犯罪,因此要采取动态的社会治安模式.  相似文献   

14.
唯物辩证法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具有双重结构:一是辩证规律体系,二是辩证方法体系。在辩证规律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核心规律。在辩证方法体系中,矛盾分析方法却不是核心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才是其最基本的方法。而要认识到这点,就必须在搞清楚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区别的基础上,如实地把唯物辩证法作为一种主观辩证法去认识  相似文献   

15.
辨证矛盾中的和谐性关系包括矛盾的和谐性与矛盾的非和谐性。矛盾的和谐性是指客观具体事物之间配合的适当性,具有适合、协调的关系。矛盾的和谐性可以分为单方调整的和谐性与双方调整的和谐性。矛盾的非和谐性可以分为因为发展引起的非和谐性与因为异常状态引起的非和谐性。矛盾的和谐性是矛盾的同一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当在哲学上重视对辩证矛盾中的和谐性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论辩证逻辑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辩证逻辑的研究对象是辩证思维,具体地说,是辩证思维形式。区分辩证思维和普通思维的标准在于思维主体的水平,同样,区别辩证思维形式与普通思维形式的标准也在于思维主体的认识水平,而不在于思维形式的结构。辩证逻辑是认识史的总结、客观现实辩证运动的反映。是否联系思维内容去研究思维形式,是区分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的一个重要标准。辩证逻辑作为逻辑,具有与哲学不同的性质,它不同于哲学,不能混同于辩证法,却与哲学不可分离。  相似文献   

17.
略论《墨辩》“辩”的谬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人是谬误分析的先行者。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墨家的《墨辩》(《墨子》中的《墨经》四篇和《小取》、《大取》的总称)就全面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名、辞、说或辩说(辟、侔、援、推)等论说方式中的各种谬误。它不仅构成了墨家辩学体系的谬误理论,而且也是中国古代谬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类进行谬误分析的先行者。今天我们重新解读墨家《墨辩》“辩”的谬误论,对于我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独有的批判性思维智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卫国 《晋阳学刊》2007,(1):118-121
周作人建构的“人的文学”这一文论体系,建立在新村主义的人道主义基础之上,具有辩证性和空想性的特征。由于陈义甚高,“人的文学”的主张在当时并没有多少可行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文学”将越来越多地发挥其作为理想参照系的纠偏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语义悖论是近年来悖论研究的重点,专家们对此提出了各种消解方案.诚然,对语义悖论的重视说明了研究悖论向自然语言的回归.但是,研究者的着眼点却不尽相同.通过对各种消解语义悖论方案的分析,从语用和辩证的角度,阐述悖论研究中内在的辩证思想以及由语义向语用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指出这种发展所依赖的哲学背景.  相似文献   

20.
论社会保障的"中国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历了20余年的艰难探索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水平不断提高,制度日臻完善,一种社会保障的"中国模式"日渐清晰.这一模式的形成可从三方面予以解析:首先,比历史上欧美国家艰难和"残酷"得多的环境和条件以及承担的改革转型时期的功能期待,构成了社会保障"中国模式"的基础.其次,国家决策、国家调控、国家管理的"国家主导型"体制是中国社会保障的体制特征.第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不是社会保障"中国模式"的本质特征.今后中国社会保障要实现城镇型→全民型、差别型→公平型、保障型→福利型、政策型→法律型的转变,以使社会保障"中国模式"的优越性和魅力全面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