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校学风是指学校学习风气或治学的风尚。它是一种治学精神、一种氛围、一种育人环境、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学生思想、生活、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纪律等方面综合风貌的表现和反映。它是一所学校的全体师生员工长期共同努力,在教与学、教育与管理的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治学风气。 学风建设是高校校风和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的学风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有着潜移默化的重大作用。如果说,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那么,学风建设则关系到学校的兴衰荣辱。优良学风是长期建设形成  相似文献   

2.
浅谈学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风 ,按狭义理解是指一个学校学生学习的风气 ,具体指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风貌的总和 ,是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的一种外在表现。本文在分析学风问题原由基础上 ,提出了加强学风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一 清代经学研究的风气很盛,派别林立,其学术宗旨、研究方法、学术作风因时变化。皮锡瑞说:“国朝经学凡三变。”①王国维说:“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以采之学新。”②清代学风曾几经变化,其间,尽管有程朱陆王之争,汉宋之争,今古之争,新旧之争。但是,一条“实用”精  相似文献   

4.
对皖北S高校大学生学风现状调查后发现:在网络文化的巨大冲击下,部分"90后"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方式已经发生异化,自主学习能力正在逐渐丧失,学习态度很不端正,并严重干扰了高校学习风气。基于此,高校应贯彻大思政教育模式,全员参与,将学风建设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形成健康良好、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  相似文献   

5.
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风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中普遍存在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学习动机功利化、诚信意识淡薄;科研团队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应加强学习与行为塑造,形成严格自律的学习风气;加强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形成严谨求实的治学风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完善制度保障体系,营造积极进取的学术风气.  相似文献   

6.
经学是汉武帝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来建构意识形态霸权之后的特殊产物.两汉时期的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其中今文经学被汉王朝立为官学,设博士、置弟子员,优秀者可以依次入仕做官.经学借着政治的力量得到广泛传播,直接将经文与现实政治相结合,讲阴阳灾异、讲微言大义,从而形成了学风活泼、议论合时的风格.在经学的形成过程中,无论是从经学大师的"参政"、"议政",还是从经学的内容与学术特点来看,都与稷下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经学是汉武帝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来建构意识形态霸权之后的特殊产物。两汉时期的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其中今文经学被汉王朝立为官学,设博士、置弟子员,优秀者可以依次入仕做官。经学借着政治的力量得到广泛传播,直接将经文与现实政治相结合,讲阴阳灾异、讲微言大义,从而形成了学风活泼、议论合时的风格。在经学的形成过程中,无论是从经学大师的“参政”、“议政”,还是从经学的内容与学术特点来看,都与稷下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晚唐文人皮日休、陆龟蒙被并称为“皮陆” ,他们对经学的研习都很刻苦 ,而且受晚唐学风的影响 ,他们在研习经学方面表现出一定差异的同时 ,又有明显的相通之处。其路径大致相同 ,都深于《春秋》学 ,都尊奉孔、孟 ,对荀子和扬雄也表现一定的推崇 ,并都深受王通、韩愈等名儒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随着今古文之间论争的展开,东汉时期的经学领域里形成了征实和博通的风气。征实风气消减了汉赋的浪漫特质,加剧了汉大赋文辞与文义之间的矛盾。博通风气则促使文士们渐渐疏远群体情感,转而注重个体情感的抒发。这些都导致了汉大赋走向衰微。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文化建设主要包括3个方面:大学环境、大学秩序、大学风气,这三者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硬到软。比较而言,我们更应看重后者,也就是看重风气。大学文化最好表现是大学精神,集中表现是大学学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之魂,大学文化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风,才能大力推进文化育人。  相似文献   

11.
文字是汉代经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清末形成的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理论的基础就是今文、古文的字体问题.汉代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学者都对文字进行了积极的整理,每一次文字整理都对经学研究形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同时经学研究也对文字整理有积极的影响.我们通过汉代的文字整理可以观察汉代经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情况,也能够让我们重新审视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理论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北宋学者出于维护儒学权威、重新阐扬儒学价值的目的,对儒学进行了重新定位,对经、道关系提出了新的理解。他们的反思建立在"尊儒、宗经、崇道"的基础上,对汉代学者的儒学观提出批评。他们认为,经典之中蕴藏了"圣人之道",要把握圣道,自然离不开经典,但仅仅通经,是难以真正理解圣人之道的真谛的。因此,必须超越汉儒的方法,善知经者不求之于意言之间,而应求之于意言之外。这就决定了宋代经学的义理取向。  相似文献   

13.
儒士是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儒士们以六经为务。汉初儒士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兢兢业业钻研儒学,弘扬文化。汉初儒士基本由三类人构成:第一类是儒学实践型,以叔孙通及其弟子为代表,他们着重继承和改革先秦儒家礼仪,为汉立法;第二类是理论型,以陆贾、贾谊为代表,他们居官为政,直接从事儒家政治和理论文化建树;第三类是教师型,从事学术义理的研究,并开门授徒,薪火相传,以专门的学术集团为代表。儒士们的努力,为武帝时代经学昌明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东汉时期是实行什么样的盐铁政策?由于史料记载不详,学术界有较大的分歧。细考史料,我们认为东汉初期仍实行的是盐铁专卖政策,只不过由于诸多原因而使政府对盐铁专卖的控制有所放松,而且民间也有大量非法的私营盐铁商存在;直到章帝时期,汉政府又全面加强了盐铁的专卖政策,民间私营盐铁商遭到严厉的打击;自和帝起,汉政府废除了盐铁的专卖政策而实行民营征税制度,但政府专卖也仍然存在,一直到东汉末年。在此基础上,商品经济继西汉之后,一直在低谷中徘徊。  相似文献   

15.
就整个东汉经学演变来说,《左传》地位的变迁无疑是最突出的事实。《左传》成为今、古文经学兴衰沉浮的一个显著向标。考察东汉《左传》地位的变迁,可以看到,东汉前期(光武至明帝)、东汉中期(章帝至质帝)和东汉后期(桓帝至献帝)这三个阶段构成了《左传》地位变迁的递升轨迹。  相似文献   

16.
略论汉代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两汉的今古文之争,性质绝不相同.西汉的今古文之争,是利禄之争;东汉的今古文之争,则属学术道统之争.今古文之间绝非壁垒森严,水火不容,其争点仅在<左传>.今古文经学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这是融合的政治基础.古文经学家多通人,这是融合的学术基础.今文经学的腐败,则提出了改造传统经学的任务,这种改造在经学范畴内,只能走融合的道路.许慎首先在融合方面作出贡献,而郑学的出现,则标志着汉代传统经学的改造和融合的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17.
“王者无外”和“夷夏之防”是中国古代边疆思想的两端 ,并被历代王朝各有侧重地付诸实践。它们发源于先秦农业、游牧两种不同文化类型的对峙 ,秦汉正式形成并用于指导对外政策。秦皇汉武的征伐四边是落实“王者无外” ,但其造成的恶果被儒学思潮加以批判 ,东汉班固正式提出完整的“夷夏之防”理论。以往学术界多从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角度肯定前者 ,但今天从文化的角度尤其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来看 ,后者客观上更有利于维护自然环境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墓志的起源和文体的成立一直是学界关注较多的问题,但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要考察墓志的起源,不仅要确定“墓志”一词最早的用例,还要考察墓志的基本功用。循此观点可以确定作为实物的墓志起源于东汉中后期,刻于元嘉元年(151)的《缪宇墓志》可以看作墓志起源的标志。由唐人的记载和缪袭、傅玄等人的创作情况可以看出,符合文体意义上的墓志文在魏晋之际已然出现。南北朝时期,墓志文体得到了较快发展,从内容到形式都出现了许多新变化,行文方式和文体形式渐臻完善并为后世作者所接受与模仿。后世墓志铭创作中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具体内容的增删,体式方面则难以越出南北朝时期业已固化的墓志文体的范式。  相似文献   

19.
汉代今古文之争 ,是经学内部之争 ,它们对文学的影响可以分疏 ,但更应统观 ;作为一种与时变化的学术 ,经学与儒家思想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它们对文学的影响既有相同的一面 ,也有不同的一面 ,因此在通观中更应有分疏 ;汉代经学虽然强调文学的政教功能 ,但汉代文学并没有沦为经学的附庸。  相似文献   

20.
关于《韩诗外传》与《诗》学的关系,东汉班固、南宋陈振孙、明代王世贞均认为与解《诗》无关,特别是王世贞“大抵引《诗》以证事,而非引事以明《诗》”之语,影响很大.清代汪中更提出此书为“《荀卿子》之别子”,对当代研究者亦有一定影响.但笔者经过仔细考察,并从经学史的视角加以观照,认为《韩诗外传》是一部说《诗》之作,且带有比较显著的今文经学通经致用的特点.此书注重阐释微言大义,力图起到积极的政治作用,同时也便于启发、教育学《诗》的经生,满足他们修身、议论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