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民族企业日益面临在世界范围内参与竞争的巨大压力.文章认为,为了在与国外跨国公司的角逐中争得一席之地,民族企业应在进行行业竞争全球化压力分析和企业优势资产可转移性分析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策略,以便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培育出民族企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分析了中国企业在技术、生产规模和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中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生存战略、竞争战略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浪潮的不断兴起预示着全球化新时代的来临,日益呈现出的经济、市场、制造全球化已成为其主要特征,这对于被席卷入其中的中国制造业企业而言,走向全球化谋求持续发展已极具必然性与重要性.结合对较为成功、典型的海尔、格兰仕、TCL全球化发展模式的分析,揭示出中国制造业企业持续发展需紧抓的一些关键着力点,以期为中国众多制造业企业参与全球竞争、获取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民营科技企业国际化成长模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客观上要求民营科技企业提高全球化战略观念,主动实施国际化战略.根据民营科技企业在企业网络中的地位,其国际化成长的模式分为三种,即共生、群居、独居.这三种模式对民营科技企业更好地参与跨国公司的竞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中国企业欲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信息化为关键,以树立品牌为手段,以打造文化为后盾,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长期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在我国加入WTO和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应重新审视以价格战为主的过度竞争策略,并由此导致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当今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新的企业战略思想应为我国企业所借鉴和利用,从而在全球化竞争中,追求可持续发展和企业价值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竞争的变化是:从国内竞争到国际竞争和全球竞争;从单一竞争到复合竞争;从孤立的企业竞争到国家参与、协调和管理企业竞争;从无规则竞争到规则竞争。竞争法也在域外效力、价值与功能定位、实施原则、规制对象等方面发生了相应变化。为此,中国应当在适用范围、价值与功能定位、实施原则、规制对象等方面对竞争法进行重构,以适应竞争全球化和竞争法变迁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企业竞争伦理机制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市场经济体制为企业提供了发展的大好机遇,同时面临竞争的严峻挑战.企业竞争靠法律和道德双重调节,企业竞争的伦理机制主要有营造合乎道德的竞争环境,公平原则是企业竞争的伦理共同原则,竞争的伦理核心是为消费者谋利益,弘扬合作精神是企业竞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WTO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面对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新竞争格局的形成,中国名牌国际化已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企业今后应立足实际,迎接挑战;努力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实施全球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走企业的全球化之路。  相似文献   

10.
装备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是在特定竞争条件下的市场行为,受企业所在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影响.中国装备制造业较低的技术水平使其市场竞争能力弱而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位置.作为全球价值链主导者,跨国公司所形成的垂直竞争挤压了本土装备制造企业的利润空问,强化其技术上的跟随性;跨国公司通过其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加剧了本土装备制造企业与价值链同一环节的其他企业间的横向竞争,制约了本土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动力.全球化竞争冲击了中国装备制造业整个封闭的产业链,造成来自产业链上游的高级生产要素和下游需求支撑的不足,约束了本土装备制造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实力的提升,进一步限制了其自主创新的空间.在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下,突破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制约的着力点在于通过企业自身力量和外部推力,打破市场竞争能力弱和自主创新能力差之间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适时制(JIT)是近10~20年来由日本企业首创,并为愈来愈多的西方国家的企业所推崇的一种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认为我国制造业已基本具备了应用适时制的内外部条件,并以此寻求一系列适合目前我国企业内外部环境的、行之有效的应用策略,以便更好地推广应用这一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2.
西方经济学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强调 ,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垄断竞争优势地位。按照这种理论 ,中国绝大多数企业都不可能进行跨国经营 ,但事实上 ,许多中国的大、中、小企业都成功地走上了跨国经营的道路 ,不少企业还直接打入了发达国家的市场 ,并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对此 ,西方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无法说明和解释。从新的视角来分析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 ,提出了基于价值链的跨国经营理论 ,阐明企业跨国经营是建立在价值链战略环节比较优势基础上的 ,围绕战略环节 ,进行世界范围价值链环节的整合是企业跨国经营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行为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从东道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及文化制度三大因素出发,对2005年至2012年中国企业在全球176个国家发生的432起跨国并购案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政治制度方面,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投资倾向于政治制度完善的国家;在经济制度方面,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投资倾向于经济制度自由的国家;在文化制度方面,中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文化距离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投资的区位选择没有确定的正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应对"入世"亟待培育"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世"将会对中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具体表现在:企业运作的外部环境将发生根本变化;中国企业的"先天不足"将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国内外企业将展开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还存在许多困难等.培育核心竞争力是中国企业应对"人世"的根本举措,主要措施包括:(1)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勇敢迎接"人世"挑战;(2)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形成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3)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创建完善的、有竞争力的技术体系;(4)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素质;(5)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5.
运用广东大岭山镇家具企业和大岭山家具协会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对欧盟木材法案的认知、受到的影响和应对。研究发现企业对法案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低,应对消极。企业认可法案打击非法采伐的作用,但同时认为其是一项新的贸易壁垒。法案的实施将明显增加企业出口到欧盟的产品成本,降低企业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最后提出了提高企业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开拓新兴市场、优化产业结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优秀企业的考察,可以归纳出企业发展的三种导向:产品导向、营销导向和战略导向。三种导向的递进构成了成长型企业的三级跃迁发展模型。产品导向型企业致力于执着追求产品改进;营销导向型企业致力于满足界面需求;战略导向型企业致力于匹配内部资源去把握外部机会。  相似文献   

17.
在对国外石油资源的依存度不断加大的现实背景下,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对整个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中国自身内部条件和国际形势两方面对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分析指出: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具备了较强的企业优势,这是由国内外市场环境和石油行业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进行海外投资也是缓解中国石油市场供需压力、保障能源安全和减少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的价格风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中国网络游戏产业最初主要是靠韩国开发的游戏软件发展起来的。但中国本土企业利用国内市场大的有利条件,迅速发展壮大。而韩国企业在与中国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往往采取比较保险的收取专利费方式,没有很好地通过合资等其他方式共享中国本土企业发展壮大的好处。随着中国企业研发能力的提高,有些韩国企业最后却落到反被中国企业收购的命运。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坚持控股或独资经营的方法有时并非是最佳选择,通过参股方式同中国企业合作也可以更多地获得中国经济和企业高速发展带来的利润。  相似文献   

19.
跨国经营是加入WTO后中国经济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即将加入WTO,这意味着我国企业将面临更为广阔的市场和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充分利用入世后的有利条件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使我国经济真正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之中,这对我国的企业来说,将是一个全新的、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从事跨国经营的必然性、可能性、面临的挑战以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了广阔前景。同时,也给中国企业在劳工保护为代表的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东道国劳工政策法规的了解,忽视对劳工保护责任的重视,造成在社会责任相关问题的负面评价,甚至引发当地劳工冲突,使得劳工问题成为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风险。文章通过对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国家投资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对中国政府和企业自身在海外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监管机制提出相关建议,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社会责任承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