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当今世界正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现代科学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知识的更新也越来越快。我们同世界各国的科学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浩如烟海的科技、情报资料急待我们去阅读、介绍。(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在阅读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能读懂英语国家出版的中等难度的各种材料和文章(包括新闻、电讯等)。本文拟就个人在运用英文报纸、杂志参与阅读教学方面,谈谈几点看法。一、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众所周知,阅读i);l练是非常紧张的脑力劳动,时间长厂或者是阅读材料选择不当,都会使学生…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外语教学中如何选择阅读材料为讨论对象 ,对经典作品和时尚作品的价值和作用及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多视角的阐述。认为经典作品是历史时代的画卷 ,而时尚作品因紧贴现实生活而富有新意和活力。两者的“亲密接触”将有助于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和艺术魅力 ,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并提高语言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这个知识激增的信息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技文献、书籍报刊源源不断地出版。目前全世界的书籍和报刊的信息总量每3-4年增加一倍。因此,要想跟上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就必须具备快速阅读的能力。一、什么是阅读K·顾德曼在其《心理上和语言上的猜谜》一文中写道:“阅读过程是个选择过程。读者是根据其预测有意识地从书面文字中选择出最少的语言符号,将这些材料加工后作出初步判断,然后随着阅读的进行来加以证实、否定或改进。”也就是说,K·顾德曼认为阅读是一种心理上和语言上的猜谜。它包含着思想与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应该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现代汉语进行非文学性阅读、论说、非文学性叙述和说明的能力 ;而不应是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应该是指导学生阅读现代的论说文、非文学性记叙文和说明文 ,以及这些文体的写作训练和口语训练 ;而不应是指导学生阅读以中国古代作品为主的文学作品。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应该是精讲多练 ;而不应是讲多练少。  相似文献   

5.
朗读是阅读作品的一条途径 ,又是便以记忆的一种方法。朗读能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能陶冶人的性情。朗读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能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文章的能力 ,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6.
一个文学作品是一个静态而潜在的艺术世界,如何透视作品的意义,如何开展解释的循环,如何实现一切的理解都是一种自我理解,哲学诠释学引导我们,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参与和理解响应才能赋予作品以生命,才能揭示作品潜藏而全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试论阅读对精神空间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精神空间是表达精神世界结构形态的存在方式。阅读净化和滋养人的心灵的过程,在精神空间理论视域下,可以理解为是塑造人的精神空间的过程。阅读有助于人的心灵对本能取得距离,由此获得一个精神空间,并通过发展和融通知、情、意三维,对该精神空间进行建构与拓展、涵厚与化通,以实现精神空间的充盈和丰满,最终指向一个清明、广袤、深邃的自在心灵世界。而阅读对人的理性能力和理性品格的发展,是精神空间塑造过程中的关键。[关键词]阅读;精神空间;塑造;知情意;心灵  相似文献   

8.
一个完整的文学过程要包括文学创作与文学阅读,而从事文学活动的人有作者(大多是专业的)和读者(大多是业余的)。因此,对于文学的研究应包括对阅读行为和对读者的关注。应该说,文学阅读与读者是一个问题的两面,读者一词的定义,就应是指阅读作品的人。笔者认为,一部作品是在阅读中才得以现实化,才最终实现它的价值的。作品含有等待阅读的期望,同时,不同作品就有不同的阅读要求,因而作品、阅读和读者是三位一体的。作品导引阅读,阅读中产生出读者的意识;反过来,读者意识又影响其阅读方式,阅读方式对作品内涵有能动的整合作用。对此,本篇论文拟从阅读与读者境遇的关系进行一些论析。  相似文献   

9.
张兰香 《新天地》2011,(9):137-137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作品感受、理解以及初步的欣赏评价能力,尤其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在比较、判断反思中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科技英语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英语在科技领域内地位的不断提高而出现的,“文革”后传入我国。但大学生是学通用英语还是科技英语,在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英语界引发了激烈的争论。由于决策者倾向前者并制定了基于通用英语的教学大纲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科技英语教学就此停止了发展。三十年后,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英语成为国际学术交流的通用语,一个严峻的事实出现了:一个大学生如无法阅读国际期刊就不可能了解本学科最新研究情况,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大学生(更不要说一流大学生)。国际科学英语能力是指具有在这些国际期刊上汲取信息(阅读)和交流信息(写作)的外语能力。在新一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科技英语将成为整个外语教学,乃至整个专门用途英语中最具有实践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学科,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重新评估科技英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针对南京工程学院电气和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科技英语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经过课堂实验,介绍一项有关基于"输入""输出"平衡理论的科技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研究结果显示,把专业知识融入科技英语阅读中的"输入""输出"环节,在学生对科技阅读文本可理解性摄取和课外科技阅读的粗调输入基础上,设计多元拓展性的活动,把输入的语言材料在可理解性输出任务中进行消化、吸收和筛选加工,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科技英语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读写萌发是幼儿早期阅读和书写自然发展的历程,幼儿的读写萌发始于家庭,家庭语言环境的营造直接影响日后幼儿对语言的认知和发展。文章在家庭的自然环境中,通过参与式观察和作品分析法对幼儿读写萌发现象进行个案研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幼儿阅读萌发形式多样,为幼儿阅读能力发展奠定基础;使用中文的幼儿在书写形式和原则上与使用英文的幼儿相比有所差异;幼儿阅读和书写萌发是平行发展且相互关联的。这些研究将为鼓励和促进幼儿读写能力发展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13.
雅克·巴赞在他一九四五年所著的《美国教师》一书中主张,为了鼓励年轻人阅读,应该允许他们有什么书就读什么书。他还说即使是劣等怍品也是好的。此话也许有道理,但在很多情况下,向年轻的读者介绍一位象海明威那样身分的作家,对他们阅读的开始阶段会有更好的影响。海明威大概是世界范围内作品流传最广、最受尊敬的二三位作家之一,把他的作品作为阅读的起点,可谓终身的乐趣和享受。结合以下五个方面对海明威的介绍,初读者可以加深对他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18世纪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为理解欧洲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提供了一个既能从社会宏观层面,又能从具体作品的微观层面进行解读的综合视角。文学公共领域形成的核心是作品的文本生产及其社会传播。从作者、作品、读者三者互动关系出发,可以明晰文本生产过程;从作品、市场、社会三者相互建构的过程出发,可以厘清文本传播的社会意义。在印刷技术进步、版权制度确立、图书市场形成这些时代背景下,作者的文本创作开始从阅读市场及社会阅读期待中确定作品的风格及内容;书商的谋利行为借助市场调节手段,促使作者根据读者的阅读期待进行文本创作;读者的阅读消费实况则对作者、书商的相关努力进行直接评断。作者、书商、读者三者身份相互建构,相互影响,最终以谋求个人主体性为出发点,以共同构建社会公共性为终点,合力推动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老残游记》在英语世界经历了作品的英语翻译、中国文学史类英语著述中有关作品的一般性介绍、文本的英语研究等多种跨文化传播形式。它们合力提升了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范围与接受效果。《老残游记》的英语翻译为英语世界的读者与研究者提供了直接的文本阅读依据,而中国文学史类英语著述中有关《老残游记》的简要介绍则有有助于英语世界对于作品背景与内容的初步了解。两者构成了作品在英语世界跨文化传播进程中的重要一环。《老残游记》的英语研究为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的多角度解读提供了“他者”的参照视角,反映出英语世界的研究者对于作者与作品跨文化阐释的独特立场,更是作品在英语世界传播进程中逐步深化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在这个知识激增的信息时代,每天都有大量新的科技文献、文史资料、报刊、书籍源源不断地出版。若想在知识的海洋中更多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读者必须具有快速阅读能力和高度理解力。但在现实中大部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不强。鉴于这种实际情况,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阅读能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主要指在掌握和运用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顺利地、成功地阅读英语书刊、资料和文献的能力。阅读能力的强弱“首先取决于阅读者的语言知识和关于语言交际功能的知识,其次取决于他的认识能力,包括记忆、判断、推理的能力等等。”语言能力是基本的阅读能力,英国语言学家S.Pit Corder在《应用语言学导论》一书中对语言能力作出了极好的论述。他指出:“语言能力指辨认和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以及辨认句子之间意义上的关联的能力。”可见,要提高阅读能力,必须努力学好语言知识,不断提高语言能力。 提高阅读能力不仅有赖于语言能力的提高,而且有赖于阅读技能的提高。阅读技能是指在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而获得的,能够顺利完成阅读任务的,接近自动化了的眼动方式和智力活动方式。 那么构成阅读技能的基本要素又是什么呢?美国学者Lee Learner Gray指  相似文献   

17.
英美文学"品评"教学是摆脱文学课枯燥无味的状态,真正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品"之对象包括英语原著和文学课堂。英语专业学生通过阅读英语原著,深刻感悟英语语言的生命力,体会英语语言的魅力;教师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使课堂活动丰富多彩,构建以作品阅读、赏析为主的课堂,引发学生共鸣,激发其学习欲望。"评"是对"品"后的滋味感受的阐述和判断,阅读后的赏析和讨论使理解更为深刻。"品""评"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能力。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对科技活动的成果进行评价是保证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工作。作者依据科技作品评价的基本原则,提出建立科技作品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进行了科技发明类作品的实例评价分析,从而检验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接受美学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读者成为文学活动中的动力系统,作品通过读者影响世界。在消费文化视野下,这就为作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图以读者的维度,从三个方面来理解这个问题,以图给作家创作以积极的启示。一是读者是"文本世界"意义的最终生成者;二是在阅读和接受过程中,读者的终极目的是提高自身的主体意识;三是在消费时代,读者的文学接受效果已成为文学创作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20.
佛典阅读是文人接受佛教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其文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显示其佛教的接受情况。从李白作品看,其可能阅读过的佛经典籍应不少于16部,并大致经历了开元、天宝及至德后至病殁时期三个阶段。三阶段的接受特点也有所不同,呈现出从一般性的阅读接受到佛理探求、禅悟体验,再到兴趣逐渐消退的发展过程。就作品的文学表现特点来看,一是社交应酬性作品较多;二是诗文的佛典语汇运用体现了其学佛习禅的知识积淀,但因其接受佛教思想的有限性,故作品的意义世界并未因此而发生根本的变化;三是因佛教思想未能进入诗歌的意境创造,故未能形成诗禅融合无间的诗歌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