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理论面临着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的压力和西方社会思潮的挑战,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能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即“文本解读”与“时代解读”相结合,真正做到“回归马克思”与“发展马克思”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产生有着复杂的根源。正确认识宗教问题在当代中国的存在与发展,认识宗教的双重作用,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信仰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和谐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的重要范畴,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奋斗目标,和谐社会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证明,人类要实现持久发展的权利,离不开稳定与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六大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新思想和新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当代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过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深远意义和指导作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他们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在对近代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5.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特别强调,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并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既是邓小平理论中关于民主法制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我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法律理论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同时,也是工人阶级政党取得革命胜利后所面临的一项必须解决的任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和恩格斯只能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提供一些基本原则和观点。列宁和斯大林亲自参加了建…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对中国共产党治理社会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纵观这一历史过程,经历了由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从社会治理到社会治理创新的转变,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项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的又一个新飞跃,实现了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又一次与时俱进。理清这一转变的发展轨迹和脉络,对于加强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会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格局中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社会领域或社会事务实施管制、治理。城镇化是当代中国重大的社会变迁现象,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城镇化的历史阶段。如何使城镇化的实践过程顺利进行,是当代政治家面临的重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以来,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最近,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题。然而,社会管理到底是什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精神一直是整个社会学习的重点,其中一个重要的精神就是“坚持我们党的群众观,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纵观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代领导人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都进行了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观的发展和丰富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比较系统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在新的广泛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战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运用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花永兰教授撰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对这一重大理论课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学理分析和科学论证。该书有这样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条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初步梳理,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2.
赵晨 《办公室业务》2020,(4):189-19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精髓,结合当今世情国情党情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系统阐明了现阶段我国和世界的重要课题,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本文初步探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之处及其对实践的重大指导意义,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3.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是从制度层面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补充,使得加快向现代社会治理的转变备受关注。社会体制改革理应成为提高社会治理效果的关键之举。本文从制度层面入手,着重论述基层社会治理、新型城镇化、社区治理在改善社会治理效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理解马克思”的问题上学术界众说纷纭,概括起来有“理论”和“实践”两种路径。前者具有高度指导作用却因时代变迁遇到困境,后者是马克思学说的核心范畴,但却陷入概念上的误解,二者都没有较好理解马克思的本质意义。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这不仅对理解马克思的本质精神,而且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明华 《决策探索》2008,(10):35-36
物质利益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首要条件,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以全新的视角更为全面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物质利益理论,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物质利益思想,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做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全面、系统、精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历史、分析国际国内社会主义运动的现实得出的科学论断,对于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胜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一重要思想,不仅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而且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也为我们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工作的创新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发端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的历史,既是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历史,也是理论禁区不断实破的历史。由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入手,中国理论界从冬眠状态中慢慢苏醒过来,以社会实践为依托,在愈益广阔的领域内逐渐扫荡了挂着马克思主义招牌的非马克思主义、假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一个个新观点、新见解。经过十几年的积累,以十四大的召开为标志,实现了一次阶段性的飞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也首次得到确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在中国这样落后的经济和文化基础上如何建设社会  相似文献   

18.
"包容性发展"是对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社会发展和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包容性发展"主要由三个维度构成:以人为核心的包容性发展、社会的包容性发展、自然的包容性发展。这一时代命题的提出对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虽然马克思本人没有对无产阶级政党、政权中廉洁问题进行专门著述,但在马克思相关原著对无产阶级政党性质、人民政权建设及其相关的论述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马克思通过分析人类历史与当时资本主义国家腐败产生的根源,认为腐败现象并不是人类社会自形成起就有的,而是随着私有制产生以及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公共管理学已逐步在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社会中得到了明显的发展.而在一项事物发展过程中,必定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本文是针对公共管理的其中一个性质--社会公益性进行分析,立足中国国情,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