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加强对青少年未婚人口问题理论探讨,本文回顾了近年我国青少年未婚人流的相关研究,发现目前存在比例高、低龄化、重复人流比例高以及并发症高四大特征;从理论角度思考,认为发育年龄和初婚年龄间隔拉大、更为频繁的人口流动.更加开放婚前性行为态度以及生殖健康知识和服务渠道的缺乏是造成该现状的重要宏观因素;提出应该根据“性行为链条”的理论框架及时转变青少年生殖健康观念、加强对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务和改善相关服务模式.才能有助于改善现状。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1010例未婚女性人工流产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调查结果显示,未婚人流女性以20—24岁年龄组为主,占70.4%,许多未婚人流女性有过人流史,近1/3的人首次性行为及首次人流年龄小于法定结婚年龄,78.6%的人此次人流的原因是没有采取避孕措施。提示24岁及以下年龄组是未婚先孕人流的高发人群,特别是一些不到结婚年龄的女青年正在受到人工流产的威胁,没有采取避孕措施是导致未婚人流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在未婚青年中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向她们提供计划生育服务,特别是避孕药具的服务指导。  相似文献   

3.
中国未婚青年的生殖健康状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前,中国青少年的性成熟已明显提前,未婚青年(包括少年)性行为发生率在不断上升,首次性行为的年龄呈提前趋势。但他们缺乏性和生殖健康知识,有性行为的未婚青年避孕措施的采用率较低,导致未婚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发生率上升。未婚青年性行为、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发生与性观念与社会观念的变化、文化教育、家庭背景、环境因素、国家政策及社会因素等有关。要提高中国未婚青年的生殖健康状况,应满足未婚青年的需求,给未婚青年提供性教育和生殖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4.
近十几年来,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未婚妇女妊娠的现象相当普遍,并且妊娠率在许多国家不断上升。据有关专家估计,1987年全世界有4000~6000万妇女做人工流产,其中有一半左右是非法人工流产;在非法人工流产中,又有一半是未婚妇女。在中国,近年来未婚妊娠及人工流产逐渐增多。据报道,一些地区未婚妇女人工流产占人工流产总数的20~50%。国内以往对已婚妇女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沛县是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县,总人口120万人,其中10-24岁的未婚青少年约30.7万人,校内16.6万人,校外14.1万人。据统计,每年流向全国10多个地区的外出务工人员约15万人次,其中未婚青年占6~8万人次。近几年来,沛县成功实施了青春健康项目教育,与有关部门合作、以职业技校为平台,开展了针对农村青年外出务工之前的生殖健康和预防艾滋病/性病教育,旨在提高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有备而去、平安归来。  相似文献   

6.
目前青少年的性成熟年龄日趋提前,而初婚年龄的不断推后,待婚期的时间延长使未婚青少年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婚前性行为对未婚女性而言极易造成非意愿妊娠、流产、性传播疾病等生殖健康问题,从而对她们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本文利用2009年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可及性调查数据,对中国未婚女青年流产服务现状进行分析,从而为更...  相似文献   

7.
在校研究生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了对8个城市18所高等院校的2730名已婚和未婚男女研究生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的结果。调查表明,中国在校研究生的生殖健康知识仍很缺乏,未婚研究生尤为严重,已婚、未婚研究生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比较一致,但女性研究生所持态度比男性谨慎;在校已婚研究生的避孕率为72.96%,明显低于全国水平,所采用的避孕措施多为临时性的方法;有10.9%的学生有婚前性经历;38.6%的已婚女研究生有人工流产经历。无论是已婚还是未婚研究生都期望学校能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同时也能提供适合学生特点的计划生育服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工流产的水平、趋势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利用国家计生委1988、1997和2001年进行的3次涉及怀孕史调查数据,利用总和流产率和人流活产比等指标,比较了中国育龄妇女整体流产的水平和其中怀孕妇女流产的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并通过人工流产水平的变化分析199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后,生殖健康服务方案的引入对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的影响。文章还比较了不同特征妇女人工流产水平及其变化,指出了今后生殖健康服务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对农村未婚青年生殖健康现状问卷调查和座谈调查的结果,对农村未婚在业青年的生殖健康现状及其对婚前性行为、人工流产的态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还探讨了农村未婚青年对计划生育服务的需求,最后还就提高农村未婚青年生殖健康水平提出了一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10~24岁青少年近300万,在校学生占到青少年的60%以上。青少年是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构建和谐北京、促进社会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对青少年和未婚青年进行性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84年3月初,联邦德国政府开始执行一项“婴儿激增计划”,政府每年将为这项计划拨款30亿美元,其中2000万美元将用于劝使未婚而怀孕的妇女不做人工流产。根据这项计划,所有育龄妇女  相似文献   

12.
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并结合第四、五、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面分析近年来中国男性婚姻挤压的态势与特征。研究表明,男性婚姻挤压现象及其后果已全面显现:2010~2020年全国婚龄人口性别比急剧升高,预计2036年将升至峰值116.13;与以往主要集中在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不同,当前经济发达且城镇化率较高地区的未婚男性过剩现象也逐步显现;男性婚姻挤压导致男女两性间初婚水平和模式的差异巨大,男性初婚概率较女性明显偏低,未婚男性成婚期望年数大幅增加;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规模始终较大、比例始终较高,城镇大龄未婚男性群体也日益凸显,2010~2020年45岁及以上城镇未婚男性由176.04万人增至387.77万人;大龄未婚男性的经济资源相对匮乏,对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依赖加重,在老年阶段处于不健康状态的比例上升且独居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3.
性别偏好、性别选择与出生性别比   总被引:57,自引:4,他引:57  
文章的目的是要探讨中国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间接和直接原因。其定量分析使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于1997年11月中旬组织的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调查中第二期育龄妇女生殖健康调查数据。从理想的孩子性别看,城市存在选择女孩的现象,而农村存在明显的选择男孩的现象。分析发现,只有女孩的妇女再次怀孕的比例明显高于至少有一个男孩而再次怀孕妇女的比例;同时前者实行人工流产的比例要明显低于后者。以往所生孩子的数量和性别是惟一决定下一个孩子分孩次性别比升高的原因,它与年龄、民族、受教育状况和婚姻状况无关。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偏高主要是由选择性人工流产导致的。  相似文献   

14.
一项彭博新闻社的报道称,调查显示,中国老年人受到抑郁、疾病和贫困折磨。该调查发现,在年龄为60岁及以上的人中间,有22.9%(4240万)的人年收人不足3200元人民币,而年龄在45至59岁的人中间,年收人不足3200元的人占15.1%。来自中国、美国和世界锒行的学者团队于2011至2012年对中国各地17708人进行了这项调查。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顺义区育龄女性早期意外妊娠的水平、特征以及发生人工流产的主要原因,从而对人工流产情况实施干预,2010年7、8月间顺义区生殖健康技术服务中心和药具站的服务人员在顺义区妇幼保健院、顺义区医院对即将人工引流产的育龄女性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现场访谈,并根据人流者的回答如实填写调查问卷,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城市人工流产(人流)妇女的基本人口学特征,于1996年3月至4月,在河南省郑州市的8个大医院,本项目共调查了1099名来寻求人流的妇女。结果表明,年龄小于30岁的占76.4%,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占69.3%,工人占36.0%,知识分子占18.6%,个体户与服务员占18.5%。已婚者占82.3%,未婚者占16.5%。在那些曾结过婚的人中,未生育的占53.4%,已生育的占46.5%。本次妊娠是由于避孕失败造成的占61.3%,是由于未避孕所致的占38.7%。虽然大多数妇女(72.9%)曾使用过避孕方法,但是,初次同房使用避孕方法的仅占19.5%。以前有过人流史的高达50.6%。因此,参加本研究的人工流产妇女的主要特征是:较年青、文化程度偏高、以已婚未育者为主、多数曾有人流史、主要是由避孕失败导致意外妊娠者组成。  相似文献   

17.
1099名人工流产妇女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卫生部每年常规统计,自从80年代以来,每年人工流产例数一直居高不下,保持在1000万左右。而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人流对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对于生殖健康,都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制定降低人流率的规划已经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想设计出切实可行的降低人流率的规划,就应该首先进行一系列科学研究。本项目就是这一系列研究的关键一环。 因此,本研究目的是,了解人工流产寻求者的基本人口学特征,为制定降低人流率规划提供科学数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项目是以,从1996年3月11日至4月22日,到河南省郑州市八家大医院,来寻求人流服务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对象既包括寻求吸宫(器械)流产,又包括寻求药物流产的妇女。 1.2 研究方法 本项目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为了增加代表性,本项目是从多家医院(8家医院)来收集研究对象的。 本项目的调查方法,是招募并培训调查员,对人流妇女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项目主要包括: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生育史、避孕史和人流史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的20122014年吉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抽样调查相关数据,选取已婚育龄流动妇女,对其婚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吉林省已婚育龄流动妇女初婚所占比例较高,选择在流入地结婚和生育的妇女的初婚和初育年龄延迟,地理通婚圈不断扩展。有71.2%的流动妇女生育子女个数为1个。流动妇女中婚前怀孕比例较高,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和初婚年份。  相似文献   

19.
社区——接过家庭照顾功能的第一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的社会正处在一个人口迅速老龄化的时期。 1990年北京市 6 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 10 9 4万 ,占全市总人口的 10 1% ,已进入老年型城市行列。 1997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中 ,6 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 174万 ,所占比例为 14% ,平均每年增加 9 3万人。 2 0 0 0年我市老年人口将达到 188万 ,占总人口的 14 6 %。 2 0 10年将增长到 2 30万 ,占总人口的 16 9%。到 2 0 2 5年时 ,北京的老年人口将会猛增到 4 16万 ,老年人口比例接近 30 % ,跻身于世界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行列。北京人口年龄金字塔较直观地表现了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北京市 1995…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的男孩偏好与人工流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章使用2001年全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调查数据,定量研究了中国农村在生育政策实施的不同时期的男孩偏好和人工流产的关系。研究发现,人工流产与出生性别比的时间趋势、特征和变化模式基本一致;在只有两个孩子的妇女中,第一孩为女孩的妇女再次怀孕后进行人工流产的风险显著高于第一孩为男孩的妇女。这些结果揭示了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的普遍存在和男孩偏好对人工流产的重要影响,验证了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对出生性别比上升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