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读者是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读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作品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能对翻译过程产生一定的反作用。通过回顾读者在翻译中地位的演变,探讨读者在影响译者对翻译作品的选择、翻译方法的选择、修辞手法的选择以及译者的遣词造句等四个方面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2.
翻译也是一种修辞活动,这其中修辞者是译者本人,观众是广大的译语读者,而修辞的产品则是翻译的译本。无论是翻译还是修辞,读者都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译文读者既是翻译的动力源泉,也是翻译的目的所在,因此,作为修辞者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有读者意识。从西方修辞学的角度探讨了什么是读者意识、翻译中读者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译者的读者意识。  相似文献   

3.
影响人文社会科学论文摘要翻译策略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活动中译者在归化还是异化翻译策略之间的能动选择受制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以人文社会科学论文摘要的英译为研究对象,从翻译目的、译文读者对象、文本功能及类型和出版者因素四个方面可以建构出分析影响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基本框架,得出译者应该采取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摘要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适当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到诸如读者群,译者与作者、读者的不同文化背景,原文的语言,作者的写作意图,出版商的特殊要求,社会的政治文化需求等许多因素的引导和影响。在此重点论述目标读者如何影响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读者观照就是西方翻译理论家倡导的读者反映论,这恰是我国传统译论一个显著的特点。不论是佛经翻译,还是近现代西方社会科学的译介,译者在翻译时均考虑到了读者的文化修养、文化背景、视野期待、审美能力等诸多因素。读者的需求和反应无疑会影响译本的质量以及译者对所译作品、翻译手段的选择。解读我国传统地译论中读者关照主要目的在于科学地审视和全面地评价传统译论。  相似文献   

6.
林译小说是林纾的主要文学业绩,也是其文学活动中最受重视的一部分.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有着多重身份:译者,读者,作者.林纾作为不懂外语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充当读者和作者的身份.结合文学批评中的接受美学理论,以林纾的读者身份为切入点,从读者的主体地位和读者与文本的视域融合两个方面来探讨译者的读者身份对译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读者观照就是西方翻译理论家倡导的读者反映论,这恰是我国传统译论一个显著的特点.不论是佛经翻译,还是近现代西方社会科学的译介,译者在翻译时均考虑到了读者的文化修养、文化背景、视野期待、审美能力等诸多因素.读者的需求和反应无疑会影响译本的质量以及译者对所译作品、翻译手段的选择.解读我国传统地译论中读者关照主要目的在于科学地审视和全面地评价传统译论.  相似文献   

8.
接受美学把读者作为文学研究的对象,强调读者在作品的存在和意义构成中的作用,给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读者因素对翻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它影响着译者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策略扣的选择、体裁、叙事方式、语言表达形式的选择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读者反应论”产生以来,译者的翻译行为总是受到读者因素的制约。读者与译者是平等的关系,应该互相关照。读者对译者的关照可以从读者对译作的评价和读者自身水平的提升两方面说明,以引起对译者在翻译系统中的主体性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论在以翻译目的为总则的基础上,提出译语文化的目标读者是确定翻译目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翻译活动中具有不容忽视的能动性作用。本文试从目的论角度论证译文读者实际上参与了整个翻译过程,是译者背后的共谋。  相似文献   

11.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总会体现出主体性,但是其主体性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权力话语就是译者主体性的重要制约因素,意识形态、社会历史、伦理观念等权力话语的方方面面都会影响和操控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因此译者主体性是权力话语操控下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12.
瑞典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不仅译作等身,而且翻译思想丰富,涵括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三个方面。他将译者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并探讨了他们各自的翻译动机。在马氏看来,翻译也是一种学术;语际翻译不可能而又可能;译者要选择文学性高的作品翻译,他们在翻译过程中扮演多重角色;翻译需要重视有意味的形式、读者的需求与期待视阈;翻译是主体间的对话;翻译一个文本就是翻译一种文化。马悦然的翻译活动和翻译思想给当前的汉语文学翻译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和启示,值得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13.
翻译与诠释均以意义问题为核心,是融合多方面主客观因素的有机整体.在解构主义的思潮中,翻译与诠释领域出现了“过度翻译”与“过度诠释”的现象.艾柯关于诠释与过度诠释的论述以文本意义为中心,分析诠释过程中“作者意图”、“作品意图”和“读者意图”三者之间的矛盾与联系.这一思想给予翻译研究重要启示.全面系统的翻译研究应以“作品意图”来限制译者诠释的限度,综合考量翻译内外各项主客观因素,避免“过度诠释”对翻译研究产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翻译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和选择翻译生态环境适应程度及最终产生译文的结果。作为中国白话新诗的鼻祖,胡适翻译的白话新诗一直以来备受研究者关注。研究胡适翻译的《哀希腊》,描述译者在三个方面适应与选择的过程,从而显示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以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翻译主体间性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但是对于译者主体性的过多关注,导致了对作者主体性和读者主体性研究的缺乏。结合翻译主体间性,通过对比分析《论读书》的两个中译本,深入探究作者和译者之间以及译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得出在《论读书》两个中译本产生过程中,影响翻译主体间性的主要因素是原作者的写作风格、译者个人经历和语言能力以及目的语读者的期望。  相似文献   

16.
翻译是语言的诠释和重构,语言重构必然导致原文信息变化.这种变化既是由于不同语言自身特点所致,又与译者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及翻译时代紧密相关.尽管传统翻译理论忽视译者的作用,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仍然会不可避免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不管在整部译作中还是单独的人物性格处理上,译者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杨宪益、霍克斯、邦斯尔三人的《红楼梦》英文全译本中丫鬟鸳鸯的不同性格进行研究,揭示了译者个体在翻译实践中能动性的发挥对译本生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翻译文学的经典化在基于其原作的价值的基础上受到译作、读者、译语国文化语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需要对作品及其历史背景进行考查。文章拟分析杨苡译《呼啸山庄》与原作和译语国读者的对话与互动,并运用多元系统论描述其在权力因素操纵下的经典化历程,指出该译本本身的艺术魅力和张力是其永葆经典风彩的根本动力,对其进行研究,对于翻译文学经典建构的复杂性的梳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翻译所涉及的心理活动是错综复杂的,它既包含有意识的,也牵涉无意识隐性的。就有意识方面而言,译者往往会受到外部因素(出版商、原作者、译文读者)的影响和内部因素(如翻译注意力)的制约;但从潜意识上看,这种影响和制约作用则显得较模糊。本文从文学翻译角度探讨了译者潜意识因素对于译文忠实性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并进而探讨了译者在译文表达上某些偏差成因。  相似文献   

19.
意识形态影响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译者有不同意识形态,因此,文学名著复译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