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八九六年(清光绪二十二年)一岁茅盾于七月四日(农历丙申五月廿五)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县青镇(解放后与乌镇合并,定名乌镇。所以茅盾在《可爱的故乡》一文中说:“我的家乡乌镇”而不说青镇)一个姓沈的大家庭里。取名鸿,后改德鸿,字雁冰。  相似文献   

2.
李白是盛唐时代的伟大诗人.千百年来,其佚闻趣事广为流传,成为中国普遍知晓的历史名人,颇具有传奇色彩。然而,这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卓越成就和影响的诗人,其家世却一直存疑至今。历代研究李白家世问题的学者,经过无数考证,辨析,问题依然存在.照常理讲,李白本人应是最清楚自己的家世,其自述竟是言而不详。他人如李阳冰、魏颢、李华等与李白从游密切,相交莫逆,是能够真切了解李白家世的同代人,可是他们为李白所作的序文,墓碑志,叙及其家世却颇不一致,留下许多今人似乎难以理解的疑点.这是一个非同小可的问题,是应该填审地加以探讨的必须弄清楚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说明:(一)沙湾郭氏祖籍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人。家谱排列编有二十字歌诀:“洪庭秀显源,永志有承贤。明朝开宗远,福寿康宁绵。”沙湾郭氏家祠顺次为:郭永辂--郭志思--郭有元--郭承富--郭贤淋(字玉楼)配张氏、邱氏--郭明德(字秀山)配  相似文献   

4.
在茅盾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评论活动中,作家论型文学批评的创作为后世文学发展确立了一定的规范,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和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茅盾的七篇作家论及其创作背景的分析,不但可以辨析这种文体的演进过程,而且能够体现茅盾文学思想逐步溶入左翼主流文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里,富有敏锐艺术感悟力的茅盾在感性与理性、个体与集体、文艺与政治闯的摇摆游移,使其作家论呈现出矛盾的驳杂状态.而对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的茅盾作家论.其矛盾表象既是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和左翼文艺思潮变迁的产物,也深刺地烙上了批评者自身的印迹,它展示的是批评者感性的艺术才情与理性的政治意识相互冲撞、交融的复杂进程.  相似文献   

6.
笔者对李阳冰<序>、范传正<碑>作了新的解说.认为范<碑>的"隋末"暗示武后建周.李<序>用"复指李树而生伯阳"之典,暗示李白先祖有一次"指李树"--即得李姓,后因罪,恢复原姓.神龙之初,又复李姓.并考得李白先祖的李娃是赐姓而来.认为李白为李勣的裔孙,由于受李敬业倒武之祸,成了"绝嗣之家".李阳冰、范传正在述说李白先祖之时,不得不用曲笔.杜甫、元稹、<旧唐书>称李白为山东人,就有根据了.  相似文献   

7.
李白家世之谜破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白生前笔述口授其家世的有关材料,真实可靠。李白为凉式昭王李暠之孙李重耳的后裔。李白曾祖李贞为李虎玄孙。李白祖父为李暠九世孙,李白为李暠十一世孙。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祖父周起魁误为周殿魁,缘于周恩来的记忆之误。周恩来1946年9月在和美国记者李普曼谈话时说:“我的祖父名叫周殿魁,生于浙江绍兴。”周恩来在1964年8月的一次家庭会议上,也说自己的祖父名攀龙,号云门,字殿魁。自李普曼访问周恩来的访谈录发表迄今,包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最具权威性的《周恩来年谱》、《周恩来传》及有关研究周恩来的著作,乃至资料陈列中,都错为周殿魁。  相似文献   

9.
梅曾亮《柏枧山房文集·谒墓记》: “道尤三年(1823),……五月二日庚午,至宁国县(安徽省)、方家冲,谒小溪公墓。……乙亥,至独山,谒定九(梅文鼎)公墓。墓有碑曰:  相似文献   

10.
鲁迅研究专家段国超教授,长期潜心研究鲁迅家世及对鲁迅的影响,成果甚丰。1991年出版专著《鲁迅家世》,曾引起国内外鲁迅研究界的强烈反响,认为这是鲁迅家世研究的第一本著作,填补了鲁迅研究的一个空白。1998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应广大读者要求将此书再版,这次再版除保留了原有的所有内容外,作者又增补了近年写就的研究鲁迅与周作人、周建人、许广平三人之间关系的文章。增补修订后的《鲁迅家世)共30万字,其内容较初版充盈了不少,校印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是一本厚重的鲁迅研究著作。  相似文献   

11.
茅盾书简     
重庆先生: 大札及惠赐湖笔式支,拜领至感!笔杆刻字精劲,想见妙手,此两笔弟当珍藏以为纪念。五月初,发见双目皆患老年性白内障(初发期),而左目並患老年性黄斑,盘状变形,几近失明,犹本右目尚有  相似文献   

12.
从思想史角度,对茅盾小说中两大形象系列——知识女性与民族资产阶级,进行重新解读,认为茅盾对大革命前后知识女性人生悲剧的描写,意在反思和批判“五四”启蒙的思想与历史局限,同时也流露出对“五四”启蒙的眷恋。而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中国悲剧的叙述,在政治意识层面力图对他们进行现代性否定,但在思想史层面实际上描述和表现了他们在追求现代性的中国社会的重要性,以及他们的作为实际承续和完成着单纯的思想启蒙所不能完成的现代性启蒙,构成着对思想启蒙的互补与完善,而且这种物质层面的现代性诉求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物质层面,对人与精神的现代性改造和再造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重要性和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开展现代文学以及作家、作品的研究工作,并为现代文学史提供一些资料,我们从本期开始连续刊载《茅盾著译年表》,恳切希望专业工作者和广大读者提出批评意见,以便对这个“年表”作进一步的修改。  相似文献   

14.
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进步的、革命的作品经常遭到查禁,茅盾的著作,1929—1936年间被查禁的就有《残冬》等五种,1941年被查禁的,有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等,1946年,国民党竟密令对茅盾的剧本《清明前后》“密切注意其发售,暗中禁读者购买”。许多革命作家受到迫害甚  相似文献   

15.
茅盾的文学业绩是以小说创作著称的.他的小说创作,展现了"五四"前后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风云幻变的时代,提供了一系列的典型人物,并为我国革命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奠定了基础;但是,他在翻译、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方面的贡献,也是不容忽视的,弗·恩格斯在谈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情况说,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是"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他们的特征是他们几乎全部都处在时代运动中,在实际斗争中生活着和活动着".历史不会重演,但在某种情况下,却不乏相象之处.这里,恩格斯讲的情况,在我们"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学历史上,得到类似的反映.伟大的新文化旗手鲁迅是这样;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郭沫若是这样,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作家茅盾也是这样.他们都以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和渊博的学识,在实际斗争中活动着.  相似文献   

16.
“温故而知新”。正当纪念茅盾诞生九十周年之际,我们重温他的文艺学或称文艺科学(简称文论)理论遗产,认真学习他努力追求、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并结合变化着的文艺运动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精神和方法,对于当前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防止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将会有所助益的。文艺学理论是一门研究文学各种现象,阐明其基本规律及原理的科学,它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观,文学研究方法论。茅盾关于文艺学的基本观点,有着一贯性,然而又有不断的新变化,现就其中若干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在“五四”前夕,茅盾为探索十月革命的“动力”与“远因”撰写了第一篇文学论文——《托尔斯泰与今日之俄罗斯》。直到晚年,茅盾仍怀念托尔斯泰这位“天才的艺术家”。茅盾与托尔斯泰——这两位属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阶级的现实主义大师,从文艺观到文学创作方面,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五十一岁抗战胜利后,茅盾积极致力于民主革命事业。六月,国民党反动派撕毁政协决议,在美帝国主义指使下,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革命内战,茅盾更加积极地从事和平民主革命斗争。一月,《中国作家致美国作家书》(郭沫若茅盾等十七人),《重庆文艺界慰唁昆明教授学生电》(郭沫若、茅盾等二十六人)同时发表于《中原、文艺杂志、希  相似文献   

19.
[一月八日,中共中央发布《为和平停止内战》通电,揭露敌人挑拨内战阴谋。二月十日,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三中全会,提出“停止一切内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等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四月十五日,中共中央发表《告全党同志书》,号召为巩固国内和平,争取民主,实现对日抗战而奋斗”。五月,党中央在延安召开了  相似文献   

20.
茅盾与丹纳     
在茅盾研究中,已经不再把文艺思想和文学创作看作是作家的一个自足自生的系统,茅盾与外国文艺理论家和作家的关系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这一学术研究进步的同时,目前仍然存在着一种偏颇,这就是把茅盾接受外来影响的时限拘囿于早期并仅仅看作是一种表层的、形式相近的倾向。本文将把论题放在方法论、思维方式和艺术原则的不同层面上展开,以期更接近问题的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