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章辉 《社会科学》2020,(9):164-173
特殊主义主张,一个作品的某个优点可能是另外一个作品的缺陷;艺术品及其特质是独特的,比较是无意义的;艺术评价只是表达批评家的审美趣味,其中不存在一般性的原则。普遍主义则提出,理性作为理性,必须具有逻辑性、一致性;我们对于艺术品的判断,是一种推理行为,其中存在着原则。当代西方文论中的特殊主义和普遍主义的争论揭示了艺术品特质存在的复杂性,表达了艺术批评的不同立场,其提出的问题和思想观点值得中国学界借鉴。  相似文献   

2.
艺术品是艺术,但艺术不等于艺术品在考察艺术关系性存在之前,为使我们立论的基础更加明确,我们必须辨清一个基本的事实,即艺术和艺术品不是同一的。艺术品是一种结构,但这种结构是以艺术存在的关系为前提的。艺术存在的关系表现在艺术的形成和实现的不同关系上。从艺...  相似文献   

3.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与核心 ,是一种重化生的生命模式。它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华夏艺术生命精神的形成 ,即体写万物风姿活意的神韵意识、流贯性灵情思的主体意识和映射天人共感的宇宙意识。这种生命意识即是中国艺术弥漫遍布的精神特质之所在 ,也是中国艺术流转不息的无穷魅力之所本。  相似文献   

4.
蔡觉敏 《云梦学刊》2005,26(4):42-45
屈子文学有相当高的艺术性,这种艺术性与楚艺术的滋养是分不开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楚艺术品的创作技巧影响到屈原的艺术手法,屈原的作品和楚艺术品一样,表现出具有装饰美、色彩美、曲线美及具象和抽象相结合的特点。二是楚艺术的精神影响到屈原,其生命力量影响了屈原作品的精神格调,使屈作表现出昂扬的生命力;其创新精神影响了屈原的创作,屈原也善于立足于楚艺术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相似文献   

5.
艺术的根本特征是什么?它与别的学科有什么质的区别?有的文章认为艺术的根本特征是情感。我们以为这一看法有较大的片面性。古今中外伟大的艺术品都有扣人心弦的感情力量。认为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这种  相似文献   

6.
艺术品是主体在艺术活动中能动地反映和改造客体的产物。研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其演变,对于揭示艺术创造、艺术品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人们把艺术创造过程分为审美感受、审美冲动、审美构思、审美物化和艺术品五个阶段。这样的划分也许稍嫌生硬,因为这五个阶段往往是交错进行、难以分辨的,但为了分析方便,我们暂且依据这样的划分。这里我们从艺术创造的五个阶段来对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其演变作一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 ,新奇的叙事空间、诗化的情爱写作和独特的生命体悟是《尘埃落定》区别于当下其他小说的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8.
艺术品价格与艺术价值是一种非对应关系,由于艺术价值不可能量化,资本逻辑就渗透进来,以方便、快捷的货币单位置换艺术价值。中国当代艺术品的高价位,有经济浮躁期的特定背景,并不代表其具有高的艺术价值,相反,在这种“价格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中国当代艺术深刻的价值危机。  相似文献   

9.
中国生态美学建立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底色的水文化的根基之上,而与植根于盐文化的西方传统美学有很大的不同,表现为一种植根于水文化而极富水的意蕴的生命活动论生态美学形态,并由此构成其独有的原生性特质。这种特质在中国独具特色的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建筑与山水园林等山水艺术中得以具体体现,呈现出特有的生态智慧与美学魅力,这为中国美学的建设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传统资源。我们不能割裂传统而一味地盲目追随西方话语,否则就会造成话语建构中的根性失落与根基错位,而应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需要出发,加强本土理论资源与文化传统的深入开掘,使植根于中国水文化传统而富有原生性特质的生命活动论生态美学,在当前生态文明的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水彩艺术语言的旧传统基础之上建立的新传统的语言特质也应该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就是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水彩艺术体系 ,两个基本点是进步的中国传统艺术语言特质和多元的西方优良传统语言特质。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文化体系中的文学,既是人的生命过程的特殊解释系统,也是帮助人们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这是文学人文关怀的特殊体现,也是文学的文化特质和价值意义之所在.现代文学的奠基者鲁迅等人的创作,其深刻性和超越性正在于此,由对人的生命过程的细微体察、哲理概括和艺术表现,而通达对于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人生社会的理性批判,将人的生命过程的艺术解释与帮助人们对付生存困境的努力统一起来.但现代文学在后来发生了从侧重人的生命过程的解释到侧重社会历史过程的解释的嬗变,并一直延续到当代,至新时期才有"回归"和新的变异.嬗变的实质涉及文学的特性、文化特质和价值功能问题;这种嬗变具有不可逆转性和一定合理性,但却潜藏着深层文学难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文学史就是一部生气灌注的中华民族成长史和华夏人民生命状态演变史.古代诗文中存在着异常丰富的有关生命问题的叙述.发掘文学在古人生命中重要地位、古代诗文创作的生命价值特质和古代诗文抒情倾向苦闷的独特消解方式,对建构古代文学的生命主题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论艺术作品的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作品是怎样构成?按照现行的构成理论,有两个层次的回答:其一,内容与形式;其二,内容方面的构成是题材与主题两大要素;形式方面的构成是体裁、语言、结构、表现手法四个基本要素。前者是普遍原理,后者是具体构成规则。我认为:这种构成理论是空泛粗疏的。它并不能充分体现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普遍构成原理,同艺术实践尚有遥远的距离。有鉴于此,我们遵循马克思主义美学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构成原理,探讨一种新的构成理论,其核心是内部结构构成。一、要素构成是外部构成要素构成理论告诉我们,从形式要素上的确无以区分艺术作品与非艺术作品。不过,可以从内容上找出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分野。我们说,内容的确可以区分艺术与非艺术。但是,要素构成理论也并没有给我们提供区分的界限。  相似文献   

14.
艺术品的价格:概念及其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品的价格包括艺术家的身价、艺术品的标价和艺术品的售价等价格概念.就艺术品的售价而言,又可以细分为艺术家的售价、画廊的售价和拍卖行的售价.对这几种价格概念的误解和混淆,是我们对艺术品的价格产生种种疑惑的重要原因.只有当我们弄清楚了这几种价格概念的含义,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艺术市场上纷繁复杂的各种价格现象.  相似文献   

15.
论艺术生产与艺术市场张宏对艺术品价值的分析应属于纯粹历史学的范畴,离开对艺术生产的历史发展的考察而做出的任何艺术品价值判断都只能是一种抽象。当我们在人类的价值系统中对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的本质和结构作了形而上的把握之后,我们还要把这些抽象还原为历史的具...  相似文献   

16.
从全局审视所有的艺术品——艺术家或非艺术家创造的用于审美需要的物质文化实体产品——的时候,人们对艺术品的解读只有两种方式,即有些艺术品以运动的形式被解读,而有些艺术品则以静态的形式被解读.或者说,前一种艺术品具有固定的先后解读秩序,必须严格按照时间顺序、遵从艺术品的构成秩序方可解读,如文学、电影、电视、戏剧、音乐、舞蹈等;而后一种艺术品则以纯粹的静态形式被直观,如绘画、雕塑、摄影、建筑等.依据艺术品的构成秩序和解读秩序将艺术品划分为动的艺术和静的艺术两大类,标准清晰,更易被一般艺术接受者所掌握,而且这一标准也能够揭示各种艺术品的本体特征,涵盖力、统摄性强,所以我们倾向于按照这一分类标准构建新的艺术格局.  相似文献   

17.
“艺术品实用化,实用品艺术化”,是当前精神与物质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时下流行的社会共识。对于这种“逆向趋同”的现象,尚不可绝对化。就前者来看,无论未来学家们怎样预言高技术会带来何等意想不到的艺术革命,我认为那也不过是就艺术向实用物品渗透或彼此互因互借的参融性发展态势而言;这就是说,艺术绝不会因此而将自己完全“化”解,因为部分艺术品(如文字艺术、时间艺术和造型艺术等门类中的部  相似文献   

18.
王耘 《船山学刊》2003,(4):92-96
初、盛唐儒家美学范畴中,雅正是以拥护意识形态权威为原则的艺术创作之垂范风格,力图用华丽的文体来颂美开国气象。风骨以风为内核,指称一种艺术品中特有的与审美主体互鉴的生命充盈感。固守比兴的创作原则,以兴寄为艺术创作主体在艺术品中表达浓郁而劲健刚直的生命意义之途径。盛唐诗坛标举“古风”,融江左文风与汉魏风骨于一体,在时代精神、生活世界、艺术世界、真理世界中自由开张,乃整个盛唐时代中无数生命共同分享的韵律和节奏。  相似文献   

19.
对艺术品来说,“美”是最重要的属性和标准之一.艺术美不是单一地存在,而是由多种成分、多种层次浑然一体地含蕴在艺术品中的.对这一问题,在以前的一些论述中其阐释带有片面性,不能全面地加以把握;或是采用描述式的论述方法,既“大”,且“全”,然而太杂,不能说明问题;或是对艺术美的各层次的先后及层次关系,没有详细阐述,甚至有相混淆的提法.例如:有人将艺术家所集中反映在作品中的现实美,与艺术的形式美分割开来,以至将艺术的形式美放到最后的层饮.这种看法就脱离了艺术美本身的属性,显然是空泛而不切实际的,因为我们欣赏艺术品的美,首先应是感官对艺术表现媒介的直接感受,比如欣赏绘画和音乐,首先直感的便是线条色彩和声音、声调和旋律.而通过线条和色彩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按照通常的观点,人格指的是一个人所拥有的特质的总和。对人格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医学家思培多克勤等人有关气质的观点、我国古代基于阴阳五行学说的人格分类法等。时至今日.人格仍是当代理论家感兴趣的课题,有关人格的理论大致可以划分为人格发展说、人格特质说和人格类型说三大类。事实上.人格是以生命机制的演化和满足需要的活动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需要是人的本性。因此,人格发展说、人格特质说和人格类型说可以在需要理论的基础上统一起来①。当然,“发展”、“特质”、“类型”同时代表了考察人格的三种不同角度。以下,我们将从这三种角度来分析电子艺术(包括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和新兴的电脑艺术)对人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