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近几年,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研究呈现出一种好的景象。1985年9月18日至23日,又在山东省淄博市召开了全国第二次蒲松龄学术讨论会。现在结合这次讨论会将近几年来蒲松龄及《聊斋志异》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一、探讨范围的扩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聊斋志异》研究史的探讨。主要是对清代的《聊斋》研究发表了一些论文。吕扬的《〈聊斋志异〉研究史话》(人大复印资  相似文献   

2.
《聊斋》“短篇”,是与《聊斋》“大篇”对举的一个概念,与我们通常称谓的“短篇小说”不是一码事。特为先作说明。《聊斋志异》号称“短篇小说集”,有人还把它的作者蒲松龄,与现代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契诃夫相提并论。其实,“三会本”《聊斋》所收504篇(包括附录九篇)作品中,堪称现代严格意义上的短篇小说的,大约只有一百七八十篇。这一部分作品,大多篇幅  相似文献   

3.
《聊斋俚曲集》和《聊斋志异》同是我国古典文艺园地里的奇葩。俚曲在蒲松龄的作品中,同样应给予较高评价。但俚曲中涉及许多方言土语。理解这些方言土语,对于疏通《聊斋俚曲集》,对研究蒲松龄和《聊斋志异》,都是很有意义的一件工作。  相似文献   

4.
蒲松龄谈狐说鬼写成《聊斋志异》,其动机何在?学术界据《聊斋自志》一文,一致认为它是作者的“孤愤之书”,有所“寄托”.而《东岳论丛》1989年第四期所载《〈聊斋志异〉写作动机试探》一文,则有新的见解.该文作者王枝忠,是西北地区研究《聊斋志异》的专门家,有关著述颇多。他通过《聊斋志异》中各篇的写作时间及其内客的考察,认为蒲氏写作此书的思想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多样的;不是疑固不变,一以贯之的,而是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同  相似文献   

5.
中华书局将出版《蒲松龄集》。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特请路大荒先生把蒲氏的遗著重新整理。路先生所藏蒲氏作品最为完备,对蒲松龄研究有素。这部集子除将新近发现的《聊斋词集》全部列入外,其余《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集》和杂著等,很多以前从未发表过的作品。书前并附有《蒲松龄年谱》,把蒲松龄所处的历史时代与他的生活、作品按年排比,足供蒲松龄研究者和文学史写作者的参考。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同时还将出版《聊斋志异》的汇校汇注汇评本,为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个具有较为丰富的参考资料的本子。《志异》过去流传最广的是乾隆年间刻印的青柯亭本,共431篇,  相似文献   

6.
《社会科学战线》一九七九第二期载我的《〈聊斋志异〉的〈猪嘴道人〉等篇不是蒲松龄所作》。文中提出,“三会本”《聊斋志异》附录的《猪嘴道人》、《波斯人》等篇不是蒲松龄的作品,而是清代以前的作品。去年,国外学者马泰来已著文指出,《波斯人》一篇是明初著名文学家宋濂的作品,收  相似文献   

7.
对《聊斋志异》的研究是近些年古典文学研究中的热点,但对与《聊斋志异》关系极大的蒲松龄生平、《聊斋志异》版本,及蒲氏诗词、杂著等的研究却被忽略了,因而也影响了对《聊斋志异》研究的深入。袁世硕教授的《蒲松龄事迹著述新考》(齐鲁书社出版,下文简称《新考》)对蒲松龄的事迹著述进行了新的考察和探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最广泛地占有各类珍贵资料,是《新考》的一个主要特点。过去研究蒲松龄的学者,虽  相似文献   

8.
<正> 齐鲁书社新近出版的《蒲松龄事迹著述新考》一书,是山东大学袁世硕教授1979年以来撰写的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研究的论文结集.书分上下两编,十八篇,三十余万字.这部论著,集中体现了作者在蒲松龄的生平、交游、创作活动,《聊斋志异》的版本及其他著述研究方面的探索与开拓,在不少问题上填补了研究中的空白,可以说是近年来蒲松龄研究中的重要收获,也是一部资料翔实、论证严谨、创获颇丰的力作.  相似文献   

9.
蒲松龄的医学思想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松龄的医学思想集中体现在《药祟书》、《草木传》、《伤寒药性赋》、《日用俗字·疾病》等篇 ,散见于《聊斋志异》、《聊斋杂记》、《聊斋诗集》等。主要特征是 :普及、实用 ,从乡村生活实际出发连类取譬 ,富于幻想 ;在传播医学常识的同时 ,还突出了劝善惩恶的主导思想 ,并表现了科学观与宿命观混杂的情况 ;与他的整个思想不能不受到时代与阶级的局限相应 ,蒲松龄的医学思想也有着局限和不足 ,再加上蒲氏本人并没有长期专门的医学实践经验 ,对疾病的发病机理知之甚少 ,在传播医学科学常识时有些内容真伪并存 ;本文还对蒲松龄的医学思想的背景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聊斋戏"的改编对《聊斋志异》在下层民众中的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聊斋志异》之所以被屡次改编为戏曲,是因为其本身的戏剧性或戏曲意趣。以聊斋戏曲改编在清代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康熙阶段独唱,乾隆时期渐有和者,清末形成改编热。聊斋戏的改编为《聊斋志异》提供了很好的改编方式和演述形态。改编者们非常注重普通民众的欣赏水平和审美口味,为适合乡村表演,他们不惜牺牲文采性,而强化其通俗性。在这种平民意识的影响下,《聊斋志异》戏曲改编也呈现出平民化特色和市井趣味。  相似文献   

11.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溜川(今山东溜博市南)人.能诗文,善俚曲,自幼热中功名,终生屡试不第.因一部《聊斋志异》而名扬中外,由此而引起世人对其生平、家世的研究、特别是关于蒲松龄的民族成分更是众说纷纭.就目前见到的有关文章、蒲松龄的民族成分有四说,即“回族说”、“女真族说”、“蒙古族说”、“汉族说”.1981年8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撰写的《薄松龄民族成分的四种说法》(以下简称《说法》)一文,就蒲松龄的民族成分四种说法,作了综合介绍.为了论述上的方便,现将蒲松龄回族说的有关内容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聊斋志异》一书究竟写定于何时,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看法。前一段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它完成于康熙己未(1679)年,即蒲松龄四十岁的时候。理由是:这年春日,作者写有一篇《聊斋自志》,他的同乡好友高珩也为该书作了一篇序,认为这是成书的标志。有的人则提出,该书不成书于康熙己未,而应后推十年。他们持的是“五十岁成书说”。其实,上述两说都不符合《聊斋志异》的创作实际。  相似文献   

13.
<正> 《席方平》是《聊斋志异》中一篇浪漫主义的优秀之作。在这篇作品里,蒲松龄塑造了一个坚韧不拔的勇士形象。这个勇士,在冥府所遭罹的种种酷刑,以及他那九死不惧的顽强斗志,比起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士来,也并不逊色。剔去宣扬孝道的糟粕,我们可以说突出歌颂大无畏的反抗精神,正是这篇小说的主题。而在表现这一主题时,作者借冥司对封建社会的整套官僚机构及其黑暗官场的揭露,无论深度广度,在全部《聊斋》同类作品中,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一下《聊斋志异》中的诗词,分析其中诗词与小说结合的特点,以及诗词在小说创作中的作用,不仅有助于理解和评价这部古典文学名著,而且对我们从中取得借鉴,在今天的小说创作中调动一切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安排情节、描写环境、渲染气氛等,都是有意义的。 在评注本《聊斋志异》的四百三十八篇作品中,有三十三篇中含有诗词。其中除断句、联句共十六句外,完整的诗十八首,词曲五首。下面试就《聊斋志异》中诗词与小说结合的特点,《聊斋》诗词在小说中的艺术作用以及中国古典小说中小说与诗词结合的情况,作一些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15.
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汉籍珍本《批点聊斋志异》新见何守奇评语约六十一条并序文一则,裨补了通行六十余年之久的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著录何评所缺失内容。新见何守奇评语与序文,可修正此前学界成说,与王士禛、但明伦、冯镇峦等其他聊斋评点者的评论话语相加辨读,可以发现何评重在阐释《聊斋志异》的思想意涵,以同心共情式话语深度介入文本,体现出注重两性对等的思想倾向与直面现实的批评品格;何评兼及《聊斋志异》的叙事结构和语言,对聊斋故事的叙事时序有着独到发现,对叙事中羼入的诗作大胆质疑。他以对“正”与“情”的凸显,在清代聊斋评点史上较早且较为充分地揭示了《聊斋志异》的进步思想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穷而后幻:《聊斋》神话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狐鬼与性爱:原型的改造 读过《聊斋志异》的人都对作者创造的那个狐、鬼世界留下深刻印象。那是一个与现实世界十分相似的,但又有着本质差别的虚构世界。公式化的文学史书籍总是把蒲松龄构想的这个奇异世界说成是“浪漫主义”的表现,而西方学者们则倾向于把这个狐、鬼的世界视为“神话”和“超自然”的幻想世界。英国汉学家沃纳所编《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便收录了《聊斋》故事的英译文五篇;1976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本杰明选译《聊斋》就题为《中国的超自然故事》。  相似文献   

17.
媚后之痴︽聊斋志异︾中的男性研究罗书华媚后藏痴《聊斋志异》全书490余篇长文短文,蒲松龄的笔触几乎写遍了地下、人间和天上的各个角落,各色人等、物等汇聚于此,浓缩于此,展示着各自的奇异与卓绝。就是那些纯然描写自然物事的篇章如《地震》、《元宝》、《龙肉》...  相似文献   

18.
<正> 1991年10月18日至22日,由山东大学、山东省文化厅和淄博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首届国际聊斋学讨论会在蒲松龄的故乡淄博市召开。来自美、日等国的学者和国内的专家、教授70余人参加了会议,并向会议提交论文37篇,专著4部。现将会议集中讨论的问题和论文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聊斋志异》的文学成就、价值与版本的研究迄今为止,《聊斋志异》的各种印本、选本、注本、今译本、改写本在国内迭出不穷,并  相似文献   

19.
<正> 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塑造了大量的由鬼狐精怪幻化成的人的形象(以下简称鬼狐形象)。他们既是“人”,又是“物”,这种特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人”和“物”这两种构成因素在《聊斋》的鬼狐形象中是简单的相加还是有机的化合?鬼狐形象构成的二元性使他们具有怎样的美学特点?对《聊斋》的情节及形象的整体又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似乎还没有作进一步的探讨,因此影响了对《聊斋》作深入精到的理解。例如,《婴宁》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莒县诸生王子服爱上了初春郊游时遇到的一位少女,相  相似文献   

20.
<正> 文学要写人,通过写人,展现社会生活的面貌,表现作者的思想。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也不例外。他在二百余篇成功的作品中,每篇总会有一至二个以上的人物,活跃在我们的眼前。他们生动、鲜明的性格、面貌,留给我们极其难忘的印象,同时也赢得我们啧啧的赞许。现在让我们来粗略地谈一谈《聊斋》塑造人物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