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新华日报》与国统区妇女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苟翠屏抗日战争胜利后,《新华日报》坚决贯彻党提出的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在国统区人民开展的反对国民党的内战政策和独裁统治,争取和平与民主的伟大斗争中,充分发挥了舆论阵地的威力。本文仅从《新华日报》与国统区妇...  相似文献   

2.
《新华日报》与抗战后的工人运动黄淑君抗战烽火初起时创刊的《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唯一的机关报。它是人民的喉舌,更是党联系国统区工人的纽带和桥梁,是国统区工人运动的宣传者、组织者和坚强后盾。八年抗战中,《新华日报》为推进工人抗日救亡...  相似文献   

3.
抗战胜利前后,美国新闻界发起了世界新闻自由运动,获得广泛关注。借此,重庆《新华日报》等在国统区出版的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或左派民主报刊,要求广泛的言论自由,这些自由包括报道自由、报刊内容不受检查、报业生产资料平等拥有等,同时提出言论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新华日报》上谈论言论自由的文字并不系统,目的是为了政治民主,在实践领域表现出对国民党批判的工具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舆论控制森严的国统区,中国共产党通过《新华日报》副刊引导了抗战大后方文艺的发展,实现了党对抗战大后方文艺的领导:首先,《新华日报》副刊在党的领导下发表了数量和质量均属上乘的文艺作品,彰显了大后方抗战文艺的成就;第二,《新华日报》副刊通过开展诗歌朗诵运动、民歌运动和戏剧运动引导了大后方抗战文艺运动;第三,《新华日报》副刊通过建构抗战文艺观念、展开抗战文艺斗争和影响其他报刊文艺方向等来引导大后方抗战文艺观念。  相似文献   

5.
《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惟一一张全国性党报。《新华日报》愤怒揭露日寇凶残暴行 ,唤起民众英勇杀敌、抗战到底 ;大力报道广大军民英勇抗战的光辉业绩 ;及时分析战局变化 ,为抗日战争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 ;为群众解答抗日疑难 ,让友人发表反法西斯言论。总之 ,该报在中共有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确策略思想指引下 ,为唤起全民族英勇抗敌作出了卓著贡献。  相似文献   

6.
[说明]郁达夫这组《毁家诗纪》共有20首,其中七绝7首、七律12首、词一阕。这些诗词系作者于1936年春至1938年冬陆续写成,并经多次修改,最后加上注文,寄给香港《大风》主编陆丹林,由他在1939年3月5日《大风》旬刊第30期发表,诗后注文详细记述了作者与妻子王映霞婚变的过程,情辞哀婉,凄恻动人.但“这些本事注,多有不尽不实的地方’(陆丹林(郁达夫诗词钞·前言》),包含有一定的想象的成份,未可一概视为实录。  相似文献   

7.
郁达夫诗词由于生前未编集,给现在搜辑编订带来困难。后人辗转传抄,寝多遗误,尤其是早年诗作,系年每不可靠。《郁达夫诗词抄》搜罗详备,但也有不少地方欠精审,拙作《〈郁达夫诗词抄〉斠补初录》曾辨证数事,今复有所得,缀成此文,名之曰《续录》。 (一) 《奉怀》一九一四年日本按《诗词抄》系此诗于一九一四年,未可信。编者按说明此诗是郁达夫寄长兄郁曼陀与嫂陈碧岑之作。郁曼陀夫妇是在一九一四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旧体诗词十八首>在<诗刊>1957年1月号正式发表之前,从1937年至1956年,已有10首毛泽东诗词先后在不同报刊、书籍上非正式发表过.这些诗词,或发表过一次,或发表过多次;或为作者未定稿、或为定稿;或有误字,或无误字;或纯诗词发表,或诗词兼注释、评论发表.本文就1957年前毛泽东诗词的发表与研究概况予以梳理、述评.  相似文献   

9.
祝寿和创作生活纪念,是抗战后期国统区文艺界经常举行的一项活动。这并非俗套,而是在不自由的狭小天地里反专制统治的一种活动方式和斗争手段。它对坚定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政治、艺术方向,巩固和扩大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1944年4月17日,由郭沫若、沈雁冰等29人发起的“老舍先生创作生活二十年纪念”,就是这类活动中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当时除《新华日报》发表纪念性短评,《抗战文艺》出祝贺专辑外,重庆各报也多有纪念文章发表,其中发表于《新蜀报》的《纪念缘起》是较重要的一篇,特摘录于下:  相似文献   

10.
邶、鄘、卫三风在“三家诗”中舍为一卷,在《毛诗》中则一分为三。后来之论者争论不一,而事实上邶、鄘、卫三风的称名及编次是以三风所染殷商习俗及周礼思想之厚薄为别。也就是说从《邶风》至《鄘风》到《卫风》,三风所染殷商民风逐渐递减,而周礼思想则逐渐递增。三风之称名及编次,实际上即反映了这一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的《新华日报》是我党在国统区的代言人,肩负着重大的政治使命。《新华日报》所刊载的大量广告不仅具有为报社创造经济收入,提供经济保障的作用,更具有显著的政治社会功能。对《新华日报》的广告内容、广告版面设置情况以及该报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国货运动"中所进行的广告活动加以考察,结合该报所处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归纳了《新华日报》广告所发挥的对敌斗争、抗战宣传、民族精神激励以及社会整合的重要功能,并指出它们在中国广告发展史上所具有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一九四七年二月十五日重庆《新华日报》第二版发表了一篇社论:《戏剧运动的出路——戏剧节献辞》。据笔者考证,这篇社论系出自何其芳的手笔,是过去未经发现的何其芳的一篇佚文。现将笔者作出这一判断的根据陈述于后。 (一)从何其芳在重庆《新华日报》主管的工作,推断《戏剧运动的出路》这篇社论系何其芳执笔写作。 一九四六年七月至一九四七年三月,何其芳任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任重庆《新华日报》社论委员会委员,负责撰写思想、文化方面的社论。这一情况,是当时重庆《新华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南方局(以下简称南方局),是1939年1月至1946年5月中共中央派驻国民党统治区中心重庆的代表机关。它的主要历史使命是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同时领导南方国统区和沦陷区党组织的斗争。由于国民党限制中共在国统区的活动,所以南方局的组织是秘密的,其活动是在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驻重庆办事处和《新华日报》等合法机构的掩护下进行的;周恩来、博古、董必武、叶剑英和王若飞等南方局负责人也以中  相似文献   

14.
《新华日报》《大公报》《中央日报》的抗日宣传报道虽然都以宣传抗日救国为中心内容,但是在宣传策略和技巧上表现各异,舆论宣传效果多有不同。《新华日报》评论的内容以团结抗战、民主政治建设为中心;《大公报》关注经济,关注民间,有其鲜明特色;《中央日报》的国际评论琳琅满目,较有深度和价值。“三报”对两场战争的宣传是一个历史性“褶子”,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并对未来的历史走向起着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四十年代后期的上海诗坛,有九位年轻诗人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经常在进步刊物《诗创造》和《中国新诗》上发表忧时伤世、反映国统区人民生活和斗争的诗篇,着力开拓新诗表现社会人生的智慧风采.在他们各自的诗作与诗论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共同的流派特色,他们既坚持了新诗反映社会政治现实的一贯主张,又力求使人民心志与个人情感  相似文献   

16.
在对赋体文学作品进行分类时,尽管《汉志.诗赋略》"杂赋"与《文选.赋》二者所面对的作品有多寡之别,但在分类做法与编次原则上有较多的相同点。分类方面,二者在以作品题材为标准的同时,还以作品所表现的情感色彩为依据,为特殊赋类命名的做法也相似;编次方面,二者均从儒家的价值体系出发,以政教功用为原则。《文选.赋》的分类与编次当受到《汉志.诗赋略》"杂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毛泽东诗词不同版本中的十五个误句予以订正。笔者曾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版《毛泽东诗词集》中所收诗词的历次版本中的十个误句,写过一篇《毛泽东诗词十订正》的文字。因此,这次订正叫做《毛泽东诗词再卉正》。“再订正”不只继续订正《毛泽东诗词集》中所收诗词不同版本中的误句,更多的是订正国内有影响的有关毛泽东诗词的书籍、报刊中发表的毛泽东诗词中的误句。  相似文献   

18.
光复镇江始末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明]:镇江市博物馆藏有一册李竟成日记——《光复镇江始末记》,后附《江北支队光复浦口战斗日记》。《光复镇江始末记》从未发表过。关于浦口战斗,陆小波的《光复浦口之战》,实即根据李竟成的《江北支队光复浦口战斗日记》改写而成。辛亥革命时光复镇江和浦口之战,对光复南京起着重要作用。策动光复镇江和浦口之战的是同盟会员李竟成。有些回忆录中,在叙述这两个重要事件时,往往有抑低李竟成之处,不符合历史的原貌。李竟成是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者,有他的弱点和局限性,但在推翻清王朝,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革命斗争中,他出生入  相似文献   

19.
1938年12月29日,汪精卫在越南河内发表“艳电”,响应日本第三次“近卫声明”,公开叛国投敌。作为中共中央在国统区的机关报,《新华日报》在整个抗战期间,始终站在反对汪伪斗争的最前列,对汪精卫的卖国行径和南京傀儡政权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敌斗争的坚决性和彻底性,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强领导力量。  相似文献   

20.
<正> 当代诗词,一个更为通常的称呼是旧体诗词。有人要仿“国画”之名,把它称为国诗,似乎没有多少人响应。仿“中医”之名叫它中诗,恐怕也行不通。其实,旧体诗词也没有什么贬义,不过说明它与传统的关系要紧密一些罢了。当代诗词,其内容自然是当代。就形式而言,与《诗经》、《楚辞》距离也很远了,写得最多的是七律,七绝、五律和七言歌行都比较少,杜甫式的长篇五言诗更是绝无仅有。我以为这是《红楼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