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强 《学术探索》2007,(5):85-90
近代边疆危机与中国的近代化息息相关。1792年,英国政府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窘状,派出负有使中英贸易正常化使命的谈判代表马戛尔尼,但东印度公司在刚结束的中廓战争中的均势政策影响了清政府对马戛尔尼使团的态度,固守传统理念的乾隆皇帝拒绝了英国政府提出的开埠通商、贸易自由化的提议。马戛尔尼使团在中国遭遇了挫折。  相似文献   

2.
清代乾隆时期,英国的马夏尔尼使团借贺寿的名义拜访乾隆皇帝,并同清朝政府的重要官员进行外交上的往来,是十八世纪下半叶中英两国之间最有影响的外交事件。当时中英两国的外交政策和意图在这次外交活动中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反映。因此,要了解十八世纪下半叶中英两国的外交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两国历史的影响,就有必要研究马戛尔尼使团的访华活动。在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结果上,人们一向就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该使团访华是以失败而告终的,有的人认为该使团的访华是成功的。此外,马戛尔尼使团如果是失败的,那么其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侯强 《学术探索》2003,2(6):54-57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最后虽以失败告终 ,但尽其政治和外交技巧 ,访华经过了精心的策划和准备 ,某些要求和行为带有明显的侵略性 ,其为英国资产阶级下一步行动提供根据的任务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  相似文献   

4.
感情历史的诠释──《停滞的帝国》与中西文化比较观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两个文明在极具象征性的礼品交换中猝然相遇了。第一位出使中国的英国使节“马戛尔尼献给乾隆的最能说明自己国家现代化程度的礼物是一台‘天文地理音乐钟’。”作为回赠,乾隆让人给了他几...  相似文献   

5.
1840年爆发的中英鸦片战争,是外国资本主义开始入侵中国,和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鸦片战争前,英国殖民主义者,想在中国先找个落脚点,作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渗透的基点。早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政府派马戛尔尼率使团来华,在晋见乾隆帝时,要求割让、租借舟山岛或定海城,被清帝拒绝。在清廷严禁鸦片时,英国殖民主  相似文献   

6.
沈雪晨 《西域研究》2024,(2):81-93+171
为掌握路线通道信息、拓展殖民贸易版图、将新疆打造为英俄中亚大博弈“缓冲区”,英属印度殖民政府于1873~1874年派遣福赛斯使团出使新疆。使团由列城出发、翻越喀喇昆仑通道、经桑株至叶尔羌抵喀什噶尔,停留期间并曾前往察提尔库里、巴楚、阿图什、阿合奇等地考察,返程途中经柯克亚、喀喇昆仑回到列城,另派人穿越瓦罕走廊探察大小帕米尔抵阿姆河沿岸、前往和田并经西藏阿里地区返印。此次探察成果标定了沿途经纬度和海拔信息,记录下使团所见之自然与人文状况,将中国新疆及帕米尔地区首次纳入英国殖民主义知识系统,更影响到《1873年出使叶尔羌报告》的新疆知识获得与东方学话语建构,成为其作者宣扬英国加速侵略新疆政策之工具。  相似文献   

7.
陈雍  熊燕军 《学术探索》2009,(5):96-102
本文从信息传递的角度对马戛尔尼访华事件进行重新的解读,认为这一历史事件之所以呈现如此的面貌,与双方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有关,中英双方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均存在模糊、欺骗和不及时等问题。就中方信息传递的过程而言,这些问题的出现与中国传统官僚的政治心理密切相关,中国传统官僚在忠君和明哲保身思想的双重考虑下,往往会故意或不故意对信息的内容进行改动。这些改动既是历史事件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重要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8.
黑龙 《北方论丛》2011,(6):90-93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清朝理藩院尚书阿喇尼出使准噶尔汗国,意在了解准噶尔汗国噶尔丹博硕克图汗对喀尔喀问题的态度,更为重要的是,说服噶尔丹承认清朝对喀尔喀蒙古的管辖权。随后清朝对准噶尔汗国的政策由"限制、笼络"到"武力平定"的转变与此次出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侯毅 《兰州学刊》2009,(7):217-221
1787年,英国派出以查尔斯·卡斯卡特(Chades Cathcart)为正使的使团访华。这是英国政府第一次遣使来华。使团来华的目的是扩大对华贸易,增开通商口岸,割占中国岛屿及在华设立使馆等。卡斯卡特使团使华经过了周密筹备,反映了当时英国对华政策及各政治集团在对华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尽管此次出使因正使卡斯卡特在来华途中病逝而夭折,但其在中英关系史重要影响和意义仍非常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曹景满 《天府新论》2005,(Z1):252-253
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派郭嵩焘作为首位常驻大使出使英法.郭嵩焘出使的凄凉结局预示着中国近代化的挫败.通过郭嵩焘出使的始末可以理解中国近代化为什么必须经过痛苦的、长期的、曲折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