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的战争赔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战争赔偿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杨栋梁1931至1945年,日本向中国及亚太国家和地区发动了连绵十五年的侵略战争①,造成该地区约2000万人死亡,物资损失难以数计②。中国是这场侵略战争的最大受害者,据统计,仅在1937至1945年日本全面侵华的八年...  相似文献   

2.
安成日 《求是学刊》2006,33(6):134-139
20世纪30年代以来,日本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不仅给亚洲被侵略国家和人民造成了莫大的人的、物的损失和精神上的伤害,而且也给日本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损失和灾难。全面侵华战争后日本更是进一步强化了朝鲜作为其侵略战争的后方基地的地位,这给朝鲜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失。  相似文献   

3.
<正> 1937年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是日本继“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继续和发展,是中华民族奋起全面抗击日本侵略战争的起点。八年艰苦抗战,中国人民终于战胜侵略者,取得了近百年中国历史上反抗外来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的这次疯狂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日本人民在这次战争中也深受其害。  相似文献   

4.
明治时期诞生的日本帝国主义自1894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到1945年太平洋战争战败,在这五十一年间一直战火硝烟弥漫。而在日本文坛,一些与战争密切关系的作家及其创作构成了日本战争文学的历史。在侵华战争开始以后,作家在无法实现"反战和平"的时代,被组成笔部队直接加入到战争协力的国策中去。笔部队等征用作家们在日本侵略战争期间大量炮制的战争文学多数俱为日军侵略战争摇旗呐喊之作,鲜有具备文学价值的佳作。根据自身的战争(战时)体验捕捉战争的真相,在此基础之上站在尊重人类的立场剖析战争的非人性的战争文学只能在战争结束以后,当人们普遍获得表现自由、思想自由的权利以后才能够出现。  相似文献   

5.
不屈的抗争——略述西藏人民的两次抗英斗争○赵学东1888年和1904年,英国先后两次发动了对我国神圣领土西藏的武装侵略战争,这是英帝国主义企图分裂和瓜分中国的一系列罪恶行径之一。西藏广大僧俗军民,面对英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表现出了誓死捍卫祖国疆土完整...  相似文献   

6.
“谢罪外交”与“失言外交”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冯平近两年来,围绕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问题,一方面是细川、羽田、村山首相的“谢罪外交”,即三任首相都比较坦率地承认日本过去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战争”、“错误的战争”,并主动作出反省;另一方面则是永野(...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一书的前言里,石刍纪之先生写道:"如果不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我们就不能真正理解这场由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对中国人民意味着什么."在该书"后记"里,作者指出:"20多年前,我们就这场战争的责任进行过磋商","对不曾学过日本侵华史的人来说,如果能重新客观地学习日本侵略亚洲的真实历史,才会感到我们青年人也应该对这场战争负责".有人可能怀疑:从这个出发点来叙述中国抗  相似文献   

8.
“以华制华”是日本侵华过程中采用的一个基本方针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进一步有所强化 ,其核心在于通过建立傀儡政权、组织伪军扫荡抗日根据地、掠夺战略物资等方式与手段 ,配合日本不断扩大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9.
一现在 ,在中日的交流史上 ,只要一提起战争 ,两国人民就非常的敏感。特别是一部分日本人首先想到的是广岛和长崎遭受原子弹轰炸和“空袭东京”等 ,认为自己是个受害者 ,站在受害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因此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那段历史 ,在日本人头脑中非常淡漠 ,人们不能充分深刻认识到是日本首先发动的侵略战争 ,尤其是日本战后出生的青年一代 ,许多日本青年只知道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 ,而对二十世纪日本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暴行 ,茫无所知。1  根据日本最近的人口统计 ,战后出生的比例已经超过 60 % ,而在战前出生的将近 4 0 %的日本人…  相似文献   

10.
经盛鸿 《求是学刊》2006,33(5):139-144
毒品毒化政策是日本侵华期间推行的一项丑恶而阴险的殖民政策。南京地区是日本当局推行这项政策的最重要而典型的地区之一。日本推行毒品毒化政策,主要依靠三大手段:第一,通过在华中地区建立与组织严密的贩毒机构网络,将南京置于其中并成为重要的一环;第二,指使与操纵伪政权,成立鸦片管理机构,努力使鸦片贩卖与吸食公开化、法律化;第三,通过种种卑劣手段,诱使中国民众吸食毒品,并控制中国烟民。通过这些手段,日本掠夺了中国人民大量财富以满足其侵略战争的需要,并直接导致南京人民日益贫困、道德败坏、犯罪率上升等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1.
日本天皇制保留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天皇制保留原因初探南京大学历史系刘金源1945年8月15日,最先发动侵略战争的法西斯国家日本,终于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国投降。日本投降以后,中、苏、澳等战胜都强烈要求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并废除日本的天皇制。可美国在占领日本以后,却不顾大多...  相似文献   

12.
史少博 《社科纵横》2013,(11):45-47
当前,日本右翼的军国主义思想抬头,并且日本内阁政治开始右倾化,日本内阁试图美化日本曾经的侵略战争,并且进而试图否认过去的侵略战争;今年3名官僚与168名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安倍政权为了其政治目的,还极力想修改宪法96条,进而修改宪法第9条,对此日本共产党进行了坚决地斗争,日本共产党反对强化军备和日美同盟,日本共产党的委员长明确指出了当前安倍政治的三个异常特质:其一是他企图使过去侵略战争正当化的异常,其二是认为美国是好政治的异常,其三是极端大企业中心主义的异常,日本共产党呼吁日本内阁要学习德国对待过去侵略战争的态度,并且警告安培内阁如果否认过去的侵略战争,将使日本在世界上失去生存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近代史,既是一部资本主义的形成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军国主义的形成史。资本主义经济以及政治、文化发展的结果,使日本逐渐实现了现代化;而军国主义发展的结果,却使日本走上了一条不断发动侵略战争、祸国殃民的道路。这条战争之路,是日本国家和民族濒临绝境而不可自拔之路。而今天的日本之所以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其原因固然很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战后的日本,始终有一个和平环境。历史事实表明,战争,特别是对外侵略战争,是罪恶的渊薮;民众当群起而攻之。在战前的日本近代史上,日本人民曾以多种形式发动反战斗争。文化界的有识之士以文笔为武器,进行反战宣传。这种采取多种形式的舆论宣传,人们统称为反战文化。在这支从事反战文化活动的队伍中,石桥湛山是一位杰出的代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东方文学研究领域对二战后日本的左翼文学运动有一种出于善良目的的误解 ,这种误解认为日本战后左翼文学对军国主义及其发动的侵略战争进行了深刻揭露和批判。其实 ,这是善良的中国人对那些所谓进步作品引伸想象出来的思想理念。这种理解不自觉地掩盖了其中的错误乃至反动的思想观念。本文主要对日本战后左翼文学运动弱化、失败现象及其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错误战争认知理念进行批判研究。一、日本战后左翼革命运动理念、行动纲领和斗争行为存在着严重偏差日本战后左翼文学运动发展软弱及对侵略战争态度暧昧是日本共产党的理论主张、行动…  相似文献   

15.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友好相处,历来就是两国人民的由衷愿望。日本军国主义在历史上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中国驻屯军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卢沟桥事变,并以此为起点,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从七七事变到一九三八年底,中日战争由日军积极主动进攻转入双方战略相持。为配合中国战略形势的变化,执政的近卫政府不断调整对华方针,在一年中,发表三次对华声明。本文拟对近卫三次声明的背景及其内容的变化作粗浅的分析,以就教读者。 (一) 七七事变爆发后,在日本各阶层引起不同反应。日本法西斯分子欣喜若狂。七月八  相似文献   

17.
日本军国主义阴魂缘何久驻不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军国主义阴魂缘何久驻不散马昌海50年前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亚洲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其滔天罪恶罄竹难书。然而战后50年来,日本朝野一些势力,对这段历史从不进行认真反省和道歉。七、八十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以后,日本右翼势力更是处心积虑...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的经济需要有现代化的思维方式,日本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瞩目的经济大国,是与其具有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分不开的。因此,日本人思维方式的现代化,可以说是日本实现经济现代化的一个前提。那么,日本人的现代化思维方式有何特点呢?笔者谈一些粗浅的看法。第一个特点是现实性。在二战前,日本崇尚武力,妄图以武力建立大日本帝国称霸世界。可是,战争却使日本遭到惨败。在惨败中日本人清醒过来,认识到发动侵略战争是不能繁荣自己的国家的。1949年,日本接受了道奇计划,坚决削减政府对亏本企业的补贴,迫使许多军事企业转轨,转向民用工业。这虽然一时造成无数工厂倒闭,成千上万  相似文献   

19.
赵春荣 《探求》2007,3(4):58-65
发生在70年前的"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端。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和巨大的损失。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国共合作、全民抗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70年后的今天,抚今追昔,既有宝贵的经验、沉痛的教训,但更多的是深刻的历史启示和对构筑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20.
1910年,在田中义一策划和组织下成立的退伍军人组织"帝国在乡军人会"是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社会团体,其作用就是通过军队与地方社会之间的联系,将武士道、军人精神和军队编制原理贯彻到全社会,把日本建立成"兵营式国家",从而为发动侵略战争确立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