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中孝 《东岳论丛》2006,27(3):206-207
"科学"是个外来词,源于拉丁文scientia,原义是了解知识和学问的意思.鸦片战争时期,英语science已经传入中国.洋务运动时期,士人将由西方传入的自然科学称为"格致学"."科学"一词,是戊戌维新前后直接从日本语移译过来的.  相似文献   

2.
经学作为训解和阐述儒学经典的学问,在传统社会中具有了宰制万态、牢笼百家的功用.读经、研经也构成了极重要的一门学问,成为"士"人进仕的必经之路.中国古代的教育机制,培育了士人群体对经学的信仰,也培育了一代代经师,他们构成儒学的话语主体,也承我着延续儒学命脉的重任.20世纪后,随着经学的解体,传统儒学发展的机制已经不复存在.经学学科地位的边缘化、儒学话语权的失范、儒学诠释的泛滥等成为困扰儒学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由谢少波、王逢振编撰的<文化研究访谈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中在谈及"学问转化为知识产权以及大学变成全球性公司"这样一个话题时,引用了美国加州大学校长理查德·阿特金森(Richard C.Atkinson)在论述现代研究性大学的角色目标时的一个观点.  相似文献   

4.
研究型大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而培养基础厚实、知识广博、学问精深、思维创新的人才,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平台和机制.本文结合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的实践,对如何建立培养创新人才的平台和机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学,就是学问,也就是科学文化知识。学问作为精神生产者主体修养的一个方面,它的重要性是不说自明的。这里着重说一说如何进行学问的修养问题,如关于合理的知识结构问题,博与约的关系问题,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关于知识的更新问题等,这些也可以说是关于学问的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宝元 《湖南社会科学》2008,(3):I0001-I0001
所谓"学问",人们常指人文社会科学之知识,在我们的孔圣人那里,其实就是指"待人处事(世)"之道(理).只要把最基本的"待人处事"之道弄明白了,无论什么东文西化、宗派主义或理论学说,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即所有"学问"都无外乎是对最基本的"道"给出一个"理",也就是某个"自以为是"的不同说法,如此而已.  相似文献   

7.
江湄 《学术研究》2008,(3):115-118
中国史学史研究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把科学史学的理论方法论体系当作真理标准,以之重塑中国史学传统,给它化上时妆.而后现代主义把"现代"的价值观和知识体系加以相对化,让我们多少能换一种眼光来看中国传统史学,把它从科学吏学的"镜象"中移出,让它在科学史学的对照下显出"新意"与"个性",给现代史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另类启发.作者力图给出几个例子,以引起讨论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是中国的一个极其独特的历史阶段,一切学问和理论都处于"中西"和"古今"的碰撞与融会的历程中,研究这一时期的任何学术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带着这个时代特点所赋予的印痕.这100年小说作家和理论家们如何对待中国古典小说,就是这样一个值得探讨的带着深刻时代烙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哲学是关于世界的本原、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的科学.它是构成特定的学问,学科以及其他人类活动的基础的一般原则和普遍概念.对管理科学的原则及其一般规律的认知活动起着影响和指导作用,管理科学本质上又是一门哲学.  相似文献   

10.
所谓的科学,虽然没有正式进入老子的视野,但老子对名分知解的认知行为的批判,作出"为学"与"为道"的区分,反对知识可能诱发的智巧诈伪等思想,足以引发学界对现代科学精神的深度思考.从老子的思路看,科学的"知解"认知方式对生命的自然有造成"肢解"、"占有"的危险.老子的生存哲学正是反对人的占有冲动和主宰意志,教人顺应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可加以干扰破坏.老子所作"为学"与"为道"的划分,有助干更清晰地理解科学与哲学之间的界限,明确科学的有限性.老子自然主义的哲学与现代真正的科学精神是最为接近的,其哲学基本概念所蕴涵的思想意旨与现代科学的精神方向有着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1.
儒家思想现代诠释的路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儒家思想自身的发展历史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戴震关于宋明新儒学所实现的儒学哲理化进程及其反社会效应的批判表明,儒家思想的哲学化诠释路径不利于作为修己治人学问的儒家思想的健康发展及其社会功能的实现和确证.现代新儒学对于宋明新儒学的路径依赖,使得儒家思想与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渐行渐远.儒家思想现代诠释的另一种路径选择,就是学问化.学问化路径较之哲学化路径更能有效地实现和确证儒家思想的特质.在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传统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三者间良性互动、综合创新诠释范式指导下的学问化路径,有利于儒学的思想特质和元典精神的呈现,有利于作为修己治人学问的儒家思想作用于当代中国社会,有利于当代形态的中国哲学的重建.  相似文献   

12.
吴炜  柳媛 《人文杂志》2008,2(3):27-33
科学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科学意识形态化和信仰化的结果──科学主义也产生了严重的思想后果,其一是堪称"启蒙悖论"的"科学压倒启蒙",即遮蔽了科学所蕴涵的自由批判精神,而使本来是思想解放活水源头的科学在相当程度上成为思想独断的渊薮.其二是弱化了"求真"这一科学精神本应具有的重要内涵.其三,限制了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全面而准确的认识和理解,使其中关注人的自由和解放、充满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救赎精神的内容被遮蔽.  相似文献   

13.
一、知识、知识分子和中国知识分子 “知识”,是人类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与积累。科学则是在知识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成正确的、系统的知识。德国著名哲学家费希特认为,学问由三种知识构成:“一种知识是根据纯粹理性原则提出的”,即“是哲学”;“第二种知识部分地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科学哲学或逻辑经验主义看来,科学知识一旦得到确证就会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但后现代科学哲学往往把科学知识看做"地方知识"、"作为文化和实践的科学"等等.其实地方知识和普遍知识都具有共享的评价标准:可检验性、解题能力和集体认可,并不存在截然分明的界限.从这个角度看,地方知识就是得到当地检验、能够解决当地问题、且得到当地认可的知识,普遍知识不过是得到了更多的检验、能够解决本地之外的更多问题、被更多的文化所认可的知识.地方知识与普遍知识之间的区别无非是经验证据的多寡、解题能力的大小、认可程度的高低.普遍知识在本质上就是地方知识的自我超越.我们尊重用本民族文化写成的地方知识,但更鼓励地方知识不断自我超越,走向更加广阔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5.
一、远眺学术景观:愈益失落的人文精神1.1问题始于学问与思想的背离现象。“有学问而无思想,有思想而无学问”显然隐含着学问不同于思想的立意。1.2“学问”,辞源学可溯及(孟子.膝文公上》:“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含义系指学习、问难。后引申统称知识(kon-wledge)。出于知识积累的便利和知识创新的需要,知识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学问分化、学问分类。近代以来发展出日益强大的科学化运动和日益广泛的学科化建设。1.3“思想”,辞源学上最早见于曹植《盘石篇》:“仰天长太息,思想怀故邦”,含义并无特别之处,仅指想念…  相似文献   

16.
在广义哲学观视域中,哲学是包罗万象的学问,被称为“一切学之学”.在狭义哲学观视域中,哲学成为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的学问.大多数现代中国学者把狭义哲学观误解为单数哲学观,尚未树立起“中国哲学观”,有意无意地以时代性遮蔽了民族性.  相似文献   

17.
过去的二十年无疑是中国学术大发展、大繁荣的二十年,与之相应的是与共和国一起成长、恢复高考后进入大学的第五代学人的崛起,而陈来先生作为第五代学人的一位代表性人物,他的学问人生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成为这个学术时代的一个缩影.而此次三联书店破例为陈来出版学术论著集,则意味着学界对于第五代学人的学术成就之充分肯认.陈来先生的学问与人生犹如一体之两面,本文从"广度与深度"、"功夫与方法"、"典范与标志"、"传承与开新"和"学问与气象"五个方面记述陈来先生的论著集和他的学问人生.  相似文献   

18.
杨义 《甘肃社会科学》2005,10(5):244-249
会通或融会贯通之所以成为中国现代学术界所趋同的一种基本的学术范式和学术方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20世纪以来知识形成和学问品格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会通的核心在通.专精是治学的根底,博通是治学的精神.专中寓博,博中寓精,专博相兼.寓与兼就是中国学术的会通思想.在文化挑战中出现"现代的烦恼",其源盖出于形势的要求和自身的无奈、思潮的激荡和专业的沉潛之间矛盾.对此,文化运动派采取以博驭专的策略;学院派走上通专成博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行动者网络理论与超学科知识生产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社会学、知识社会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等学科通过考察科学活动和知识的社会本性,彻底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客观主义和理性主义科学观和知识观.实验室研究、行动者网络理论与超学科研究都证明了,我们时代的科学研究和知识生产必须通过各类异质的成分之间对话,通过科学家与社会利益相关者的对话和交流才能实现.实验室研究、行动者网络理论和超学科研究不仅表征了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的"大科学时代"的知识生产模式,而且也体现了存在论意义上的一种态度或世界观.  相似文献   

20.
张永超 《中州学刊》2014,(3):116-119
儒家思想的现代命运问题实质为儒家传统所确立的价值原则及其生活伦理能否适应现代生活的合法性危机,所以儒学的现代命运不在于形而上学思辨体系的创建,也不仅仅是博物馆中的陈列品,而是它作为生活方式建构者的生命力是否能够继续发挥安身立命的作用。面对以科学、民主、法治为主导的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原则,儒家思想当有明确和自觉的角色定位,那便是公德、私德的明确划分、法治契约理念的重建,从根本上讲是以注重论证、合乎逻辑、为学问而学问的理性思维方式的引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