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资产证券化是金融融资理论的创新性发展,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潮流,满足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需求。信贷资产证券化是金融融资理论的二次变革。对现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而言,信贷资产证券化不仅极大的提升了我国资产管理机构的资产管理运营效率,优化了资本资源的配置结构,而且赋予了金融资本市场新的内涵和旺盛的生命力。本文对信贷资产管理的资产证券化基本理论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在金融市场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风险,并针对这些问题和风险,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和降低风险的对策,希望对我国金融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全面发展,各种新型金融工具陆续面世。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国际金融领域中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以来,迅速向全球扩展。但在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还处于萌芽状态,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所谓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把欠流动性但有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如银行的贷款、企业的应收帐款等)经过重组形成资产池,并以此为基  相似文献   

3.
在次贷危机发生之前,美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也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其运营模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同时对美国的商业银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着眼于次贷危机发生之前美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史,梳理出其发展脉络以及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来更好的理解次贷危机前美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核心。  相似文献   

4.
赵军 《决策与信息》2013,(12):279-280
自2005年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以来,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现实情况和具体规定来看,我国资本市场主体参与资产证券化仍存在一定的主观和客观方面的障碍。本文从制度缺失和功能不足入手,探讨若干具体障碍的存在方式和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5.
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理念最早产生于美国,其后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发展。我国自1995年起便对资产证券化展开了探索,至2005年以后,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本文首先概述资产证券及其运行机制,其次就我国证券化的发展意义及种类展开探析,提出了促进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6.
信贷资产证券化开启中国金融业新篇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作为试点单位,将分别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试点。信贷资产证券化, 并不是单纯意义的金融衍生产品,它将构建中国资产证券化制度体系,也是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一计重拳。  相似文献   

7.
信贷资产证券化具有盘活非流动资产、分散本性风险等优势,是公司从资本市场获得低成本融资的主要工具之一。本文假设资产池由多个相关、且均服从算术布朗运动的资产现金流组成,运用公司证券定价理论,得到了基于资产池总现金流的证券化产品价值的解析解。以商业银行为例,研究了资产证券化的动机和最佳发行方式。数值分析表明:资产证券化不仅可以盘活资本,而且可以提高资产的价值;资产池的总价值与进入资产池的各个部分现金流之间的相关系数存在单调递减的关系。最后,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资产证券化源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近三十年来国际金融市场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近年来,资产证券化已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但是国内学者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不良资产证券化上。目前,高等教育经费不足的现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的发展,为了多渠道筹集高校教育资金,将资产证券化应用于我国高校融资中,将会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分析了我国高校资产证券化的可能性和证券化资产的选择,提出了高校资产证券化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麦勇 《管理工程学报》2002,16(Z1):226-227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重要的资产运营方式,这一方式有利于增强资产的流动性,促进资金的融通.本文通过对资产证券化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分析了我国的资产供给与需求状况.预测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广阔发展前景.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推动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刚刚起步,仍然面临着各种问题。本文从资产证券化的意义出发,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接着概述了当下我国资产证券化出现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反映了金融发展的必然性,是我国金融改革到了一个新阶段的标志,反映了我国金融改革和创新的客观需要。在现有的条件下设计出适应中国国情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规则及监督方式,需要深入理解资产证券化的本质与功能。本文在回顾了中国资产证券化创新的历史进程之后,分析了我国资产证券化创新所面临的制度障碍,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刘智  石倩 《科学咨询》2007,(5):30-32
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反映了金融发展的必然性,是我国金融改革到了一个新阶段的标志,反映了我国金融改革和创新的客观需要。在现有的条件下设计出适应中国国情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规则及监督方式,需要深入理解资产证券化的本质与功能。本文在回顾了中国资产证券化创新的历史进程之后,分析了我国资产证券化创新所面临的制度障碍,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资产证券化是近30年来国际金融领域中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是衍生证券技术和金融工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具有降低筹资成本、增强银行资金流动性、扩大银行经营规模并降低经营风险的意义,因此自其诞生以来,便在世界各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利用资产证券化手段化解不良资产,对我国金融业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资产证券化也存在着诸多风险。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发达,相应制度不很健全,再加上我国金融体系的不够完善,使得我国资产证券化存在着很多障碍。因此如何有效采取措施防范各种可能的风险,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资产证券化的一般原理探讨了专利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原理,并介绍了美国开展专利资产证券化的实践案例,希望为我国开展专利资产证券化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资产证券化是近三十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的金融创新之一,凭借其独有的优越性和应用的广泛性,迅速向全球扩展,有力地推动了金融和经济的发展,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本文从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史出发,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给参与各方带来的收益,并着重阐述了我国实施资产证券化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资产证券化作为三十多年来全球金融领域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问世至今,己迅速成为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主流融资工具。但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和不断升级,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机制及其监管模式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一一浮出水面。由于金融市场、制度、技术尚且不完善,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尚处于孕育和突破的时期。本文着重分析在当前这样一种国际大环境下,我国的资产证券化的监管模式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怎样走一条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资产证券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证券化是近三十年来世界金融领域发展最快的金融创新工具。本文论述了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推行资产证券化的意义、可行性、可能遇到的障碍以及解决这些障碍的对策,探讨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证券化问题,为主管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8.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历史发展比较短暂,业务开展范围也比较小,在证券化发展的深化过程中,又遇见了严重的金融危机,这种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何去何从。为此,在这一基础上对我国资本证券化的前景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和理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我国资产证券化试点开始于2005年,至06年出现首个真正意义的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目前人们较为关注的是企业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建设,资产证券化行为模式、信息披露、真实出售、破产隔离等问题,而企业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未被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基于此,提出了对企业资产证券化财务风险进行现金流量分析,并利用沃尔比重评分法进行企业财务风险综合评价,旨在为资产证券化企业降低风险损失提供一种财务风险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 )我国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外部环境分析经过10多年的迅速发展 ,我国金融租赁业推行资产证券化的条件已初步具备。1.金融租赁资产规模不断扩大 ,行业发展日益规范我国的金融租赁业起步于80年代 ,经过仅20年的时间已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已有40家合资租赁公司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