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詹国彬 《江汉论坛》2012,(6):122-127
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主张在公共服务体系中打破行政垄断的格局,引入市场和社会力量,形成公共服务供给中多元竞争的格局。民营化为改善公共事业管理绩效带来希望的同时亦增加了公共服务管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从实践来看,前置的法律限制与后续法律保障的缺失构成了我国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的法律障碍,而来自政府官员和员工的反对以及根植于公共服务体系中的责任与控制问题则构成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的现实阻力,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的有序推进有赖于法律障碍的消除和现实阻力的化解。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城市准公共服务满意度低,民营化进程缓慢,城市政府部门构建了一系列促进城市准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微观制度,但未能将各微观制度系统化,以致于我国城市准公共服务民营化存在着制度缺失问题。为此,从城市准公共服务生产、提供与消费维度,系统构建与优化城市准公共服务民营化制度尤为必要。具体而言,重新构建与城市准公共服务生产民营化相关的政府规制制度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构建与城市准公共服务提供民营化相关的法律制度与监管制度;构建与城市准公共服务消费民营化相关的消费者需求表达制度、生产者及提供者回应制度。  相似文献   

3.
公共服务的民营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璐璐 《理论界》2005,(10):102-103
20世纪80年代,英国撒切尔政府的民营化方案揭开了全球民营化运动的序幕。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开始在公共服务领域进行民营化的探索,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民营化改革的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认真地加以解决,则会影响民营化的有效性,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逐步推行民营化的治理变革。从公共性角度出发 ,审视我国政府的民营化改革 ,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民营化带来的经济性损失、公平性损失及社会责任缺失等六个方面。对此 ,如果不及时进行科学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对策 ,则难免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台湾地区于20世纪80年代末将公营事业民营化确定为所谓"国家政策",继而推动台湾公营事业民营化的法律制度完善与经营模式改革,旨在改善台湾公营事业的经营效率,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我国大陆1978年确定改革开放后,率先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其重点在于从传统的"国有国营"转变为"国有民营"、甚至"民有民营"的经营模式,国家职能开始与企业经营相分离,强调企业经营权的独立。尽管大陆一直避免使用"民营化"一词,但是国有企业的制度变迁与改革实践,实质上开启了民营化进程。民营化改革能够有效解决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经营效率低下的弊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效有序推进民营化改革,就必须完善现行的配套制度建设,强化政府的监督职能,进一步开放公用事业的自由竞争。  相似文献   

6.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全能政府”的治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社会公众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多元化需求,公共事业的民营化不失为一种现实的选择.我国公共事业民营化是政府公共行政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符合现代行政理念,但其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如民营化规范依据不足、政府角色错位、后期监管不力等诸多问题.将公共事业民营化纳入法治框架,合理定位政府在民营化过程中的角色,统筹兼顾地协调好各方利益,是我国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的正当出路.  相似文献   

7.
民营化改革中公共利益缺失的形式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中存在着政府公共责任缺失、公民利益遭受侵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这一问题表现的几种形式,并进一步分析了导致其产生的四种本质层面上的原因,以此促进民营化改革的更好进行。  相似文献   

8.
英美民营化浪潮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和美国掀起了一股民营化浪潮,这股浪潮儿乎席卷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民营化已成为世界性潮流,不论南北,不论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是民主国家还是专制国家,都推行民营化。”这股旨在提高政府效率、减少政府对市场干预的民营化浪潮还将进一步深化,继续影响着各国的改革进程。英美民营化浪潮的掀起并不是空穴来风,有其产生背景或产生动因。尽管英国和美国的国情不同,民营化兴起的动因不完全相同,却都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原因:1、新公共管理理论。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英美等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9.
温艳  王洪涛 《学术论坛》2007,30(9):168-171
清末新政期间,政府推行了一系列发展工商经济的政策,不再坚持以官办或官督商办的垄断经济为路向,而是扶植和奖励私人资本,建立自由的市场经济制度,使工商经济获得了较高程度的自由发展,从而为向现代社会转型奠定了不可或缺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0.
行政法学视野中的民营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行政民营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预示着单中心的统治模式向多中心的治理模式的嬗变和新的行政法人文精神的生成,符合现代福利国家对政府的角色期待。民营化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接受现代行政法上法律保留原则的约束。民营化的顺利推行离不开正当行政程序的保障,而政府对民营化适度的重新规制则是避免民营化改革陷入误区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发展及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对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共服务的生产和供给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深入考察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在我国发展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促进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英国管制制度的发展过程中,管制立法先行体现得尤为明显,英国政府首先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主要基础设施产业进行政府管制,使公用企业管制有法可依,民营化改革有规则按程序进行。同时,通过设立独立的管制机构实现对公用企业的有效监控。在自然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私人企业可以通过竞争投标的方式承担公共事务,从而形成以民间资金为主、低成本高质量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13.
我国当前的政府治理危机主要体现在政府合法性的危机、市场失序的危机、社会失衡的危机、政府权威机制的危机等方面。政府治理危机的产生,其实质是法治机制不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完善、社会自治机制缺失、政府公共服务机制不完善的必然结果。解决政府治理危机的根本对策是:完善法治机制,建立政府责任机制与公民权利保护机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完善社会自治机制,培育和完善公民社会;完善公共管理机制,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与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14.
民营化的核心含义是指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社会企业家在民营化过程中能够将道德激励与有效行动相结合,利用市场机制志愿供给社会服务和公共物品。在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之间建立多方协同关系,发扬社会企业家的创造性,构成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一项行动。文章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预算范畴、预算原则、机制约束和规范约束作出了方向性的讨论和设计,提出要把服务成本和管理成本均列入预算范畴,并且需要节省成本激励和公开竞投两种机制以及服务质量和组织管理两种规范作为约束手段,来保障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预算效率、产生正面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6.
公共事业意指以谋求公共利益为目的,由公共事业组织为社会全体或大多数成员提供社会公共事务及部分经济公共事务类的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公共服务。我国目前存在公共服务的供需矛盾,公共事业法制不健全。公共事业的主体转型面向多元化,其内容转型需更精确地定位于公共服务的提供上,其方式的转型则包含了民营化等多种方式,但需防止过度市场化以损及公益本质。公共事业的健康转型有赖于政府与事业组织关系的更新。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公共产品短缺的事实来研究中国事业单位改革问题,符钢战首先讨论了提供和生产公共产品的主体,然后分析了国有事业单位的体制缺陷并评价国有事业单位的现有改革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国有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与路径。伏玉林从部门与组织的角度引入民营化分析框架,论证服务提供与生产的民营化是实现改革双重目标的有效途径,认为放松管制、培育竞争性环境与引入市场机制是增强服务提供能力与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改革将有赖于公共服务的民营化来完成。马蔡琛从公共预算的角度,认为改革实质并非在于实现减少财政负担的目标,目前预算财力与制度安排已具备了启动改革的财政基础,可以尝试打造“阳光财政”,实施总额预算控制,锁定改革成本,推行跨部门的公共预算管理,谋划改革的具体思路。杨宇立认为,公共服务类事业单位囿于对“公益”的狭隘理解,长期阻止民间资本参与竞争性供给,使改革沿着从计划垄断向市场垄断的歧路推进,造成相关服务价格刚性攀升的“夹生化”改革后果。  相似文献   

18.
事业单位改革的路径与“夹生化”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公共产品短缺的事实来研究中国事业单位改革问题,符钢战首先讨论了提供和生产公共产品的主体,然后分析了国有事业单位的体制缺陷并评价国有事业单位的现有改革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国有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与路径。伏玉林从部门与组织的角度引入民营化分析框架,论证服务提供与生产的民营化是实现改革双重目标的有效途径,认为放松管制、培育竞争性环境与引入市场机制是增强服务提供能力与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改革将有赖于公共服务的民营化来完成。马蔡琛从公共预算的角度,认为改革实质并非在于实现减少财政负担的目标,目前预算财力与制度安排已具备了启动改革的财政基础,可以尝试打造“阳光财政”,实施总额预算控制,锁定改革成本,推行跨部门的公共预算管理,谋划改革的具体思路。杨宇立认为,公共服务类事业单位囿于对“公益”的狭隘理解,长期阻止民间资本参与竞争性供给,使改革沿着从计划垄断向市场垄断的歧路推进,造成相关服务价格刚性攀升的“夹生化”改革后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公共预算视角的事业单位管理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公共产品短缺的事实来研究中国事业单位改革问题,符钢战首先讨论了提供和生产公共产品的主体,然后分析了国有事业单位的体制缺陷并评价国有事业单位的现有改革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国有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与路径。伏玉林从部门与组织的角度引入民营化分析框架,论证服务提供与生产的民营化是实现改革双重目标的有效途径,认为放松管制、培育竞争性环境与引入市场机制是增强服务提供能力与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改革将有赖于公共服务的民营化来完成。马蔡琛从公共预算的角度,认为改革实质并非在于实现减少财政负担的目标,目前预算财力与制度安排已具备了启动改革的财政基础,可以尝试打造“阳光财政”,实施总额预算控制,锁定改革成本,推行跨部门的公共预算管理,谋划改革的具体思路。杨宇立认为,公共服务类事业单位囿于对“公益”的狭隘理解,长期阻止民间资本参与竞争性供给,使改革沿着从计划垄断向市场垄断的歧路推进,造成相关服务价格刚性攀升的“夹生化”改革后果。  相似文献   

20.
事业单位改革:公共服务提供与生产的民营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公共产品短缺的事实来研究中国事业单位改革问题,符钢战首先讨论了提供和生产公共产品的主体,然后分析了国有事业单位的体制缺陷并评价国有事业单位的现有改革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国有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与路径。伏玉林从部门与组织的角度引入民营化分析框架,论证服务提供与生产的民营化是实现改革双重目标的有效途径,认为放松管制、培育竞争性环境与引入市场机制是增强服务提供能力与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改革将有赖于公共服务的民营化来完成。马蔡琛从公共预算的角度,认为改革实质并非在于实现减少财政负担的目标,目前预算财力与制度安排已具备了启动改革的财政基础,可以尝试打造“阳光财政”,实施总额预算控制,锁定改革成本,推行跨部门的公共预算管理,谋划改革的具体思路。杨宇立认为,公共服务类事业单位囿于对“公益”的狭隘理解,长期阻止民间资本参与竞争性供给,使改革沿着从计划垄断向市场垄断的歧路推进,造成相关服务价格刚性攀升的“夹生化”改革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