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传新  张登国 《西北人口》2010,31(5):97-102
本文根据较大规模问卷抽样调查的结果,分析比较西部农村留守妇女与非留守妇女的社会性别观念。结果发现,留守妇女自身能力意识和事业价值观要强于非留守妇女,而非留守妇女在忠贞观、生育观方面要比留守妇女更加传统保守。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对农村妇女自身特征如文化程度、年龄、家庭年收入等变量进行控制之后,留守对农村妇女的社会性别观念仍然有独立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留守促进了农村妇女事业能力观、婚育贞节观以及总体社会性别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罗丞 《南方人口》2014,(6):21-32
构建性生活质量调节下的生计策略对婚姻满意度影响分析框架,利用安徽巢湖问卷调查数据,本文以非留守妇女和准留守妇女为参照,描述了农村留守妇女的生计策略、性生活质量和婚姻满意度现状,并采用有序回归方法对生计策略和性生活质量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再生产策略对非留守妇女婚姻满意度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工资性工作和家庭再生产策略对准留守妇女婚姻满意度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农业生产策略对留守妇女婚姻满意度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家庭经营和工资性工作策略则对留守妇女婚姻满意度有显著消极影响。此外,性生活质量不仅本身对非留守妇女和留守妇女的婚姻满意度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在生计策略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不同的调节作用。上述发现对提高农村留守妇女婚姻福利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连续三期面板数据,本文运用条件混合回归模型(CMP)考察数字技术对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技术有助于改善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具体地,与未采纳数字技术的留守妇女相比,采纳数字技术的留守妇女自评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分别高62.36%和21.88%,而生活孤独感低73.00%。进一步研究发现,以数字技术为媒介的在线学习、社交、娱乐和消费是改善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途径,其中社交和娱乐的作用较大。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技术的健康红利因个体和家庭差异表现出明显不同,因照料家庭而留守的妇女群体享受到的数字健康红利显著大于因务农而留守的妇女群体,学历较高和家庭收入较高的留守妇女群体享受到了更多的健康红利,可见数字技术的健康红利尚未被全体留守妇女公平共享。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基于安徽巢湖市农村妇女的调查数据,通过与非留守妇女和准留守妇女的对比,描述了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感、 婚姻关系和生计策略状况,并进一步分析了婚姻关系和生计策略对农村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代表"爱情"的婚姻关系和代表"面包"的生计策略对三类妇女的主观幸福感都存在影响,但三类妇女追求"爱情"和"面包"的侧重点和具体内容有所不同.对留守妇女而言,"爱情"和"面包"同等重要,二者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相互独立;对准留守妇女和非留守妇女而言,"爱情"和"面包"也都很重要,但同时"面包"是"爱情"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制度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妇女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海忠 《西北人口》2008,29(1):85-89
留守妇女问题可以放在制度与政策的背景下审视。中国独特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战略、户籍制、不发达的土地流转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及社会支持网络是留守妇女问题产生的基本制度背景。男性的外出虽然将妇女推向了关系网络处理与建构的前台。但地区的经济欠发达、农村社区组织的功能发挥不好、弱关系网络建构的制度性支持不足等使留守妇女难以将这一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留守妇女问题的解决取决于制度和政策导向是否有助于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让流动农民回到乡村.二是如何使留守妇女迁往城市。  相似文献   

6.
西部农村留守妇女家庭压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西部地区24个行政村千余名农村妇女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农村留守妇女的家庭压力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留守确实增强了农村妇女的家庭压力,留守妇女承受的精神压力、经济压力、抚养赡养压力都要大于非留守妇女;留守妇女的年龄、家庭特征、当初择偶时对般配的重视程度、夫妻异质性、与外出丈夫的沟通状况、社会支持等因素对其家庭压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提出建立夫妻间良好的沟通机制和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湖南省农村留守妇女调查”数据的分析,本研究探讨了农村留守妇女的婚姻稳定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妇女的婚姻稳定感处于较高的水平;就其影响因素而言,有无被欺凌的情况、与家里长辈的相处情况、家庭生活满意度、丈夫打工期间的联系频率、探亲频率、丈夫汇钱时是否直接汇给自己、是否担心婚姻感情会发生变化、丈夫外出打工后夫妻感情的变化等变量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婚姻稳定感都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许传新 《南方人口》2009,24(2):49-56
本文采用西部地区24个行政村千余名农村妇女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农村留守妇女的身心健康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留守确实影响了农村妇女的身心健康,留守妇女比非留守妇女更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更倾向认为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及同龄女性和比以前更差了,更容易出现一些生理和心理不健康的症状;留守妇女的家庭压力、社会支持网络、当地医疗卫生状况等因素对其身心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最后提出建立夫妻间良好的沟通机制、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妇女家庭联合决策模型及政策含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贝克尔的理论框架下构建了我国农村留守妇女家庭共同决策模型,研究了农村留守妇女家庭劳动时间配置与家庭福利间的关系。研究显示,家庭综合收入最大化是家庭福利最大化的关键,在当前约束条件下,女方选择留守,丈夫外出打工是家庭福利最大化的无奈选择。本文提出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培训留守妇女与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等方面出发,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河南农村留守妇女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我们在河南农村的调查数据对留守妇女的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口流动改变了农村留守妇女的家庭地位。由于丈夫的外出,留守妻子承担了更多的家庭责任和义务,还要想办法对付各种困难。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镇平县不断加大对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的关怀关爱,在全县406个村成立“爱心驿站”,并以此为平台,开展系列关爱活动,为农村留守人群撑起一片蓝天。  相似文献   

12.
婚姻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然而,伴随着农村人口大规模外出打工,留守妇女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夫妻长期分居,一些留守妻子出现精神出轨和行为出轨现象。这些留守妇女看似稳定的婚姻事实上已经处于失序状态,婚姻作为丈夫和妻子之间一种合约的作用受到削弱。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对8个典型个案进行深入剖析,采用叙事性表达方式,深入揭示婚姻合约弱化的本质及其产生的社会后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维护留守妇女婚姻合约、促进社会稳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界首市砖集镇真情关爱留守儿童,真心关怀留守妇女,真实关心留守老人,积极营造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风气。真情关爱留守儿童。该镇依托两所寄宿制学校、10个村的"农家书屋"和镇人口文化大院,让近3000名留守儿童白天在"爱心妈妈、爱心老师"的照顾下学习,晚上在镇文化大院观看经典红色电影,让留守儿童快乐、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婚姻家庭遭遇"急风骤雨"。已婚新生代农民工婚姻家庭质量下降,留守儿童、老人和留守妇女不断增多,离婚率急剧上升;未婚新生代农民工婚恋质量提高,但组建婚姻家庭的经济压力和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问题随着凸显,成为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为解决这一问题,重庆市丰都县高家镇党委、政府、镇计生协会实施了对留守人员的"三关爱"暖心工程。针对"留守儿童",成立"代理家庭"。由镇、村、社干部、计生工作人员、计生协会会员与留守儿童组成"代理家庭",做留守儿童的"代理爸爸"、"代理妈妈",并  相似文献   

16.
目前,流动人口呈现出以下特点:流动人口数量庞大;流动人口分布集聚;流动人口的主体是育龄青壮年;流动人口以务工经商为主;流动人口开始呈现出“不流动”现象;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水平亟待提高;流动人口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流动人口中的“三留守”(“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现象突出。  相似文献   

17.
王嘉顺 《南方人口》2008,23(4):50-57
本文基于广东留守妇女专项调查数据,通过对数偶值模型的筛选发现夫妻分居的空间距离、丈夫打工后收入增减情况、住房质量、子女教育负担、老人健康负担以及夫妻交流互动情况对留守妇女的婚姻幸福感有显著影响。文章建议相关部门应创造条件就近建立企业让夫妻双方打工,这或许是解决由于分居而导致的家庭婚姻问题的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18.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人口计生局积极组织计生专干深入农村开展“ 关注农村育龄妇女,关爱农村留守女孩”活动。指导帮助留守女孩家庭改良品种、优化种养结构,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机插秧等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积极宣传兑现落实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使农村留守女孩和妇女沐浴“ 计生阳光”。  相似文献   

19.
周庆行  聂增梅  曾智 《西北人口》2008,29(1):47-52,60
农村留守妇女问题是建设新农村时期我们所要面对与硌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以课题组的调研数据为依据,对重庆市农村留守妇女的大概情况进行了总结,指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妇女面临着包括年龄结构、家庭结构等十种结构的挑战,通过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主要针对当下政府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伟江  丁一 《西北人口》2015,(2):117-122
本文利用国家计生委2011年对吉林省中朝边境地区人口流动的抽样调查数据对我国延边朝鲜族地区的女性劳动力流动与留守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女性劳动的外流决定显著的受到家庭中学龄前儿童数量、婚姻状况及本地劳动力市场成熟程度的影响;对于本地非外出的女性劳动力其短期外出规划会受到家庭中是否已有劳动力外出等多个变量的影响,而长期外出规划则仅仅受到其当前劳动分工的影响;相对于非留守女性,留守妇女的家庭负担主要来自于抚育子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