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古代希腊堪称西方美学思想的摇篮,在其多咱多样的形式中几乎蕴含着以后西方美学发展史上各种观点的胚胎和萌芽。古代希腊美学思想分为两个发展阶段,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公元前五世纪古典时代前期,属于古希腊早期美学思想时期,主要哲学家有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和苏格拉底;从公元前五世纪古典时代至公元前四世纪,属于古希腊鼎盛阶段美学思想时期,主要哲学家有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古代希腊早期哲学家的学识渊博,爱好广泛,既谙熟哲学,潜心研究自然科学,对文学艺术也怀有浓厚兴趣。特别应该指出,他们联系文学艺术实践,探讨了美的本质、美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美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古代中国的庄周和古希腊的柏拉图象象双子星座一样闪耀着经久不息的光辉。任何对东西方美学有所了解的人都不能不承认他们对美学发展的深远影响。他们的思想深刻反映了东西方人的观念、思维方式、美学思想等方面的特色,有趣的是这两位对人类美学思想发展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却不约而同地以反艺术的面目出现。本文通过对庄周与柏拉图美学思想的比较、分析,认识庄周与柏拉图美学思想的各自特色。  相似文献   

3.
1 美学界对现代西方美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一种分析和预测,认为现代西方美学研究的主题发生了变化,已由美和艺术的形而上学探讨转向审美经验和艺术的科学研究;随着研究主题的这一转变,现代西方美学已舍弃了传统的哲学思辨的方法,而代之以科学的方法,如心理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的方法。这一估计和预测,从某个侧面反映了现代西方美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但并不是全面的概括。现代西方美学趋向审美经验和艺术现象的科学研究当然不是偶然的,乃是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为美学走向科学提供某种客观的先决条件,冲破传统的哲学美学研究的局限,促使美学由哲学研究向科学研究转变。具体说来,促使这种转变的原因有:第一,现代西方美学对美和艺术的本体论  相似文献   

4.
康德的美学思想同他的整个哲学体系一样,充满了复杂的矛盾,“在西方美学经典著作中没有那一部比《判断力批判》显示出更多的矛盾,也没有那一部比它更富于启发性。”(朱光潜)由于康德抓住了美学中的一些根本问题,并根据他的批判哲学的基本原理,对这些问题的深层作了心理的描述和哲学的思辨分析,因而深入到了美的本质所在。从分析康德美学的矛盾入手,我们不但能够更好地理解康德美学,还可以进而揭示美、审美过程和美感的内在矛盾,以致最终解开“美”这个理论之迷。  相似文献   

5.
文章简述了中国和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简单对比了中国和西方美学思想的差异。中西传统美学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分野。总体趋势表现为,西方美学以美的方式再现美,中国美学强调得意忘形;西方美学讲究以个性为美,中国美学重视以和为美。  相似文献   

6.
庄子美学思想历来是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西方美学思潮的传入,国人在对庄子美学的阐释上大胆借鉴西方美学理论,开辟了庄子美学的新天地。“天人”说是庄子美学思想中的核心观点,对于21世纪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人文精神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在近三十年来,学界对于庄子“天人”说的考察基本上是从哲学层面入手,从美学上进行的专题性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7.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世界的一种重要思潮,这样一种思想、文化潮流涉及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西方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哲学、政治、经济、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理论,而且也有文艺学、美学理论。正如“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理论在当代西方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一样,其文艺学、美学理论也在当代西方文艺界、美学界标新立异、卓然一家。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认为,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人类世世代代对美的执著追求,汇成强大而又恒久的动力,推动着社会不断前进。柏拉图和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公认为西方和中国美学的鼻祖,他们的美学思想为东西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对东西美学传统的形成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  相似文献   

9.
20世纪西方美学思想对现代艺术具有重要影响,美学思想与现代艺术共生并相互影响。通过整理分析西方美学中艺术情感理论、美学理论与艺术的关系,从哲学、美学精神及西方现代艺术发展角度论证美学本质是艺术情感与精神问题,西方现代艺术美学特质是对艺术情感和精神的本体主义追求。从西方美学角度探究西方现代艺术内涵,以艺术生命形式体验并挖掘现代艺术表现语言,为当代艺术创作理论与实践提供美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庄子的美学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以自然之美、虚静之美、自由之美等多重美学思想的内涵,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塑造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本期“政治学·哲学研究”栏目中,金燕老师《浅析庄子的美学思想》一文,通过对庄子美学思想内涵及特性的分析,凸现庄子的美学人生,丰富人们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1.
叔本华、尼采是西方唯意志主义哲学与美学的创始人,他们把哲学与人生、美学与人生的关系放到哲学美学研究的中心,率先反映了现代西方人试图摆脱异化、追求精神自由的努力.本文试图对叔本华、尼采在用美学思考解决人生问题方面的同与异进行分析,以期对我们用美学思考研究人的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192 0年王统照在其论文中推荐了叔本华的“生命的意志是世界之源”的理论 ,并译介了哈特曼的“无意识”哲学、“美”的“假象”的理论。他误认为他们的美学是主客观的融合。叔本华和哈特曼的美学思想对王统照的“爱”和“美”的思想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经过语言论和分析哲学的批判,对“美”的思考已经不再是美学的主要问题,当代美学的艺术化和实用化倾向更加剧了这一趋势.然而“美是什么”与“美的本质是什么”是应加以区分的两个问题.通过反思西方对美的问题的思考史,并参照中国美学的运思模式,基于本体论的视角,在美学研究和美学学科构建中,“美是什么”仍是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实践美学是终结了还是发展了——兼与马驰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践美学论者在"回到马克思,发展马克思"的思想指导下,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具体语境里,有原则地吸纳融合西方美学理论中的合理成分,以适合当代理论生态环境的叙述方式,重新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卓有成效地对实践的概念范畴和一些重要命题进行拓殖创新,这不会导致实践美学的终结,而是对实践美学的思想内涵和理论形态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泽厚的美学思想体系由三部分构成:早期的认识论美学、中期的主体性哲学和实践美学、后期的"情本体"美学。认识论美学源于他对前苏联文艺美学理论的研究,实践美学思想主要来源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主体性哲学来源于他对康德先验论哲学、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晚年"情本体"美学思想源于他对西方心理学派(弗洛伊德、容格)和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美学先驱者们 ,首先是从关注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发展的目的而开始美学理论建树的。他们认为欲兴中国文学艺术的创造与研究 ,都有待于美学。为此 ,他们自觉地吸收西方美学思想 ,融汇中国古典美学思想 ,建构了新的美学话语 ,也使文艺批评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里程。这一切活动都是“五四”新文艺运动的重要准备  相似文献   

17.
李泽厚的美学思想体系由三部分构成:早期的认识论美学、中期的主体性哲学和实践美学、后期的"情本体"美学。认识论美学源于他对前苏联文艺美学理论的研究,实践美学思想主要来源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主体性哲学来源于他对康德先验论哲学、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晚年"情本体"美学思想源于他对西方心理学派(弗洛伊德、容格)和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蒋孔阳力图消解、突破西方形而上学主客二分思维方式,以全球化的视野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中国传统美学、西方美学,创造性地提出了“美在创造中”、“人是世界的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美是自由的形象”等命题,对美的本质以及美的规律、美感、审美范畴等美学基本问题作出了系统的阐释,有力地推动了美学学科基础研究的现代进程,为新实践美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瑟帕玛的环境美学思想建立在美的哲学和艺术哲学的基础上,艺术是他建构环境美学体系的主要参考对象.批评哲学的中心任务是对主要的批评活动--描述、阐释和评价--进行理论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试析柏拉图美学思想的理论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拉图是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是理念论唯心主义著名的代表。他第一个自觉地从哲学高度提出和思考美学问题,并较完整地创立了美学思想,是西方美学的开山祖。柏拉图美学思想根植于“理念论”和“灵感说”。对柏拉图美学思想理论根源的探析,有利于我们批判吸收西方优秀文化遗产和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