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师范教育现代化,除了设备、手段等“硬件”需要现代化外,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要做到这一点,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积习难改,破除旧的习惯有时要花费很大的气力。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千百年来的古训。师范学校的教师是否也是只“传道、授业、解惑”就行了呢?由于师范学校培养的是未来幼教、普教的教师,他们更需要获得的是未来的教学能力。因此,在校三年期间,教师一定要注重他们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小先生”教学法就是为适应这一需要而产生的。一、“小先生”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所谓“小先生”教学…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大部分知识要通过课堂讲解,以语言形式来表达。良好的语言修养是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无论教育手段现代化程度如何,都替代不了教师用语言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必须遵循语言法则,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积累、提高。  相似文献   

3.
教书育人是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职责。从古到今,历来如此。唐代文学家、教育家韩愈在《师说》中给教师下了一个定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单是“授业”,即传授知识;还要“传道、解惑”,即传递思想,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德智体等方面进行全面培养,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然而,有的教师认为:教师只管教书授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政工干部的事,与己无关。这种看法脱离了客观实际,违背了“既为师…  相似文献   

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其课堂教学来说,有人曾将教师工作的工具,归纳为一张嘴巴一支粉笔,随着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粉笔的功能在消退,但口语的要求却日见提高。“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课堂教学,要真正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效果,口语表达举足轻重。凡口语表达能力强的教师,必定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活泼;语调抑扬顿挫,洒脱自如;分析问题条理清楚,丝丝入扣;解答疑难,深入浅出,鞭辟入里。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增长足够的知识信息和创造能力。反之,口语表达能力弱的教师,或表情麻木,照本宣科;或  相似文献   

5.
让爱来牵手     
老师,是一个多么神圣的称呼,他之所以受人尊敬,不在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而在于能够“传道、授业、解惑”。如果用现代新的解释:教学生认识世界是“传道”,教学生怎样去改造世界是“授业”,在教学过程中和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作斗争是“解惑”。那么,老师在教学工作中不但要  相似文献   

6.
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人才 ,是未来的人民教师 ,因而“传道、授业、解惑”的高师教师所具有的素质就至关重要。良好的师德、具有创新观念、有广博厚实的专业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是其必须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陈华伸 《百色学院学报》2006,19(Z1):147-148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角色中解放出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角,其角色变得复杂多样起来。在教学中,教师应扮演好学生与教材之间桥的角色、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道路上的航标和引路人、学生创新精神上开路先锋。  相似文献   

8.
<正> 教学口语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任务,凭借的教学工具主要是自己的教学口语。这口语既不同于一般人交际时所用的日常口语,也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所用的教学口语,它有其特点可循,而这些特点又是由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本文想就此进行探讨。 一、中介性 语文教师的口语是一种随文体而变化的特殊的情景语言。陶行知说:“施教的人不能无中生有,他必得要运用环境所已有的事物去引起学生之活动”。语  相似文献   

9.
究竟什么是一堂好课?有不少学者认为这种追问几乎是一种徒劳,因为“一堂好课”所隐含的因素过于复杂,甚至不可言说。事实上,“一堂好课”这个话题虽然复杂,但还是可以从“复杂”中找出一些“简单”的要素。我们借用韩愈的框架,认定一堂好课至少有三个基本要素:传道、授业和解惑。韩愈的“传道”在这里主要指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培育学生的人格,“授业”在这里主要指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惑”在这里主要指让学生主动学习并在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之后教师再给予解答。一、“传道”“传道”不是“讲道理”,它关注的是学生的人格品质,比如情…  相似文献   

10.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手段,语言表达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特点,教师要充分展现本课程特有的教学语言魅力:严密的科学性、明确的思想性、高效的教育性、浓厚的情感性、恰当的生动性、灵活的启发性和强烈的感染性,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我国唐代的韩愈在《师说》中把教师的职责归纳为传道、授业、解惑,一千多年来基本上如此。近年来,提出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比以前的要求更高了。数学教学怎么办?袭用老师“灌”学生“记”,只能穷于应付而不能真正解决;司题。只有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重视智力的开发,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现就本人的一些粗浅认识与体会,谈谈数学教学中的几个关系。一、教与学有人认为教师的教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甚至把学生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教师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这是不够全面的,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一成不…  相似文献   

12.
一、传道——学有所悟,注重教学的渗透性韩愈在《师说》中提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此三项任务而言,它们不是并列关系,不能孤立地、割裂开来一项一项去做,而应该①以授业为中心,在授业过程中去传道,去解惑。②传道不是授业的外加物,而是“融真、善、美”于一体,才能切实做  相似文献   

13.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作为教师,要向学生传播道理,教授知识,解答心中的疑惑。虽然我们现在将其中的“道”、“业”与“惑”都注入了符合时代精神的内涵,但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还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作为班主任就应当向学生播种希望、播种爱。  相似文献   

14.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老师首先应传道,然后才授业、解惑,传道重于解惑授业。古人提倡“文人载道”、“文以明道”,可见,“文”与“道”自古以来就关系密切。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原则更要把“文道统一原则”放在首位加以强调,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应同时进行,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不断地拓宽德育教育领域,丰富德育内容。这样,一方面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各种优良道德品质的内化和形成,另一方面以可以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一种潜在的提高。  1.散文陶冶  人常…  相似文献   

15.
唐代散文家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指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通过创造性的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单位时间里,引导学生走入语文世界,在“授之以鱼”的同时“授之以渔”。因此教学过程中如何精心设疑,巧妙提问,扣题诱导,以疑求思,以思促学,以学解惑,以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把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具体环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从教育心理学来讲,就是“刺激──反应(思维)”的联系过程,这是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方…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体育教学过程中语言的“授业、传道、解惑、育人”之效用进行了较为精避的剖析,并就语言应用的方式方法作了全面的论述,为体育教师更好的组织教学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燕 《中南论坛》2010,5(2):17-18
在大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职能从传统上来说,一般被定义为“传道、授业、解惑”。然而,面对更个性化、更多面化的“80后”、“90后”的大学生,简单的知识传授与解惑显然已经满足不了他们多样化的需求。本文对如何实现教师的教学职能作进一步的分析,使教师在授课中实现更高效的教师职能,为学生的“三个一”基本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跨世纪教师在明了知识对未来职业重要性的前提下,还必须研究自我工作所需的知识结构,清楚地认识它由哪些要素构成,这些要素间质和量上有哪些差别,它们以何种方式结合而成。这样,才能自觉构筑、完善、调控自己的知识结构,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成为卓越的未来教师。(一)精深的专业知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为了传道、授业、解惑,促使年轻一代社会化,塑造一代新人,教师必须将人类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知识,传授给学生。孙中山先  相似文献   

19.
谈探究式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为中心,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其探索研究学习的一种教学活动.探究教学将改变教师的职业观,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探究教学将把课堂变成一个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的学习社区.  相似文献   

20.
袁小曼 《新天地》2011,(11):44-44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迅速发展,“传道、授业、解惑”的传授者和控制者角色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只有充当好多种角色,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多元化的教师将成为最受欢迎的最有魅力的最能吸引学生学习的时尚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