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向量GARCH模型为基础,研究了国际证券市场中上海A股市场、香港市场和美国市场的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并且给出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市场均不存在单向的均值溢出效应,上海A股市场和美国证券市场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上海A股市场和美国证券市场存在波动溢出效应,反映了中国资本市场和美国资本市场融合程度的加强。  相似文献   

2.
针对金融资产波动的时变、聚集以及状态转换等特征,将马尔可夫转换模型和随机波动模型相结合,同时考虑波动尾部的状态分布,构建MSSV-t模型,然后将收益序列转化为标准残差序列,在此基础上,应用EVT模型对标准残差进行建模,进而构建基于MSSV-t-EVT的VaR测度模型,最后对该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检验。研究发现:MSSV-t-EVT模型能够有效识别上证指数(SSCI)的波动转换特征,并且能合理地测度该指数的收益风险,尤其在高的置信水平下表现更好。研究结论表明MSSV-t-EVT模型能较为准确的刻画股市剧烈波动的事实,可用于交易风险控制和对市场异常波动的预警。  相似文献   

3.
基于马尔可夫状态转换模型的沪深股市波动率的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准确地估计具有结构转换的沪深股市收益率波动特征,本文将沪深股市的波动变化分为上涨、下跌和盘整三个状态,选用2000年1月4日至2011年12月30日的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日收益率数据作为样本,2012年1月4日至2012年1月17日的日收益率作为样本外预测,分别应用GARCH和APGARCH模型,以及RS-GARCH和RS-APGARCH模型估计和预测两序列的波动率,最后采用MSE1、MSE2和QLIKE对估计和预测出的波动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单一状态和三种状态下APGARCH模型均比GARCH模型估计和预测的波动率更准确;更进一步带有马尔可夫状态转换的模型估计和预测出的波动率更准确,且误差分布服从正态分布的模型估计和预测的波动率拟合结果优于误差服从t分布的模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建立一个状态数目由数据决定的马尔可夫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用贝叶斯方法推断模型参数,并利用基于Gibbs分块采样的MCMC方法做逼近。然后本文用此模型和估计方法分析上海A股市场周收益率,结果发现,我国股票市场最可能存在5个不同的状态,状态间的区分首以波动性大小不同为标准,股市除了在初期波动性极小外,从1992年4月开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各阶段股市均在三个状态之间转换。  相似文献   

5.
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率的测度具有重要意义,实际波动率(Realjzed Volatility)概念是近些年提出的用于测度市场波动率的新概念,在诸多方面具有优势.本文利用上海证券市埒的高频数据,比较了两种不同的波动率模型--RV模型和GARCH模型--的性能表现.本文首先介绍了连续时间状态下实际波动率的概念和模型,然后建立了GARCH(1,1)模型,使用日收益率对GARCH模型进行估计,得到条件方差方程,分别用日收益平方和日内累计收益平方和作为波动率指标对收益平方-波动方程进行回归,并以回归决定系数来衡量波动率拟合水平的优劣,结果发现采用高频数据的回归决定系数比原来提高了两倍,这个结果与已有的实证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最后,我们将实际波动率的计算结果与GARCH模型的结果经标准化后进行了对比,发现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实际波动奉模型比传统的GARCH模型提供了更好的拟合.  相似文献   

6.
在B1ack-Litterman投资组合模型中,为了更有效地估计风险资产的期望收益和波动率,引入了投资者的主观观点,这种处理确实能提高均值-方差投资组合模型的性能。但是在实践中,如何度量投资者观点成了另一个难题。为了克服这一困难,我们将GARCH波动率估计嵌入到B1ack-Litterman模型中,通过使用GARCH模型的预测能力来替代投资者主观观点,从而获得一个新的投资决策模型。作为应用,分别考虑了国内外真实市场数据测试情形,通过实证结果发现,嵌入了GARCH波动率估计后,Black-Litterman模型的性能可进一步得到很好提高,样本外平均收益率、波动率和夏普比等指标,均要好于一些传统模型。  相似文献   

7.
魏宇 《管理学报》2010,7(6):936-942
以沪深300指数的高频数据为例,采用滚动时间窗的样本外预测以及SPA检验法,对比了基于日收益数据的历史波动率模型和基于高频数据的实现波动率模型的预测能力.主要实证结果显示,实现波动率模型以及加入附加解释变量的扩展随机波动模型是预测精度最高的波动模型,但在学术界和实务界流行的GARCH及其扩展模型对我国A股市场波动的预测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8.
基于GARCH模型和SV模型的VaR 比较   总被引:28,自引:8,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单介绍了VaR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指出推测市场因子的波动情况是计算VaR的关键.通过对比GARCH和SV模型,得出SV模型更能刻画金融市场的实际特征.将随机波动SV模型应用于VaR的计算,最后作实证研究.通过与GARCH模型下的结果对比,说明基于SV模型计算的VaR更具有动态性和准确性,VaR更贴切地反映了金融市场的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9.
简单介绍了VaR 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指出推测市场因子的波动情况是计算VaR 的关 键. 通过对比GARCH 和SV 模型,得出SV 模型更能刻画金融市场的实际特征. 将随机波动SV 模型应用于VaR 的计算,最后作实证研究. 通过与GARCH 模型下的结果对比,说明基于SV 模 型计算的VaR 更具有动态性和准确性,VaR 更贴切地反映了金融市场的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市场风险度量模型没有充分利用期权与高频数据包含的信息,且主要基于单因子波动率模型,导致信息的损失以及模型缺乏足够的灵活性.本文基于灵活的双因子随机波动率模型,通过提取期权与高频数据包含的市场前瞻与当前信息,构建相应的市场风险度量波动率模型对在险值(VaR)进行度量.为了估计模型参数,建立基于连续粒子滤波的极大似然估计方法.采用iVX指数与已实现波动率测度(RV)作为上证50ETF期权与高频数据信息的代理,对构建的市场风险度量波动率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充分利用了期权与高频数据信息的双因子随机波动率模型能够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更好地估计波动率,相比其它波动率模型(仅利用了历史数据信息的GARCH模型、利用了高频数据信息的已实现GARCH模型以及利用了期权与高频数据信息的单因子随机波动率模型)具有更为优越的VaR度量精确性,尤其是极端风险情形下的VaR估计精确性改进明显,凸显了期权与高频数据信息以及双因子波动率在市场风险管理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