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孔子传承上古民本思想,赋予“民”新的内涵与意义,由此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本思想体系。他的民本思想以“爱人”作为情感基础,以“富民”作为经济诉求,以“为政以德”作为政治理想,以“有教无类”作为教育主张。他的这一思想把殷商的民本思想传统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也对后世儒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本思想是作为春秋时期思想解放的社会思潮出现的,而由《左传》一书得到深刻的反映。在《左传》关于春秋社会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事件记述中,民本思想贯串始终,构成全书重要思想线索,体现了作者进步的政治观点。 虽然都是主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但《左传》作者不同于孔子,也不同于后来的孟子、荀子。孔子的民本思想同“仁”相联,孟子的民本思想同“仁政”相联,荀子的民本思想同“王道”相联,各有其特点,《左传》的民本思想也有自己的特点。本文不拟比较其  相似文献   

3.
孔子思想学说,在整个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文明史上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这影响甚至延及今天。孔子生活于礼崩乐溃的春秋末年,他以自己的博学多才,总结继承了以往,特别是西周以来的文化思想成果,加之又参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从政机会。时代造就了一代哲人——孔子,产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孔子学说。中国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初期,中华民族所有主要思想文化成果——民本思想、宗法思想、中庸思想、大同思想集大成于孔子学说,并逐步形成了一个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以“中庸”为方  相似文献   

4.
孟子的民本思想与孔子的民本思想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常被视为对孔子民本思想的直接继承。但二者民本思想的特质明显不同,孔子更倾向于把民本思想工具化,在其“君君、臣臣”的政治模式中,其民本思想往往表现为一种家长式的自上而下的关爱和施予;而孟子的民本思想在其“民贵君轻”政治追求中更多的表现为自下而上的思维特性。通过对郭店竹简的研究,我们发现孟子的民本思想直接来源于子思,并基于孟子对现实的理解和判断。  相似文献   

5.
孔子道德观的核心是“仁”,即“爱人”。“爱人”的基础是人与人在道德、人格上的平等。因此,孔子主张,在社会管理中执政者要“为政以德”,要爱民、惠民、养民、富民、教民,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这些主张反映了孔子浓厚的民本思想。孔子的这些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宏谋民本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宏谋是清代著名的清官和文化名人,他的民本思想较为系统和全面,富有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知民”是陈氏民本思想的前提和出发点;“为民”是其民本思想的核心;“养民富民”是其民本思想的基石;“教民”是其民本思想的源头;“安民”是其民本思想的重要内容。以上五个方面是完整的有机统一体。陈氏的民本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民本思想是由孔子提出,孟子加以完善的。奴隶社会末期儒家已看到“民”在国家的重要地位,希望统治阶级行“仁”政而爱民。“民”为保住自己衣食之源的土地,不断向统治阶级进行斗争,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巩固统治地位,也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宣扬民本思想。近代资产阶级提出民主、民权,即是民本思想的发展。目的在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相似文献   

8.
当人类步入21世纪,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以及现代性的道德危机面前,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孔子伦理普世价值,挖掘其合理的思想资源,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寻求伦理文化的支持与动力。文章把孔子伦理思想置于全球化的氛围中,从超越的、心性的、和社会的三个理论层面对天命、仁、礼进行梳理,认为“天命观”中宗教性与世俗性的统一,“仁爱”中的泛爱思想和民本理念,“礼”规范中和谐思想以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都将是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对全人类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宏谋是清代著名的清官和文化名人,他的民本思想较为系统和全面,富有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知民”是陈氏民本思想的前提和出发点;“为民”是其民本思想的核心;“养民富民”是其民本思想的基石;“教民”是其民本思想的源头;“安民”是其民本思想的重要内容.以上五个方面是完整的有机统一体.陈氏的民本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语》凡二十篇 ,《尧曰》是《论语》治国安邦平天下思想的总结 ,其核心“民本”反映了孔子关于治理国家事务的基本要求 ;这不仅是先秦孔孟思想与后世儒家道统“礼教”的重大区别 ,而且蕴涵着现代国家管理“修齐治平”的巨大现实价值。 2 1世纪的中国 ,面对源于“四海困穷”之“精英”与“平民”的矛盾和冲突 ,更有必要“允执其中” ,摒弃官治文化传统 ,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文化  相似文献   

11.
儒学的未来发展方向问题,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无数思想家不停地追问的一个问题.梁漱溟一方面从孔子的人生哲学来肯定儒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又把孔子的人生哲学落实到具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上,开展乡村建设运动,从而为儒学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方案.梁漱溟独特的致思方向无疑为未来儒学的发展指示了一个努力方向,它在现代新儒学史上将占有独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孔子的行政伦理观是孔子行政伦理思想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有:为国以“礼”、为政以德、为政“仁人”等。探析这些思想对我国当前推行行政伦理建设,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孔子"和"文化思想及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和"文化思想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具有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文章分析了孔子时代的社会危机与"和"之重大价值的发现,梳理了孔子"和"文化思想体系的理论架构。作者认为,"和"是孔子文化思想的精髓和统领,"仁"、"礼"与"中庸"是实践"和"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孔子毕生倡"仁"崇"礼"、推行"中庸",致力于"和"文化思想的创造,建构了民族特色鲜明的体系。文章指出,孔子"和"文化思想的巨大魅力在于"以人为本",关注现实,在于创造性地弘扬前代的优秀成果,思考人类的和谐有序、文明发展,其思想精髓对当今人类的发展仍然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建党百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国具体实践不断进行守正创新,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作为我们党的一贯立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把牢记初心使命作为我们党的根本属性,在不断应对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形成和完善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意识具有关心百姓的积极因素,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传承中国传统民本意识,体现在重视人民利益,强调德治的民心作用和注重法治思想的人民性等方面。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深刻把握新时代的实践逻辑,接续发展了以往中国共产党人的群众观,为积极回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改善全球治理及抗击新冠疫情等提供了新的方法论指导,赋予全新时代内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5.
"人民文学"作为一个新的文艺范畴,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艺观的理论创新,是有别于"五四"时期"人的文学"的新的创作导向。通过对"人民"这一概念的历史考察,有助于更深入的理解人民文学观的生成和发展,进一步揭橥人民文学观的当代价值。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的提出,对于文学创作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它的价值不仅在于满足了文艺发展的需求,更在于对现实、社会、人的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古典道家有中国古代最深刻的哲学思想,其中包含宝贵的生态文化思想,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自然价值、生态社会、生态消费、生态人生、生态美学等思想。这是我国重要的思想资源。一方面,这种思想的发掘和研究很不够;另一方面,其中许多思想长期以来又被误解了。因而对它的发掘、分析和研究,正确地理解它的真正含义,对于今天生态文化建设是有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就业问题与个人和社会息息相关 ,一方面就业问题与劳动者直接相关 ,每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就业百分点 ,都会牵涉到许多具体个人的切身利益 ,另一方面 ,就业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人类社会的存在是以劳动为基础的 ,劳动力是社会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大量的失业不仅意味着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而且极有可能引发其他严重的社会问题 ,从而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正因为如此 ,就业问题在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科研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 ,我国的就业问题十分严峻 ,应加大力度 ,进行分析、预测和解决。  相似文献   

18.
阿马蒂亚.森从自由的视角出发,阐述了一种新的发展观,即自由是享受人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自由既是发展的首要目的,又是发展的主要手段,即自由对发展既具有建构性作用又具有工具性作用。他的理论对于我们今天从事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治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中国当前政治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为出发点,综合论述并分析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四个目标,即全面实现“民本位思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诚信政府。最后,提出中国当前政治文化建设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性是资本逻辑作用下所催生出来的,一种有别于传统社会,在新型工业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念系统。从现代性的正面而言,它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加快了全球化步伐,促进了生产力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从反面而言,也随之带来了工具理性的泛滥,民族文化的消弭、人的感性生命遭漠视的内在隐忧。这些现代性思想无疑对于当前中国所倡导的现代性文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镜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