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LTE移动通信系统是通过有效地语音通信系统实现的,从2G、2.5G、3G、4G逐步发展,实现信息传输速率水平的快速提升,信息频谱效率水平,网络容量、抗信道,抗干扰能力,网络兼容性都得到有效的提升。根据业务、技术实际的标准,移动通信网络兼容性受到有效的提升,业务、技术两个层面的通信系统快速发展。我国的LTE通信系统语音质量评价算法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移动通信系统数据的分析,根据实际信息数据进行全面的融会分析,确定全球化信息LTE网络商业的有效运营过程。截止全球化的信息标准,合理的判断移动通信的主流发展地位,对宽带、频谱、效率、峰值数据等方面的各项内容进行合理的判断分析,确定通信语音业务实际的基础标准。移动通信的网络结构存在复杂的接口问题,需要采用合理的调度和管理方式,明确移动通信系统的语音质量标准,评估效果,通信体验方式等,不断提升运营设备商业服务质量的媒体业务发展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3G时代的先进国家信息化运营——3G与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通信网络和技术的不断发展,3G技术环境下电信增值业务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业务范围持续扩大,经营主体趋向多元化,经营模式日益创新.本文介绍了3G(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含义及3G技术的基本特点,分析了3G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3G是通信行业这几年讨论最热烈的话题之一。3G是Th ird Generation的缩写,特指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目前中国移动使用的是GSM系统和中国联通的CDMA系统都是第2代移动通信系统,称之为2G。3G移动通信系统就是下一代的移动通信系统。传统的2G系统基本上只能提供普通的话音通话服务,而不能提供上网服务。目前移动的GPRS和联通的CDMA1X业务可以让人们通过手机上网,但速度不快。这种业务称为2.5G业务,就是从2G到3G的过渡业务。3G的移动通信网络能够让人们随时随地以很高的速率接入互联网。在3G时代,手机将成为一个数据处理和交换的设备…  相似文献   

4.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是以往任何一代无法比拟的,4G网络以其优秀的性能,实现网络数据的高速传输、通讯信号的质量更佳、通讯系统之间的兼容性更好,全面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目前,各大通信运营商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4G网络更加成熟,本文将从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现状谈起,进而对4G网络系统的特点进行详细说明,从而提出未来4G运营管理模式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的发展概况进行介绍,阐述并分析了3G业务类型,并对未来我国3G运营商开展3G业务的发展策略,从品牌建设、业务和运营策略优化整合、营销渠道建设、客户服务策略建设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背景和思路 当前国内的通信市场已经进入3G时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移动通信业务的突飞猛进,带动了整个电信网络规模和容量的不断扩大和飞速增长。作为基础业务支撑的传输网络更需要通过快速建设来满足业务日益增长的需求。目前,传输网络建设速度快,加上网络割接频繁、设备扩容多、工程管理和维护人员数量有限等原因,使得传输网的维护管理成为整个电信网络的瓶颈。因此,如何有效提高传输的工作效率,保障传输的工作质量,使传输网络的效益最大化是各级移动公司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目前中国移动通信的现状,移动增值业务的现状作详细分析,指出了增值业务的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未来3G时代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运营商们以第二代移动通讯技术为基础而推出的增值业务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第三代数字通信(3G)的出现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增值业务,以满足各种消费者的需求。本文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各种潜在用户对3G增值业务的需要,然后以反馈的调查问卷为依据分析各年龄段、各种收入人群对各种3G增值业务的需求,帮助运菅商根据客户需要提供3G增值业务。  相似文献   

9.
移动通信网在经历了两代发展之后,第三代移动通信(3G)已经成熟并开始商用。3G的目标是为用户提供质量更佳的移动语音、宽带移动数据和移动多媒体服务,提供更大的系统容量和更高的频谱利用率,满足人们对通信个性化的需求。为了适应移动数据业务和多媒体业务的发展,3G核心网也将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毫无疑问,新一代移动核心网将凭借先进的网络架构提供更好的语音服务,并可更好地处理数据业务和多媒体业务。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网络管理体系结构的功能结构,根据3G网络管理要求和业务管理特点,提出了3G SLM的物理体系结构.在3G系统中,SLM的管理目标是在无线环境中帮助SP建立一个高质量的通信网络,提供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业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本文提出的3G SLM体系结构是一个能够支持2G到3G平滑过渡并且适应3G网络的解决方案,既能够管理无线网络、分组交换网络、电路交换网络,也能够支持语音信箱、短消息中心等.由于RNC、BTS本身都能够提供每个设备的开通、运行和故障解决等必要功能,所以网络管理位于网元管理之上,同时支持对SLM的业务和运营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3G牌照的发放,移动通信行业全业务竞争在所难免.本文通过对中国电信进行SWOT分析,提出其适当的竞争战略,以及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5G技术的诞生和深度应用,通信行业迎来了全面的技术变革,这也必然导致通信企业客户服务模式出现改变。通信企业客户服务模式是以客户满意度为最高需求,借助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为通信企业客户提供相应的服务,从而提高通信企业的客户服务质量。基于此,文章对5G技术应用下通信企业客户服务模式创新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析5G技术应用对通信产业带来的影响以及目前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深入探寻基于5G技术的通信企业客户服务模式创新路径,以期为提升通信企业客户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龙 《决策探索》2009,(12):45-46
一、新技术催生新媒体的诞生 当前,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的日趋融合,移动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呈现出爆发的趋势。正是互联网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被称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为3G技术,是目前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一个新发展与应用,实现了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通过互联网的数据与信息连续交换。随着我国3G牌照的正式下发,  相似文献   

14.
3G牌照发放后,移动互联网业务呈现快速增长,移动互联网业务界限越来越模糊,除了通信运营商外,互联网公司、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终端制造商、设备/软件提供商都参与到了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开发与竞争,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推动这通信运营商组织变革,组织模式的转型和优化使企业立足市场、保持活力、不断按加快发展,以满足客户丰富、多变的需求,从而确保移动通信企业立于不败。  相似文献   

15.
移动通信单向收费定价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飞速发展,其收费模式和定价策略为世界各国所关注。本文从中国电信产业现状出发,对移动通信单向收费定价策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网络外部性对移动通信市场有福利增加效果;②产业发展早期,可采取呼叫付费原则发展移动通信;③产业发展后期,可采取分离付费原则增加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3G时代的中国电信业为研究背景,从中国的电信运营商与服务提供商的合作准则出发,总结归纳出电信运营商与服务提供商进行合作的三种商业模型,进而结合博弈模型建立了基于投资合作的电信增值业务服务链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论文结果对于电信增值业务服务链的运营与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通讯科技的发展,移动通信由最初的2G发展为3G,并且4G通信在不断完善和全面的推广发行。为了使4G技术更好地服务与大众,一个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关于环境测试,对其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满足4G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本文主要分析了4G移动通信城市环境电波传播特性的测量原理,并根据该问题对路径损耗的测试方法进行了总结、同时还包括测试模型的提取技术,使人们更清楚的了解到4G时代的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学迅猛发展的时代,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档案工作的任务、环境、服务对象及管理方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无疑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会影响着档案业务工作的效率、质量和水平,因此如何全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促进档案工作的发展已成为我们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电信业改革深化和快速发展,电信增值服务已经成为电信业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本文简要阐述电信增值服务的内涵和范围,对我国电信增值服务现状和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并就发展电信增值服务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下一代光传输网络将负载现有所有类型的有效栽荷(同步和异步),以及语音、视频和互联网等所有业务类型.由于每路光纤都负栽着巨大的流量,它需要体现出快速的服务保障.这由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的保护策略来完成,包括网络、节点、链接和服务,以实现网络和业务的可用性.在链路层,业务的可用性主要依赖于信号的质量和自主保护机制.然而,这种策略是仅在以下情况下起作用:在服务监控中链路性能一旦低于某个阈值水平,立即自动触发切换至保护状态.本文提出一个适用于光WDM网络的自监测和自修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