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性爱论:叔本华唯意志哲学的关键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爱论是叔本华哲学的关键环节。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到悲观主义人生论,再到神秘主义的直觉论,叔本华都是用性爱欲求来加以说明的。在叔本华哲学中,"世界是我的表象",意志即"自在之物"是世界的本质,而意志是一种无意识的意志,是一种不可遏止的欲求和冲动,其基本特征是求生存,故又称"生存意志",为了生存就要生殖,因而性器官是意志的焦点,性爱是种族意志或生存意志的存在方式,人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性爱欲求,摆脱痛苦就要否定生命意志。  相似文献   

2.
德国哲学家阿图尔·叔本华(1788—1860),是唯意志论哲学的先驱和主要代表。他的美学思想,以其悲观主义的特征,在西方现代艺术中留下了浓厚的阴影。作为批判研究的开始,本文拟就叔本华美学中的“理念”问题作一考察,不当之处,欢迎批评。  相似文献   

3.
自由的问题之所以牵动着自古以来许许多多哲学家的心魂,就是因为它是同人的本质相关联的。什么是自由,自由的内容是什么,获得自由如何可能,一句话,哲学史上关于自由问题的争论最终都无一例外地要归结到人的本质这个问题上来,叔本华的意志自由学说也是如此。在叔本华,意志自由只寓于存在之中,而决不在作为“表象”的人的行动之中,人只有通过“生命意志的否定”才能达到那种绝对自由的“无”的境界,而这全部过程都是建立在人的本质理论基础之上的。“欲求和挣扎是人的全部本质”①。基于叔本华的意志对世界的推动理论,叔本华以为在…  相似文献   

4.
一一、_一极格森的生命哲学美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西方有相当影响脱芙学流派_。一它以“生命”为宇宙本原国歪曲阳片面夸大生命增的意义和作用。带有浓厚的反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一色彩。可以说是叔本华。尼采唯意志论美学的第二代。不同的只是唯意志论美学  相似文献   

5.
康长乐 《理论界》2022,(10):49-56
从叔本华开始,非理性地探索世界的方式逐步显现在哲学家的思考中。叔本华从与黑格尔相反的路径来解读康德,通过对康德的批判构建了自己的意志哲学。意志是构成世界的本原这一思想,贯穿了叔本华思想的始终。叔本华从意志哲学的角度,发掘出了“恶”的本质内容:人作为意志最完美客体化的呈现因其在痛苦中的挣扎而使“恶”发生,从而表现出“非义”“利己”等特征,“恶”存在于人的欲求和冲动中并且以循环的方式不断呈现。唯独通过悟知性格使人达到艺术(音乐)的层面,人才能得以暂时摆脱表象规律的束缚。同时,在对叔本华哲学“恶”的剖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正义、强制等范畴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叔本华生命意志论评析李朝东叔本华是现代欧陆人本形而上学的开创者。他以生命意志为世界本体的非理性主义哲学来对抗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的以绝对理性本体论为核心的传统形而上学。他的生命意志论把哲学言述和关注的中心从理念、实体、思维、绝对精神转向个体生存、生命和生...  相似文献   

7.
叔本华是西方唯意志哲学的开创者和最杰出的代表。除了“意志”这一核心范畴外“,理念”作为“意志”的“恰如其分的直接客体化”,成了他架构在“意志”和艺术之间的一架桥梁,实现着意志的超越与解脱之路。本文分析叔本华的“理念”学说的美学意义,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柏拉图“理念”的理论给养;二、意志的直接客体性的理念;三、理念:艺术的本质和对象;四、理念与艺术的拯救。  相似文献   

8.
"意志"范畴是贯穿叔本华唯意志主义哲学体系的主线.叔本华把意志与人相联系,并探讨了人性以及人的本质、价值与意义等问题,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人学思想.叔本华的人学理论以意志作为本体论基础,既开了现代非理性主义哲学之先河,又为开创现代人本主义流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郭泉 《江淮论坛》2000,(5):75-79
叔本华的法哲学思想是从意志和人的身体之间关系入手考察的。他认为 ,这一关系首先是“意志是人的本质” ,其次是“意志是通过身体的运动把它自己透露出来”① 。因此 ,身体的活动和意志的活动具有一种“同一性” ,“身体的活动不是别的 ,只是客观化了 ,亦即进入了直观的意志活动”② 。由此“同一性” ,身体所感受到的《例如苦乐等》决不是表象 ,而是意志的直接感受。“这种作用 ,如果和意志相违 ,就叫做痛苦 ;如果相契合 ,则叫做适意、快感。”③意志的肯定和否定 :义和非义叔本华认为 ,人的身体的活动亦即意志的活动。这种意志的活动有“…  相似文献   

10.
对于王国维的美学思想研究者们一般将其归纳为五种最基本的学说(或观点),即“游戏”说、“天才”说、“苦痛”说、““古雅”说和“境界”说。前三种学说合为一大系统,大致属于艺术现象论,即从艺术发展史上探究美产生的根源。后二种学说合为一大系统,属于艺术本质论,即从艺术本身探究美的本质及特征。前三说都可从近代西方美学思潮中寻找到明确的理论来源,如“游戏”说略取于席勒,“天才’俄导源于康德,“苦痛”说与叔本华的唯意志论有直接的渊源关系等。但后二说作为王国维的艺术本质论,虽然在总的理论框架上与以康德、叔本华等…  相似文献   

11.
白新欢 《晋阳学刊》2005,3(5):53-56
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是一种哲学世界观,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则是一种心理哲学,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内在关联,从而使弗洛伊德的思想汇入西方哲学源流之中.从弗洛伊德的本能学说看,叔本华和尼采的意志论都包含着一个内在矛盾,即无法在理论上逻辑地说明与生存意志及权力意志相反的现象,因为二者都共同缺失一个与生存意志或权力意志相对等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死亡原则.  相似文献   

12.
《理论界》2016,(2)
叔本华的虚无论是尼采哲学要应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尼采对此问题的回应,当然也关系到他对整个虚无主义的克服的尝试。权力意志说的提出,可以说直接对抗了叔本华的生命虚无论的立场。在把权力意志说的基本要义理解为自我的塑造或升华时,它也同时包含了对虚无论的克服,以及对整个虚无主义的回应。在此意义上,尼采维护并确立了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康德的意志两重性说及其对现代非理性主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的意志论学说,对德国的非理性主义文化转向及其形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作用。费希特和谢林发挥了康德的自主意识和意志论思想,并对此实行了彻底的唯心主义转向和非理性主义转向,揭开了德国非理性主义哲学文化之序幕。叔本华、尼采以生命意志论和权力意志论解释世界和说明人生,将康德的意志二重性加以彻底的非理性主义化,形成了系统的非理性主义意志论哲学。德国所以成为近、现代非理性主义的故乡,除了其它原因外,与德国的精神文化特性和浪漫主义运动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说”如果在解释中是不排他性的,即承认法不仅仅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而且也承认是非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或者,也是非统治阶级非意志的表现和非统治阶级非意志的表现,那么,我想象不出对这个命题还能有什么质疑。 如果,“意志说”是绝对排他性的,是“唯意志论”,那么,人们就很难不对这种唯意志论产生疑问。  相似文献   

15.
本文质疑鲁迅思想与近现代人类“民主———自由”文化有着逻辑矛盾的观点,力图探寻鲁迅思想内在的、统一的逻辑构架。在社会历史观的角度上,青年鲁迅已经越过人类文化演进的表象而直取其背后的生命自由意志与“自由—独立”精神;作为一个决意投身文艺的人,鲁迅重视人的精神觉醒、精神创造力量的思路是一种回归其生命本根的思路;而对于中国思想文化史而言,鲁迅瞩目人之自由意志、“自由—独立”精神的觉醒的思路关注的则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远远没有得到正视的重大问题,看取的是一个民族不断通向新的历史文化进程,包括通向“自由———民主”文化历程的生命本根。  相似文献   

16.
叔本华断言意志是世界的本质,决定了他的哲学是意志主义的。但他认为意志是人生痛苦的根源,主张抑制意志直至否定意志以摆脱痛苦,这使他的哲学又偏离了意志主义。尼采继承了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对他背离意志主义的思想进行了批判,在哲学的所有问题上都充分肯定意志的地位和作用,建立了一个思想一贯的彻底的意志主义体系。  相似文献   

17.
根据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价值观中最有代表性的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尼采的权利意志论、萨特的个人“自由选择”观、弗洛伊德的性解放论以及实用主义的“效用”价值观等,揭示了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价值观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国维是“境界说”的集大成者,他所建构的以“境界”为核心的理论体系植根于我国传统“境界说”,吸收“兴趣说”、“神韵说”、“情景说”之思想精华.同时,王国维的“境界说”较之传统“境界说”又有所发展.它深受康德“审美超功利”与叔本华“唯意志论”的影响,尝试克服传统“境界说”没有解答“境界”产生过程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对“境界”的范畴、形态进行了论述,使“境界说”具有了现代美学的色彩.  相似文献   

19.
一、语言与虚构叔本华在他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里提到了柏拉图著名的洞影学说,讲的是一群人在山洞里被捆住了手脚,他们无法看到背后的东西,但是山洞里有一堆火,他们能够看到墙上的投影,他们以为那才是真实的世界。叔本华引用它的喻意是明显的,在他看来世界是由意志和表象构成的,而人们往往被作为表象的世界所欺骗。这涉及到哲学上的认识论问题,我们能否认识世界?我们凭什么知道我们认识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世界?反映在文学创作和理论上,一个我们似乎早已有了答案的问题尖锐地出现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是什么?如果我们看见…  相似文献   

20.
美学是人独有的精神产品,人性则是人之为人的唯一标志,因此,关注人性和生命自然就成为美学的应有之义.康德<判断力批判>、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以及黑格尔<美学>中关于人身和生命的思想有趣而深刻,它既是三人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可为历史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