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是财政的基础,财政是经济的体现,在古今中外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活动中财政都居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政府职能不断扩大,财政分配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财政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在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财政分配规划、分配结构、分配方式,以及税收、财政投资、财政补贴、财政政策的调整变化,已成为影响社会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乃至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极为重要的因素.新疆是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新疆与东部发达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出现了巨  相似文献   

2.
对湖南省财政经济运行状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根据这个目标 ,到 2 0 2 0年湖南省GDP总量要比 2 0 0 0年翻两番 ,人均GDP要达到 3 0 0 0美元左右。实现这个目标 ,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 ,取决于财政经济的稳健运行和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财政是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核心 ,是国家强大、稳定、安全的重要体现和有力保证。目前 ,湖南省财政经济总体运行良好 ,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深入分析当前财政经济运行状况 ,对于准确把握财政经济运行规律和特点 ,进一步强化管理和驾驭财政经济工作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湖南…  相似文献   

3.
一、确立正确的财政发展战略思想 确立我省财政发展战略思想,必须首先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财政问题的实质。财政问题归根到底是个经济问题,财政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因此,财政发展战略应以经济发展战略为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4.
单薇 《中州学刊》2002,(4):21-22
财政政策是一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也是对经济周期实施反周期调节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财政收支及其波动既可能促进 ,也可能损害宏观经济稳定 ,从而产生优化或恶化效应。从直接意义上讲 ,产生优化还是恶化效应 ,取决于财政收支及其波动是否形成逆周期操作 ,即是否在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高涨时期形成财政紧缩 ,在经济衰退时期形成财政扩张。适当的财政稳定政策要求对经济进行反周期调节 ,在经济已经或将要“过热”时实施财政紧缩 ,在经济已经或将要“过冷”时实施财政扩张。GDP增长率达到或即将达到波峰的年份 ,财政支出增长率…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正确认识我区财政状况问题正确认识我区的财政现状,对于正确制定我区的财政经济政策,处理好国家、集体(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合理筹集和分配资金,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关系极大。近年来,我区的财政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但财政  相似文献   

6.
加入世贸组织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两个问题一个核心 ,就是增加农民收入。现在我们寻求在世贸组织框架下财政支农的有效方式也是为了实现农民增收目标。通过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发展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 ,争得尽量多的比较利益 ,稳定持续地增加农民收入。一、青海农业财政投资的现状分析1.农业财政投资规模的实施分析农业财政投资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村水利气象部门的事业费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 ,农村救济及其他。较长时期以来 ,我们在衡量农业财政投资规…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强调指出,全党同志都要讲政治。作为集中体现国家政策的财政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全局财政观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财政收支管理的各个环节,更好地服务于全省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一、讲政治是财政工作的内在要求财政是政府理财关系的总和,是与政治高度统一的有机整体。财政所形成的独特分配关系,是国家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互作用的产物,是最能体现国家意志的经济力量。同时,财政又是推行国家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工具。财政既是经济范畴,又是政治范畴,是两者的结合体。财政体制是…  相似文献   

8.
刘洋 《理论界》2010,(2):104-105
新中国成立后,陈云依靠"战时经济"的经验,提出统一财政,稳定了市场。1953年,陈云主持出台的统购统销政策,是在粮食紧张情况下的即时性的应对之策,也是统一财政、控制市场思路的延续和发展。在毛泽东把统购统销与社会主义改造联系起来后,由陈云主持的统一财政、统购统销等政策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社会主义制度打下了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对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对居民收入进行再分配是国家财政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有效手段.因此,提高国家财政对居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财政汲取能力、财政收入支出结构和财政运行效率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财政进行收入再分配的能力,从中发现我国财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振兴地方财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将财政的基本理论与地方财政的实际相结合,将普遍的一般的财政运行规律与宜昌的实际相结合,特别是与三峡工程建设、能源基地大城市建设等相结合,来理顺振兴宜昌财政的基本思路,对于长期、稳定、快速地发展宜昌财政经济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振兴宜昌财政的总目标是:结合全市“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努力提高财政收人占地方国民收人的比重;在保证总收入稳定增长的前提下,保持地方本级财政收人的快速增长;保证地方政府行使其职能的财力供给;实现财政收支的稳固持久平衡;实现…  相似文献   

11.
抗战期间山西的金融财政损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财政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支柱,货币发行、流通是国家调节经济、维护稳定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各种资料的发掘与整合,表明日军的入侵,不仅仅造成了山西金融、财政的表层损失,而在深层次上则是难以用数字来具体化的制度上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张启安 《人文杂志》2001,(3):154-156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期的中央苏区政府,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方面的伟大尝试.在此期间,为缓解苏区财政经济工作的严峻形势,支持反"围剿"战争的胜利,苏区政府先后三次发行公债.这三次公债的发行,对稳定苏区财政,支援革命战争,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经济是财政的基础,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决定了什么样的财政制度。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很显然,振兴我国财政就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通过深化财政改革来加以实现。据此,我们拟从福建的实际出发,对发展市场经济与振兴福建财政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刘晓莲同志撰写的《经济转轨时期的地方财政问题》一书最近已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从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 ,把财政理论与财政政策有机结合起来 ,深入地探索经济转轨时期地方财政经济运行规律的专著 ,是作者在从事十几年财政领导工作实践中勤奋思考的结晶。  该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成功地探索了经济转轨时期地方财政理财机制的转变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地方财政要从过去单纯的收支活动转变为调控宏观经济运行 ,促进经济发展 ,保证社会稳定 ,确保增长质量 ,要从过去微观经济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 ,立足经…  相似文献   

15.
财政金融系统动力学模型是建立在财政理论和金融理论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动力学研究财政金融在经济系统内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并用仿真来模拟这些规律.我们可以用它来分析财政金融的相互关系,财政对金融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分析经济系统对金融货币的需求数量,确定满足经济系统需求的最佳货币量;研究财政金融对其它经济变量诸如国民收入、市场需求和物价的影响程度,提出控制的方法和手段.该模型为研究财政金融在经济系统中的良性循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了十三年来自治区财政工作取得的经验和成绩、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指出要用十六大精神为指导 ,认真做好财政工作 ,深化自治区财政改革 ,促进自治区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搞活地方财政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围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全面振兴江西经济”的本世纪内我省经济发展总战略,规划我省的财政发展战略,探索地方财政发展的新路子,对于增强江西的财政实力,为振兴江西经济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强  胡仪元 《学术论坛》2012,35(9):123-125,147
县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有利于发挥特色经济优势,有利于因地制宜的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发展方向。但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匮乏、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县域经济发展的人才瓶颈等问题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健全县域财政机制增强县域财力,制定可持续协调发展战略,提升县域经济的科技创新能力,打造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则是确保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财政基础理论问题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问题,也是影响财政收支和经济社会负担的重要因素."系统平衡财政观"是在综合分析现有财政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财政基础理论.该理论的内涵包括:财政是经济活动和非经济活动的连接点、财政与金融的协调配合是宏观政策的系统平衡前提、财政与税收的对称是经济系统平衡的基本要求、财政以项...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我省当前财政支农资金缺乏稳定的增长机制、投向与农民的愿望背离、对农民的农业生产性投入的带动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认为财政支农虽然是国家行政机制的作用,但必须通过发挥市场机制来放大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并相应地提出政策建议,以提高我省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